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5期

南天拭剑

作者:卞毓方

面对大海      三亚,入住金陵渡假村,推窗又见大海。   晚餐后,友人变魔术般拿出我遍寻未得的《金庸传奇》,附带还送我倪匡著的《金庸笔下的男女》和《金庸笔下的人生》。   原来他是托人从广州觅得,又用快件发来三亚。   “就是张无忌、乔峰再世,也没你这般神速。”我微微吃惊。   “哪里,还是人家张无忌利害,他后来学会了‘乾坤大挪移’。”哇!金庸武功已化为口头禅,吾友道行不可小窥!   当下展书把玩,据《金庸传奇》封底广告,该书“第一版被评为一九九五年全国优秀畅销书”,难怪我到处买不着。———只不知、只不知传主本人有没有认可?倪匡的那两册、一翻而知,是盗版。唉,纷纷黑道上的书友,既然修炼“吸星大法”或“北冥神功”,就该硬着头皮下点真功,像眼前这样,通篇都是“一川碎石大如斗”的错字别字,叫人如何开读?   隔天,有三亚作协的林君来访,说起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瞬间神采飞扬,文采也飞扬。他说,以建筑喻,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他想起京城的恭王府、平遥的乔家大院、同里的退思园;以树木喻,让他想起深山的汉柏、古刹的唐槐;以艺术喻,让他想起梅兰芳的京剧、张大千的国画。他又说,古龙稍显洋派,金庸不失传统,读古龙让他想到哥特式的尖楼,矫若游龙的过山车,读金庸让他想到楚辞、汉赋的“中国”,唐诗、宋词的“中国”,那曾经失落、断裂,现时正一点一点追回、再现的“中国”。而说到金庸扛鼎之作的《鹿鼎记》,林君则大摇其头。无论如何,他接受不了,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一个流氓台柱、无赖班头的韦小宝,渲染成天上少有、人间无双的幸运儿。   脑筋急转弯,想起一部描写二战集中营的电影:一大群赤身裸体的男女,在纳粹分子的押解下,从浴室鱼贯而出。面对摄像机的镜头,男人本能地交叉双手遮掩下身;女人的反应正好相反,公然置暴露的私处于不顾,齐把双手捂向惊慌失措的面孔。   在这个世界上,男女各有其不愿示人的“隐秘”。而最大的“隐秘”,则是内心潜藏的假、恶、丑。金庸以他解牛之刃的健笔,深入人性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虽不中看,却离真实不远,堪作解读客观世界的百科全书。   《鹿鼎记》中的机锋随处闪烁,而又随处隐现作者的心路与身路。当我们跟随韦小宝登上神龙岛,恭听教徒对教主的例行礼赞:“众志齐心可成城,威震天下无比伦!教主仙福齐天高,教众忠字当头照。教主驶稳万年船,乘风破浪逞英豪!神龙飞天齐仰望,教主声威盖八方。个个生为教主生,人人死为教主死,教主令旨尽遵从,教主如同日月光。”当我们转换镜头,抓拍无根道人“揭老底”的控诉:“教主原是我们老兄弟,他文才武功,胜旁人十倍,大伙儿原来拥他为主,原无二心。自从他娶了这位夫人后,性格大变,只爱提拔少年男女,将我们老兄弟一个个的残杀。……”联系到该书的写作背景,它大概动笔于一九六九,终卷于一九七二,正值大陆“文革”革文高潮,任谁也都会报以会心的苦笑。   金庸工于谋篇布局,谋划也属一流。他每构思一部新作,常常召来三五好友,和盘托出情节、人物,然后请诸位各显神通,帮助设计迭起的高潮、错落的奇峰,以及高潮之后、奇峰之上的绝唱。   朋友自是当仁不让,从开动脑筋,到绞尽脑汁,到最终掀起头脑风暴。如是这般,据守“台风眼”的金庸,每次自然获益匪浅。然而,获益归获益,他最后敲定的方案,却决不与任何人的雷同。金庸之所以预先请人设计,只不过要看看他人都有哪些招数,然后坚决避开。   端地不同凡响!梁羽生的主人公,多半英姿勃发,一出场就风流倜傥,笑傲江湖;古龙的主人公,多半“神龙见首不见尾”,莫知来历,莫知年龄,莫知师承;金庸的主人公,则大多老老实实地从童年亮相,在读者的热情浇灌下,一步一步,于困苦中锤炼,在艰难中施展。   无论是《书剑恩仇录》之陈家洛,《碧血剑》之袁承志,《射雕英雄传》之郭靖,还是《神雕侠侣》之杨过,《倚天屠龙记》之张无忌,《笑傲江湖》之令狐冲,他们的武功,绝不拘泥某门某派,往往,是学了这家,再学另一家,修了这法,再修另一法,曲折而又形象地告诉世人:转学多师是吾师;兼收并蓄,才能成为大家。   在写完《鹿鼎记》之后,就是说,在写出不为常人激赏,但又确实内蕴深厚、令行家拍案叫绝的韦小宝之后,金庸自忖江郎才尽,难以再鼓雄风,便毅然封笔,淡出江湖。   说是急流勇退也好,说是大绚烂之后归于大平淡也罢,金庸的这一招,再次显露出他“武林至尊”的法相。我们看金庸,切莫光盯着他一己的才华;在他的目光背后,一定隐藏着他曾祖、高祖的瞳仁,甚或是民族的慧眼。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文坛座次”风波,不过是水浒好汉的情结,局外人的热闹。孰不知在当事人自己,已然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己卯年仲夏责任编辑 顾建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