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红楼梦》中民间医生简描

作者:肖华伟




  至有宋一代,儒家终于确定正统地位,理学通融佛道二家。格物致知更导致了对实际应用理论的重视。同时宋代文化发达,造纸业、印刷业发展水平较高,物质基础雄厚,加之政府对教育予以了一定的重视,官学、私学都很发达,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增多。还有大批的落第秀才,也必然对文化的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儒医大量涌现的一个原因。医学作为实用文化应运而起,大批的儒生介入进来,医学逐渐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重要途径。范文正公在年轻尚未入仕时,去灵祠祷告求签,问道:他日能成为宰相吗?中签不利,便说:如果不能实现的话,就作一个良医吧。作良相固然可恩泽天下,既然神灵不允,那么能实现救人利物心愿的,就莫如良医了。良医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民之厄,中可以保身长全,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途径了。此后,范仲淹之“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就成为了旷世流风、儒士箴言,儒医的传统便形成了。从此一扫医者蕴积千年的苦闷,他们的政治情结在这句箴言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由“走方”而改冠“儒”与“良”,医者为被接纳于国家政治体系的轨道而欢欣鼓舞。儒者习医成为风气,孔子的“君子不器”再次焕发出光彩,“不器”就是不局限于一才一艺,而应具有德行超群、统筹兼顾、照应全局的本领。通儒又通医的通才使得医者们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儒医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社会角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儒学化也为宋以后医学发展注入生机。医学作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知识,本质上要求有文化修养的人的参与,从而超越纯粹经验的简单形式。众多的有学识的儒生加入到医生队伍中来是一种进步。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儒医以儒家伦理阐述医德,把医术作为推行仁术的手段, 医德境界大为提高。儒医日渐受人尊敬,其后历代医家多以儒医自称。
  在中国古代,佛道二教的盛行,寺庙中的医药验方也是有口皆碑的,曹雪芹笔下的天齐庙的“王一贴”,应该是这种寺庙文化的一个缩影。道家和僧者在长期的修炼中会涉及医道,本着慈悲为怀,救人之苦厄,行医也是常有之事。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医学与道教是同源的。俗语中所说的“医道”,就蕴含了这种命意。中医学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与道教是渊源相通的。把中医学摆在天地人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来加以研究,也是出于道家。《内经》就认为,医生要掌握医道,就必须懂得:“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主。”医家的要求与道家的标准是等同。医通于道、医道同源,本是中国医学的根本所在。
  《红楼梦》第80回,曹雪芹写了一个叫“王一贴”的天齐庙的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病射利,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药膏,色色俱备。”当宝玉问及膏药的时,王一贴说,他的膏药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济,温凉兼用。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宁神定魄,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去死生新,去风散毒。他还信口为宝玉胡诌了一个“疗妒汤”,其实是个润肺开胃治咳嗽的方剂,用秋梨、陈皮、冰糖为伍而成。
  道教除了浪漫的人生色彩与宗教的戒律形式外,对外持“济世救人”的宗旨,对内则持“长生久视”的信仰。医道与仙道关系至为密切,凡学仙者,皆当知医。仙人与凡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没有死亡大限,因此向仙人学习长生之术是道家的普遍心态。为了实现宗旨与信仰,通过宗教的热忱来实践,从而形成了东晋时代的道、医一体的结合论。功封关内侯的道教理论家葛洪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提出:“为道者兼修医术,以救近祸。”“为道者以救人危,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把医术定为最重要的修道内容之一。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道家,作为中国医学的集大成者,所著《千金要方》包括医理、方药、针灸、内功、推拿、食疗、养生、性理等方面的内容,成为后世除《内经》、《伤寒论》外医家必读之书。中国医学到此,从大道的独特思想方法,经过后来道教的深化,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成熟,一气呵成,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然后东传朝鲜、日本等国。
  在道教生命哲学观的指导下,道门在治病防病时,能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措施进行医治。不但善於运用传统医学的本草、汤液、方剂(各种膏、丸、丹、散)及针灸手段,而且能根据临床证候,选用导引、吐纳、行气、服食、辟谷、存思、按蹻、房中、守一、制魂魄等内修外养之术,辩病施功;并且还配合以符水、禁咒、祝由、斋醮仪礼等对疾病以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和预防。其治病养生,既采用常规药物疗法,也采用心理疗法、信仰疗法,将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社会治疗结合起来,治疗与养生预防相结合,从而形成综合性、多元化的道教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潜科学价值,对当代医学展不无借鉴和启迪作用。
  曹雪芹一生困苦,幼时的“钟鸣鼎食”和晚年的“食粥赊酒”的不同生活际遇使他接触到不同背景的医者,同时对医学的自我掌控又使曹雪芹对医学有了自我的价值判断,这些都促成了《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医生形象,而其中的民间医生也使我们反思其中的深层寓意。民间色彩使民间医生更具备深厚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民间百姓,医患之间往往保留着共同的语境即生活背景,这是很奇妙也很宝贵的。民间医生在历史上绵延不绝,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的认同,民间百姓需要这些能够理解他们,而非那些高高在上、眼光向上的官方医生。与官方的医生相比,民间医生从其历史的源头开始就有着更多的随意性,但是民间医生同样负担着众多民间百姓的医疗健康,意义重大。所以无论是名医,还是走街串巷的凭借皮毛医术糊口的游方医,都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最真实的贡献,也在中国博大医学文化中留下浓厚的一笔,这也可称作是《红楼梦》中众多医者的共性。
  
  【参考文献】
  [1]胡献国,胡爱萍,孙志海.看红楼说中医[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司马迁.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M].
  [3]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肖华伟(1977-),女,河南省医药学校教师,文学学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