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秦汉文学(前221~前89年)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

  第一节 秦代文学
  一、《吕氏春秋》
  1、作者
  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2、内容《吕氏春秋》兼有儒道法墨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它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3、艺术特点  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论述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往往以寓言故事为比喻,因而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
  二、李斯
  1、生平 李斯,楚人,曾师事荀卿,后为秦丞相。2、《谏逐客书》
  写作背景:秦国宗室大臣认为六国客卿入秦皆从事间谍活动,故驱逐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故写此文,反对逐客,认为要富国强兵就必须不分国别地域地广集人才。秦王听之,停止“逐客”。
  艺术特点:文章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辞学的习气,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流畅,与汉初散文和汉代辞赋也颇为接近。

  第二节 贾谊和汉初散文
  一、贾谊
  1、生平 见课本2、《新书》内容贾谊在《新书》中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3、贾谊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专题性政论文,如《过秦论》。②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引发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③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说理的文章。4、贾谊是汉初著名辞赋家  ①什么是赋?
  赋是由散文与诗(包括骚)交融而诞生的,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以铺陈的手法状物写情,讲究押韵、对仗。②贾谊骚体赋的特点 其赋在形式上,趋向散体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楚辞向新诗体过渡的痕迹。 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
  二、汉初其他散文家
  1、 晁错 《论贵粟疏》2、 邹阳 《上吴王书》、《狱中上吴王书》

  第三节 枚乘
  一、生平
  见课本。
  二、《七发》
  1、《七发》内容:“说七事以启发太子”。 2、《七发》艺术特色:铺张。铺写过繁,刻画有余而生动不足。 3、《七发》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式的第一篇作品。
  三、新体赋的特点 1、内容上,对帝王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 2、形式上,进一步散体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四、枚乘散文1、今存《谏吴王书》及《重谏吴王书》2、特点:善用比喻,多为排偶句,有明显的辞赋特点。

  第四节 司马相如及其他作者

  一、司马相如
  1、生平 见课本。2、大赋代表作《子虚》、《上林》。①结构:主客问答形式。②内容:见课本。③艺术特色:
  A、铺张,赋中人物的夸饰铺张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文章壮阔的气势。

  B、以大量对偶、排比句层层渲染,增加了文章词采的富丽。

  C、缺点:有时夸张失实,铺张过分,板滞少变,堆砌辞藻,好用奇字僻字。3、骚体作品《大人赋》、《长门赋》。
  二、汉武时代其他作家
  1、东方朔的散文赋《答客难》。2、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属“杂家”著作,是刘安宾客集体著作,主要是道家和阴阳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