>>> 2006年第3期

关于河北三通古碑碑文的校正

作者:马生祥




  宗、丁源,咸相谓曰:方今圣天子,光膺景命,治化维新。而吾侪叨安于
  曲成之中,幸被于甄陶之内,乌可不思所
  自,以图补报。又鉴于天下教人,咸建礼
  拜寺以宗之,吾侪可不仿而行之乎?辟地
  易材,其闪宗先出赀若干两,以为首倡。」
  厥后人人相协,各出己赀。建西殿三、左
  右庑各三、山门一、楼一、碑井亭二。不设
  神像,无非敬天,各欲尽其诚敬而已,朝夕遵奉其教。或为
  农为商,或仕或隐,婚嫁,亦不违其俗。迨及正德己卯,寺几」百余年。岁月侵久,寺貌倾颓,风雨不蔽。其教人田宝、闪文、
  沙金,以为不嗣而续之,先人余泽澌泯,
  而吾人无其诚敬矣?各出己赀,率其同
  敬者,协力同心,彻其旧而新之。金碧
  交辉,黝垩丹漆,恢弘于昔。每」遵日期,
  诣寺焚修。今年春,掌教陈英、丁锐、王
  名,恐久湮其事,同教人征予为文,谓曰:
  吾之教,不作佛」事,不事神鬼,其立教之
  目有五:一、敬天、忠君、孝亲,务践其实。二、每于寅未酉戌
  亥五时,沐浴拜天,以忏」过愆。三、每年整一月,必精洁身心,
  自旦及晡,绝饮食,严持斋戒。四、论人之
  赀产,以四十为率取其一,储以济」乏者,
  谓之天税。五、瞻礼西方五色主房。随其所在,建寺会拜,以答所自。予嘉其请,喜其事,遂于寺之颠」末,且夫立教之目,备
  书之碑。后之人,知斯教所自。有功斯寺
  斯石者,姓名俱列诸碑阴云。
  嘉靖二年春二月吉旦立石万全都司儒庠生古汴王浃撰书
  
  二、关于保定清真西寺
  
  《建修礼拜寺记》碑的校正
  对《中国回族金石录》中的河北保定《建修礼拜寺记》碑录文中的错误校正如下:
  1、“保房山县韩继村人”句中的“保”字是“”字之误抄,此句应为“系房山县韩继村人”。“人”字后应为句号,因为此半句及前半句是简介法定其人,下文叙述建修保定清真西寺的原因,故应用句号。
  2、“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在“拜”字后应用句号,因为该段讲的是建寺的理由,其后则是讲法定单独出资建寺。
  3、“法公实施资材”中的“实”字是“定”字的错抄,此句应为“法公定施资材”。
  4、“四百至道”中的“百”字是“面”字的错讹。显然“四百至道”语意不通,此句应为“四面至道”。“道”字后面应点句号,因为前半句和此半句是介绍买得土地的情况,其后是讲如何使用魏家菜园这12亩地。
  现将保定清真西寺这通碑的情况介绍一下:此碑很小,没有竖立在大殿前的两侧,而是镶嵌在大殿北侧角门的上方,黑底白色刻字,竖写13行,每行最多8个字,一般7个字,最少一行3字。现将碑文抄录及校点如下:
  建修礼拜寺记
  直隶保定府诚守营」都司官法公,系房」山县韩继村人。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法公」定,施资材,独自修」理。先买魏家菜园」十二亩,四面至道。」除盖寺以外,地基」许众教亲借住,官」地私房。
  大明万历丙辰年立
  
  三、关于石家庄《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的校正
  
  对《中国回族金石录》中的石家庄市清真寺《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的脱漏和错误校点如下:
  1、遗漏了该碑最左侧的碑名“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一行11个字。
  2、“可以□差而善终之”中的“□”是“治”字,下面的“差”字是“善”字的误抄,此句应为“可以治善而善终之”。
  3、“甘肃武都继先王阿訇”中的“都”字原为“”字,“”与“都”是通假字,也不算错。该句介绍王阿訇名为王继先。
  4、“白绥□石”中的“白”字是“自”字的误抄,“□”在碑上是清晰的“莅”字,此句应为“自绥莅石”。
  5、“凌古□今”中的空白处是一个“”字,这个字的正确写法应是“”,撰写者为了不使此字的宽度超过其它字而写成“”,此种写法在一般字典中查不到,现代简化字为“轹”。
  6、“上述千百年道脉”句中把“达”字误抄为“述”字,此句应为“上达千百年道脉,下垂亿万世善源”。
  7、“振拯苦海”句中将“援”字误为“振”字,此句应为“援拯苦海”。
  8、“教门则蒸蒸日矣”句的“日”字后面漏抄一个“上”字,此句实为“教门则蒸蒸日上矣!”
  9、在署名的“安得庆纯嘏氏撰文”之右侧,与其并列的还有清晰可见的“锡伦关虹三敬录”七个字。而且在两者的上方尚有两行字,但已被凿得模糊难辨,估计是比尚存的人更有功的乡老的姓名及头衔,这反映出当时石家庄的穆斯林中存在着内部矛盾。
  下面是校点的《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
  碑额:永垂不朽
  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
  天道人道,并行不悖。何谓天道?诚礼、济斋、游克,尽其职是也。何谓人道?孝悌忠信,谨遵奉行是也。尽天道」而不尽人道,则天道虽修,而人道远矣。尽人道而不尽天道,则人道功满,未成果也。天道人道并」顾而后返本还原,可以治善而善终之。吾教清真,原始满恺[2],自隋朝开皇七年传来东土,首建怀圣寺广」州,年移代革,蕃衍海内。精微之道,源远流长。获鹿县石家庄者,为正太铁路之总站,当南北要冲,乃阡陌」正路,四方谋生咸聚焉。夫大地之茫茫,谁能觉悟本真?顾民生之碌碌,空为昼夜奔」忙。兹移风换俗、厌故善新之时,尤恐闾人见异思迁。逑时良知良能,所以建清真寺,尤为当务之急」也。教末等由民国九年举意,募捐量力,先捐村西地九分有余。因人少力微,一时难达目的。事关教务,又不」敢存畏难之心。民国十四年春,祥武将军马云亭及侄马鸿宾,捐资购地六分有余。民国十五年冬,甘肃武都继先王阿訇,品德学萃,硕德素著,自绥莅石,四方奔走,不惮跋涉劳。环视吾教青年子弟,废」学失业,深堪悯惜。复创小学,培育人才,并在省府立案,规定全部经费由回民屠户捐助,逐日汉文,课余兼习经典,两世吉庆,即望将来。晋厅长马公君图及太原穆民,善款乐输。于是庀材鸠工,王阿訇出图,」摹仿凯尔拜[3]形式,规模虽小,登其堂如朝正阙。其对厅、讲堂、浴室、门墙,无不美善。按此土木之构」工,即是天堂之路,欣遇之非常,自修前定,幸数年之苦心,志愿竟成。民国十八年大工蒇事,皆大欢」喜。超前轶后,是非人力能为,凌古轹今,实赖」恩慈相助。上达千百年道脉,下垂亿万世善源,指导迷津,援拯苦海,栽培人材,谋活生路,目的佥慈在慈,」教门则蒸蒸日上矣,是为记。
  中华民国十九年榴月谷旦安得庆纯嘏氏撰文
  锡伦关虹三敬录
  
  通过对以上这三通碑文的校正,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本人要亲赴现场考察。这三通碑中,保定清真西寺的《建修礼拜寺记》和石家庄清真寺的《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的碑文损坏并不太多,只要亲自核查一次,就不会出现诸多错误。二是整理碑文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才能把回族金石文字整理好。我就是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的人和有关专家虚心学习的基础上,并请教了我校古文字专家马恒君教授,才写出了此篇文章,若有丝毫贡献,我首先要感谢马恒君教授、赵彦秀学友和侄辈甘恒志。
  
  [1]今译麦地那。
  [2]“满恺”即麦加的另一种译名。
  [3]“恺尔拜”即麦加天房克尔白的另一种音译。
  〔责任编辑:许潞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