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学习提示:从内容上来讲,着重于“文革”后文学的第一个浪潮--伤痕文学,但不同于其它版本的文学史的阐述,其深刻与独特在于,特别注重对“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内伤”的揭示和个人对“文革”的反思,以不怨天尤人,也非慷慨激昂果敢上忧郁;二不片面偏激,而是从心理的深层反思“文革”的成因和恶果及其带给人们的启示和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暗合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恢复和高扬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以及新文学传统恢复初始在创作中体现出的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内涵。
  学习本章,首先从面上把握“伤痕文学”以其实际创作成果和精神实质上体现五四传统,再通过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解读,领会几代作家的内心忏悔和心灵反思的深刻内涵,探究其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
  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以反省、批判、审视、展望为特征的新文学现实战斗精神再度高扬。
  “三只报春的燕子”。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艺界一系列拨乱反正与文艺争鸣活动。
  知识分子创作群体与个性精神的重新整合:老作家的心灵反思;“归来诗人”的主体性思考;“朦胧诗”的崛起,精英意识的表现与中国诗歌现代主义的孕育。
  伤痕文学:
  血和泪的文学,感性的批判。是新时期文学浪潮的第一波,发端于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相继有一批文学作品问世,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思想内容上的基本特点:(1)否定文革。(2)反个人崇拜。审美形态上的基本特点:(1)开启悲剧意识。(2)回归现实主义。
   刘心武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问题小说--市民小说--文化小说;
   即思考的文学--文学的思考--文学的探索阶段,从对政治的视角转向人的视角文化的视角;
   《班主任》以其老师的敏锐观察控诉四人帮的愚民政策,揭示极左对青少年的戕害,否定文革的文化大倒退。其独特性在于刻画出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和心灵伤痕。
   宋宝琦、谢惠敏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人生形态扭曲,一个思维方式僵化。特别是后者,更有警世的作用。
   此期,刘心武还有《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影响也很大。政治的视角,说教的语气,且每篇小说中树立一两个正面形象来鼓舞人心,显出刘心武艺术上的准备不足,但《班主任》在新时期小说中起了开拓奠基的作用,初步奠定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爱每一片绿叶》由“政治性、政策性向社会伦理道德领域转移”,这是一篇“给个性落实政策”的作品。虽还有说教,但已进入着力描写人的性格和命运领域。
   《如意》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进入写人,写人的内心,写人的命运,表现作者出对普通人尊重、关心和理解。石义海“人要善待人”的人生信条,表现出朴素的人道感。
   《立体交叉桥》向市井风俗和文化小说发展。
   《钟鼓楼》集大成者。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八十年代全方位的市民生存状态(2)桔瓣式结构(3)浓郁的京味。
   刘心武视人道主义为中心议题,以其敏锐性取胜,使之在各个文学潮头中都有地位。《风过耳》《栖风楼》《四牌楼》等长篇小说,《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记实小说也有较大影响。

第二节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
  重倡“五四”精神与知识分子人格,反省忏悔一代知识分子悲剧性的心路历程。
  《随想录》的作者巴金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解放后创了不少散文,“文革”爆发后,它不仅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而且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在十年文革动乱中,他亲自耳闻目睹了大量的“极端残忍”而又“十分滑稽”的悲剧与闹剧,经历了家庭和个人的坎坷遭遇,这些“特殊经历”都使他对人生的思索与认识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超越,更臻于深刻与成熟。他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沉淀,尤其是文革动乱给心灵造成的极大创伤,都加以理性的反思,将坦诚、智慧和品格都熔铸于笔端。从1978年底起,74岁高龄的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至1986年9月,共完成40余万字的“随想录”的写作,然后按发表时间顺序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称为《随想录》。
  五集《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能够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自身的范畴。
  五集《随想录》也是巴金晚年对人生探索与总结的记录。巴金说:“在我,自信和宣传的时期已经过去,如今是总结的时候了。”(《序跋集》再序)他把这个总结看作他“这一生的收支总帐”(《无题集》后记),是他“这一代作家留给后人的遗嘱”(《探索集》后记)。
  这一“总结”或“遗嘱”是以对文革的理性反思为出发点的,正如后来他在《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所说:“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种事情,我的思路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街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有不少篇章都是记录文革给他的家庭、亲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和“四人帮”及其所推行的极左路线造成的民族灾难。更为令人警醒的是,“文革”遗毒并未因“文革”的结束而消失。基于此种认识,巴金老人不止一次的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意在避免“文革”悲剧重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想录》正式巴金用纸和笔和着血泪建立起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第三节  年轻一代的觉悟与反思:《死》
  《死》中主观情感的沟通。在良知立场上陈述“一代人的困惑和一代代的困惑”个人化方式反省历史与时代。
第四节  民族命运的自觉承担:《一代人》
  顾城诗歌创作及“朦胧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三个崛起”的基本内容。
  《一代人》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象征意味。
  顾城(1956--1993)生于北京,69年随父亲下放农场多年, 74年回京,做过翻砂工、木工等,77年以来发表作品《黑眼睛》等。顾城是位注重感觉的诗人,带着某种童心和天真,但又融进对世界,对人生的直观感受和深沉思考。
  《一代人》:
  短短两句诗容纳了十分深广的内容。两个黑字象征描绘了是非颠倒的浩劫岁月及其对的灵魂与躯体的扭曲;第二句写十年浩劫没有泯灭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光明的追求,而是造就勇于探索的一代新人。这两个充满着悖论意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强烈的语言表现力,形成一个艺术张力极大的审美空间,给读者以启迪与联想。
  顾城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总共只有短短的两行,它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自明的,类似的意象组合在其它“朦胧诗”作品中也常可见到;比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比如顾城的另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一代人》的意象则更为简约、自然,明白地表达出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感受和意愿。
  “朦胧诗”的崛起一直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个人的情感表达往往也是整个社会的情感的投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是笼罩了所有诗人的疑问。向来被称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尽管一直沉醉于他的梦幻般远离尘嚣的“生命幻想曲”中,却也开始探索时代的问题,这首《一代人》就是一个最直接的回答。其实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像顾城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面对“黑夜”毫不妥协,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可以说这便是北岛、顾城和他们这“一代人”对苦难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
思考与练习
 1 以“伤痕文学”为发端的“文革”后文学为什么能够在政治上得到支持?以《伤痕》、《苦恋》等作品为例。
 2 为什么说巴金的《随想录》复活了“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和个性解放传统?
 3 “归来的诗人”对历史怎样进行反思?“朦胧诗”对现实的批判、对诗艺的探索有什么成就?分别以艾青与北岛、顾城的诗为例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