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浅谈现代化进程中喀什民族文化的保护
作者:马胜强 薛 洁
在喀什,维吾尔民族传统服饰特点只是“在中老年女性和儿童身上体现得比较普遍,但在许多未婚的年轻女孩子身上已经很难看到了。”而“许多维吾尔族青壮年男性着装则和汉族人的着装一样,受到了现代西方服饰风格的影响,只从服饰上很难辨认他们的民族属性。”
现阶段,维吾尔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变迁,不仅仅表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着装上,甚至在民族传统婚礼仪式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至少,在同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一些的喀什市是这样的。据笔者2007年暑假在喀什市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当地大多数维吾尔族年轻人结婚时,新郎多西装革履,新娘则是一身洁白的婚纱,而不再是富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服饰。此种服饰得到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年轻人的青睐。
2 现代化进程中喀什老城区的更新与发展。喀什现存老城区,主要指位于吐曼河以西,云姆夏克路以东,人民东路、人民西路以北,色满路以南的城区,“包括恰萨区和吾斯塘博依区在内,是喀什老城区的主体部分,属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4.25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20%,居住人口约12.58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1.9%,人口平均密度在3~3.5万人/平方公里,局部达到4.83万人/平方公里”。
喀什老城区保存了20余条传统街巷,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处完整表现伊斯兰文化特征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同时也是我国唯一一处现存完好且还在使用的生土建筑群。城区内街巷纵横交错,房屋高低错落有致,街巷格局和建筑群布局灵活多变,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四周作放射状延伸,蜿蜒而行,曲径通幽。老城区内的民居,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混杂,砖木结构房屋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新建,土木结构房屋多有百年以上历史,部分优秀古老民居已达360多年。
随着喀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老城区的更新与发展,则显得十分必要。其一,喀什老城区,街巷道路普遍狭窄,窄处仅为1.5米,最宽处也不过6米,以至于大部分地段机动车无法通行,居民行走、运载东西十分困难。其二,城区内人口过度密集,居民建筑过分拥挤,加之文革期间根据“深挖洞”的战略要求,在老城地下4~6米深处挖凿纵横交错的地道超过20公里,面积达2.5万平方米,至今未予填埋,事故隐患性相当严重。其三,在4平方公里多的老城区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相当落后。其四,喀什地处六大构造体系的交汇部分,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在喀什市70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生6级以上地震9次,中小震万余次,地震隐患相当严重。而老城区街巷构成和目前的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已经相当脆弱。
1999年5月12日,温家宝总理批示请国家建设部牵头,国家计委、地震局、宗教局、文物局参加,会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研究提出喀什市老城区改造意见。国家建设部按照批示精神,组织有关部门会同自治区、喀什地方政府,提出了喀什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抗震加固改造项目的方案。2000年12月30日国家计委批准了该项目的可研报告,批准投资66575万元。2001年9月15日,该项目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已经投入资金3.45亿元,主要用于老城区路网改造以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老城区内13条主街道的改造已经完成,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并且安装了路灯,支巷道改扩建已经完成3037米供、排水工程。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大巴扎)业已改造完成,穿越喀什老城区的市区南北城市主干道解放北路,也已经打通并通车。
老城区内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排水设施的改造,是现代化进程中完善老城区范围内城市功能的必然要求,而城区内地道的回填、部分地段和民居的加固处理,则是为了保护城内居民的人身安全所为。改造过程当中,尽管造成了部分民居的拆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老城区原有形象的整体完整性。但对于喀什老城这样一座土木建筑群分布在地震多发带上,并居住着占市区人口40%的民众来说,我们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平衡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发展的二者关系,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尽量保留传统的街巷格局,尽可能地完整地保留古老的建筑形态和民居构成。
3 现代旅游带来喀什民族文化的复兴。近些年,喀什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喀什经济的发展和喀什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86年,喀什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新疆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后,来喀什旅游的人日益增多。截止2004年,入境游客135万元。收人1.6亿元,到了2005年7月底,入境游客已近900万人,收入超过2亿元。
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喀什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希望产业,同时,旅游业也是喀什向外界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客观地说,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原本沉寂的古老喀什民族文化开始复苏,其文化魅力开始彰显。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在经历了市场经济下的惨淡经营之后,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而再度焕发青春,呈现出一派红火的气象。比如:喀什特有的土陶工艺,在旅游业兴起之前,曾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陶产品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实际上,“此时的人需要土陶,并不是需要它的实用价值,而是需要它所蕴含的别样的文化和历史。”又如:疏附县吾库萨克乡7村,该村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民族乐器的原始工艺制作技术和古老的手工艺生产。吾库萨克乡7村距喀什市10公里,位于314国道旁,交通十分便利,村中有农户490户,共2136人,其中,祖祖辈辈以加工民族乐器为业的有220户,是喀什地区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在发展旅游业之前,这里的农户以农业生产为主,乐器制作为辅。各家各户的收入比较低,生活也一直处于温饱的边缘。1999年,该村人均收入只有690元。近些年喀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疏附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慕名而来该村参观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乏一部分客商。2004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662元,部分手工艺人如热合曼·阿布都、托呼提·肉孜、艾尔肯·铁木尔等每年创收已达3万余元。现在,该村维吾尔族乐器已经畅销全疆、全国及中亚各国,部分小型纪念品乐器还远销到欧美等地。 正是喀什所孕育的历史与文化,为旅游业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也正是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4 现代旅游同样给喀什民族文化造成了冲击。我们必须看到,旅游业在给喀什民族文化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喀什部分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这不仅表现在外来旅游者自身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对本地居民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使得一些少数民族青少年开始舍弃本民族服装改而衣着西装、牛仔,不再听本民族音乐却对现代流行歌曲过分偏爱上,还表现在现代旅游业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所造成的传统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