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现在的南亚次大陆,除北部尼泊尔等国外,古代统称印度。印度自古以温德亚山脉为界,山脉以北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平原地区称北印度,山脉以南称南印度。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的光辉文明,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度古代文学对东亚、西亚、中亚、欧洲,尤其对东南亚等地有过很大的影响。
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共同使用的语文,因此,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但是,印度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国家,古代文学除梵语文学外,流传至今的还有其他语言的文学(如巴利语(注:印度古代的一种接近梵语的语言,早期佛教文献多用此种语言写成。)文学等)。我们以介绍梵语文学作品为主,它的发展时期大体可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古典文学时代。(注: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半部,均参考金克木著《梵语文学史》(1964年版)及有关著述编写。)
一、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是印度从原始公社解体到阶级社会形成的过渡时期。
在古代印度,大型的祭礼典礼大都由婆罗门祭司主持,在仪式上吟唱诗句和经文。由于职务的需要,祭司们将自古流传下来的诗歌(包括他们自己的一些作品)编订成四部《吠陀本集》,奉为圣典。它们是祭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严格的方法保存下来,直到十九世纪才印成书籍。
吠陀指早期的以《吠陀》为名的文献集及附录于其后的文献,它们所用的语言比古典梵语更为古老(称为“吠陀语”或“吠陀梵文”),其内容包括对印度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社会思想、哲学等方面的记录,为此,吠陀并不都是文学作品。吠陀又称为吠陀经,它既是印度最古的典籍,也保存了一些优美的古诗。诗歌经过祭司们的编纂虽有不少删改,但仍不失为印度人民世代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
吠陀是译音,古译为“明”或“知识”,即学问,“神圣的知识”之意,现在也有人译为“智慧书”。《吠陀本集》共分为四种: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娑摩指祭祀用的歌曲,即颂神歌曲)、《夜柔吠陀》(“夜柔”即祭祀,是说明祭祀如何进行的书)以及《阿闼婆吠陀》。其中最古最主要并具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其次是《阿闼婆吠陀》。
《梨俱吠陀》大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前后编成,它的自然环境大致是印度河一带。在这部本集中,共收集诗歌一千零二十八首(其中附加的有十一首),是印度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歌总集。
《梨俱吠陀》(“梨俱”是书中诗节的名称)意为赞颂吠陀,它的核心部分是颂神赞歌,其他约有二、三十首是直接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情况的。这些反映世俗生活的诗,大都收集在第十卷中,尽管它们成诗较晚,但却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精神。如在一首婚歌中,举出一个好妻子的条件是:
没有坏的心眼,别伤害你丈夫,
善待牲畜,和蔼,精力充沛;
生育英雄,敬神,在快乐中生活;
给我们的飞禽走兽带来幸福。
另一首写青蛙欢迎雨季到来的诗也极为生动、活泼,如其中的第三、四节:
雨季到来了,雨落了下来,
落在这些渴望雨的青蛙身上。
象儿子走到了父亲的身边,
一个鸣蛙走到另一个鸣蛙身旁。
一对蛙一个揪住另一个,
他们在大雨滂沱中欢乐无边。
青蛙淋着雨,跳跳蹦蹦,
花蛙和黄蛙的叫声响成一片。
朴素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古印度人欢快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
另外,对后世文学很有影响的著名的洪呼王(补卢罗婆娑)和广延天女(优哩婆湿)的对话诗,也收集在这个本集的第十卷第九十五首中。
在《梨俱吠陀》的颂诗中,歌唱得最多的是天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以及一种可以榨取苏摩酒的名叫苏摩的植物,由于他们与祭祀所行的宗教仪式有关,所以颂诗大多是祭司们举行仪式时吟唱的诗。
颂诗就其内容而言,包含着许多神话传说,《梨俱吠陀》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诗是赞颂天神因陀罗的。这位天神手持雷杵(金刚),“给人类带来甘润的霖雨”,是旱魃和黑暗的敌人。他最大的战绩是杀死巨龙(蛇),劈山引水,制服弗栗多(意为障碍者),夺得牛群,以及占领城堡等。《梨俱吠陀》第十卷中有一节诗叙述了他的功绩:
杀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
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
劈开大山象新造的瓦罐;
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
因陀罗是古印度民族的主神,在《梨俱吠陀》中,人们为赞颂他的恩惠和功德,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优美诗篇,如其中一节:
他使摇荡的地球恒定,
他给原始的山岳形体,
他举起拱环的穹苍,
他划分浩瀚的天空,
他是——听着我的歌——
因陀罗,宇宙的统治者!
诗篇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描绘了上古印度人心目中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象。
《梨俱吠陀》产生的年代,人类还处于幼年时期,上古的印度人还不了解大自然的奥妙,往往带着幼稚的想象和主观幻想去认识神秘莫测的外部世界。一方面,他们希望神能为人除灾降福,保佑安宁;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地、日、月、晓、火、水、雷、风等都奉为神祗,并把他们完全人格化,使这些体现自然力量的神具有人的形体与性格,如第四卷第五十二首对黎明女神的赞颂:
这个光华四射的快活的女人,从她的姊妹那儿来到我们面前了。天的女儿啊!
象闪耀着红光的牝马似的黎明,是奶牛的母亲,是双马童(注:《梨俱吠陀》中的一对天神,是医神,黎明前赶着金车,先于太阳出现。)的朋友,遵守自然的节令。
你又是双马童的朋友,又是奶牛的母亲,黎明啊!你又是财富的主人。
你是驱逐敌人的,欢乐的女人呵!我们醒来了,用颂歌迎接你。
欢乐的光芒,象刚放出栏的一群奶牛,现在到我们面前了。黎明弥漫广阔的空间。
光辉远照的女人呵!你布满空间,用光明揭破了黑暗。黎明呵!照你的习惯赐福吧!
你用光芒遍复天穹。黎明呵!你用明朗的光照耀广阔的太空。
诗中把女神比作一个开朗爽快的女人,歌颂她“是驱逐敌人的”,请求她赐福于人间。并列举了许多只有人间才有的亲属关系,如说她有“姊妹”,有“朋友”,“是奶牛的母亲”,“天的女儿”等。还反人们喜爱的奶牛、红光牝马,甚至财富都与她联系起来,这些都是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的典型表现。
《阿闼婆吠陀》意为禳灾吠陀,它的定型可能比《梨俱吠陀》晚些。《阿闼婆吠陀》中的大部分诗是婆罗门作巫师时当咒语使用的,其中有些是禳灾求福的诗,有些是治病和驱逐邪恶的诗,此外,还有一些诗和散文意义晦涩。在作为咒语的诗中,有不少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治咳嗽咒语和求雨诗就是一些风格清新、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小诗:
象太阳的光芒,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跟着大海的波浪。
雷啊!怒吼吧。请你使大海的波涛汹涌。
雨啊!请你用甜密的乳水浇洒大地。
请在求庇护的人身上浇下倾盆大雨;
让那些瘦牛的主人快快回家去。
上述两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古印度人的愿望和对神的企求,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至今读来仍感亲切、生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印度吠陀经时曾作过如下精辟的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根据比较神话学,这一最初的过程,至少就印欧民族来看,可以一直追溯到它的起源——印度的吠陀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4页。)。
二、史诗时代(大约从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十世纪初期到五世纪中期,北印度出现了二十个左右奴隶制小国,这些国家相互争夺霸权,战争连续不断。到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恒河流域兴起了一个最大的国家——摩揭陀国。
公元前四世纪末,旃陀罗笈多推翻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统一北方后,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185)。这个大帝国以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73-232)最为强盛。但在阿育王死后,帝国分裂,不久就被推翻。史诗时代指的就是上述从小国纷争到摩揭陀王国兴起,孔雀王朝统一后又崩溃的整个历史时期。
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印度社会出现了等级制度,即种姓(瓦尔那)制度。种姓共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吠舍(小生产者)和首陀罗(雇工或手工业者)。
与种姓制度密切相结合的是婆罗门教。它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信奉多神,以《吠陀经》为经典,宣扬人的行动造成“业”,(注:“业”,指人由于有了欲望,因而体现在思想行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死后轮回。
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中叶,随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代表一般平民利益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这两个教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大体一致,都不信吠陀,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这在古代印度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佛教后来续承了婆罗门教关于造业和轮回的思想,在精神上对人民群众起过很大的消极作用。佛教于东汉时开始传入我国,从四、五世纪到十世纪,通过中印两国僧人和学者的努力,有不少佛教经典翻译介绍到我国来。
这一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和各王国之间的斗争不断激化,社会上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思想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哲学思想形成了许多派别,除婆罗门祭司仍然尊吠陀重祭祀外,还有代表唯物主义观点的顺世派,信仰苦行出家修行的极端派,以及由婆罗门上层人物中的一些改良主义者形成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即吠檀多派等。
吠檀多派因自己的哲学讨论记录附在吠陀文献的末尾而得名,意为“吠陀的终结”。他们提出的“梵”(宇宙精神)和“我”(个体精神、灵魂)等有关哲学方面的问题和理论,后来大有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上述几种宗教与各学派的思想观点,给这一时期的文学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的有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详见本章第二节)。
其次,有传授《吠陀》的各个派别编订的一些文献,称为《梵书》(或译《净行书》)。它们大都附加在每部吠陀本集的后面,对本集进行一系列的解释。《梵书》主要记载举行各种祭祀的规定和论述。书中虽有不少神秘枯燥的说教,但它在印度是最早的散文,保存了一些反映当时时代面貌的神话传说,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爱达罗氏梵书》(或译《他氏梵书》)第一篇第四章中所描述的天上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斗争,就曲折地反映了人世间各王国之间的战争;该书第七篇第三章的狗尾(人名)故事,形象地写出了自由民沦落为奴隶的悲惨情景。《百道梵书》第十一篇第五章将《梨俱吠陀》中补卢罗婆娑和优哩婆湿的对唱情歌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印度后世有不少文学家喜欢以这一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各派的《森林书》(或译《阿兰若书》)附于各派《梵书》之后,这些书据说只能秘密地在森林中传授,内容以神秘主义的理论为主,不着重讲祭祀。
各派的《奥义书》附于各派《森林书》之后,是一种独立类型的书的总名。《奥义书》出现时,《吠陀》时代已临近结束。《奥义书》又被称为“吠檀多”,其内容除神秘主义的说教外,还有一些包含唯心主义成分的哲学思想的讨论记录,以及一部分具有民主倾向的文学成分等。后者如《歌者奥义书》中车夫教训国王和婆罗门收留一个低种姓的青年为学生的故事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史诗、吠陀文献外,佛教和耆那教文献中还有不少富于文学成分的著作。大约从十二世纪开始,随着佛教寺院组织遭到大规模的摧毁,佛教文献在印度本国大部分失传,而在国外,如锡兰、缅甸、泰国等一直保留着大量巴利语文献。在我国则有从原文翻译过来的汉语和藏语译本几千卷,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备的佛教经典。
佛教的“三藏”(注:指佛教文献,基本上分为经、律、论三类。)中著名的故事集是《本生经》和《所行经》。
巴利语的《本生经》中共有五百四十七个故事,主要内容写的是佛陀前生的一些事迹。其中的一些故事尽管佛教徒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或窜改,但仍保留着民间故事某些特有的民主性成分,如第七十三篇人民起来打死忘恩负义的暴君等故事。汉译佛经中也有《本生经》和《所行经》,而且是最出色的译本,文学趣味很浓。
三、古典文学时代(公元一世纪到十二世纪)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在古印度的西北部(现属巴基斯坦),出现了一个号称为贵霜的大帝国,其领土曾扩展到北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从公元三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公元四世纪初,摩揭陀重新兴起,旃多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大约从公元320年至公元五世纪中叶),其统治区域包括恒河流域、中印度和旁遮普的一部分。笈多王朝全盛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与佛教艺术均有发展。我国东晋僧人法显曾于此时(五世纪初)旅居印度,他对当时印度的社会情况有所记载,著有《佛国记》,并带回大量佛教经典。
公元五世纪中叶,随着中亚 哒人入侵印度,笈多王朝瓦解。 哒人于六世纪初建立的国家,公元567年又为突厥和波斯所灭。从此,印度重新陷入小国纷争的局面。七世纪初,虽曾一度统一,但很快又分裂。中国著名学者玄奘曾于公元七世纪初、中叶遍游印度各地。他对印度当时的情况留下了宝贵的纪录,著有《大唐西域记》,并将带回的印度经典六百多部译成汉文,还把中国的有关书籍译成梵文介绍到印度。
七世纪末、十一世纪初,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乘印度分裂之机相继入侵,北印度的生产力因此遭到严重破坏。从十二世纪起北方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入侵,占领北印度后,便以德里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
外民族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的新文化。这一时期,耆那教虽然继续保存下来,但政治势力不大,佛教已衰微,它与婆罗门教长期融合的结果,产生了印度教。印度教信奉多神,其主神有三:即大梵天(创造之神)、湿婆(亦称大自在天,毁灭之神)和毗湿奴(或称遍入天,保护之神,主要化身为罗摩、黑天)。
以上述种种社会情况为背景的梵语古典文学,随着剥削阶级消遣的需要和梵语使用范围的日益狭小,文学的形式主义日趋严重,最后终于衰亡,为新兴的各地方口语文学的代替。尽管梵语古典文学有上述的局限性,但与前一时期相比,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发展,并出现一些文人的作品。
这一时期,属于故事一类的创作极为流行。用诗体记叙神话和英雄传记的长篇叙事诗,继承《摩诃婆罗多》的形式而有所发展,总称为“往世书”,流传至今的共有十八部,主要内容是关于印度教三大主神的神话传说。其中流行最广的是《薄伽梵往世书》,内容主要写黑天的故事,其中第十篇专门写他的传记。这一篇在印度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传记中的黑天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的牧童的形象。
说故事的书在古典文学时期也出现不少。佛教的一些经典往往利用一些故事作为宣传手段,其专集如《百喻经》等。此书不同于其他佛经的特点是,富于文学气息,书中故事设喻极妙。它曾引起鲁迅重视,于1914年捐款刻印。说故事的书中还有各种寓言故事集,重要的如《五卷书》,其仿作有《嘉言集》,但后者较之《五卷书》训诫意味、封建意识和政治色彩均有所加强,反映了十世纪前后印度社会的面貌,和那一个时期的谋士们的思想。其他还有《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和《宝座故事三十二则》,它们都是以印度著名的健日王为主角的,故事大都来源于民间。《宝座故事》中所引用的一首诗表达了人民反对统治者的忿怒心情:
帝王国内害人民,
何必纷纷忙祭神?
但得国中不洒泪,
便是祭祀诵经文。
最后也是最大的一部故事总集,据说是德富编写的《伟大的故事》。这部用俗语写成的长篇叙事诗,在古代印度文学史上,其地位几乎与两部史诗相提并论,可惜十一世纪以后已经失传,现在只发现文人用梵文缩写成的三部长诗。长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名叫《故事海》(月天著),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五卷书》就包括在这一缩写本中。
《五卷书》的形式为大故事套小故事,包括一个楔子(说明该书编辑的目的),五篇大故事和大约一千节诗。
《五卷书》从六世纪开始,先后译成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十世纪以后传入欧洲。据统计,《五卷书》曾被译为欧、亚、非等将近四十多种语言,对欧洲,尤其对东南亚、西亚等一些国家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五卷书》的一个特点是动物形象占大半,人的形象只占小半。这个集子主要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思想,就某种意义而言,也可说是他们的世故教科书。
《五卷书》中的寓言和童话主要出自人民之手,思想内容包含着许多进步的民主性成分。书中着力宣传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弱者可以战胜强者。如第一卷中的第七、第十八和第二、三卷的基干故事等,讲的都是弱者团结一致,利用智谋战胜强者的故事。例如,第二卷(题目叫《朋友的获得》)就是通过乌鸦、老鼠、乌龟、鹿等一群没有资财的弱小动物,在处境恶劣的情况下结成朋友,团结战斗,从而化险为夷,保全了生命的故事,总结出“朋友反正总是要结交”的教训,告诫人们要珍视友谊,用智慧战胜厄运,靠朋友渡过难关。
《五卷书》在编订成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文人学士的删改,加进了一些落后的成分,反映出不少错误的思想。如宣扬金钱万能、善恶报应、轻视妇女等,这是我们在阅读这一部作品时应注意分析的。
在古典文学时期,各种文学体裁普遍得到了独立的发展。长篇叙事诗有前面已提到的《故事海》,抒情诗有署名伐致呵利的《三百咏》、胜天的《牧童歌》;小说有檀丁的《十公子传》、波那的《迦丹波利》、《戒日王传》以及苏般度的《仙赐传》等。这些小说的特点是过于重视修辞,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
戏剧是梵语古典文学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大多出于古典作家之手。他们之中第一个有名的作家是公元后不久出现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现存的他的作品有三部梵剧残卷和长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等。与马鸣同一时代的还有戏剧家跋娑等,但他们的作品早已失传。1901年在南印度寺庙中先后发现的十三个剧本,据推论是跋娑的作品(还未最后定论)。在这些具有民间创作特点的剧本中,值得注意的是四幕剧《善施传》。它的内容相当于名剧《小泥车》的前半部,而这个剧的后半部却被删掉了,这大概是因为这部分触犯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缘故。另一个是以政治斗争为主题的五幕剧《神童传》,这个剧写的是黑天的故事,着重突出了他诛戮自己的暴君舅父这一情节。
梵语古典文学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有迦梨陀娑(详见本章第三节)和首陀罗迦。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抒情长诗《云使》和七幕剧《沙恭达罗》等。
十幕剧《小泥车》的作者相传是首陀罗迦,但生平事迹不详。根据这个剧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它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推测大约是公元二、三世纪的作品。
《小泥车》以妓女春军和穷婆罗门商人善施的恋爱故事为主要情节。第一幕到第五幕主要是爱情故事:一天黄昏,春军为躲避国舅蹲蹲儿的追赶,逃进了家道中落的善施(已有妻室)家里,并把自己的首饰交请善施保管。另一个名叫夜游的穷婆罗门爱上了春军的丫环爱春,他为了替爱春赎身,偷走了春军寄存在善施家中的首饰。春军得知内情后,便成全了这一对年轻人。紧接着,春军在一个风雨之夜,为送还善施赔偿给她的首饰来到他家,两人并于当晚结为夫妇。从第六幕开始,故事转入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作者一方面交代剧名的由来,即春军在善施家过夜后,第二天见他儿子不要小泥车当玩具,便把自己的首饰全部拔下送给他去买小金车玩;另一方面,作品通过国舅蹲蹲儿横行霸道和法庭误断公案、草菅人命等情节,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暴虐无道以及法律的“也不尽公道”等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尤其是作品对牧人起义推翻暴君等的描写,是这个剧本最有价值的部分。
《小泥车》是以反映城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主题的,其进步倾向首先表现在作者始终站在城市平民一边,对受迫害者寄予深切同情,热情地赞扬他们坚持正义,敢于斗争的高贵品质。如妓女春军虽然处于奴隶地位,但她正直、善良,对受难者慷慨相助,大胆地追求真正的爱情。剧中的夜游虽曾一度沦为小偷,但当他同爱春坐着车正准备结婚时,听到八腊王逮捕了起义领袖阿哩耶迦的消息之后,立即向爱春告别,回到起义的队伍,坚持战斗直至胜利。总之,《小泥车》是现存唯一的以社会政治问题为题材、反映城市中贫民和贵族斗争取得胜利的作品,因此,它在印度古典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泥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市民的生活的庸俗描写,正面主人公不能代表先进社会力量、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有一定差距,以及过分美化善施某些不应歌颂的行为等。但是,《小泥车》在艺术上是有卓越成就的,这就是它敢于突破旧传统,勇于创新。印度古典戏剧大多从两大史诗中取材,剧中人物使用的语言有一种规定,即上流人士讲梵文雅语,下层庶民操梵文俗语。但《小泥车》却一反惯例,不仅从市民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而且把剧中人物的语言换成上层用梵文俗语,平民操梵文雅语。
自迦梨陀娑之后,梵语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继续向前发展。著名的戏剧家有薄婆菩提,叙事诗的作者有婆罗维、摩加等。这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尽管可与迦梨陀娑并称,但遗憾的是他们作品中的形式主义却有增无减。另外,抒情诗方面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和作品,但优秀的作品不多。总之,梵语古典文学发展到这一阶段,形式主义已达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它的衰亡势在必然。
第二节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
两大史诗是在长达数世纪的过程中,在民间口头流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此,史诗中纳入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诗篇,汇集了大量的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时期的流传过程中,各阶级都想利用这两部巨著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对它们不断地加以增删,因此就形成这样一个显著特点:附加成分多,内容极为庞杂。如在《摩诃婆罗多》中,除加进不少插话外,还加上了“法典”性质的内容、颂神诗歌、神学以及哲学著作等,几乎要“喧宾夺主”,把史诗故事淹没掉。(注:参看金克木:《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印度后世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如迦梨陀娑的名著《沙恭达罗》就是取材于《摩诃婆罗多》的。
印度传统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历史传说”。上节提到的“往世书”是继承它的形式发展而来的,它们属于同一类型。《罗摩衍那》在印度则被称作“最初的诗”,成为后世诗歌的典范。
两大史诗对于今天的读者仍有很大的认识意义,《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改写者甚至说过:“一个人旅行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至少是要通过一个好的译本读过),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这话并不夸张。
此外,两大史诗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也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古典文学主要是从两大史诗汲取营养和素材而得以发展的。
一、《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古代王名)是一部篇幅庞大的叙事长诗。全诗共十八篇,约十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两行诗,每行十六个音)。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八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诗。
《摩诃婆罗多》很可能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诗篇中虽然提到史诗的作者是毗耶娑(广博仙人),但从作品的巨大篇幅看来,它很难出于一个时期的一人之手。广博仙人在许多的诗人和歌手中,可能是一位奠基的诗人,目前在历史上很难确定实有其人,估计是一个传说人物。
《摩诃婆罗多》的中心内容是写婆罗多的后代堂兄弟之间的内部斗争。作品以倒叙手法,先让歌人唱出原诗的内容,中间插入“蛇祭缘起”作楔子,然后正式开篇。故事的基本情节大致如下:婆罗多的后裔中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持国,是个瞎子,生有百子,族名叫俱卢族;弟名般度,生有五子,族名般度。持国和般度的父亲死后,般度继承了王位,但不久死去,由其兄持国继任国王。后来,般度的长子坚战长大了,王位应由他来继承,但持国的长子难敌企图霸占王位。于是,婆罗多族内部的纷争便由此开始了。首先,难敌企图纵火将般度五子及其母烧死,由于事先有人通风报信,般度一家得以逃出。在他们下到民间生活的这一期间,般度五子通过婚娶,有了共同的妻子黑公主,并拥有自己的盟国。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放火烧荒,开辟国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难敌只得同意分治王国,让般度族在西部荒凉地区称王。难敌见般度族日趋强盛,便再次耍弄阴谋,派人用假骰子与坚战赌博,坚战在输光所有一切之后,兄弟五人连同妻子沦为奴隶,流放森林十二年,第十三年还得隐姓埋名躲藏起来,若被发现就要重新流放十二年。十三年流放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坚持索还国土,他们在召集盟国举行的军事会议上,决定先派黑天为使者去与难敌谈判。但是,难敌一意孤行,致使和谈破裂。于是,双方各自联络盟国,在古称“俱卢之野”(今德里附近)展开了一场可怕的毁灭性大战,附近的许多国王也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经过十八天的大血战,般度族五子得胜。后来持国的长子也死了,由般度长子继承王位。最后般度五子登雪山修道,四人先死,只有长子达到天堂。
由于这部史诗描写了一场大规模的毁灭性的宗族“内战”,故又称为大史诗。我国目前还只有从英文转译的诗体的和散文的故事提要,从这两本书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俱卢和般度两族大战的梗概,对史诗的全貌还缺乏了解。仅就作者对大战这一主要事件的态度看来,我们可以认为大史诗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阐明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战争观点,即战争未爆发之前,应遏止战争,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挑起战争,就坚决以“无畏的决心”斗争到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史诗热情地歌颂了般度族等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严厉地谴责了难敌等霸占他国领土、肆意发动战争的罪恶行径,并通过生动的事实告诉人们:象难敌那样的暴君最终得到可悲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之战必胜,不义之师必败,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大史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还表达了古印度人民热爱和平,终止不义之战的强烈愿望。作者对那场亲族间的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感到万分痛心,指责那是一场“可怕的”、“该死的”“无益的”战争。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妇女们在战后走向“伤心惨目”的战地,哭悼亲人的场面,呼吁人们应该坚决制止这种“亲戚屠杀亲戚”的战争。总之,大史诗的主要内容写的是政治斗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王国的纷争。
当然,大史诗也有不少局限性,如宿命论观点、报应理论以及正法思想(注:正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按社会规定的地位尽自己的职责,首先是本“种姓”的职责。)等。如按正法规定武士阶层打仗和杀人是不受报应的,死后反而可以赢得武士的天堂。
《摩诃婆罗多》汇集了印度古代相传的各种材料和各类知识,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时代矛盾以及各个哲学派别的一些主张。因此,对印度人民来说,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可说是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两千多年来,大史诗对印度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各个领域影响很大。不仅如此,大史诗对于认识和研究印度古代社会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如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一妻多夫制等)。特别要提到的是,作品中所插入的许多著名的小故事(如《那罗传》、《莎维德丽》等)也深受人民的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
二、《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传》)全书都是诗体,约有两万颂。在这部史诗中,也提到作者的名字——音译“跋弥”,意译“蚁蛭”,但究竟有无其人,答案很分歧。统观全书,基础部分文体基本上是统一的,因此如果说有一个作者对全书加过工,也是可能的。
《罗摩衍那》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写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场面又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所以很长。它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名为《童年篇》的第一篇里,提到蚁蛭仙人把自己创作的长诗教给两个学生(后来说是罗摩的双生子),让他们唱给罗摩听。而罗摩的故事则从这篇的第五章开始,由罗摩二子朗诵出来。内容以罗摩的出生和结婚为主,说罗摩是十年王经过祭祀天神后所生的长子,他因武艺超群,折断神弓而娶得邻国的公主悉多为妻。悉多是邻国的国王遮那竭耕地时在犁沟里被发现的(悉多即犁沟之意),她的母亲是大地,父亲就是遮那竭。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讲十车王宫中的矛盾与罗摩的被流放。十年王年老后,决定立罗摩为太子,但他的小王妃吉迦伊却在驼背侍女的煽动下,以过去老王曾答应要给她两项恩赐为借口,胁迫老王流放罗摩十四年,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十年王痛苦地应允后,不久即死去。罗摩出走后,弟弟婆罗多在位期间,供奉着罗摩交给他的一双作为替身的鞋子执政十四年。
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内容是:罗摩夫妇和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后,悉多不幸被十首罗刹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四处寻找未获。后来,罗摩帮助一个猴王夺回王位,并结成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后,猴子们立即为征讨罗刹国的罗摩大军造桥过海。罗摩大败十首摩王罗波那后,派人从魔宫接回悉多一并启程返国。
罗摩回国登基后,他统治的时代出现了太平盛世,全诗到此本已结束。第七篇估计是后加的,在这一篇里,罗摩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变成了封建专制暴君。如其中谈到罗摩即位若干年后,听信了所谓人民的意见,怀疑悉多居魔宫不贞而将她遗弃;十几年后,悉多的不白之冤仍得不到昭雪,最终不得已求救于地母,让大地裂开,纵身跳了进去。作品的最后结局是全家在天堂重新相聚。
《罗摩衍那》是一部巨大而又庞杂的史诗,最初只是由口头流传下来,经过长期增删写定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七篇中第二篇至第六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第一篇和第七篇晚出,可能是后加的。最早的部分估计成于公元前三、四世纪,而最后写定是在公元后二世纪,也就是说全书形成的过程长达五、六百年。因此关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反映的社会面貌众说不一。印度教徒把它看作是圣书,因为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西方有的学者认为悉多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垄沟象征着农业技术,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到南方的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罗摩衍那》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歌颂罗摩为家族和好,政权安定而作出的自我牲,赞扬他支持正义战争,关心平民利益,在奴隶社会中站在平民的一边。他是原始公社制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氏族上层阶层的进步势力的代表。但也有学者指出,《罗摩衍那》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而是封建社会的。罗摩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以农业为主,而罗波那是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从肤色和家谱等来看,罗摩是属本地的原始居民,而罗刹王罗波那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靠游牧和吃肉为生的雅利安人(注:操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从中亚高原南下,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代表。因此罗摩与罗波那的斗争实质上是本地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与外来的从事掠夺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罗摩终于战胜了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罗波那。另外还可以看到,书里宣扬的道德信条已相当系统,类似我国汉代的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似乎已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所以说,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而且通过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妇女的贞节等来维护王位继承的纯洁性。(注:参看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1979年版。)
以上各家说法各有根据,但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这部史诗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它最早可能源于原始公社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建立这一漫长的历史道路,才形成在这个样子。所以从思想内容上看,既有民间的可贵因素,又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思想。例如罗什曼那在批评罗摩相信命运时说的:
那精力衰竭的胆小鬼,
他才受命运的播弄。
那些自尊自重的英雄汉,
完全不把命运来纵容。
还有一个名叫 波厘的婆罗门对祭祀的看法:
人们常举行阿湿吒迦祭,
来祭自己的那些先祖,
请看这粮食真倒了楣,
死人哪能吃什么供物?
这些具有无神论观点的话和看法都反映了民间进步的思想,是史诗中难得的精华。
但在同一史诗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封建糟粕,就在主人公罗摩身上便有前后相矛盾的性格,即从一个品德崇高的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成为封建专制的暴君。特别是在第七篇里,糟粕更多,其中竟插进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摩当政时,一个刚刚死去独生儿子的婆罗门,要求罗摩救活他的这个孩子。罗摩四出访求孩子死去的原因,发现是由于一个低等种姓的首陀罗模仿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修炼苦行所致,便残忍地把他杀死,从而换来孩子的复活,罗摩的这种行径竟得到天神们的一致称赞。作者插进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很明显的,目的在于维护种姓制度,使低等种姓的广大群众永远处于贱民地位。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有所创新。《摩诃婆罗多》虽然想象力丰富,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但古代印度只把它称为“历史传说”,只有《罗摩衍那》才被认为是“最初的诗”。
首先,《罗摩衍那》更接近古典文学,它为此后的长篇叙事诗开辟了道路。作品对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与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风景(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等的描绘,其艺术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政治、爱情、战斗、风暴等在后世的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中,则成了必不可少的四种因素。
其次,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形象,不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
作者在塑造罗摩这个形象时,主观愿望是想把他描绘成一个理想的君主、封建道德的典范;但事与愿违,由于作者不自觉地描述了当时统治者的真面目,结果使罗摩成了具有二重性的伪君子。如在对待流放这一问题上,罗摩表面上装成孝子,甚至劝妻子和弟弟留下,顺从婆罗多,但背后却议论父亲和婆罗多。又如在第二篇到第六篇中,从罗摩的处境和遭遇看来,其身分不象一个落难的王子,不是统治者的形象,很象一个受迫害的普通人。但到第七篇,罗摩却成了一个遗弃自己忠实妻子的冷酷无情的丈夫,成了一个残杀无辜的低等种姓老百姓的暴君。
悉多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个贤淑、忠贞的妇女典型。两千多年来,她一直受到印度人民的尊敬和喜爱,这绝不是偶然的。
悉多深明大义,迂事有自己的主见。当罗摩要她留下顺从婆罗多时,她严肃大胆地回答说:“我不能接受我的主人轻易说出的意见”,她要丈夫“抛开这胆小的思想,象泼掉脏水一样”,把她带到森林中去,同他一起“经历命运的升沉”。
悉多跟随罗摩流放到森林后,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山野林中建设自己的生活。不久,一个吃人肉喝人血的罗刹把她抢走了;妖魔以金银财宝乃至王后的宝座来引诱她,但她毫不动心,并严厉地斥责十首魔王是豺狗,警告他不准碰自己一下。
悉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一个完美的妇女形象。她坚强勇敢,又温柔多情。她坚持要到森林中去,满情深情地对罗摩说,她要在新鲜、芬芳的树林里,采摘自己珍爱的野果供他品尝;她要陪伴着他在“鸣声悦耳的大雁洗濯毛羽的莲花湖上”和他一起“抚拍着清冷的波浪”。总之,她“不要王位和王国,不要天堂的欢乐”,甘愿同罗摩在荒林中共度时光。正如她向自己的婆母所表示的那样:“除非月亮的光离开月亮,我才离开丈夫。”悉多对罗摩就是这样无比忠诚,在她被囚禁魔宫的那些日子里,仍然坚持斗争,不畏强暴,对罗摩一往情深,忠贞不渝。
罗摩消灭了罗刹,派人把悉多接了回来,但却对她的贞节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她表现得仍然非常坚强。尽管她挚爱罗摩,但决不向他乞求爱情;她果敢地跳进火葬堆里,让烈火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无瑕。罗摩返国即位若干年后,当听到人民对悉多住过魔宫仍表示怀疑和不满时,竟狠心地把怀孕的妻子遗弃在恒河边的森林里。十几年之后,尽管悉多被召了回来,但罗摩仍坚持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再一次考验她。悉多至此已被逼得走投无路,她的心碎了,于是,向大地母亲哭诉自己的不幸,要求回到地母的怀抱中去,以证实自己清白的一生。大地终于敞开了胸怀,把自己的女儿接了回去。从此,人世间再也看不到她的踪影了。
悉多一生虽然也有过短暂的欢乐,但她的大半生是在苦难中度过的,既遭受过类似穷苦妇女所迂到的不幸,被豪强劫走的灾难,也忍受过被有权势的丈夫遗弃的痛苦。如果罗摩是统治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那么悉多却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她是一个善良的受迫害的妇女典型。
蚁蛭在《罗摩衍那》中精心雕塑的人物形象除男女主人公外,罗什曼那和神猴哈奴曼的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至于一些次要人物,尽管篇幅不多,却也大都真切、生动。如第二篇《阿逾陀篇》,写到当老王听到小王妃提出流放罗摩、让婆罗多即位“都要在今天实现”时,“他望着她,象吓昏了的小鹿望着母老虎”。仅廖廖数笔,就逼真地勾勒出老王的软弱无能和王妃的骄横无理。
《罗摩衍那》艺术上的成就,还在于以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衬托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当罗摩一行三人来到森林之后,罗摩自认已做到忠孝双全,悉多紧跟着丈夫,罗什曼那忠于兄长,他们思想上没有什么杂念,心境比较平静。这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大森林景色如画,生机盎然;流水潺潺,“花朵沐浴着朝阳”,“树林里笼罩着爱与和平的甜蜜的静穆”,他们决定在森林中“和平地生活、流浪”。但是,悉多被妖魔劫持到空中后,她不是向“沐浴着朝阳”的花朵或潺潺的流水,而是向严峻的大自然,即向“幽深的山谷”、“陡峭的高峰”、“高与天齐的幽暗的山岭”发出呼救。罗摩失去妻子后,作者着重写出他在雨季对妻子的思念。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景物而精心安排的。
《罗摩衍那》语言生动流畅,比喻丰富多彩。如用“猎人的刀子”比作要挟老王的王妃的“冷冷的声音”,用“风暴里的大海”、“日蚀时的太阳”,形容老王复杂的心情和忧虑的神情。不仅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语言也同样形象、生动。如罗刹国十首魔王不听忠告,与弟弟意见发生分歧后,对亲戚关系所发的那一通议论,就用了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认为自己和弟弟的心思各不相同,就“象雨点落在莲花瓣上,并不能水乳交融”。
总之,《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罗摩衍那》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这部史诗仍有深刻的认识价值。通过罗摩流放、悉多遭劫、罗波那败亡、悉多得救和罗摩复国登位等主要情节,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宫廷内部争夺王位的阴谋、罗摩等英雄英勇的抗暴斗争、史诗作者所宣扬的忠孝节悌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以男性为中心的家长制,以及第一篇《童年篇》第六章中所反映出的种姓制度的存在及各种姓之间的严格区别:
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
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
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
从来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
…………
刹帝利服从婆罗门,
吠舍又把刹帝利服从,
首陀罗忠于自己职责,
他们服从前三个种姓。
两千年来,《罗摩衍那》一直被印度人民不断地广泛传诵,正如这部史诗第一篇第二章中的一节诗所预言的那样:
只要在这大地上,
青山常在水常流,
《罗摩衍那》这传奇,
流传人间永不休。
第三节 迦梨陀娑
一、生平和创作
迦梨陀娑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印度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约生于公元350-472年之间(注:迦梨陀娑生活的年代,众说纷纭,今取季羡林先生所赞同的一说。参看《〈沙恭达罗〉译本新序》,《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即印度笈多王朝的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前后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印度奴隶制社会已近尾声,开始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注: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印度历史上“奴隶制的全盛时代”,有人则认为这时的印度“已进入封建剥削制度高度发展的阶段”。但据《世界通史》古印度史部分称:“公元五至七世纪是印度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至七世纪时,仍存在着奴隶制的残余。这里取通史一说。)。社会经济获得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城市繁荣,商业活跃,对外贸易极为兴旺。在文化方面,由于持续几百年的梵语规范化已告完成,梵语已成为当时流行的文学语言。加之笈多王朝几个皇帝的热爱和提倡,梵文文学遂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迦梨陀娑就是这一时期梵文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
根据迦梨陀娑作品中所反映的情况,我们还可以大致推断:他出生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邬 衍那(优禅尼)城的一个较贫寒的家庭。他接近和同情下层人民的生活,后来成为一位有特殊成就的宫廷诗人,被誉为笈多王朝的“宫廷九宝”之一。
迦梨陀娑知识渊博,文学造诣深,一生写过很多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叙事诗、抒情诗和剧本多种,诗剧《沙恭达罗》是他的代表作。
迦梨陀娑的叙事诗流传至今的有两部,其一为《罗怙世系》。共十九章,属于作者的晚年之作,技巧成熟,被后世赞誉为印度“大诗”(叙事诗)的典范。诗中所写的不是帝王的文治武功,而只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抒发当时普通印度人的思想和感情。诗人选取了罗怙世系里每一个皇帝事迹中最典型的部分。而在二十一个皇帝之中,又用了好几章篇幅突出地描写了罗摩,勾画出《罗摩衍那》的故事概要。不过,他所写的帝王世系和罗摩的故事以及作品的风格,都不同于史诗《罗摩衍那》。
其二是《鸠摩罗出世》(注:《鸠摩罗出世》,或译《战神的诞生》、《仙童出世》;鸠摩罗,意为“童子”。),计十七章。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是《罗摩衍那》的插曲之一。长诗第一至八章,叙述大神湿婆和喜马拉雅山的女儿乌玛恋爱和结婚的故事:天上的群神恳请大神湿婆娶妻,让他生一个勇武的儿子去征服恶魔,湿婆在雪山修行,几经波折,终于与乌玛成亲。第九章以后,叙述湿婆的儿子鸠摩罗的诞生、成长、锻炼以及如何降伏罗刹而成为战神的故事。(注:参看金克木译《云使》第四十三节注。)一般研究者认为,九章以下文笔迥异于前,可能是后人续作。
《鸠摩罗出世》,从表现上看,写的是神仙世界,但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人间的苦乐。如写爱神被湿婆眼中的神火烧死后,(注:参看季羡林译《沙恭达罗》第44页注一。)爱神的妻子哭奠丈夫,这就构成了一章悽楚动人的挽歌。作品对大神湿婆与乌玛新婚之夜的描写,则充满了人间的欢乐。
《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在艺术上自有它们的成功之处,但就其现实意义看,抒情长诗《云使》则更出其右。《云使》早在七八百年前在我国就有藏文译本流传。苏曼殊曾将它与我国屈原的《离骚》相比。
《云使》是一支优美动人的抒情曲,分为《前云》、《后云》两卷,总计一百二十五节,每节四行。(注:《云使》每节六十八音,以两个三十四音构成一联,其中十七音相当于现在诗的一行。金克木的汉文译本,只译了各种原文版本中被确认为原作的一百一十五节,舍弃了存疑的五处,共计十节。)写一个小神仙药叉因失职被贬谪去罗摩山的森林,被迫离妻独居一年。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当雨季到来时,他将对妻子的思念托付给飘浮峰顶的一片雨云,让它作为自己心灵的使者,去给妻子传递无恙的消息和眷恋她的深情。
在《前云》里,首先简述了药叉被贬谪的缘由,恳求云使为他送信。十三节以下(中译本,下同),诗人细致地描述了从药叉流放地罗摩山到其妻留居地阿罗迦(注:《云使》中译本第七节中曾提及“阿罗迦地方”乃“药叉主人所住之地”
,第六十七节又提到“阿罗迦城”,并云:“在那儿,俱毗罗仙宫的北面就是我家”(第七十五节),故可设想阿罗迦乃药叉妻子的留居之地。)去的路程,好让云使弄清他的使命。这里,作者写的是仙境,实际上却非常出色地描绘了由印度中南部向北至喜马拉雅山一带雄伟秀丽的山川和富庶繁华的城市。
《云使》的《前云》部分设想新奇,情文并茂。诗中,药叉赋予雨云以人的品格:将它视为挚友,称作“焦灼者的救星”,对它的旅途劳顿表示无限关心,嘱它“旅途疲倦时你就在峰顶上歇歇脚,消瘦时你把江河中的清水饮一饮”。从这种对云的关切之中,已流露出药叉对妻子的怀念之情。行进途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也熔铸了药叉思念妻子的深情,寓情于景,富有弦外之音。
在《后云》里,着重介绍药叉的故乡阿罗迦及其妻的住地。先写大环境,后叙小庭院,咏物思人,情真意切。然后再介绍他日夜思念中的妻子,从外貌到内心,层层推进,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情思。自第八十二节起,叙述臆想中妻子对他的怀恋,款款而谈,娓娓动人。第九十七节,又设想云使到达目的地以后,他爱人正“得到了睡眠的幸福”,故嘱云使须再等一个时辰,不要惊动她。接着再以十余节委婉的诗句,托云使转达药叉对妻子的深情,陈词恳切,如泣如诉。最后三节,归结到对云使的希望,盼它早日将回信带来,以宽解他的思念。
在《云使》里,迦梨陀娑用朴素无华但却美丽淳厚的诗句,饱和着温柔的感情,描绘出印度中南部至北部大自然的万千姿态;尤其是将药叉及其妻子互相思念的深厚的爱情,升华成了世人所可能具有的最美好的感情。而这些诗句和篇章也就成了人类所能创造的美好的情歌的一部分,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
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共收抒情短诗一百四十四首(注:《时令之环》,又译《六季杂咏》或《六时杂咏》,一说有诗“一百五十几节”。),一般认为这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诗篇通过对印度六个时令(夏季、雨季、秋季、寒季、冬季、春季)自然景色的吟咏,抒发诗人因景色变迁而引起的不同感情。诗集中许多表现爱情生活的诗篇,描述了离人思妇的抑郁心境。在《秋》这首诗里,诗人将秋日的景色附丽于“袅娉而端庄的姑娘”,秋天来了,令人惊奇于它的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翘摇的稻梗——发间,睡莲之花——脸上。野花烂缦为衣,群鸟为之徜徉,群鸟之乐洋洋,犹如环珮之鸣锵锵。”此时,人们置身田野,轻风拂面,“它吹皱一一的莲池,莲花儿吻接而又分了,管教少年人的痴心,为爱人儿甜蜜的想象潦倒。”入夜,繁星闪烁,有如“华冠璀璨”,“绢衣皎洁,乃月光之泛出云屏;朗月的面儿有迷人的笑影”。这里呈现出一派迷人的艺术境界,尤其是洋溢在诗中的印度古典诗歌所特有的东方风味,沁人心脾,至今犹给我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注:参看《迦梨陀娑诗一首》,《沫若译诗集》。)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一位思想进步、才华横溢的诗人兼剧作家,他在戏剧艺术上取得了尤为卓越的成就,特别擅长于对人物心灵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在世界上早就享有“印度的莎士比亚”的美称。他的一生写过很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
五幕剧《摩罗维迦与火友王》(注:《摩罗维迦与火友王》即《胜鬘与火天友》,又译《摩罗毗迦与阿祗你密多罗》。)选择了一个发生在距作家创作时约五百年前旬伽王朝(注:参看吴晓玲:《迦梨陀娑和他的剧本》,《剧本》1956年10月号。)的历史故事,剧中的主要人物火友王及其与之交战的毗达罗跋王(注:参看吴晓玲:《迦梨陀娑和他的剧本》,《剧本》1956年10月号。)等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们两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在剧中放在后台处理)也是实有其事的。作家巧妙地用摩罗维迦作为贯穿于全部戏剧冲突的中心人物,使剧情曲折多变,合情合理。
剧中女主人公摩罗维迦原是一位国王的妹妹,因战乱而沦为别国宫廷中的舞女。她在国破家亡之前毫无社会经验,在生活中只能任凭旁人播弄,她的命运自始至终引起观众深切的焦虑和同情。在这里,原是公主的摩罗维迦,经过艺术的集中概括,已成为普通印度妇女的典型形象。
一般梵学家认为这个剧本是迦梨陀娑的习作,这是由于剧本过于偏重故事情节的叙述,而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深入刻画;同时,它和《云使》、《沙恭达罗》相比又似乎蕴藉不够,显得有些粗糙。但在利用有限的素材铺陈故事、构造曲折多变而又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方面,显示出作者具有非凡的才能。
五幕剧《估哩波湿》(注:《优哩婆湿》,又译《勇健与广延》,或译《以勇武赢得的妩儿娃希》。“优哩婆湿”为“妩儿娃希”的古音。)是一个古代传说,写天宫歌舞伎优哩婆湿与国王补卢罗婆娑一见倾心,几经波折终获团聚的故事,充满了抒情诗的韵味。
《优哩婆湿》的故事情节,最早出现于《梨俱吠陀》,但故事不完整,而优哩婆湿的形象也很粗糙。后来,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许多“往世书”里,也写了这个故事,但情节和人物都有一些变化,直到迦梨陀娑创作之后,故事才最后定型。
迦梨陀娑在利用古老的传说进行创作时,除在情节上有所创造增益外,更主要的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而其主题也具有了批判的意义。在迦梨陀娑的笔下,优哩婆湿已发展成为一个聪明机智、温柔多情的女郎形象,补卢罗婆娑也被刻画成一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天宫歌舞伎,优哩婆湿见过世面,临事沉着老练,善于深谋远虑,在恋爱过程中表现得泼辣大方,热情洋溢。她曾三次主动从天上下降到国王的王宫,她明知这种迫不及待的举动有失体统,但受爱神的驱使而情不自禁。当她第三次下凡时,甚至对她的女友说:“爱神命令你,赶快把我带到那一位妙人儿的宫殿里去!”后来她还用双手捂住国王的眼睛,跟他调笑。这样泼辣大胆近于放肆的风情,在古代印度文学的女子形象中是罕见的!
国王补卢罗婆娑的形象则较为复杂。接印度古典戏剧理论的规定,国王的形象属于“思想高贵,豁达大度,克己,坚毅”这一类型,因此作家必须因袭传统,将他美化。这样,如果单从剧中男主角行为中的故作斯文,以及表现在爱情上的执着追求等方面,似难以看出国王的真面目。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宫廷诗人,迦梨陀娑能在因袭传统之余,以他的生花妙笔,在国王形象的塑造上,用比较隐晦曲折而圆熟的手法,让观众从中看出若干真实可信的品性。在迦梨陀娑笔下,国王补卢罗婆娑是一个相当庸俗的鄙陋、虚伪狡猾的角色。他喜新厌旧,明明已迁爱于优哩婆湿,但当事情被王后觉察,而且证据确凿,向他提出质问时,他却企图抵赖,用花言巧语进行搪塞。正如剧中人物所说:“那些狡猾的家伙,如果爱上了别的女人,对自己的老婆会更加倍和蔼”。事实上,国王对优哩婆湿那份看来如醉如痴的爱情,也要打个折扣:在第一幕中,他与优哩婆湿一见钟情,乐得他“浑身上下汗毛竖”,就多少透露出他内心的轻浮;在第二幕中,国王把优哩婆湿比作“饰品中的饰品”等等,也似乎可见他是在将女性视为玩物。
由此可知,补卢罗婆娑的表现是矛盾的,他的冠冕堂皇的外表和虚伪的内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他的喜新厌旧和对优哩婆湿的热烈追求之间也形成了绝妙的讽刺。从人物矛盾性格的显露中,可见剧作家迦梨陀娑对他笔下的男主人公及其爱情所持的冷静的批判态度。这各隐含的批判成分巧妙地表达了作家对这种性爱的不满和抗议,这是剧中所体现的民主性精华之所在。
另外,在以往关于“优哩婆湿”的故事中不曾出现的人物——王后的形象,由迦梨陀娑创造性地引进了剧本。迦梨陀娑之所以创造被遗弃的王后这一形象,除促成戏剧冲突外,对加深爱情方面的矛盾也起了显著作用,并便于更好地表达作家对爱情的看法。当王后发现了优哩婆湿写给国王的情诗后,怒不可遏,当面呵斥国王,迫使国王认错,甚至使他下跪。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她盛怒之际,也没能忘怀于自己悲惨的处境,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千万不要轻易地过分相信他这一套低头认罪的花样。可是,我又害怕,我坚决不妥协,将来会后悔”。由于她生怕后悔,暗自惶恐,终于抑制住自己当初的狂怒。到了第三幕,只有被迫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幸福,虽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应允丈夫去另觅新欢。
王后这个人物的遭遇,说明了印度封建社会中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道出了封建制度下妇女哀怨的心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建立在男尊女卑基础上爱情的不平等,同时也就谴责了国王对待爱情朝三暮四的态度。王后这个形象,从一个侧面有力地烘托了国王补卢罗婆娑的性格特征。
二、《沙恭达罗》
七幕诗剧《沙恭达罗》(注:《沙恭达罗》,曾译《孔雀女》,全名《沙恭达罗的表记》,或译《凭表记认出了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最成功的作品,也是诗人获得世界声誉的力作。它以青年男女爱情为主题,除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外,还反映了若干其他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沙恭达罗》的基本情节来自史诗《摩诃婆罗多》,也曾见于《莲花往世书》,但史诗和往世书中的故事比较简单。史诗说的是国王豆扇陀在一次狩猎中,走进了一座净修林,和净修林主人干婆的义女沙恭达罗相爱,并用于闼婆(自由恋爱)方式结了婚。豆扇陀回城后,担心因不告而娶会使干婆生气,不敢迎娶;直待干婆派人护送已怀孕的沙恭达罗去见国王时,豆扇陀又惧怕舆论的压力而不敢相认。幸亏其时,上天传来叫他接受沙恭沙罗的旨意,夫妻得以团圆。
迦梨陀娑在剧中只是借用了史诗前半部的故事轮廓,主要用以构成作品的一至三幕,即国王与沙恭达罗的邂逅相遇、彼此钟情而自由结合的情节。但就在这里,剧作者也以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情趣,将诗情画意融会其中,并在作品中加进了新的人物和新的情节,从而把这个故事铺叙得诗意盎然、形象感人。剧情的后半主要出于迦梨陀娑的创造,说国王离去后,沙恭达罗因想念国王,竟丝毫未曾觉察到大仙人达罗婆娑的来到,惹恼了这位仙人,致被仙人诅咒:沙恭达罗一定要被国王忘掉。由于沙恭达罗的女友从中斡旋,才使大仙人慈悲为怀,减轻了对她的诅咒,改为必须让国王见到作为信物的戒指时,他的记忆力才能恢复。后来,沙恭达罗遵义父之嘱,告别了仙境般的净修林,找到了国王的宫廷,却因在途中祭水时,不慎失落了戒指,以致无从唤起国王的记忆,故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曾同沙恭达罗结过婚。沙恭达罗求告无门,终遭遗弃,只得愤而离去。后来,失去的戒指为一渔翁从鱼腹中发现,国王见戒指后即时恢复了记忆,并深为自己曾拒认沙恭达罗而痛悔。但事已至此,只好绘影图形,徒增思念。天帝因陀罗同情他的遭遇,为了减轻其痛苦,约请国王前往协助讨平恶魔的作乱。乱平,豆扇陀凯旋归国,途中降天车于尊者摩哩折、阿地提(天帝因陀罗的父母,他们庇荫着被遗弃的沙恭达罗)修真养性之所,在那里遇见一个名叫“征服一切者”的童子,随后得知,这就是他与沙恭达罗所生的儿子(后来得了“婆罗多”的称号),于是夫妇、父子得以团聚。
诗剧《沙恭达罗》描绘的是半人半仙、亦人亦仙的世界,人神一体,云烟絪缊,呈现出一派恬静轻柔、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沙恭达罗是一位凡人苦行者娇尸迦与一位天女弥诺迦所生的女儿,她在义父隐士仙人干婆管辖的一座净修林里长大,但她却向往人世的生活。国王豆扇陀本是凡夫俗子,却与天帝因陀罗结成莫逆之交,他们声息相通,互相关照;他可以驾天车往返于天上人间,应召前往帮助天帝平定恶魔之乱。
如前所述,《沙恭达罗》本来自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而史诗可能成书于公元前后几百年间,反映的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生活见识和思想情趣,包含着丰富的上古神话和传说,史诗为作者创作《沙恭达罗》提供了想象和幻想的广阔天地。同时,迦梨陀娑在构思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具有浓郁神话传说气氛的故事时,又极为巧妙地以一定的现实社会为依托,曲折地反映出当时印度社会的若干真实情况,如上层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以国王豆扇陀为代表),下层劳苦大众(以渔夫、宫女为代表)的难堪处境等,从而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不满,和对爱情、婚姻生活的理想。
《沙恭达罗》之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意义,且给人们以崇高的美感享受,和它在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区别于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关。作品主要以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题,没有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迦梨陀娑充分自如地利用古老故事中的神奇变幻,加进自己的想象,使古老的传说与现实的世界融会沟通,生活真实与审美理想水乳交融。在这里,作家突破了现实主义的规范,不是拘泥于人物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而是恰到好处地赋予他的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以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之既不违背艺术真实的要求,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理想。
诗剧的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是作家理想中女性的典型。迦梨陀娑成功地运用诗的比兴手法,来刻画这个理想化的善良而美丽的古代印度妇女的典型形象。她有如野林中的花朵,具有天生的丽质,她自己爱野林中的花木就象爱她的姊妹一样。剧作家将人物安排在秀丽和谐、繁花似锦的自然怀抱之中,环境与性格融为一体,以环境的秀丽,烘托出她的秀色天成。在她身上不仅洋溢着一种魅人的青春之美,而且有着一种娴静、质朴的内心生活。她的性格非常鲜明,跟史诗《罗摩衍那》中贤妻良母型的悉多一样善良而美丽,但那种束缚悉多的近似“三从四德”的封建意识,在沙恭达罗身上比较少见。她的性格以温柔和顺为主,然而在柔顺之中也不乏刚强的一面。作为一个大自然中森林道院里的苦行者,沙恭达罗却大胆地追求人间的幸福,她一见到豆扇陀后,便对他怀着一种由衷的好感,尽管明知这是净修林里的清规所不允许的。她在国王面前含羞作态,而又毕竟用干闼婆方式结了婚。当她遭到丈夫的遗弃时,她对豆扇陀发出的谴责也是合情合理、颇有分寸的,并不失矜持和庄重。
剧中国王豆扇陀的形象,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现实生活中的国王,他之追求沙恭达罗,“正如一个厌恶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一般,万岁爷享受过了后宫的美女,现在又来打她的主意”(第一幕)。而且跟《优哩婆湿》中国王补卢罗婆娑一样,豆扇陀在钟情于沙恭达罗时,意识中也不无玩弄女性的成分,他把女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美容、美德,看作是供自己享受的对象。一旦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将她遗弃,这是一般国王的行径,不足为怪。在这些地方,剧作家侧重地运用写实手法,揭露了统治者荒淫无道的面目。另一方面,作者又把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理想,寄托到国王豆扇陀身上,写他始终对沙恭达罗一往情深,而把国王对沙恭达罗的遗弃处理成受了大仙人达罗婆娑诅咒的结果,引起诅咒的原因则是由于沙恭达罗自己过分沉溺于爱情,因而得罪了这位大仙人。这样,迦梨陀娑终于使剧中人物和读者相信,国王对沙恭达罗的爱情始终是忠贞不渝、可以信赖的,他的行动也是真实感人的。迦梨陀娑在第五、六两幕中表现了豆扇陀失去和恢复记忆前后对待沙恭达罗的态度。失去记忆的国王,仍为沙恭达罗的美貌所倾倒,但他无愧于心,庄重自持,举止得体;恢复记忆后,他的追悔和自我谴责之情,又如“毒箭穿心”,表达了他对沙恭达罗深沉、真挚的感情。这样,就从这个侧面寄托了作家的理想。顺便指出,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仙人诅咒应验这个关节,使它成了这种恋爱婚变一般以悲剧收场,变为以喜剧终结的转折点,从而紧扣了表现纯贞爱情这一主题,使全剧融会在浪漫抒情的艺术氛围之中。仙人诅咒应验是否可信,当以作品的神话传说成分和浪漫主义特色来看待,何况古代印度人是相信有仙人诅咒的。
从剧本对沙恭达罗和豆扇陀内心情绪和举止行为的生动描绘中,不难看出,迦梨陀娑并非在为现实生活中的帝王后妃立传,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纯贞爱情和美满婚姻,既是作家的理想所寄,又代表了当时普通印度人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剧本对健康、理想和美好愿望的大胆肯定,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
再则,作品所写的是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的、男女双方的自由恋爱,这种干闼婆式的婚姻,无论在奴隶社会抑或在封建社会,都是被根本否定的。作家所歌颂的男女主人公的自主婚姻,正是突破当时社会常规的叛逆行为。剧本生动形象而又令人信服地描绘了沙恭达罗在事件进程中,在冲破当时婚姻制度的羁绊时所经历的内心矛盾和斗争。事实上,为了追求爱情的幸福,沙恭达罗终不免受到社会势力的阻挠,经受了巨大的折磨,剧中大仙人达罗婆娑正是这种社会势力的象征。剧本歌颂这种自由结合的婚姻,赞美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曲折地表达了对社会恶势力的憎恨,也正符合当时广大普通印度人的理想和愿望。这种积极的思想倾向,是难能可贵的。
如前所述,剧中豆扇陀的形象有其复杂性,由于作者的理想所寄,他被处理成“情种”的形象,从而写了他一些好品德,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相形之下,他的所作所为,又远不如沙恭达罗的纯朴和完美,这因为他毕竟身为国王,脱不净他那所属阶级的劣根性的印记,尤其是他对沙恭达罗的一度遗弃,不管出自什么原因,终归透露出当时社会妇女的无权地位。因此,从对豆扇陀行为的这一个侧面的描述中,亦可窥见作品的批判意义。
《沙恭达罗》的语言充满了诗意,构成一部优美的抒情诗剧。特别是第四幕沙恭达罗别离净修林的场面,充满了离情别绪,烘托了沙恭达罗的内在性格特点。
在戏剧结构方面,诗剧各幕之间,衔接自然,波平浪起,引人入胜。第一幕,沙恭达罗始终未与豆扇陀交谈,却用一种所谓“心理推进法”,通过人物之间在心理上的互相揣摩,展示各自的内心世界,从而把剧情推向前进。第二和第六两幕,沙恭达罗不曾出场,观众不仅不会感到沉闷,而且从国王对沙恭达罗一往情深的追求或怀恋中,更使我们步步加深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关注。
人物语言的充分个性化,富于戏剧性,形象生动,切合人物身分,又饱含哲理性,也是诗剧的特色之一。如写国王的侍从自感已经衰老,就在人物的自白中加进了一条“杖”作为他虚度了几十年光阴的见证:“我执着这条杖保卫国王的后宫。我心里想,这只是形式上的制度。许许多多的时光已经消逝过去了。我行路蹒跚,它却成了我的支柱”。通过这段独白,这位侍从飘零的身世,悽怆的内心,就落到了实处,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迦梨陀娑作品中高超的艺术技巧,至今仍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