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论留学生的中国民俗教学
作者:唐正华 柯 玲
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方法同样要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下所列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心得,奉与同行们商讨。
1.语言阐述法。这是最为常见的理论课授课方式,也是中国民俗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但与教中国学生有所不同的是: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所用语言应当是较为浅显的,应当考虑到他们的语言接受水平,并且,留学生的中国民俗课程适宜以描述性的语言比较生动地为他们勾画出形形色色鲜活的民俗事象。需要阐释民俗事象背后蕴藉的文化内涵时,则应当努力做到适度,而切忌用词的生僻和表意的抽象。
2.直观演示法。这是比较受留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有着“读图”的便利,短时的教学效果也会比较好。但这只适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可滥用,以免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不愿意自习教材。再者,也不是所有的民俗内容都适宜用直观法演示的,并且中国民俗课程最后的考核方式一般也不是以图片音像形式进行的。提高汉语水平是伴随所有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始终的任务,他们必须学会阅读整篇的汉字,学会听懂大段的汉语。
3.活动模拟法。与其说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这是一种练习方法。在教师讲授或学生自习了某个章节的内容之后,教师设计一定的民俗场景,让留学生作为民俗活动主体进行模拟表演。比较简单的模拟表演如民俗语言对话练习,稍微复杂的需要准备一些道具。比如学习人生礼仪中的婚姻民俗一节时,就可以虚拟一个新婚庆典的现场,准备好喜庆音乐、红双喜字、喜糖、酒杯、红盖头、等道具,分别让学生扮演新郎、新娘、喜娘、喜公、喜婆、司仪等。这种学习和练习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收到生动、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类活动前需要精心准备,活动中教者还需要准确把握民俗知识点,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考虑到教学进度和课时所限,因此只能有选择地举行几次。
4.田野作业法。这是民俗课程实践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民俗的好机会,实践也证明这是留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回”。民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相、生活场或生活流,让民俗课程走近或走进生活是还民俗以本来面目。和活动模拟法相类的是,因为留学生的中国民俗课程毕竟是其文化选修课程之一,他们毕竟不是民俗学专业学生,所以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也要考虑到适度和适宜。中国民俗中适宜田野作业的内容很多,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如参观民俗博物馆、民俗民居、调查民俗食品或参加民俗活动等等都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选题不宜太大和太难,采风范围不必太广,路途不能太远,费时不能太长(半天或一天为宜,太长了会影响到其它的课程的学习)。
5.对比分析法。这是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民俗课程的文化交流性质的体现,也是对留学生而言相对有点挑战性的方法。所谓对比是指将所学的中国民俗内容与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民俗进行对比;所谓“分析”是通过对比,分析民俗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种异同在民众生活、民族性格、对文化风格甚至经济生活中的表现。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较多的引导。当然,这种方法若能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如果学生汉语文字表达的能力强一点,就可以形成小型的论文。这样的学习其实已经带有一点研究色彩了,是在留学生对中国民俗的学习和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进行的尝试。
三、留学生中国民俗课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留学生的中国民俗课程教学和其他性质的课程教学类似,虽是教学行为,也是涉外活动性质。所以,教学中有一些共性的忌讳需要遵守,笔者总结为如下的“四忌”:
一忌妄自尊大。中国民俗中许多璀璨夺目的优秀传统是值得炎黄子孙永远骄傲和自豪的。但作为一门课程,我们向外国朋友介绍时,仍应抱着科学、理性的态度,不必过多张扬之色,更不要摆出惟我独尊的架势。课堂教学行为本来也是师生间的对话与沟通,双方地位平等,我们授课时应力求以客观的、评述性的态度介绍我们的民俗内容。比如,笔者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个“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朵花”,自我感觉56个民族一定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国家,上课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下课以后,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几个国家的学生马上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告诉您,56个民族并不多。我们国家有300多个民族……”;“老师,我们国家有100多个民族……”老师有点尴尬,一方面尴尬自己的孤陋寡闻,另一方面更为自己课堂上的过分得意感到惭愧。
二忌避短论长。所谓的“避短论长”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给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民俗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往往扬长避短,对一些陋俗故意避而不谈。但留学生了解中国民俗的渠道并非课堂一种,他们还会通过一些电影、翻译的书籍甚至也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因此他们很可能会提一些教师猝不及防或者哭笑不得的问题,诸如“中国女人都裹小脚吗?现在还能看到小脚吗?”“听说中国人喜欢吃狗肉?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都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更需要老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如实的、客观的回答。承认中国民俗中,确有或曾经有过一些陋俗的存在。遇到留学生偏听偏信的流言或误解更需要教师作耐心的解释和更正。
三忌随意褒贬。留学生一般生性比较活跃,在中国民俗课堂上,中外民俗交流现象常常发生。当学生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国家的民俗事象时,教师同样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允许其作完整的陈述。对于不同国家相类或相异的民俗,教师可以做出轻微的赞许或好奇,一般不可直接评价其优劣,更不要在两个国家的民俗之间论短道长,以免引起纷争。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都不希望别人来随意指指戳戳。这算是中外民俗文化之间的一种互相尊重吧,碰到不同信仰之间的不同习俗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四忌强行灌输。这一点其实属于教学方法也可。中国的大学教育大多为“讲授”即“满堂灌”方式,这本身也是需要改进的。留学生教育中,采用这种方法显然是不行的。留学生比较喜欢轻松随意的学习方式,更不用说由于语言能力的局限,理论课教师也不宜一言堂讲到底。这里的“灌输”还包括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中国民俗课多数时候是教师在描述或展示民俗事象,让学生了解中国民俗的内容即可,并不硬性要求学生去接受、消化,更不要学生去实施、传承。所以,遇到留学生难以接受、理解的中国民俗事象,不足为怪。
总之,留学生的中国民俗课程,因为特殊的教学对象、特殊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特殊性,除了笔者以上的一些心得外,更多的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不断摸索,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2006,(3).
【作者简介】唐正华(1953- ),女,上海人,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柯玲(1964- ),女,江苏盐城人,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文艺民俗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民俗学及应用民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