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浅析热贡艺术中唐卡的视觉张力

作者:姚 辉

和坛城画构图。如唐卡《三世佛像》,是以佛祖释迦牟尼为中心,周围配以五光十色的身形光圈和头形光圈图案,在神圣庄重中突出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庄严和法力无边,而背后的空间则用天龙围绕、鲜花缤纷的六灵宝座装饰。背景图案中则绘有蔚蓝的天空,明亮的日月,鲜艳的五彩祥云,青山碧水,把万里高原的风情习俗,山光水色,尽收于画中。这幅图案显示了佛界与凡间的与众不同。主佛像较大,而周围其他佛像则较小,这使画面中心更加突出,主次分明。在严谨稳定的结构中蕴涵着藏传佛教的庄严和神秘。
  
  (二)形态丰富多变
  大多数唐卡是以藏传佛教为主要表现对象,所描绘的诸神都形态丰富、神情各异。《佛祖释迦牟尼像》被供在六灵奉座等各种珠宝缀饰成的莲花、皓月等图案的宝座上,其神态庄严肃穆,表情祥和自如。《六臂大黑天护法神图》中,大黑天头戴火焰冠,背靠火焰屏,足踏象首人身怪,巨口大张,三目怒瞪,其六臂各持有兵器,神情怒如熊熊烈火,正在降伏恶魔。《白度母如意‘转轮像》中,白度母稳坐在月型莲花台上,肌肤雪白细腻,戴着珠光宝气的耳坠,乌发黑亮,挽成髻状,略垂左侧,发辫上饰有各种珠宝,身着用非常华丽的锦缎缝制的白色披肩及衣裙,右手施愿印,左手拇指与无名指于胸前捻白莲,白莲盛开于耳际。无论任何一幅唐卡,画面中都呈现出形态丰富、造型多变的主体。而在局部细节的刻画中,又出现众多重复排列的菱形线块、虚点圆形、曲线和波浪线,花纹图案等,让其细节形态更加精致生动,大量使用平面设计中的重复构成以及四方连续纹样,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性效果。
  
  (三)色彩对立夸张
  唐卡所使用的颜料大都来自各种矿物质,如朱砂、铜矿、黄铁矿、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把取材于藏地的这些呈现不同颜色的矿物质充分研磨后与调制好的画胶溶合进行绘画。因而在颜色的种类上有限,在绘制过程中,就自然出现各种细致加工的凝重饱满的高纯度色彩,即使历经几百年的洗磨和侵蚀,画面仍然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为了表达宗教的至高地位与至尚精神,又大量使用很多贵重的宝石颜料,如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等。这些颜料色泽艳丽、对比强烈,使整体画面色彩统一和谐、浑然一体,绘制完成的唐卡,金碧辉煌、雍容华贵,无形中增强了画面的视觉美感,形成一种外延的张力之美,传递到观者的眼里,对其视觉神经进行刺激,将观者的虔诚引向无限的空间,也使其信众在绚丽多彩的唐卡世界里寻找来世的一方净土。
  
  (四)题材神圣庄严
  唐卡是藏传佛教的产物,既是绘画艺术,又是宗教用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几百年来,一直服务于藏民族的文化和生活,藏学家王尧先生这样归纳唐卡在藏族生活中的作用:“认识的、通过形象给人以知识和力量;审美的,通过形象给人以情感和信仰;行为的,通过形象给人以道德和教育。”唐卡绘画题材大都以佛、菩萨、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等来描绘,因而,其传播过程与宗教信徒的顶礼膜拜密不可分,唐卡最主要在寺院和佛堂里供列,也大量在藏民居所供奉,而藏传佛教显密宗的神秘性赋予唐卡庄严和肃穆的意境。唐卡以“强烈的宗教气氛引起信徒的心灵共鸣的同时给人思想洗礼,达到净化心志的目的。”在信众面前,唐卡是顶礼膜拜、祈求佑护的诸神;在大众面前,因其本身题材内容的独特性和潜意识中对宗教、佛法的敬畏,不但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还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精神张力。
  
  三、结语
  
  热贡唐卡艺术经历了数代艺人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发展,不但是藏传佛教不可或缺的信物,而且已经成为受世人瞩目的伟大的东方艺术珍品。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热贡;欣赏寺庙墙上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唐卡,并进入艺人家中研习唐卡的内涵精神和制作工艺,把包括唐卡在内的热贡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不断地为其艺术魅力惊叹的同时,也需要用心领悟、深入研究,在21世纪,希望能够更多融合现代元素,充实唐卡的时代特征,为其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新的天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