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贾宝玉不读什么书

作者:王红旗



村’的妙?”“想来那《离骚》、《文选》所有的那些异草……见于左太冲《吴都赋》……见于《蜀都赋》……”
  第21回,宝玉百无聊赖,拿了本书,歪着看了半天,宝玉“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至外篇《肤箧》一则”,黛玉“可巧便翻出昨儿的《庄子》来”。
  第22回,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宝钗点了一出《西游记》,并对宝玉讲解《山门》,“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宝玉参禅,遭到黛玉、宝钗、湘云嘲笑,宝钗讲述佛教南宗六祖惠能参禅的故事。
  第23回,宝玉住进大观园,还“只想外头鬼混”,茗烟想让宝玉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玩烦了的,只有一件,不曾见过。想毕,便走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孝敬宝玉。宝玉—看,如得珍宝”,随后宝玉便与黛玉一起读《会真记》(《西厢记》)。
  第32回,黛玉“因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
  第42回,大姐儿有病,刘姥姥“依我说,给他瞧瞧崇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一句话,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
  宝钗对黛玉说:“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第43回,宝玉来到水仙庵,鉴赏洛神像,真有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荷出绿波,日映朝霞”(引自《洛神赋》)的姿态。
  第45回,黛玉知宝钗不能来了,便在灯下随便拿了—本书,却是《乐府杂稿》。
  第48回,黛玉教香菱学诗:“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第51回,宝琴写了十首怀古绝句,众人讨论古迹真伪,李纨说:“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名望人,那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
  第52回,宝钗为诗社活动拟的诗题是“咏太极图”,宝琴反对道:“这分明是难人,要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第56回,探春兴利除弊,宝钗评论道:“你们也都念过书,识过字的,竟没看见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的文么?”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曹雪芹杜撰的书名)?”
  第57回,湘云听了当票的事,动了气,黛玉笑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抱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荆轲、聂政的故事,出自《史记》等史书及其传奇故事。
  第64回,宝玉听雪雁说黛玉设祭,心内想道“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祭奠,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第73回,贾政要问宝玉的功课,宝玉心里数着自己读的书,其中“肚子里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还背得出来”,上本《孟子》“有一半是夹生的”,下本《孟子》“有大半是夹生的”,《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虽不甚熟,还可塞责”;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左传》、《国策》、《公羊》、《穀梁》、汉、唐等文”。
  玉柱儿家的求迎春讨情,见迎春不允便闹起来,“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去看”。
  第76回,黛玉和湘云赏月作诗,提到的古书有《青苔赋》、《神异经》、《画记》、《唐书》、《唐志》、《历朝文选》以及陆放翁的诗作(其它场合提及的宋代诗人尚多)。
  第78回,贾政命宝玉、贾环、贾兰等以林四娘的故事各作一首诗,宝玉认为此诗以“长篇歌行,方合体式,或拟温八叉《击瓯歌》,或拟李长吉《会稽歌》,或拟白乐天《长恨歌》”。
  第19回,黛玉听见宝玉所作祭悼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对宝玉说:“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据此可知,贾宝玉等人读到的书,其范围主要集中在政治、历史、文学、宗教等领域。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学理念,重传授,轻探索。例如,韩愈的《师说》就把老师的作用限制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而所谓“解惑”,实际上乃是不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与曹雪芹同时代的西方人在做什么
  
  对比之下,18世纪的欧洲青年人(资料引自《人类文明编年纪事》一书,主要选取1715年至1766年的内容,与曹雪芹同时期),特别是他们的富家子弟、贵族子弟,人生道路选择领域非常宽广,有大量机会走出家庭、家族的小圈子,去施展才华,搞艺术,搞科学,摘探险,搞传教,搞征服,搞扩张,搞掠夺。他们的世界大得很。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1679年英国、1776年美国、1789年法国先后发生。
  1715年,英国在中国广州开设第一家贸易分公司。1740年,《柏林政治和教育消息报》出版。1750年,中国热门货瓷器、绸缎、漆器、剪纸、金鱼等畅销西方。1763年,巴黎举办工业产品展览会(被认为是最早的工业品展览会)。
  1719年,英国人笛福著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进一步促进西方冒险行动。1727年,欧洲出现启蒙运动。1764年,英国人霍勒斯·沃波尔著惊险小说《奥特朗托城堡》。
  1715年,早期蒸汽机传入德国。1716年,制成水暖设备。1717年,英国把天花疫苗从病人身上接种到健康人身上。1719年,柏林开始精确的气象观测。1726年,英国发明血压精确测量法。1727年,牛顿去世。
  1730年,法国发明酒精温度计。1733年,法国科学家能够区别正负电荷。1737年,法国科学家进行大地测量,证明地球为椭圆形。1738年,瑞士科学家提出流体运动定律。1739年,英国发明滚轮式纺纱机。1742年,美国政治家兼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利用风筝引线获得电火花。1746年,欧洲开始大量生产硫酸。
  1749年,法国动物学家布丰著《动物的自然史》。1751年,发明后膛枪。1753年,进行首例白内障手术。1755年,康德著《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原理。1757年,英国科学家设计出消色差透镜。1759年,几何投影学创立。1760年,区分温度与热量,建立热学基础。1761年,病理解剖学创立。1762年,地层学说创立。1766年,开始环球旅行,发现氢气,发现行星间距规律。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