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新和县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文化发展研究
作者:董金菊
(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民族乐器制作传承人
据调查,目前新和县政府领导已经意识到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了,并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自治区团委、新和县团委共同支持开办了依其艾日克乡中学民族乐器制作实训点。如今培训学校有20个学生,都是初中生,一天里一半时间上文化课,一半时间学民族乐器制作。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村里每月给每位老师发700元以鼓励其带徒弟。
但是,由于目前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村民学习民族乐器制作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他们只是把民族乐器制作当副业来看。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尤其是在年轻一辈人中,更显得尤为迫切。乐器制作这种手工艺一旦失传,将不可能再生,将会是我们全人类的巨大损失。可在村文化站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逐渐培养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对自己所拥有的手工艺制作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如有条件,可在加依村组织一支会弹会唱会跳的民族乐器乐队在全疆乃至全国演出,以提高加依村的知名度。
总之,在西部大开发大环境的历史机遇中,发展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文化,目前,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只要能够抓住时机,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民族乐器的意义,采取措施,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能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振兴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轻工业网:www.clii.com.cn.
[2]中国音教网音乐社区:www.csmes.org/bbs.
[3]新疆新闻在线网:www.xjbs.com.cn.
[4]王明东,刘宁.云南少数民族手工化的困境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5]陈春英.探访民间乐器制作村——加依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董金菊(1981- ),女,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宗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