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从生态文化角度看苏州民俗

作者:沈建东




  [摘要]生态学关于生态食物链的概念启发了民俗文化的研究,在民俗文化与区域文化特色的生成和民俗事项传承间有着深层的相关性,苏州民俗自古以土风清嘉著称。生态性特征突出,所以从生态文化角度看苏州民俗的地域特点,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生态文化;苏州民俗;生态性;生态食物链
  生态文化是从自然的生态学引入到人文研究领域交叉所产生的学术新概念。当代人们已经强烈意识到生态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一种精神思想和信仰的体现。特别是生态学关于生态食物链的概念启发了民俗文化的研究,在民俗文化与区域文化特色的生成和民俗事项传承问有着深层的相关性,有人把这种相关性称之为生态民俗链。苏州民俗自古以土风清嘉著称,生态性特征突出,所以从生态文化角度看苏州民俗的地域特点,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一、自然生态环境下自成体系的区域“生物链”
  
  地理环境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肥沃的太湖流域平原和丘陵地带,形成了山温水软,湖荡密布的地理环境,著名的湖泊有太湖、淀山湖、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石湖,并有长江水系、运河水系与太湖水系的协调,苏州城自古是一座著名水城,伍子胥建城之初就利用自然河道,开挖城内纵横交错的城外胥浦、胥溪等水道,贯通江湖河海,形成了十分合理的太湖水网体系,“三横四直”交错成网,水产丰富。苏州城郊多山,山并不高,但却有着极为多样的人文古迹和独特物产,如虎丘高度不过30多米,方圆不足300亩,但却是吴王阖闾墓所在地,有数不清的中国历史名人留下过遗迹和传说故事,天平山有范仲淹的祠堂、乾隆的遗迹,灵岩山上的吴王宫与西施的遗迹等等。
  在沿太湖范围考古发现了大量石制工具和稻种,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稻作文化和渔猎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有发达的稻文化和渔文化与古籍所载“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相印证。
  气候条件苏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物候与节气相近。我国公元前100年左右就确立了二十四节气,有许多已经演化成民俗的-物候与节气,左右和影响着苏州民众的日常生活。旧俗,年初一早起,苏州人有验风云、秤水的民俗,以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风,高低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大年初一至初十二“以一瓦瓶汲水,秤其轻重,重者多雨,主水,轻者少雨,主旱。”正月十五夜月明时,有验水表之俗,以月影之长短卜水旱,吴谚:“正月逢三亥,湖田变成海。”节气惊蛰,苏州民间以为应闻雷声,谚云;“惊蛰闻雷米如泥。”二月二十八老和尚过江,是日必有风,若南风,则主旱。谚云:“廿七廿八吹得庙门开,螺蛳蟛蜞哭哀哀。”以及“四月初一天放晴,条条浜里好种菱。”、“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闷闷。”、“三朝迷雾发西风。”、“头九暖,九九寒。”等等。苏州自古就是水稻种植的王国,靠天吃饭的吴地先民在与自然的调节争斗中总结了大量的民俗性的物候与节气方面的谚语,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具有相当的准确性、传承性,说明吴地先民对自然的关注细致入微,具有顺应自然、调节农事和生活节奏的能力,即使遇到江南典型的特殊节气如“倒春寒”、“黄梅天”、“秋老虎”,也能依靠已有的经验进行预防,让自然造成的灾害降到最低点。《清嘉录》曾载有陆泳《吴下田家志》:“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有民歌云: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儿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四季分明的气候,风霜雨雪的表现,使苏州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季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更使苏州人的生活充满了时令的情趣。
  物产特点苏州自古以“鱼米之乡”闻于天下,古人曾云:天下水田之美,无过于江南,江南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赞语,自古苏州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有麦、油菜、豆类,经济作物则有果、茶、棉、桑;水产以鱼为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地四时鱼鲜、八节水产已成为了当时的美食佳肴。春秋时候吴公子光炙鱼夺位,曾派专诸到太湖学炙鱼,三月而得其味,魏晋南北朝张翰的莼鲈之思早已成为千古佳话,宋陶谷著《清异录》有隋“炀帝幸江都,吴中贡糟蟹、糖蟹。每进御,则旋洁试壳面,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的记载。苏州古老的饮食文化与苏州丰富的水产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湖荡密布的苏州地区,出产以“水八仙”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即塘藕、南芡、茭白、水芹、荸荠、茨菰、莼菜共计八种类,俗称“水八仙”,其中最著名的是莲藕和芡实。藕和莲子营养价值高,莲花可供观赏,据《吴郡志》(卷十八)载“采莲泾……两岸皆民居,亦有空旷为蔬圃,此中莲旧迹也”,可见南宋前苏州一带已种莲藕。《姑苏小志》云:莲荷之根为藕,出于葑门南塘最佳。甘嫩白脆,远近争购。旧俗六月二十四日为是荷花生日,观莲节,苏州旧俗至葑门外荷花塘观荷纳凉。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又有至西山消夏湾观莲纳凉,据《苏州府志》记载,消夏湾传为吴王避暑处,夏末舒华,灿若锦绣,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避暑消闲。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消夏五湖湾,荷静水光临晓镜,雨余山翠湿烟鬟,七十二峰间。”芡实苏州人俗称“鸡头米”,晒干可入药,苏州出产的芡实是南芡中的佳品,俗有“南荡鸡头北荡菱”的民谚,清初诗人沈朝初《忆江南·咏鸡头》词云: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莼菜,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莼生南方湖泽中,惟吴越人喜食之。”《苏州府志》云:“四月生名雉尾莼,最肥美,自此叶舒长足,茎如钗股短长。”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莼菜》一文中有生动的描述: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里,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
  苏州城郊多山,山多产物,故谚有“山家十八熟”之谚,据当地人讲所谓十八熟一为香雪海之梅,可供制作蜜饯梅脯之用;二为石壁之桃;三为窑上枇杷;四为窑上小丘熨斗之杨梅;五为藕;六为菱;七为七十二峰前的笋;八为桂花,峰前多桂花,秋时可制桂花糖;十为桑;十一为茶,产于马驾山中,十二野蕈;十三为杏;杏大如儿拳,苏州人称金钵盂;十四为枣;十五为柿,则错落于铜井、邓尉之间;十六为菘,有春菘、晚崧两种,十七为玉蜀黍,曾进御,苏州人称御麦,十八为石斛,五月生苗,七月开花,十月结实,根细长,色黄,生于石上者佳,食之补脏益胃。
  山川之秀,河湖之美,使吴人尽得山川河湖之利,稻作的发达和物产的丰富形成了饮食的多样化。吴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和自己改造自然的成果来丰富和美化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并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民俗文化中节庆习俗具有明显的生态性
  
  苏州山温水软,四季分明,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苏州有江河湖海之利,水系发达,农业上宜稻宜麦、宜桑宜蚕,依山傍水,可得山之珍,水之藏,正因为如此,才孕育了极具水特征的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