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一、社会变动与信仰危机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标志着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结束,即资本主义一个相对兴盛稳定时期的结束。1899—1902年在南非殖民地的布尔战争昭示着英国特权和繁荣的急剧衰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农业危机在20世纪早期加剧了,工业在与美、德国的竞争中也失去了优势。1911—1914年英国发生了3次大规模工人罢工。国际上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于1914年爆发。战争给劫后余生的人们留下深重的精神创伤。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社会在精神、信仰方面对现有秩序的稳定感和自信心动摇了,再也没有恢复。伯纳·肖的《巴巴拉上校》里人物表述了共有的感觉:“我站在我以为万世不变的磬石上,然而它却一声不响地在我脚下摇晃崩溃了”。一代思想家、作家对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价值观点、信仰发动了猛烈的批评。

  20世纪初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失业,特别是一次大战的大屠杀、大毁灭,怀疑和幻灭的情绪弥漫于战后知识分子中,他们纷纷在思想上寻找出路,有的趋向保守,有的主张采取温和渐进的改良方法(如费边社),有的转向宗教,有的转向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各色社会哲学思潮非常活跃,从 19世纪中叶开始的达尔文思想传播深广,宗教权威已经动摇。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把潜意识看作是支配个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冲击很大,给许多作家特别是20年代的意识流小说家以直接影响。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想与文学有异常密切的联系。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想信仰上经受过 20世纪初如此激烈的震荡。“从1901年到1925年指导英国文学的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统治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弛的”。20世纪文学的特有的现象——现代主义兴起了。现代主义文艺流行于现代欧美文坛,包括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和艺术主张各不相同的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在认识和表现生活的方式上与传统文学有鲜明的区别,被称为反传统的文学”。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两者交替统治,分别在不同阶段成为英国文学的主要倾向,这种情况构成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流派演变的独特现象,两种倾向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渗透,使英国文学纷繁复杂,又精彩迭出。

  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文学,处于从传统到变革的转变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仍在延续,伯纳·肖的现实主义戏剧振兴了英国剧坛。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和贝内特,号称本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毛姆的小说则比贝内特更接近法国自然主义传统。现代主义最初反映在十19世纪末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和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作品里。亨利·詹姆斯和康拉德、福斯特将小说艺术推向对心理和动机的细致分析,现代主义迅速地兴起。

  二、戏剧的振兴

  1、喜剧批判大师——伯纳·肖

  英国戏剧文学从18世纪后半叶以来一直处于低潮。维多利亚时代是文学盛世,但戏剧成就并不大。19世纪80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在英国发生影响,促使严肃的戏剧文学的兴起。伯纳·肖在剧坛崭露头角,改变了过去100年英国戏剧不振的局面。

  乔治·伯拉·肖 (1856—1950)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他的父亲是法院公务员,酗酒潦倒,母亲到伦敦教授音乐为生。肖15岁辍学,在都柏林一家地产公司当小职员。20岁那年,他去伦敦投奔母亲并开始写作,他写作小说、音乐评论和剧评。1885年,他开始戏剧创作,到1949年共完成剧本51部。

  肖宣传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他是英国改良主义组织“费边社”的重要成员。罗马大将费必阿斯以缓进策略抵抗汉尼拔获胜,“费边社”以此为楷模,主张用点滴改良的“渐进”办法来实现社会主义。肖为“费边社”撰写了《宣言》,改良主义思想渗透在他的作品里。他也受到当时欧洲流行的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世界观十分复杂。

  肖深受易卜生的影响,他在《易卜生主义精华》(1891)里推崇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阐述自己的戏剧思想,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他认为戏剧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指示者,社会行为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进步的庙堂”。主张戏剧摆脱无聊的内容,依靠理想的冲突和意见的辩论来展开。

  《鳏夫的房屋》(1892)是肖的第一部剧本,鳏夫指靠出租贫民窟房屋发财的房产主萨托里阿斯,他的女儿和青年医生屈兰奇订婚。屈兰奇认为未来岳父的钱财来源不体面,表示义愤,想解除婚约,但事实证明医生本人的收入也并不比萨托里阿斯清白,屈兰奇不但没取消婚约,还成了岳父的合伙人。作家写道:“体面的中产阶级和贵族青年子弟,正如粪上苍蝇一样,靠剥削住在贫民窟的穷人而自肥”。《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也旨在揭露 “体面的”资产者不体面的财产来源。有才能的女学生薇薇无意中发现她母亲华伦夫人供养她受高等教育的钱竟来自于开办妓院的收入,薇薇虽然谅解了母亲在生活重压下的经历,但她脱离家庭,试图独立地谋生。华伦夫人的合伙人、富有的克劳夫茨爵士嘲笑薇薇的清高:“如果你想要根据道德原则去挑选朋友,你最好离开这个国家,除非你想跟整个体面杜会断绝关系。”两个剧本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追求财富背面的道德沦丧,这出剧由于它的批判性曾遭到禁演。《鳏夫的房屋》和《华伦夫人的职业》都收入肖出版的第一部戏剧选《不愉快的戏剧集》。他的第二部戏剧集《愉快的戏剧集》里则收入了有趣、发笑的“愉快”的戏。《武器和士兵》(1894)将“军官兼绅士”与讲求实际的两类兵士作比,抹去了理想英雄的虚假光环,也讽刺了浪漫爱的虚幻可笑。

  在19世纪最后几年,肖又写了《给清教徒的三剧本集》,其中的历史剧 《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1898)改变了莎士比亚和德莱顿都写过的爱情主题,用凯撒代替了安东尼,这个智慧的政治家并不为埃及女王的美色所动,肖把凯撒这样有才干领袖视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在作于1903年的《人与超人》一剧中,肖借一个女子追求男子的喜剧故事,提出“生命力论”、认为自然界是在“生命力”影响下发展,“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女人身上。他以“生命力”理论补充“点滴改良”的理论。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和《巴巴拉少校》(1905)是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0年里的代表剧本。“另一个岛”指的是爱尔兰,几百年来,爱尔兰人为摆脱英格兰人而斗争,爱尔兰独立是当时英国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也是这个政治剧的中心问题。自由党英国人博饶本在爱尔兰充分施展手段,竟然在当地的议会选举中获胜,肖在剧中揭露了英国人的侵略行为。《巴巴拉少校》里,大军火商安德谢夫的女儿巴巴拉参加了慈善团体救世军,担任少校职位。她努力从事宗教事业,试图拯救穷人灵魂。但救世军却又是靠像安德谢夫那样没有道德标准的资本家兴办的。面对宗教与经济的冲突,巴巴拉从幻灭到妥协。剧中肖犀利的批判与改良主义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皮格马利翁》(1913)是肖上演极为成功的剧本。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了少女雕像并爱上了她,女神赋予少女生命,国王与她结婚。剧中语言学教授希金斯教导满口土腔的卖花女伊莱莎说标准英语,使她俨然成为贵妇人,轰动上流社会交际场合。但伊莱莎并没有嫁给希金斯,她成为贵妇人后,感到自己成为无用和没有生命力的人。

  《伤心之家》(1913)动笔于一次大战前,于战后完成,反映了作者的精神危机。全剧3幕戏都发生在船长肖特非家里,在肖特非家中聚集着一群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他们失去信念,相互欺骗。老船长女儿的朋友爱丽,从赫克托身上寻找爱情,在资产者曼根身上追求金钱,向老船长汲取智慧,但都遭到失望。剧本结尾时敌机的轰炸炸死了曼根和进来偷珠宝的贼,对生活已无兴趣的人们反倒苟活下来。剧本副题为《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有意识地摹仿俄国作家契珂夫的《樱桃园》的风格,具有丰富的潜台词。

  《圣女贞德》(1923)是肖创作中唯一的悲剧,也是他后期创作中《伤心之家》以外另一部著名剧作。贞德是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出现的法国爱国女青年,领导农民击退英军对奥尔良的围攻,但被勃艮第人出卖给英军占领军后,被教会诬为女巫处死,肖着重表现了贞德的人民领袖地位。

  1926年,70岁的肖获得192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经济危机席卷欧美的时期,他又以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为题材,创作了《苹果车》,嘲笑资产阶级议会制,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危机。“打翻苹果车”英文中指打乱了如意算盘,剧中则比喻内阁计划的落空。首相普罗梯厄斯及内阁企图迫使国王马格纳斯接受通牒,降为无关紧要的人物。国王表示要放弃王位去进行“民主”竞选,自己组织内阁。最后通牒无效了。

  肖发扬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传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种种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揭露、批判,在情节中引进“讨论’因素,对社会、政治、经济及人等方面进行探讨、剖析,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论争性。他又巧妙地结合自阿里斯托芬以来欧洲古典喜剧传说,擅长发表似非而是的反论、生动风趣的对话和插言,笔锋犀利。

  2、爱尔兰文艺复兴

  爱尔兰的戏剧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也非常活跃。随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出现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叶芝、格雷戈里夫人等共同致力于创建爱尔兰民族戏剧,1899年在都柏林建成爱尔兰文学剧院,1902年组成爱尔兰民族剧团,1904年迁入著名的阿贝戏院,大力上演爱尔兰民族戏剧,对于爱尔兰现代戏剧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叶芝根据爱尔兰民间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创作戏剧,诗剧中有不少美丽的抒情诗段落。诗剧《伯爵夫人凯瑟琳》(1892)写神话中的伯爵夫人为拯救灾年濒死的人们,献出全部财富,甚至不惜卖掉灵魂。《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采用爱尔兰神话中关于女王凯瑟琳的传说,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格雷戈里夫人 (1852—1932)取材爱尔兰农民生活、民间传说的戏剧,幻想与现实交织,对话生动有力。她的独幕剧《日出》(1907)描写了一位爱尔兰爱国党人不仅逃脱了政府的追捕,还赢得了警官的同情。辛格 (1871—1909)是这群戏剧家中最优秀的,他的6部剧作中的五部都是在阿贝戏院上演的。《骑马下海的人》 (1904)是他最佳的悲剧。爱尔兰西部阿兰群岛上,老妇人莫尔耶的丈夫和4个儿子葬身大海,她仅有的两个儿子又被大海夺走了生命。为孩子们担心受怕的母亲得到了绝望的平静:“现在他们都走了,大海不会再给我灾难了。”悲剧描写了渔民与大海的搏斗,具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1907)是辛格最成功的喜剧。青年克里斯蒂在争执之中伤了父亲,出逃到一个村子里,讲述自己的弑父故事,赢得众人钦佩,女人的青睐,待父亲活着出现,村民们立刻不再敬慕这个“英雄”。作者讽刺了爱尔兰人浪漫习性,喜剧娱乐性强,对话富有诗意。辛格的戏表现了农民和他们的语言,为“优雅”而沉闷的英国舞台送进清风。奥凯西(1880—1904)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他于1918年开始写戏,第一个被阿贝戏院采纳演出的剧本是 《枪手的影子》(1923)。他的戏剧创作一直维持到50年代。

  三、诗歌的创新

  1、“乔治诗派”和“意象派”

  本世纪的头20年,哈代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多卷诗表达了与他小说相似的主题。大诗人叶芝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两个桂冠诗人罗伯特·伯立杰斯和约翰·梅斯菲尔德写出一些著名诗篇,而伯立杰斯对英国诗歌主要的贡献是介绍了已故诗人霍普金斯的诗作。霍普金斯(1844—1889)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可是他的作品在他生前从未出版过。1918年,在他死后30年,他的朋友布立杰斯编辑出版了他的诗集,他的诗风影响20世纪诗人(如艾略特、奥顿)很深,有人把他看作20世纪现代诗的开山祖师。他是天主教耶稣教会神父,又深为艺术美感所诱惑,把自然美看作神的实体的反映。他努力表达人或物的独特性质,在诗的技巧上百般出新,诗的节奏仅以重音为基础,音步的音节数字不断变换,又杂以内韵和头韵等手法,形成“跳跃性的节奏”,还使用盎格鲁撒克逊古字、杜撰的词语、复杂的比喻,用词遣句往往含有好几层次的意义,一般读者感到晦涩难解,而现代诗人极为欣赏。

  继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的是她的长子爱德华七世,他在位只有7年。1910年,爱德华的儿子乔治继位,开始一个似乎和平繁荣的“乔治时期”。但这个时期只维持4年,当时没有想到世界大战这么快就爆发了。一批年轻诗人在这时期创作大量诗歌,从1912—1922年出版了题为“乔治诗派”的五部诗集。大多数“乔治派诗人遵循19世纪传统形式写作,技法并无创新。他们努力使诗歌避开现代文明颠覆力量,雅俗共赏。他们的诗题多关于自然美或逃逸到奇异幻想中。一次世界大战可怕地降临,越来越多的青年诗人死于战争,幸存者感到幻灭。布鲁克(1884—1915)表现了战前短暂的黄金时代。他喜爱乡间美景,以维多利亚诗歌风格写作,讲求韵律优美。大战刚开始,加入英国海军的布鲁克便病死军中。他的《士兵》充满年青人保卫祖国的理想热情,以古典的十四行诗体写就,似乎成了现实的一种嘲讽。而像奥文、沙逊这样的士兵诗人开始从自身悲惨的体验出发,怀着同情、悲伤和反讽写作“战壕诗歌”。奥文 (1893—1918)在大战中阵亡,在战争中他改变了济慈式的浪漫主义诗风,表达了对残酷的战争的愤慨,对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的同情,感人至深,技法新颖。他的诗被公认为一次大战中写得最好的,深深地影响了30年代的诗。奥文的朋友沙逊 (1886—1967)在战争中受伤并得过勋章,但他逐渐认识到战争残酷性,发表了反战诗歌,当时人们以为这位“战斗英雄”疯了。他在诗中表达普通士兵对战争的诅咒、停战的愿望和祈祷。战后一些诗人继续以“乔治式”诗风写作受自然启示的冥想诗,但诗歌的主流则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后来评论界以“乔治式”指“陈腐的”、“枯燥无味”的、“落后”的诗风。

  “意象派”是1908—1918年间英美一些年轻诗人组成的诗派。1913年,美国诗人庞德和英国诗人休姆·弗林特发表意象主义宣言,提出直接表现主客现事物,删除一切无助于“表现”的词语,以口语节奏代替传统格律。英国的“意象派”诗人还有奥尔丁顿等。他们重视用视象、意象引起联想,表达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一般用自由体写作短小篇章。意象派诗歌主要兴盛于20世纪头10年,它的影响在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还能感觉到。这一诗派对于英美现代诗歌采用口语、自由体和铸造意象方面很有影响。

  2、从唯美主义到象征主义:叶芝

  这时期独步诗坛的当推爱尔兰诗人叶芝。他出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母亲是爱尔兰西都斯利哥郡一个富有商人的女儿。斯利哥荒山叠嶂,俯临大海,保留了古老的爱尔兰生活方式和民间传统。叶芝幼时随父母去伦敦上学,但到母亲家乡度假,培养了他对古克尔特文化的热爱。他15岁时,全家搬回都柏林。都柏林、斯利哥、伦敦三地对叶芝一生产生影响。对于叶艺,都柏林代表爱尔兰盲目的、追求金钱的中产阶级;斯利哥保留爱尔兰真正的文化;伦敦则是英国文学和艺术的中心。

  叶芝进入都柏林艺术学院,但不久就弃艺。他来到伦敦,遇见当时一些重要作家如王尔德等,与唯美主义者交往。1891年,他与一些诗人组织了“诗人俱乐部”,主张诗的语言要含蓄和超俗,他还接受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影响。这时期叶芝的诗作表现出脱离商业文明社会的唯美主义倾向,带有浪漫主义梦幻色彩,富有音乐美感。诗作的爱尔兰体材和语言运用表现叶芝的独物的诗风。

  24岁时,叶芝遇见并狂热地爱上了美丽的女演员莫德·她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领袖人物。叶艺积极参加民族自动运动,既出于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也由于对莫德的爱恋。他领导了爱尔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来以爱尔兰文艺复兴而著称。他研究爱尔兰历史、民间传统和语言,鼓励其他作家转向民族题材。1896年,叶芝与爱尔兰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相识,结为终生朋友。他们建立爱尔兰文艺戏院,1904年改名为阿贝戏院,获得世界声誉。叶芝为戏院写了26出戏,他的戏努力将精致的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学结合,以创造精美的爱尔兰艺术。1908年,年轻的美国诗人庞德来向叶芝学习写诗,这时,43岁的叶芝已名誉天下,发表了百余卷诗歌、戏剧、散文等著作。庞德的现代的诗风感染了他,他开始在选材、处理手法及选词用字方面表现出浓郁的意象派新诗的特征。他的最好的诗成于他最后的30年间。192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保护旺盛的创作精力和高水准,直到70四岁逝世前几天才辍笔。

  在哲学和历史观上,叶芝认为人类历史和个人生活呈盘旋上升状,一切在重复中提高。希腊罗马文明结束了巴比仑的时代,基督的降生结束了希腊罗马的文明,20世纪代表一个2000年螺旋的结束,将要出现新的盘旋,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充满喧嚣和骚乱;“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到处把纯真的礼仪淹没其中。/大优秀的人们信心尽失,/坏蛋们则充满了炽热的狂热”。 (《基督重临》)他不信仰现有基督教,但信仰超自然的力量。他在《幻想》(Vision,1925)里表达了他的思想。

  叶艺是著名诗人和剧作家,但他的声誉主要是建立在他的诗名上,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持续到本世纪30年代。《茵纳斯弗利岛》 (1892)代表他早期抒情诗诗风:“我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荫阳下听蜂群歌唱。/……”,表现出“拉斐尔前派”的唯美主义的影响。他的大量抒情诗是为莫德所写。《当你老了》(1896)是一首构思新颖、情感真挚的动人情诗。诗集《苇中风》(1899)中的许多诗、《在七森林中》(1903)中的《亚当的罪孽》及《特洛伊不再》一诗,都叙述了一生苦恋莫德的内心痛苦,爱情中理智与情感方面的交织,颇有邓恩“玄学诗”的风格,这标志着诗人逐渐脱离了唯美主义时期,转向一二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

  后期,叶芝从感官世界转向永恒的艺术世界,在两首诗《驶向拜占庭》 (1923)和《拜占庭》(1933)里记录了他的感情。诗人想象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生生死死的人间尘世,“他们都迷恋于种种肉感的音乐,忽视了不朽的理性的杰作”,一个是理想的永恒世界。拜占庭即今之伊斯坦布尔原为东罗马帝国首府,东正教的圣城。叶芝用这历史名城象征他理想的所在。拜占庭文化昌盛于公元1000年左右,按照叶芝的人生观。正处于一个文化学演变周期的高峰。所以诗人想象着航海来到拜占庭,呼唤教堂壁上金色瓷砖嵌镶显示的圣徒来接引他进入永恒的境界,把他“收进/那永恒不朽的手工艺精品”,象拜占庭宫中金银树,枝叶上小鸟鸣唱。诗哥表达诗人对情欲、现代文明的厌恶和对理性、古代贵族文明的向往,他把拜占庭看作是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政教与文艺得到了和谐统一的理想世界。他晚年的诗常将青年与老年、感官与精神生活、变化的物质力量与永恒的艺术智识作比,许多诗形容了迷人的艺术品。《丽达与天鹅》(1923)以米开朗琪罗的画为意念,指绘天神宙斯与丽达交合产出海伦和克利特耐斯特拉。

  象征主义是欧美古典主义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是现代派最早的流派,也是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强调刻划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对比、烘托和联想来表现的方法。这个流派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本世纪20到40年代盛极一时,世称“后期象征主义”。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代表人物。他中后期诗歌用洗练的口语和复杂的象征及富有质感的形象来描写现实生活,表达抽象哲理,色彩明朗,含义丰富。从他一生诗风的变化,可见出英国诗歌从上世纪末唯美派向本世纪20年代期间现代派的演变。

  四、传统小说的延续

  1、“美对私有世界的扰乱”——高尔斯华绥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本世纪初小说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生于伦敦一位富有的律师家庭,早年在著名的哈罗公学就学,后又进入牛津攻读法律。在旅行中他认识了以后也成为名作家的康拉德,后成终生好友。他早期小说采用笔名,从《法利赛人岛》(1904)开始使用真名,小说中的年轻主人公在流浪汉的启示下,看清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原有自满观念动摇。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1906),这成了他一系列连续小说的开端。他在20多年中完成了《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两组三部曲。在1931年1933的,即他生命的最后3年,他又写成一组三部曲《一章的结束》。他是位多产作家,除创作了17本小说和12本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他还是著名戏剧家,他虽出身中上层,但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观念,在易卜生影响下写社会问题剧,在揭露资本主义法律虚伪不公的《银匣》(1906)、《正义》(1910),有反映劳资矛盾冲突的《斗争》(1909)等,戏剧结构谨严。193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两组三部曲,记述19世纪80年代维多利亚后期至20年代福尔赛家族四代人的变迁。《福》包括3部小说及两部插曲《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的暮秋》(1917、插曲)、《进退维谷》(1920)、《觉醒》(1920、插曲)和 《出让》(1921)。乔利恩·福尔赛是这一家族的创始人,长孙老乔利恩的孙女裘恩于1886年订婚,准备嫁给年轻的建筑师波辛尼,家中举行茶会庆贺。 《有产业的人》开场便以家族聚会将主要人物引出场来。老乔利恩的侄子索米斯是家族中的强手、一位“有产业的人”,娶了穷教授的女儿伊琳为妻。他请波辛尼建造乡间别墅,小说便沿着福尔赛家族内部的矛盾,特别是索米斯、伊琳、波辛尼3人间的矛盾展开。索米斯性格鲜明地体现了福尔赛家族的特征:具有强烈的“财产意识”和不可抑制的占有欲。他对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产生的欲望便是占有它。他爱他绝美的妻子,但是以占有珍贵艺术品方式来占有。伊琳与波辛尼志同道合,他们厌恶利欲的冷酷,热爱美和艺术。索米斯迫害波辛尼来捍卫自己的私有财产,波辛尼在车祸中丧生,伊琳出走后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家中。小说表现了对财产的占有欲和对艺术美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美对私有世界的扰乱和自由对私有世界的控诉” (作者自语),这出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对美好的人性的扼杀,将福尔赛性格分析得鞭辟入里。《有产业的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是高尔斯华绥创作的代表作。他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生动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塑造有机结合,文笔流畅又文雅。三部曲的第二部《进退维谷》进一步讲述索米斯与伊琳间的关系。伊琳在独居12年以后,与福尔赛家族的另一成员小乔里恩情投意合而结婚,索米斯在与伊琳复合无望后,为使财产后继有人,娶法国女子安奈特为妻,生女芙蕾。到第3部《出让》,长大的芙蕾与伊琳的儿子乔恩相爱,遭到双方父母的坚决反对。乔恩忍痛离开芙蕾,远走美洲。绝望的芙蕾嫁给一个贵州青年。洛宾山别墅挂起了出让的招牌,仿佛昭示古老的福尔赛时代的结束。

  《现代喜剧》是《福尔赛世家》的续篇,由《白猿》(1924)、《银匙》 (1926)、《天鹅曲》(1928)3部小说和两部插曲《沉默的求爱》(1927)、 《偶遇》组成,写了青年一代福尔赛人的经历,反映了本世纪20年代的文化气氛。婚后的芙蕾遇到一个颓废派诗人威弗利的热烈追求。她最后选择留在丈夫身边。在索米斯送给芙蕾的画上有眼神忧郁迷茫的白猿,这是年轻一代迷惘与空虚的精神状态的象征。《银匙》情节围绕芙蕾与上流社会一女之间的争执纠纷和她丈夫迈克尔的政治生涯展开。《天鹅曲》中写了1926年英国工人的总罢工,芙蕾为工人开设了餐厅。她与乔恩重逢,旧情复燃,但乔恩再次离开。芙蕾在绝望中萌发轻生念头,在家中起火时有意求死,索米斯为救女儿身亡。他在痛苦的经历中。从感情冷淡的资产者转向富有情感的“妇人”。在危机的时代里,高尔斯华绥只有在老一代和传统价值中寻找理想归宿。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既有冷静的描写,也有浓郁的抒情,插曲《一个福尔赛的暮秋》里老乔恩无私地崇拜伊琳之美,具有抒情诗意味,而短篇小说《苹果树》更是哀惋动人。

  2、“文学像建筑一样是种工具”——威尔斯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是20世纪初传统现实主义传统的重要继承人之一。他出身在贫苦的小店主家庭,没读完中学便自谋生路,当过药店和布店学徒,靠奖学金资助在大学里学习了生物学,1890年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员,并给报刊写新闻稿。在他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写作了 50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等著作。他对社会下层生活有深刻体验,对社会问题极为关注。他参加过费边杜,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他后来虽然退社,但资产阶级改主良主义思想一直未变。

  威尔斯在1900年以前的小说多为科幻性质小说,他自称为“科学传奇”。 《时间机器》(1895)描写时间旅行者发明了一种飞行机器,能飞向过去及未来世界。他乘坐机器飞行到80万年以后的世界里,人类已变成两类:“埃洛伊”不劳而获、体力日衰;在阴暗的地下从事机器劳动的“莫洛克”养活 “埃洛伊”,但夜晚就出来捕食他们。作品以幻想和寓言形式表明现代劳动与剥削阶级矛盾激化后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莫洛博士的岛屿》(1896)里,莫洛博士以器官移植术制造出一批兽人,强迫他们遵守社会秩序,但遭到失败,孤岛上野蛮惨杀的景象成了“一幅人生的缩影”。威尔斯与法国的凡尔纳并称为现代科幻小说的前辈,他们赞扬了科技的进步,而威尔斯同时还对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不当的后果表示忧虑。《隐身人》(1897)中,一个教师发明了隐身术想靠此使自己成为“超人”,后来在众从追打中丧生。《星际战争》(1898)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景象。这些状似章鱼的火星人持有毁灭性的武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与之抗衡,幸亏他们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力而死去。星际大战、发射“热线”和“黑烟”的可怕武器,常见于以后科幻题材作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12901)描写地球人登上月球后所见的月球景象,月球人根据不同的劳动分工,让身体某一部分畸形发展,如脑力劳动者头大,信使则腿健,在离奇的幻想中影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的人类堕落。威产斯的科学传奇,具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想象丰富并具有预示性,在《世界获得自由》(1914)中他描写到世界大战和原子武器给人类的威胁。在娱乐的同时,富有讽谕意义。

  从1900年开始,威尔斯写作一系列反映城市中下层人民生活的喜剧性作品,以辛辣幽默的笔触讽刺时俗,描写了一些可怜又可笑的“小人物”形象,显现出狄更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爱情和鲁维轩先生》(1900)中曾对事业无限憧憬的教师鲁维轩,在衰落、庸俗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时期的认真追求已经结束”。《吉普斯》(1905)作者最成功的社会讽刺小说之一。布店学徒吉普斯突然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不得不学习上流社会的规矩,感到别扭。后来他失去财产,但夫妻经营小书店,过得俭朴而愉快。《波里先生传》 (1910)中的波里像吉普斯一样可笑又可爱。他经营小布店,但对生活感到厌倦,自杀未成反成了救人英雄。他再次出走,隐居于乡村旅店。这个试图反抗命运的小人物沉浮于祸福变幻,最终也没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初到乡间是出于自我选择,再回到乡间则更多地是由于无奈了。 《托诺—邦盖》是这类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乔治·庞德莱沃和他的叔父推销假药“托诺——邦盖”致富,又在竞争中破产。小说生动描写了19世纪末变动中的英国社会。乔治幼时随做女仆的母亲在乡绅庄园便目睹了英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与贵族小姐比爱特里丝幼时天真的交往和发迹后的爱情关系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鸿沟。欺诈性的投机冒险事业的辉煌成功和失败崩坍,成为帝国衰败的一个象征:“英格兰与它的王国,大不列颠与它的帝国,昔日骄傲与昔日的忠诚……正在消歇……时尚的改变造成了分崩离析,一片混沌,徒劳无益的爱和悲像气泡一样漫无目标地膨胀。”作者将社会批判隐藏在轻松愉快的故事和机智俏皮的对话中,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怪癖奇特处加以夸张渲染,但作品结构松散,议论过多,人物性格塑造多是漫画式的,不够丰满。

  威尔斯认为“文学像建筑一样是种工具,有它的用途”,能促进思想和启发思考。他后期的“阐述思想的小说”,如《现代乌托邦》(1905)、《像神一样的人们》 (1923)、《未来事物的面貌》(1933)对人类未来作了满怀希望的设想。这些小说成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

  3、自然主义倾向:贝内特和毛姆

  阿诺德·贝内特(1867—1931)是本世纪初与高尔斯华绥、威尔斯并称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但他们的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即带有法国自然主义的明显倾向。他生于英格兰北部斯塔福镇,那是英国著名的陶瓷之乡。他曾在伦敦学习法律,当过律师事务所的职员和《好友》杂志的编辑。189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部小《北方来的人》,带有自传性质。他一生创作了30多部小说,还写过大量书评、剧评等。

  在1902—1913年侨居巴黎期间,贝内特开始发表一系列以家乡盛产陶制品的5座工业城镇为背景的小说,享有盛誉。“五镇”小说的第一部是《五镇的安娜》 (1902),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安娜与她富有、冷酷贪婪的父亲形成道德上的对立。短篇小说集《五镇轶事》(1905)和《五镇的惨淡笑容》 (1907)等都是从不同侧面描写五镇的生活风貌。

  《老妇人的故事》(1908)是贝内特的代表作,描写五镇之一的伯斯里镇布店老板贝恩斯的两个女儿50余年的生活历史,反映上世纪后半叶英国工业城镇里中产阶级的生活。姐姐康斯坦斯安分守己,嫁给布店伙计,继承父亲小家业过了生儿育女的平淡一生。妹妹苏菲娅不甘寂寞,与一个推销员私奔到巴黎,遭遗弃后独自奋斗挣下一份家产。阔别30的的姐妹重逢,慨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常。

  《克莱汉格》三部曲由《克莱汉格》(1910)、《希尔达·莱斯韦斯》 (1911)和《老两口》(1915)组成,描写“五镇”印刷厂老板埃德温·克莱汉格与希尔达之间的悲欢离合。他们在相当周折后结合,却又不断摩擦冲突。埃德温悟出“人间的不平是既成事实,除了面对和接受这个事实之外又能怎么样呢?”

  贝内特创作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很深。他的作品中人物往往默默地接受理想的破灭和顺从命运的摆布。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描写平凡的现实,注重琐碎细节的描写,因此以后遭致具有现代主倾向作家的猛烈攻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874—1965)比贝内特更接近法国的自然主义传统,他相信人的命运受人力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的拨弄,不相信“性本善”的学理,对基督教和“自然宗教”都持怀疑态度,作品具有冷嘲的基调,恰合一次大战以后公众心理。他的创作生涯踌越了三代人,主要的小说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影响远在英语世界之外。他出生在巴黎,自幼父亲双亡,由伯父接回英国。他学医经历和法国自然主义影响反映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里,小说里以临床观察的态度描写一个死于流产的年轻女工的命运悲剧。1903年后的30年,他创作了近30个剧本,多为以家庭、婚姻、爱情波折为主题的喜剧,受王尔德影响较大,他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上。 《人性的枷锁》(1915)是毛姆最重要与流传最广的小说,带有自传成分。主人公菲力普·卡莱幼年丧母后由伪善专横的伯父收养,在寄宿学校里受尽歧视和摧残,对宗教渐失去信念。去巴黎学画不成改为学医,在爱情上又遭受打击。小说揭露了不合理的教育、宗教、贫困和社会风尚对人性发展的枷锁般的禁锢。

  《月亮和六便士》(1919)也是一部著名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庚为原型创作,再次提出人的自我问题。一个英国画家抛弃西方文明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布提岛,一土著人同过纯朴原始的生活,创造出不少名画,表达了当时逃避社会,寻求内在自由的思想倾向。《寻欢作乐》(1930)写了以哈代和休·华尔浦尔为原型的两个作家,对当时英国文坛虚伪、狡诈、追求时尚的风气作了辛辣讽刺。老作家前妻、酒吧女郎露西本质纯真,心地善良又不自检束,是毛姆笔下最为丰满女性形象。《刀锋》(1944)是毛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通过美国青年拉里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反映二次大战期间和以后西方人在东方宗教中寻找精神归宿的现象。

  毛姆作为名作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他上述的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优秀短篇小说之上。他的150多篇短篇小说,根据他国内生活、漫游海外和参加谍报活动等经历写成,涉及间谍、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他对小说领域里的各种试验与变革的新手法不感兴趣,文风上深受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影响,故事性强,采用客观、富有戏剧性又简洁畅达的叙述方式,攫住读者的好奇心与兴趣,又注意对社会时尚的讽谕和对人物性格的揭示。《雨》、 《红毛》、《上校夫人》、《舞男与舞女》等都是他的短篇佳作。

  五、现代主义小说的兴起

  1、开启现代主义序幕: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生于美国,仰慕欧洲的古老文明,对美国社会的物质主义和缺少文化传统感到遗憾。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漫游欧洲,1876年定居伦敦,1915年加入了英国国藉。他是个多产作家,作品总数不下于100余卷,以小说为主。

  詹姆斯创作的第一阶段(186—1886)致力于“国际题材”,表现美国与欧洲不同的素质、文化的对比和冲突。《黛西·密勒》(1878)中美国姑娘黛西天真纯洁,不拘礼节,遭到欧洲礼教社会舆论的指责。《贵妇人的画像》 (1881)在更广泛规模和更深刻程度上表现年轻的美国的无知和单纯受到古老欧洲的世故与诡诈的侵蚀。伊莎贝拉来到英国,她的患治之症的表兄爱上了她,说服父亲让她继承巨款,以便于她自由地去追求新生活。伊莎贝拉有两个热烈的追求者:英国贵族和美国富商,但她被旅居意大利的美国人奥士蒙德的“教养”所吸引,婚后才发现陷入了自私冷酷的猎财者的圈套,“发现自己被辗碎在世俗的机器里”。作品里细致的心理分析和“意识中心”的叙述角度,为他以后创作题材和技巧确立了方向。在第二阶段 (188—1901)詹姆斯写了思想保守、怀有贵族偏见的《卡萨西玛公主》(1886)和《波士顿人》 (1886)。他一度转而从事戏剧创作,虽不成功,但对他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在小说中试验用戏剧的技巧,制造神秘紧张气氛,《梅瑟所了解的》 (1897)含意蕴藉,以小女孩梅瑟的眼睛去看罪恶的成人世界。《螺丝在拧紧》(1898)写一个现代的鬼故事,幽居乡间的女教师常见一双男女鬼魂出没,神秘莫测。1901年开始的第3阶段,詹姆斯又回到了他的“国际小说”,创作3部长篇小说《鸽翼》(1902)、《专使》(1903)和《金碗》 (1904)。《鸽翼》中年轻的女百万富翁密莉也像伊莎贝拉一样落入了欧洲人的圈套,但她临终前的慷慨与宽厚赢得了她爱过的青年的真正的爱,使他感受到鸽翼的庇护和温暖。《专使》讲述美国人斯特莱塞奉命出使巴黎,帮富有的孀妇纽森夫人劝回滞留不归的儿子查得,这桩使命也将决定他自己与纽森夫人的婚姻。他发现查得在欧洲情妇的影响下已变得斯文儒雅,而他自己对欧洲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好感,便放弃使命返美。《金碗》中美国富翁亚当和女儿梅吉心地纯洁、品德高尚,他们在欧洲寻到各自的伴侣,却发现岳母与女婿之间早有纠葛,关系暧味,他们宽厚的理智地解决了矛盾。作者赞扬美国人的单纯、忠诚和慷慨等美德,又赞赏欧洲悠久的文化传统,并在两种文化冲突中引进了仁爱的调和因素。詹姆斯发展了一套明确的小说理论,后人将它们编纂为《小说的艺术》(1934)等专集。他在小说技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在传统小说“全知叙述”和自传体叙述之外,又创造“意识中心”的叙述方式,从一个角色的“角度”叙述故事、铺展情节,如《贵妇人画像》便是把伊莎贝拉置于各种观点的汇合点。更重要的是,他把小说从外部情节转向精神世界,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他并不专注于人物的潜意识,而是力求尽可能细致地表现出感受和情绪,为反映细腻复杂的心理,他在后期作品中采用长而复杂的句式,大量加上修饰语和插入句,精雕细刻却失之于过度矫饰。

  2、走入“黑暗的中心”:康拉德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原是波兰人,父亲是波兰反对沙俄统治的爱国者。他父亲早丧,由舅父抚养,17岁到法国马赛学习航海,后在英国商船队担任水手、船长,在海上生活了20年,到过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于1884年加入英国藉。他20岁时才开始学习英语,后来用英语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竟成为本世纪初最杰出英国小说家之一。

  以航海为题材的小说是康拉德小说引入注目的一类,但他并不单纯写航海冒险故事,而是注意描写事件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水仙号上的黑家伙》 (1898),写“水仙号”商船上新来的强壮的黑人水手启航后便病倒在床,人们并不知道他是真病还是偷懒,有人无奈地侍侯他,有人却鄙视他。船遇上飓风,船员们面临自然力量的威胁,又遇到道德上的考验,作者显示友谊和同情对人类的重要。狂风恶浪的危急时刻,人们的强弱点、优劣面得到充分展示。康拉德的航海小说具有相当的心理深度。

  康拉德的又一类小说是通过来自文明世界的白人在原始丛莽中的生活,探索人的灵魂。《吉姆爷》(1900)讲述大副吉姆在船难时弃船逃跑,引为终生耻辱,在东方小岛上寻到灵魂的安宁,他帮助土著居民击败敌人,获得 “吉姆爷”的尊称。白人海盗的背信弃义使他失信于土人头领,他请死以赎罪孽。小说探讨了懦弱与勇敢、痛苦和赎罪、失败与精神复活等问题。作者自称是要表达“对失去尊严的痛切感。”《黑暗的中心》(1902)也具有多层含义。“中心”指形状象心脏的非洲大陆,也指人的精神世界。船长马洛率船沿刚果河进入非洲,一路听说白人库尔兹在丝林深处受到土著人的顶礼膜拜。待马洛历经艰验见到他,库尔兹早已在追求权财的欲望驱使下堕落成贪婪与凶残的殖民主义者,内心成为罪恶和黑暗的深渊。航行进入了黑非洲的腹地,也探索了人内心的黑暗世界。

  《诺斯特罗摩》(1904)、《特务》(1907)和《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等小说涉及政治与社会问题。诺斯特罗摩原是意大利海员,在南美哥斯达吉亚那当码头领班,勇敢正直,被拥戴为“我们的人”(意大利语为“诺斯特罗摩”)。在城市面临叛乱之际,他受银矿主之托将一船银锭偷运出港,藏在海中孤岛上,以后攫为己有,但心灵备受折磨。银子是全书的主要象征。 《特务》描写了发生在伦敦的受外国政府指使的无政府主义破坏活动。《在西方的眼睛下》写厌恶革命的俄国学生拉祖莫夫出卖了革命者遭到惩罚的事故,表露作者从小形成的对沙俄的仇恨。

  康拉德曾说:“所有伟大的文学创作都是含有象征意义的,唯其如此,它们才取得了复杂性、感染力和美感。”他采用了印象主义的创作方法,素材不是通过直接分析,而是通过它在瞬间给人留下的印象表现出来,在不同时刻洞察真理的不同侧面,表达出各种象征意义。在小说结构上,康拉德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在多次穿插往复中将零碎、孤立的印象交织成完整图画,叙述角度也变化不定,剖析各种影响、动机、情绪、感受。他的小说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技巧上的创新,表明英国小说向现代主义发展。

  3、在“联接”中寻希望:福斯特

  爱·摩·福斯特 (1879——1970)与詹姆斯、康拉德一样,是小说从传统到变革时期的作家,作品继续了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也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他前半生以小说家闻名,后半生则在散文、文学评论方面有重要建树。福斯特少年入肯特郡坦布里奇学校,对“公学”令人窒息的气氛非常反感,后来他进入剑桥大学,热爱这里自由主义怀疑论的文化气氛。大学毕业后他游历希腊和意大利,地中海地区国家的风土人情感染了他,他感到英国缺少这种创造性和自由气氛。回国后他开始创作,他连续写了4部小说,都写到人的行为里自然与文化的联系,把自然看作人的创造性冲动和最深刻的真实的来源。第一本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表现了文雅又沉闷的英国人与粗犷又生气勃勃的意大利人的对比,是讽刺社会习俗的悲喜剧。索斯顿城信奉英国中产阶级道德观念的菲力普姐弟及卡罗琳小姐远征意大利,去“不文明”的意大利夺回有英国血统的婴儿。卡罗琳爱上了自然热情的意大利人基诺,菲力普则决心与虚伪做作、压抑人性的“索斯顿”文化决裂。 《最漫长的旅行》(1907)书名取自雪莱《灵魂上的灵魂》一诗,指不自由的结合是“最令人厌倦、最漫长的一次旅行”,带有自传成分。故事写主人公基里婚姻的事业挫折的经历,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小说不太成功。《一间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1908)描写英国姑娘露西游历意大利前后的经历,表现真实、自然的感情和虚伪、陈腐的观念间的冲突。作者的第四部小说《霍华兹别墅》 (1910)牢固地建立起他的文学声誉。中产阶级上层精明实干、但缺乏想象力和同情心的威尔科克斯家、追求精神生活、富有同情心的希莱格尔姐妹及中产阶级底层穷愁潦倒的小职员伦纳德夫妇,都聚集在威家的霍华兹别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明确提出了“联接起来”的主题,提出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应当“联接”起来,这样作为英国社会缩影的霍华兹别墅才能得救。小说中人、物、背景都具有象征和讽谕的含义。

  1912和1922年,福斯特两次游历印度。《印度之行》(1924)是作者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小说,把“联接起来”的思想扩展到不同民族、文化。印度殖民官的母亲穆尔夫人和未婚妻奎斯提德小姐到印度来探亲。在一次游览山洞时,奎斯提德在幽暗闷热、回音绕耳的洞里神思恍惚,感觉有人侮辱了她,陪同游览的印度人阿齐兹蒙受了不白之冤。围绕这一事件,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矛盾激化。阿齐兹虽被无罪开释,两个国家与民族间的隔阂加深了。对作者来说,这种民族冲突主要不是来自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对立,而是充满偏见、缺乏同情的“精神发育不良”与善良真诚之间的矛盾,他关心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是作者最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岩洞事件标志着由清真寺开始的英、印谅解友好已失败,结尾描写印度教庆祝爱神诞生的盛典,对未来又透露一线希望。

  福斯特的 《小说面面观》(1927)是关于小说艺术的经典性论著,有关小说人物部分尤为著名,只具备一种气质的“平面人物”和立体的“浑圆人物”,成为后来评论家常引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