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解读“恶搞”现象
作者:高连凤
[关键词] 恶搞;网络文化;戏仿。
“恶搞”,又称作“Kuso”,是一种特殊的互联网文化。“Kuso”一词源自日本,原意为“可恶”或“粪、屎”等意思。是用于发泄不爽情绪时的口头语,后来演变为“恶搞”的代名词。“恶搞”类似“恶作剧”,但基本没有太多恶意,含有搞笑、夸张、颠覆之意。“恶搞”是当前流行娱乐中的一种搞笑手段,是一种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以博取众人一笑,或者借此来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近年来,这种“恶搞”现象日益普遍,当电视娱乐和纸介娱乐越来越同质化而毫无创新的时候,人们渴望一种新鲜的、更刺激的娱乐方式来打破日常生活的乏味和平静。于是“网络恶搞”应运而生,并带给人们无限快感,“网络恶搞”也很快由网络媒体走向其它媒介,由媒介走向现实生活。形成了一种以“戏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
“恶搞”的例子有很多,前不久取材于《无极》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疯传,这个被称之为“恶搞名剧”的“馒头”以对《无极》的戏仿、嘲弄、反讽引起了比电影《无极》本身还多的关注,这个个案大概可以算是“恶搞”的集大成者。除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有前几年的《大史记》和更早些的《大话西游》;李安的《断背山》刚刚在奥斯卡上火了一把,被网友恶搞的《断贝山》就立刻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甚至连奥运吉祥物福娃、歌曲《吉祥三宝》、舞蹈《千手观音》、电影《七剑下天山》、超级女声冠军李字春等也都纷纷遭到恶搞。最近,红色经典片《闪闪的红星》也遭恶搞——潘冬子怀着明星梦加入青年歌手大赛……。大家争相效仿,掀起“恶搞”的高潮。
一、“恶搞”现象产生的原因
首先,“恶搞”现象的产生受时代语境的影响。“恶搞”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广为传播,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颠覆老一辈的话语方式,它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话语方式的一种反抗体现。如《无间道之萨达姆秘史》的作者于鹏26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胡戈31岁,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千百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拘束与规范,老一辈表现出的话语方式往往是严肃、认真、内敛和不苟育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给了年轻人多元化的文化,他们更倾向于在娱乐中生长,在俏皮中生活。传统话语方式与年轻一代的话语方式不一致。势必造成他们对传统话语方式进行反抗。另一方面是为了消解统治话语所造成的压迫感。随着言论自由越来越普及,年轻一代就想找到一种最便捷、不同于传统的话语方式来释放压力。而“恶搞”这种轻松幽默的形式,恰可以让人们放松在现实生活中积聚的压力。可以说“恶搞”是一种“令人开心的降格游戏”。换言之,这“游戏”之所以令人开心,就因为它是对虔诚、严肃、永恒、稳固、绝对、不可变更等神圣性的“降格”,为传统的高雅“脱冕”。从而在解脱羁绊和粉碎禁锢中获得自由。我国自古就缺乏言论自由的传统,因此我们只习惯万众一声的赞誉或垢病。因此,随着时代语境的改变。人们需要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生活,希望找到一种轻松而幽默的话语方式来释放压力。而“恶搞”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可以说它是一种可以好话坏说或坏话好说的独特艺术。例如早期有批评说,王朔颠覆主流话语。很多所谓主流话语都被他解构了,其实,这也是随时代语境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反抗传统的话语方式。在当今的这种时代语境下,在中国原来并不特别发达的“恶搞”就借着网络大发展而突飞猛进,成为现在的一种流行趋势,一种反抗传统的新的话语方式。
其次,“恶搞”现象的产生受网络大众化的影响。恶作剧自古以来,中外都存在。最早的“恶搞”电影可追溯到1913年,美国导演麦克斯为了嘲弄当时的影坛巨星格里菲斯缺乏幽默感,在自己拍摄的一部影片结尾戏仿了由格里菲斯开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电影套路。在那时,“恶搞”只是稍纵即逝,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近年来,IT技术的兴起为“恶搞”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诸多“恶搞”作品得以被迅速传播并广为人知。如今,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以及一些数码产品都简单方便,容易普及。如果说《大史记》、《粮食》和《分家在十月》等“恶搞”作品还是出自电视台专业人员之手的话,《断背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传播,则表现了“恶搞”的大众化。“恶搞”作品的创作,不再为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事,普通网民也可以利用便捷的技术进行创作。而互联网的双向传播和传受互动等特点,使大众在互联网中回贴时可以不断参与其中,或添加自己再次改动后的新作品。从而使“恶搞”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另外,网民的需求和对“恶搞”的宽容态度,也是“恶搞”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土壤。当“恶搞”遇到相关编辑软件和互联网之后,传播范围和引发的讨论都达到空前,形成年轻人“恶搞”,全民娱乐的场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网络的大众化趋势。
二、“恶搞”现象所表现的特征
首先,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早在80年代中期,反讽就已经出现。王朔有一部作品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早期文学反讽的代表,它以主流话语反讽个人情感,这种修辞到《编辑部的故事》就已经被运用得很熟练了。第二代反讽的代表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它在上映之初并没有引起注意,但几年后却在内地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它是对文学经典《西游记》的戏仿,反讽和颠覆了原作的神学意义。唐僧本来是佛的化身,而在电影里却成了唧唧歪歪的讨厌鬼。只知降妖伏魔的孙悟空成了情圣,爱上了白骨精和仙女。《大话西游》赋予《西游记》新的时代特征。这种恶搞被年轻一代所吸纳和效仿,很快形成了“大话”浪潮,出现了《大话红楼》、《大话水浒》和《大话三国》。第三阶段大概是从2003年开始,不仅恶搞被大量运用。而且扩展到图片、动漫、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领域。例如,通过图像拼接,马家爵可以变成泰森,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央视的《分家在十月》,以及最近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以说使这种反讽达到了新的高潮。经历整整20年的岁月,中国人完成了全民反讽的壮举。
其次,具有强烈的眼球效应。我们现在置身在一个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好好享受高雅的娱乐生活,他们希望接受一些快速的而富有趣味性的娱乐方式。希望能在这种信息的接受过程中享受到瞬间的欢娱。“恶搞”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方式正好就具备了这些特点,它通过一些简易的图像、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