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广东南雄市珠玑镇元代石幢考摘要

作者:王若枫




  摘要:文章通过对佛教建筑石塔与石幢的作用和区别,阐述了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古巷的元代石建筑应是石幢,而不是石塔。
  关键词:佛教建筑;石塔;石幢;珠玑石幢
  
  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古巷内有一座石质建筑物,人们一直把它叫“珠玑石塔”(又称“贵妃塔”)。1979年12月19日广东省政府把它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亦以“珠玑石塔”命名。然而,笔者观察分析认为它不应称塔,正确的名称应为石幢。笔者就这石质建筑物是石幢还是石塔进行过一些探讨,并提出个人认识,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幢,什么是塔?按佛学的说法,“幢”字一词为梵文Dhvaja,是指佛像前用丝绸做成的伞盖竿柱状制品,顶上装着宝珠,挂在佛像前,起礼仪作用,称“幢”或“幢幡”。随着密宗而传入中国,唐高宗年间译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所述,幢有无限的法力,可以镇魔和驱邪,护佑太平,若把经文写在幢上,则幢影映及人身,甚至幢上的灰尘落到人身上,都可以使人不为罪垢所污染。在佛寺的大殿里,经常可以见到写有经文的这种圆筒伞盖状丝帛制品,高挂在梁下佛座之前,也称“经幢”。
  初唐以后,这种经幢发展成为室外的石制幢,于是,陀罗尼经文由书写而转为石刻。它的好处是期望经文可以长久保存。据建于北齐时期的北响堂山石窟中石碑记载:当时窟中即刻有四部佛经。据考证,石刻佛经早在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就开始了。此后至唐贞观年间的三十余年时间里,共刻有百余石,又经唐及金、元、明历代石刻,共刻佛经约一千种,三千多卷,一万五千余石。
  五代至北宋,可以说是石幢发展的高峰期,元以后则日趋衰落。从石幢早期至后期的发现趋势来看,其总体造型有一个由简洁到复杂的过程,同一时期的也会因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在造型上有所差异。但它毕竟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并从幢蟠演变而来,因此保持伞盖状,并在幢上刻佛刻经,而且始终保持八角形的造型。目前发现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石经幢都有这样的特点。只是由于在幢顶上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者由于幢身高度的差异而在幢身上用不同数目的宝盖进行分隔处理,从而使石经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
  石幢的位置最常见的是立在佛寺主要大殿前的庭院之中。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佛殿与文珠殿前各有一座石幢。也有的在大殿前庭院两侧各立一座石幢。不仅立于佛寺,也有立在墓前,甚至有立在城中街头的。南雄珠玑巷石幢就是立在巷中。不论是立在巷口与墓前,其意义是通过石幢为亡人祈福和解冤除罪,或者纪念。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经幢为广州光孝寺大殿前的石幢,它建造于唐宝历三年(876年)形制极约,仅在石柱上立八角柱,柱上覆以石盖。
  石幢的形式,一般分为三部分,即幢座、幢身和幢顶。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是最典型的石经幢,它位于赵县开元寺内,现佛寺已毁,只剩下石幢。全幢上下分三部分。下面的幢座由三层须弥座叠加而成,最下一层为方形,上两层为八角形。在三层的束腰部分别刻有菩萨、金刚、力士、牙伎等形象。幢座上有一层雕有龙与宫殿的宝山托着上面的八角形幢身。幢身上下共分六层,下三层比较高。均刻陀罗尼经文,上三层比较矮,分别为刻有佛龛、蟋龙的短柱和素面矮柱。在各层之间,也分别有宝盖加仰莲、八角城阙、带斗拱的屋顶以及石雕八角盘桐隔。从下往上,幢身及各层之间装饰物的尺寸都一层比一层缩小,高度也逐层降低。经幢顶部由仰莲、覆盆与宝珠部分组成(但可惜已不是宋代原物了)。从经幢整体造型看,下面的基庄宽阔而厚实,托着上面高达六层的幢身。幢身上下有明显的收分,使高耸的经幢显得端庄而稳重。
  “塔”,原为梵文Stupa音译,意为坟冢,也叫浮屠、苏屠。是佛家收藏经卷、佛像、法器,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据佛经载,释迦牟尼灭度后百年,阿育王以佛舍利起84000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风遂开。塔在印度有两种形式:一为埋葬佛舍佛的“寉堵坡”属于坟冢性质;一为没有舍利的“支提”,属于塔的性质。它随着佛教传人中国,是佛教专门的建筑。佛塔作为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最初被放在寺庙的中心作为佛徒朝拜的对象,后来随着佛像的出现,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代替了塔的中心位置。佛塔被移至大殿之后,或者被放到中轴旁边的院落里。现今我们到许多寺院中都可看到“大雄宝殿”代替了佛塔,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但是塔毕竟是佛教的一种标致性建筑,它具有很大的宣扬和招引的作用,因此各地的佛塔不但筑造形体高大,而且还十分注意塔所处的位置,以便它能充分发挥出标致性的作用。佛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结合而产生了楼阁式佛塔,继而由楼阁式衍生出密檐式塔,因佛教派别的不同和地区的特点又出现了喇嘛塔,金刚宝塔和缅式塔等等。所有这些类别的塔又因地区、民族等因素更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塔。佛塔在我国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与价值大大地被延伸和变化。浮屠渐渐地离开了寺庙步入园林,走向世俗,由宣传佛教的佛塔演变成为风水塔、风景塔、纪念塔等,起着美化环境、瞭望观景、导航等多方面的作用,它们与周围山水组成为各具特色的景观。
  南雄珠玑巷内这一石质建筑物应是八角七层的石幢,用17块红沙岩石雕刻垒叠而成(有缺损),分为三部分即幢基(座)、幢身、幢顶,目前通高3.36米,基座为八角形,直径1.2米,高24厘米。第一层为莲花座,八角形身,高59厘米,身面刻有浮雕金刚、力士像和“元至正庚寅孟冬,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等文字。第二至四层均为莲花座,八角形身,面刻有佛龛和佛像;第二层高38厘米;第三层高40厘米;第四层高40厘米;第五层高30厘米,为莲花座,鼓形身,并阴刻有人头像和莲花图;第六层高40厘米,为覆莲座,八角形身,面刻浮雕佛像;第七层高35厘米,莲花座,鼓形身。幢顶为葫芦形,高30厘米。幢置于一古井之上。
  此石幢精致玲珑,雕刻手法粗放、大气,人物丰满,体形硕壮。构图饱满,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是典型的元代雕刻风格。这石幢是广东现存唯一有绝对年代的石幢。从石幢上的文字记载,知其为元代重立。“文化大革命”时期,石幢曾被当地群众拆下收藏,其中有部分幢身丢失。1984年南雄市人民政府为保护这一座珍贵的石幢拨专款,兴建护幢亭。
  珠玑石幢的来历。根据《南雄县志》记载:相传南宋末年,度宗皇帝有一胡姓嫔妃,得罪了权倾当朝的宰相贾似道,遭受陷害而失宠,打入冷宫,后被好心人救出,几经转折,流落到南雄珠玑巷,隐瞒身份,改名换姓定居于此,过着与百姓一样的生活,并与周围群众相处得很好,群众有困难她鼎力相助,而且她还亲自传授先进的生产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知识给当地群众,使他们受益,因此,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和爱戴。不料胡妃身份暴露,被人告发,朝廷追究,扬言要“血洗珠玑巷”。胡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