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历史名园与地域文化
作者:宋春兰
[关键词]水西庄;历史名园;地域文化;博物馆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凝聚,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象征。随着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倍加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挖掘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地域文化的打造过程中,作为承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博物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昭示世人,传播着城市文明。
每个城市都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是城市文明和进步的必要前提。
天津历史上曾拥有一座文化品位极高的古代园林——水西庄,是天津大盐商查日乾、查为仁父子于雍正元年(1723年)修建的一座占地百亩的大型私家园林。这座园林,随国运的昌盛而诞生、兴旺,随社会的动荡而衰败、湮没。鼎盛时,这里聚集了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终日宴咏,诗酬唱和,成为一时天津高雅文化的代表。由于水西庄主人查家与朝廷种种微妙的关系,以及水西庄与《红楼梦》扑朔迷离的联系,使这座园林产生了说不尽的故事。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四次驻跸水西庄,更使得水西庄具有不同于一般私家园林的色彩。高超的造园艺术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水西庄成为当时与杭州小山堂、扬州小玲珑一馆并称的清代三大私家园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天津的重要标志之一,水西庄声播大江南北,名重朝廷内外,传递的历史影响经久不息,不但没有随着园林的湮没而被淡忘,恰恰相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水西庄对天津地域文化的形成所独具的深远影响和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
打造水西庄文化品牌,应着眼于博物馆建设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媒介功能,建立一个水西庄文化博物馆体系。
博物馆是承载和传播地域文化的理想载体,这是因为博物馆善于遵循一定的规律或线索对相关遗产进行探寻和收藏,并结合历史和历史环境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而后就研究所得举办陈列展览,进行科学的展示和传播,这是博物馆在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设想:以即将复建的水西庄园林为依托,以园内景区建筑为展示空间,以水西庄文化为背景,建一座集政治、文化、经济、民俗、商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个综合性的博物馆中,开辟若甘个陈列馆,同时配以娱乐互动项目,集旅游、观览、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既能反映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又将会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博物馆及其相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设想拟建以下陈列馆:
一、园林建筑展区
水西庄的造园和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造园艺术上追求天然情趣,从总体构思、随势赋形、因形设景、景点取名到植物栽植均有匠心。水西庄的江南色彩明显,文化气息浓厚,景点命名考究。在建筑用材上,“斧白木以为屋,不加丹垩”,楹柱不尚丹碧,栋梁不施彩绘,保持建材的本色,追求素雅格调。复建时,我们在借鉴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应加入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使园林增加文化内涵,这个展区以供北方的观众饱览南方的园林景观。
二、盐商文化陈列馆
天津自古以来就是海盐的产销基地,盐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源,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对盐业的垄断。清王朝。为充裕国税,鼓励豪绅富户经营盐业,在康熙年间先后将长芦盐政署及长芦盐运司从北京、沧州移驻天津,从此天津成为盐商的大本营,而聚敛致富的盐商便成为天津的社会中坚。乾隆皇帝继位后。以“帝王之尊”,四次驻跸巡幸了这个盐商的私家园林、天津盐商巨富们的聚集地一一水西庄。乾隆皇帝对盐商豪富采取的“怀柔”政策,使盐商们能以巨额银钱换来若干特权和保护。这些银钱充实了国库,用于平叛军事和减灾赈抚等支出。这是水西庄对盐商文化影响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了解,目前作为海盐产销基地的天津还没有一座盐商文化博物馆,盐商文化陈列馆的建立将填补这项空白。
三、文化艺术陈列馆
水西庄主人查日乾、查为仁父子虽是盐商巨富,但“贾而好儒”。均为当时天津的文化名人。他们在经商的同时。也具备很高的文学修养,并喜结交名流,尝有文人学士雅集,互有诗文唱酬。通过南北文人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天津地域文化的内涵。被收入《四库全书》的《绝妙好词笺》至今仍被视为词文学研究的必读文献;编人《清诗话》中的《莲坡诗话》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传世佳作均出自查氏之手。
水西庄在当时及后世享有盛名,这里聚集了津门大量文人学士,一时成为天津的文化艺术中心。一批著名文人雅士在水西庄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清代著名画家朱岷在水西庄创作的《秋庄夜雨读书图》、田雪峰绘制的《水西庄修禊图》这两幅重要画作不仅描绘了水西庄的园林胜景,也反映了水西庄内高雅的文化活动。两部天津志书《天津府志》、《天津县志》均于此编成。
水西庄的文化活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每逢良辰佳节或迎接宾客,还由蓄养的歌伎演出歌舞戏曲。此外,水西庄收藏了许多金石文物、名家书画及珍版图书,供同好者观赏,可视为天津最早的私人艺术博览馆。水两庄主人捐家中宅产所建的书院创天津历史上有影响的诗社书院之首。
开设这个陈列馆,可安全合理地保管和利用现有水西庄文物,同时可向社会及查氏后人征集相关文物在次陈列,供游人参观。
四、雕版印刷陈列馆
水西庄的刻书更是开天津社团出版事业之先河,水西庄的雕版印书活动对天津教育出版界影响极深。《绝妙好词笺》、《蔗塘未定稿》、《津门杂事诗》、《沽上题襟集》、《卜砚山房后集》等书,以其纸墨精湛,至今已成为国内善本。
五、服饰陈列馆
查氏子孙有五人中举人,三人得进士,有十几人在朝廷为官,故各种官衔的服饰便成为水西庄服装的一道风景线。
水西庄的女子服装基本上与明代末期相同,平时穿五颜六色的镶边袄裙和披风等,披风织绣的蹦案最为讲究,上面系缀的各式珠宝也最显示出着装者的地位与身份。裤裙以长裙为主,多罩系于长衣之内,裤裙的款式和色调变异丰富,名堂繁多,如“月华裙”、“风尾裙”、“鱼鳞裙”、“洋绉裙”等。
水西庄婢女着装有讲究,水西庄主查日乾重金买来婢女逾百人,从中精心选出十二名婢女专为他端茶送饭。他将十二名婢女称为“三春”、“三夏”、“三秋”、“三冬”。“三春”皆穿汉式服装,缠裹小脚,“足细如菱”。“三夏”皆着旗装,旗袍围巾,天足把头。“三秋”皆穿男装,犹若公子。别具风趣。“三冬”皆着尼装。佛衣带发,素雅可掬。
这个陈列馆所展示的内容既体现查氏奢侈生活的一面,更展现天津地域文化中服饰民俗的一面。在展示方式上可采取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