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莫愁湖畔游显陵
作者:张衍荣
铜板铁琶,唱不尽中国的皇陵文化。其中,仅一座“显陵”就足够文人墨客们“唱”上一通了。
莫愁湖畔的显陵
显陵是嘉靖皇帝朱厚熄的父亲朱祜杬和母亲蒋氏的合葬墓,位于湖北钟祥城东北一隅,坐落在城北那古老而美丽的莫愁湖畔。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莫愁女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耳熟能详,可他们却未必清楚莫愁女是何方人氏,误以为她就是南京城里土生土长的大有人在,就连宋代著名词家周邦彦也在其中,真所谓:莫愁美女天下名,谁识佳丽楚都人?因此,很多人只知道南京的莫愁湖,却不知道钟祥的莫愁湖,更不知道钟祥的莫愁湖远胜于南京的莫愁湖:
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施粉黛,未着铅华,犹如玉女横陈,闭月羞花,决非那种周身散发着俗气、匠气、市侩气的红尘道场比得了!
她湖面开阔,四野迷茫,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朦胧之美;浩瀚而清澈的水面上,轻舟戏碧波,渔歌动白帆,又充盈着生命的灵动之气;蓝天白云之下,微澜浅唱,惊鸿时起,涌动着美妙醉人的旋律;更有那岸柳烟霞,映日荷花,说不尽的风流韵致,将那阳春白雪岛等湖中一班风景名胜,点染得如梦如幻,似诗似画,分外迷人。这就难怪四百多年前老朱家的人为什么要垂涎这块地方了。
显陵前有莫愁湖,后有松林山,距闹市区也不过5公里,正所谓居山望水,负阴抱阳,人气又旺,“风水”之好可谓得天独厚。
煊赫的皇家陵园
如此一座煊赫的皇家陵园,建在这么一个世人少闻的弹丸之地,不难想见它的影响,以及由此在心理上带给地方上的优越感。有关方面推介它时,那份骄傲溢于言表,他们很是自豪地说:“显陵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皇陵”。言外之意十分了得。而当地百姓则更绝,干脆将其称之为“皇城”。初闻时我好不诧异,明明一座坟墓,怎么就成了“皇城”呢?便向当地人请教,却不得要领。我不得不揣度,中国自古就有“宰相家奴七品官”的说法,人家先祖是不是也受了这观念的启发,自觉当“皇城公民”要比当其他公民体面一些?
这固然有些臆断,但也未必全是附会。略知一点明史的人,谁不清楚所谓显陵,本身就是“体面”二字的产物呢?
正德十六(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随后朝廷发生一场朝野震动的政治闹剧,史称“大礼仪”事件,用今天的话说,可以叫做“史上最牛造假事件”。这个事件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登基伊始的朱厚熄。
本来,朱厚熄是没有皇位之份的,他既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武宗的亲兄弟,只是武宗众多堂兄弟中的一个。可偏偏事有凑巧,武宗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武宗一死,他那个“班”就只能由堂兄弟们来接了。
民间传说,武宗临死前有个谁也不得罪的传位意见,那便是堂兄弟们谁先赶到京城为他奔丧,谁就是他的接班人。脑瓜子灵光的朱厚熄闻讯后,为了既快捷又安全地赶到北京,便将自己乔装成被押解的囚犯,吃着他为此特制的“蟠龙菜”,昼夜兼程夺路而去。这样,胜出的他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新主人。
朱厚熄是个极爱虚荣的人。他出于一己私欲,不顾封建礼法,也不等改元更新,一上台就迫不及待授意礼官“集议”,极其荒唐地要把他早已死去的父亲追尊为皇帝。
朱祐杬生前只是一个藩王,名为“兴王”,还是他父亲宪宗封的。他虽说是武宗的叔父,但与武宗的父亲孝宗也仅是同父异母兄弟,封地又远在千里之外。因此,他既没有皇帝的名分,更不曾登过一天基,临过一天朝,包括在帘子后面摇摇鹅毛扇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一个明明跟“皇帝”根本不沾边的死人,仅仅因为儿子凭运气当了皇帝,就要把他也“运作”成皇帝,这假也未免造得太大,太离谱了点吧?
因而,坚持维护封建礼法的首辅杨廷和等一班书生气十足的大臣就不干,甚至在嘉靖皇帝动怒的情况下,仍拒不从命。后来事情一波三折,越闹越大,嘉靖三(1524)年,甚至为此发生了有230余名股肱大臣跪伏于左顺门请愿的“左顺门”事件。狂怒的嘉靖为了他父亲(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体面,不顾一切下令将134人逮捕下狱,“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以至18人被廷杖而死。此后,以前争大礼的朝臣们都学乖了,多“依违顺旨”。
“大礼仪”事件前前后后闹了近20年,嘉靖的造假虽然终于得逞,但明王朝也因此元气大伤。
躺在坟墓里的朱祜杬“当”上所谓的“恭睿献皇帝”后,他先前的藩王坟也就“依制”大兴土木,“体面”地升格成“皇陵”了。
从正德十四(1519)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1566)年,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奢靡营建,显陵终于告竣。
体现道家思想的设计理论
我去显陵领略它的“体面”时,正赶上春夏之交。满世界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虽说时近黄昏,可那景色依然煞是好看。小车沿着环湖公路轻快地行驶着,微风拂面,岸柳婀娜,更有那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经过约摸一刻钟时间,我们一行便从闹市区来到了这里。
显陵占地183公顷,依山就势,双城封建,进深近2公里,外罗城周长3.6公里,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峦叠翠之中。
举目远眺,只见沉睡T400多年的显陵,身披夕阳,仿佛一个与世无争的老人,十分内敛,给人总的感觉很是低调,并不像当年那般头角峥嵘,放浪张狂。这倒有点出乎意料。是李自成的一把火将它烧痛了呢,还是沧桑巨变让它终于明白,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游人寥寥无几,除了一群卖香烛的小贩追着屁股聒噪外,整个陵区一片寂静。不过这样也好,少了些尘世喧嚣,多了份界外清净,正好欣赏这皇家建筑的精美绝妙。我一边观赏品味,一边用相机做些记录……
仔细端详,不难发现显陵的设计理念体现着道家思想。即使是写意和变形,它的八卦太极格局也仍然十分明显。这一点,在中国的所有皇家陵园中绝无仅有。它之所以摈弃皇陵建设历来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做法,独树一帜,其实演绎或日暴露的,就是嘉靖本人思想上对道教几近疯狂的追求与沉迷。
这种历史的信息,集中存留在内外“明塘”、新旧红门、龙鳞神道、九曲御河等一班并非完全格式化建筑上,解读起来也并不是太困难。
解读显陵的思想追求
显陵在规划布局中,依据太极图,设计了一南一北两个大水池子。南面的叫“外明塘”,位于新红门西侧轴线上,呈椭圆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如同陵前一面硕大的避邪镜。北面的称“内明塘”,位于棱恩门前的中心广场,呈正圆形,直径33米,仿佛地上一轮明月映照着高大巍峨的方城明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