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论留学生的中国民俗教学

作者:唐正华 柯 玲




  【摘要】中国民俗课程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文化素质课程之一。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的认识目标、学习目标和终结目标都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因此,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当有其特殊性。中国民俗的教学内容可以依据经典性、整体性、比较性、现实性、针对性等原则去选择。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民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民俗课程的特殊意义,笔者曾有过一些思考。这是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到一定阶段时,自然产生对文化尤其是和日常生活语言浑然一体的民俗文化了解的渴望;也是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必然渗透中国文化内容的现实需要;了解中国民俗本身也是广大的专业留学生,尽快、顺利地适应中国生活、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
  民俗有着较多的双重性:首先,民俗文化既是现实的、眼前的,也是历史的、故去的;其次,它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经济基础;第三,民俗事象常常是浅表的、世俗的,实际上又往往通向纵深,甚至通向了特定区域文化的基因;第四,民俗中良莠混杂,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民俗课程,实际上是给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中国百姓现实生活、了解中国民间习俗、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极好渠道。
  但因为教学对象是来华留学生,民俗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中国学生相比当有所不同。笔者以为:
  首先,对中国优秀民俗传统的认识目标而言,存在着“了解”和“理解”的差别。文化背景迥异的留学生面对中国民俗,感觉是陌生的、全新的,所以课程的认识目标应当定位于“了解”,教学中应当呈现众多鲜活的中国民俗事象,让他们对中国民俗的概貌有所认识、有所见闻。而对于中国学生,因为身在山中,需要的是能在老师引导或点拨下,真正“理解”中国民俗的深刻内涵。
  其次,对学习到或接触到的民俗事象的学习目标而言,存在着“描述”和“阐释”的差别。能够了解和描述一定数量的中国民俗事象的存在区域、时代和特征,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而对于中国学生,仅此要求是不够的,至少应当能够阐释特定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再次,对学习中国民俗课程的实践目标而言,存在着“传播”和“传承”的差别。对留学生而言,了解中国民俗,能够描述中国民俗,终极目标还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对于中国学生,不仅要理解中国民俗的文化内涵,能够阐释民俗事象蕴涵的文化意蕴,尤为重要的任务是自身担当起传承优秀民俗传统的历史重任。
  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但作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文化课程之一,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则需要我们做出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关于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常,我们把民俗内容分为日常生活民俗、生产商贸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语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等几大类。中国民俗的每个部分都含有极其生动丰富的内容,能够引起来华留学生浓厚的兴趣。但作为一门课程,作为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渠道,中国民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选择。笔者以为,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经典性原则。所谓的经典性原则,是指中国民俗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一个“优”字。民俗经典是指中国民俗中那些包含了中国优秀文化因子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以日常生活民俗为例,我们在介绍衣食住行民俗时,切不可泛泛而谈(事实上,时间也不允许,留学生的民俗课程一般每周只有2节课)。而必须有选择地介绍能够显现我中华民俗优秀物质生活传统的民俗内容。如服饰民俗中的民族服饰、礼仪服饰,要选择那些刻着民族文化记忆的服饰民俗来介绍;饮食民俗中的茶俗、酒俗和时节食俗,则应选取那些富含养生、养气、养颜等美好而又科学的饮食民俗进行教学。居住民俗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样式和结构外,中国传统居住民俗中的环境保护理念应作为一个亮点介绍给学生;至于出行民俗,车、船、骑、抬等形式的传统民俗,因为其中大部分在今天已经消失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了择取一小部分介绍外,则不宜作过多讲解。
  2.整体性原则。所谓的整体性原则,是指中国民俗的教学内容应注重一个“全”字。民俗是千百年以来,生于斯,长于斯,依附于斯的人们所积淀的生命、生活中的宝贵经验。民俗的表层是一个族群传承性的生存经验、智慧的结晶。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生活的技艺和生活习惯。表现为社会民众群体风行的不成文的程式化的行为规范和文化模式,一种活世态的生活相,或生活场、生活流。包含了日常生活民俗、生产商贸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语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等等方面的中国民俗,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所以,给留学生介绍中国民俗,教学中侧重点可以不同,但也应该顾及到系统性,给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3.比较性原则。所谓的比较性原则,是指中国民俗的教学内容应注重一个“异”字。面对留学生开设中国民俗课程,除了要精选那些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因子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外,还应注意到与留学生母语文化不同的民俗内容,因为这一部分是更为能够引起留学生注意的。留学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家,但有些是和中国处于相同或相类的文化圈,民俗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异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民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自觉不自觉的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过程。比如,同是端午节,西方国家可能没有,而日本、韩国则不仅有,而且节风很盛。但中、日、韩的端午节各自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对从未过过端午节的留学生而言,他对端午节的每个细节都会感兴趣,而对自己国家也过端午节的人而言,中国的端午有何不同则自然成为他们最想了解的。因此,中国民俗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在注意到经典性、系统性的同时,还应能让学生有新异感。
  4.现实性原则。所谓的现实性原则,是指中国民俗的教学内容应注重一个“活”字。民俗归根到底是“人俗”,如果说一个人有生物的生命,那么他也有文化的生命。人是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双重复合体,如果生命的基因是DNA,那么文化的基因就是哲学理念上的民俗。从深层结构看,民俗是一个族群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常常不经意地流溢在每个人的日常言行、器物和观念中。因此,民俗是古老的,也是现实的。留学生的中国民俗教学,应当更为关注那些至今还呈现为活态的民俗事象,比如游艺和竞技民俗,最能抓取外国人眼球的当然是那些现世依然生龙活虎,或者可以某种直观手段将其呈现给学生的民间游艺和竞技活动,纯粹的纸上谈兵的东西不宜过多成为民俗课堂上的内容。
  5.针对性原则。所谓的针对性原则,是指中国民俗的教学内容应突出一个“应”字。中国民俗浩瀚无边,教学中有所取舍势在必然,“针对”即应对、顺应,因材施教,它有两个涵义:一是针对学生文化背景;二是针对所学专业。针对学生文化背景,在比较性原则中已经有所体现,针对学生专业是指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有密切关系的章节讲解得更为详细一点。如在东华大学,不少留学生是来学习服装设计的,在给这些留学生讲中国民俗时,服饰部分就可以详讲;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讲中国民俗,民俗语言部分就可以详讲;而针对旅游专业的留学生,中国各地、各族、各种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当然也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当然,针对性也只是相对而言,针对性原则是在介绍民俗一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作适当扩充和强化,以发挥中国民俗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优势而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