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哈尔滨有一幅俄罗斯人文画卷
作者:于佰春
市民也成了中国最早接受俄罗斯饮食文化的人群,牛奶、面包、香肠渐渐成了他们餐桌上的食物。
“我爱俄罗斯,更爱中国人”
从事了一辈了民政工作的吴老告诉我:20世纪初,哈尔滨趋向于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除大量的俄国人之外,还有一部分波兰人、捷克人和为数不少的俄籍犹太人。他们能够在哈尔滨和中国东北各城市中站脚,因此逃脱了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灭绝人性的屠杀。
在几十年的共同相处之中,俄罗斯人也渐渐接受中国文化习俗。俄侨普遍掌握了难学的汉语、汉字,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操流利的汉语与中国人交往。俄罗斯语言文化影响对中国人也很广泛。老一辈哈尔滨人都普遍地会说一些常用俄语。其中,为数不少的老年人精通俄语。有许多俄国人执教的黑龙江大学,则是我国培养俄语人才的摇篮。无疑,这与哈尔滨独特的语言环境有关。
不少俄侨喜欢中国饮食,学会做中国饭菜,过中国的节日。在春节期间,他们亮出所学的中国厨艺,煎炒烹炸,宴请自己的中国朋友。
俄国人和中国人通婚的情况也不罕见。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一部分持有苏联护照的俄侨回到祖国,而相当一部分俄侨迁居第三国。
在采访过程中,适逢俄裔哈尔滨人尼古拉·沙依克到哈尔滨寻根访友。沙依克的祖父是在十九世纪末沙俄政府修建中东铁路时,赶着马车和大批俄国人一起来到哈尔滨的。沙依克的祖父先是在哈尔滨近郊放蜂收蜜,生活日趋富足。沙依克1939年出生在哈尔滨,他以流利的汉语回忆着那时的田园生活:“俄国人和中国老百姓之间友好相处,相互信任。但是,俄国人不擅长种菜。如果一时没有钱买土豆、洋葱、西红柿,只要说一声记帐,就可以把自己需要的蔬菜、水果拿回家。而中国人不会做面包,想吃面包没有现钱时,可以从俄国人的面包店赊面包,只要言语一声就行。
沙依克的祖父收蜜时,总是不忘给周围的中国邻居送点上好的蜂蜜尝尝。而中国农民们则常把不同时节收获的蔬菜、水果给他们送来尝鲜。这种同一环境下的友好相处,使得各自民族的感情表达、风俗民情、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得以交融,并被对方有选择地接受、吸收。
沙依克说:“15年来,我20多次返回哈尔滨。对哈尔滨的俄罗斯文化遗迹我情有独钟”。看到修缮一新的圣·索菲亚教堂流光溢彩,他激动地说:“我也是哈尔滨人,我爱俄罗斯,更爱中国人!”
1997年11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在中方官员陪同下拜谒了苏军解放东北纪念碑,游览了中央大街。在松花江畔抗洪纪念塔广场上,中方官员指着纪念塔上的群雕告诉叶利钦说:“1959年百万军民抗洪抢险,保住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当时仍有10多万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他们也参加了抗洪。在这座纪念塔的群雕上有俄罗斯人的塑像”。叶利钦总统听了介绍,激动地说:“让我们共同向自己的同胞致敬吧!”说完,与中方人员一起向抗洪纪念塔深深地致了三鞠躬。
钟声与鸽子
结束了对俄国流亡者当年进入哈尔滨的那些历史轶事采访后,我又回到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广场工作人员告诉我:正在扩建一个巨大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它广义地把教堂、中央大街和能够反映20世纪初哈尔滨的历史发展、建筑遗址与人文景观都包容在一起,真实地展现给人们。
因为,这些遗迹经历了20世纪初复杂多变的历史风云,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社会经济情况和生产关系、人文特点。
夕阳斜照。应友人之邀,我乘电梯登上毗邻圣·索菲亚广场的一座大厦顶楼。眺望市区,在鳞次栉比的大厦之间,高低错落的许多洋葱头尖顶、褚红色楼墙的哥特式、拜占庭式楼阁,使人联想起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俄罗斯文化开始大量涌进的情景:俄罗斯人文习俗与中国传统习俗在这座城市里激烈碰撞、冲击、交融,而当年的哈尔滨恰是接纳外国文化习俗经俄罗斯输入中国的驿站。这就是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的历史作用和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夕阳晚霞中,圣·索菲亚教堂响起了悠扬的钟声,钟声飞出城堡,弥散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我看见在回荡着钟声的天空上,掠过一群群鸽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