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物质世界的超越
作者:徐谷芃
董衡巽著:《美国现代小说风格》,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夜色温柔”一词来源于菲茨杰拉德最喜爱的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夜莺颂》中第四节:
就要与你相伴!夜色温柔
……可是这儿没有光芒
除了伴随着微风从天而降的一丝光芒
通过那黑漆漆的夜色和蜿蜒曲折铺满苔藓的通道以外。
菲茨杰拉德引用这首诗寓意极深。这是一首充满了灰暗、悲剧旋律的诗篇,夜色在这首诗中既代表了浪漫幻想的非现实世界,又象征了黑暗死亡的现实世界。菲茨杰拉德引用它,实际上是隐喻了这部小说中的主旨:在那看似浪漫温馨的上流社会里,到处充满着通向梦想毁灭、通向死亡的温柔陷阱。我们看到,主人公迪克正是在这看似温柔平静的世界中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和尼柯尔结婚后,迪克虽然尽心照顾妻子,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始终得不到满足,在他的婚后生活里到处闪烁着青春美丽的影星罗斯玛丽的影子,而且“时常想念着罗斯玛丽”
《夜色温柔》,第203页。
。迪克所处的上流社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看到了亿万富翁尼柯尔的父亲肮脏龌龊,强暴了自己的女儿;尼柯尔的姐姐让迪克与尼柯尔结婚,用她自己的话说,为的是用钱给自己的妹妹买个医生,照顾她的病情;尼柯尔的情人汤米专横自私,夺走尼柯尔而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罪恶感;尼柯尔本人在病好后,感到生活空虚无聊,主动要“搞”场恋爱:“尼柯尔想要的可不仅仅是个朦胧的精神恋爱——她要实实在在‘搞’他一场,她要的是一场变化”
同上,第284页。
。因为“整个夏天,她看到人们随心所欲干出各种事情——而不受惩罚,这些对她不断地起着鼓动作用”
同上,第284页。
。连本性善良的尼柯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这些毫无伦理道德、自我膨胀、金钱至上的上流社会思想的影响和鼓动,那么“品德优良”的主人公迪克在进入这个社会,完成他的使命——给尼柯尔治完病,帮她恢复健康之后,被这个社会所击垮所抛弃则可以说十分自然。
盖茨比与迪克的悲剧并不偶然,他们既选错了女人更选错了自己的理想。他们的理想是对富裕阶层的热烈向往、对财富的渴望,此外还有对所谓白雪公主似的浪漫爱情的追求。可是他们的财富能获得爱情的理论不堪一击,因为他们不明白他们所钟爱的上流社会徒有美丽高雅的外表而实际上却败絮其中。在这些豪华、阔绰的生活背后,隐藏的却是像汤姆那样的暴虐冷酷,像黛茜那样的空虚无趣,像尼柯尔父亲那样的灵魂丑陋,像尼柯尔姐姐那样的势利无礼,他们都是菲茨杰拉德笔下所谓成功社会的腐败形象,也是当时整个美国上流社会丧失了利他精神以后的渺小缩影。
无可否认,菲茨杰拉德的上述批判来源于他自己的切身感受。
五
1925年4月《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以后,同年6月菲茨杰拉德评价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成百上千的宴会和每天的无所事事”。事实上,除了1926年的短篇集《所有悲伤的年轻人》以外,在以后近8年的时间内,菲茨杰拉德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前面提及,他和珊尔达的婚后生活更是讲究排场、奢侈无比,和勤俭、节约相差十万八千里:1920年花费了所有收入的18500美元。在这种大小宴会不断、旅行游乐(四次去欧洲)、歌舞酗酒、闹事折腾的没有规律的节奏之中,珊尔达首先精神崩溃,而菲茨杰拉德也得了失眠症和酒精中毒,身体和精神每况愈下。
1932年开始执笔的《夜色温柔》正是菲茨杰拉德在经过上述惨痛经历后开始撰写的。在撰写草稿的最后阶段,菲茨杰拉德叙说了这本书的“整体构想”,对这部小说的主旨作了如下说明:
小说描写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天生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堕落的牧师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屈从于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进入了最上层的社会,但同时他也因此慢慢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才能,整日沉溺于酒精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之中。
Matthew J. Bruccoli, The Composition of Tender is the Night,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63, p.76.
非常清楚,没有自己那种痛苦的经历,是不会有这样一种深刻认识的。菲茨杰拉德之所以宣称《夜色温柔》是一本自己的“信仰的告白”Andrew Turnbull, ed., Scott Fitzgeral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62, p.241.,其意也正在于此。在那里,勤奋、节俭和抑制欲望等优良精神已经变成了“酒和放荡不羁”的生活模式,它使许许多多的理想主义者丧失了自己的理想而走向堕落。而菲茨杰拉德那巨大的梦也正在这一社会中化为烟云的。
从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到1934年出版的《夜色温柔》,菲茨杰拉德通过自身的曲折经历终于弄清了自己遭致不幸、美梦破灭的原因在于盲目追求财富、物质与享乐的思想观念,而在这样一种观念支配下的社会,则是所有怀着纯真梦想的人们走向毁灭的坟场。那么,如何在通过努力、节俭获取财富以后,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处,菲茨杰拉德通过叙述者尼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上述物质世界迥然相异的世界,即尼克在讲述盖茨比的故事以后放弃东部的繁华生活,回到自己的故乡中西部,面对故乡的街景时所发出的一番感叹:
这便是我的故乡中西部——不是那望不到边的麦田,也不是昔日瑞典移民住过的城镇废墟,而是那雾气蒙蒙的夜色中闪耀着的街灯和马拉雪橇的清脆铃铛声和那窗内圣诞节日的花环被室内的灯光映射在雪地上的影子。我是它的一部分……
即便在东部最使我感到激奋的时候,即便在我最深刻地感受到它对于俄亥俄州的那些拥挤杂乱、低矮不堪的城镇(在那里只有童叟才能幸免无终无止的传讯)的明显的优越性时——即便在那个时代,东部对我来说也总是具有畸形的特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第167—168页。
这段文字深刻地烘托出尼克对中西部那纯朴世界的眷念之情,在他的心中,标志着美国社会的富裕与繁华的东部世界是超不过自己的故乡,导致盖茨比爱情之梦破碎的东部是一个具有畸形特征的社会。一个只强调物质与财富的世界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拥有尽多的财富而没有精神的滋润,这便是一个畸形的世界。应该说,尼克回到西部时的上述感受,直至今天仍然对整个美国社会起着震撼人心的作用。
菲茨杰拉德以自身为例,再通过盖茨比、迪克这样的人物塑造,对美国上流社会丧失精神的批判和抨击可谓入木三分。但是菲茨杰拉德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地方在于,他又向人们揭示了超越并克服上述社会弊端的方法,可谓切中要害。
大家都知道,被评论家誉为美国文坛上第一部准确而深刻地刻画出美国上流社会的小说是伊迪丝•沃顿的《欢乐之家》(1905)。主人公莉莉•巴特也是想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在上流社会赢得一席之地,然而在忽视那个社会特有的规矩的情况下,渴望追求高尚理想的莉莉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她一步一步走向失败,最后被逐出上流社会,在贫困与孤独中自杀。莉莉没能进入上流社会的原因,是由于没有金钱力量作后盾,正象书中费希尔太太所说:“每一个有钱的人都能进入上流社会。”
沃顿对上流社会“金钱万能”的弊端作了揭露与批判。与此相比,菲茨杰拉德则试图说明盖茨比、迪克被上流社会抛弃的原因不是缺乏金钱力量的支持,而是即使进入上流社会,也同样会遭受到悲剧性的命运。至于其原因,则在于这个外表绚丽多彩、上品高雅的社会里,金钱支配一切的原理正腐蚀着人们,使这里到处充满着无情无义、自私自利、虚伪狂妄、道德沦丧的丑恶灵魂。从这一点来说,菲茨杰拉德对上流社会的抨击角度和沃顿截然不同,他更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对人类灵魂的腐蚀作用,由此特别强调人性与人情这种精神伦理的重要性。
回归人本该拥有的纯朴与真情:菲茨杰拉德这一近似呐喊式的思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警世效用,它对一心追求物质富裕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帖极佳的清凉剂。应该承认,菲茨杰拉德的伟大、菲茨杰拉德始终受到美国人的喜爱,其原因也似在此。
那么,通过自己的经历以及创作得出如上认识的菲茨杰拉德本人,其后的生涯又是怎样渡过的呢?1937年奔赴影城好莱坞以后,迫于生计,菲茨杰拉德并没有写出什么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但惟一幸运的是在这里又一次坠入情网,认识了二十八岁的古典美人莉莉•西菈,但他们没有结婚。也许是吸取以往的教训,菲茨杰拉德这次找的伴侣和前妻珊尔达截然不同,西菈出身于伦敦的贫民街,少女时代在孤儿院度过,成人以后遭受过很多苦难,离过婚。她在和菲茨杰拉德的相处中尽力以一种母性的包容照顾、爱护着菲茨杰拉德。在此期间,菲茨杰拉德创作了最后一部流芳后世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巨头》。难怪评论家兼菲茨杰拉德的友人艾德蒙特•威尔逊评价道:“如果没有西菈,毫无疑问《最后的巨头》这本书也不会存在。”1940年12月21日,四十四岁的菲茨杰拉德突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此刻西菈陪伴在他身边。菲茨杰拉德的人生最后的3年是在西菈的爱与照料下度过的。菲茨杰拉德所要寻找的失去的人性竟奇迹般地落在自己身上,这或许是上帝对他曲折人生的最后安慰吧。
以上,我们分析了菲茨杰拉德的个人经历及其主要作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在他所创作的几部主要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一般都是从追求财富而到梦想破灭,都有着曲折而不幸的经历。二,菲茨杰拉德自身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此点与他的小说创作密切相连。三,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主人公们的经历对整个美国社会影响巨大。物质世界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贫困实际上是人类共通的社会问题,克服与否攸关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而菲茨杰拉德对上述问题有着极为精辟的见解。菲茨杰拉德在欧美世界享有盛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说它是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启示也不为过。
(责任编辑 沈维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