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十多年前研究生院的日聆夜读,使我熟悉了“国外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随即倘佯于汉学之苑,而探奇揽胜了。
  西方汉学确有引人入胜之处,“西论中用”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很早就想写一本书,描述它的风姿与瑰玮。不过,在国内攻读西方汉学,原始资料严重不足,一些重要书文,莫知其详。一度曾想就京沪所集,量米为炊,但援笔之后,时时捉襟见肘,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也不满意,遂搁置一旁。后来相继获得赴英、美访学的良机,眼界才为之大开,书箧才得以充盈。回忆当时翻阅搜罗之急切,提携复印之劳顿,每每感慨万千!满载而归(但并非已尽揽汉学珍奇),写起来自然顺手多了,于是这本书由初稿的十几万字,增加到了三十几万。
  在成书过程中,师友多人给予关心和鼓励,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得遇两位知名学者,更是平生的大幸事。一位是遐迩闻名的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他曾长时与我同在一个研究室。我借便请教,如生从师,听他徐出隽语,获益良多。这即是序言中“我是看着他写成此书的”一语的底蕴。另一位是中华书局总编辑、古典文学研究界名家傅璇琮先生。集体课题“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立项时,我前去求援,他见这个项目颇有价值,便欣然应诺了。他十分忙碌,却不惜费时劳神,为此事筹谋,而且事无巨细,全力相助。流逝的岁月已经证明,他是我们撰写小组的坚强后盾!访美期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汉学家王靖献、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白保罗(Frederic P. Brandouer)等教授,以及比较文学系主任恩斯特·贝勒(Ernst Behler)教授,赠文赠书,热情感人。拙作部分章节,曾请专家和同道审阅,除了钱、傅二位先生外,王善忠、杜书瀛和董乃斌等几位先生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谨向上述专家、学者深表谢意!尽管得到名家指点,但拙作的缺点和错误,仍须由我个人负责。
  近年来商潮汹涌,学术著作渐受冷落,江苏教育出版社却慷慨解囊,扶持学术研究,这无疑是一种目光远大的义举。该社总编辑徐宗文先生和编辑室主任杨九诠先生给予了种种帮助,我们对此也深致谢忱!
  周发祥
  丁丑仲春识于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