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香港文学述评

一、香港文学概述
  虽然香港在近代沦为殖民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影响香港的主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一)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
五四新文学对香港影响甚微。
  20年代,现代香港文学逐步发生。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培植了香港第一批新文学作者;1929年,香港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文学在香港的发展。
  30年代,是香港新文学的勃兴时期。新文学刊物大量涌现,大量新文学作品发表,初步显示了香港新文学的成就。重要的刊物有《红豆》,重要的作家有侣伦等。
  (二)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些内地文化人士避战乱南迁至港,如巴金、茅盾、戴望舒、萧红、端木蕻良、叶灵凤、施蜇村、夏衍、林语堂、萧乾、郁达夫、巴人、陈残云等。南来作家对香港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使香港的新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这些作家写于香港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茅盾的《腐蚀》、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大时代》、夏衍的《春寒》等;中篇小说有许地山的《玉官》;短篇小说有萧红的《后花园》、《小城三月》等;散文有茅盾的《劫后拾遗》、楼适夷的《香港的忧郁》等;诗歌有戴望舒《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袁水拍的《后街》等。
  (三)战后香港文学
  1941年香港沦陷,南来作家大多撤回内地,香港文学处于凋零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后,香港文学逐渐复苏。从1946年夏天开始,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残酷镇压民主运动,大批作家为了躲避战火,再次来到香港。如郭沫若、茅盾、夏衍、叶圣陶、郑振铎、冯乃超、臧克家、欧阳予倩、陈残云、胡风、孟超、聂绀弩、秦牧、廖沫沙、吴祖光、端木蕻良等。他们从事创作,创办报刊,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郭沫若的《洪波曲》、茅盾的《锻炼》、黄谷柳的《虾球传》、聂绀弩的《天亮了》;诗歌有邹荻帆的《浅水湾》等。
  《虾球传》描绘了动荡时期的社会风俗画,具有香港特色而倍受好评。
  (四)50、60年代的香港文学
  建国后,南来作家大部分返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同时,一批对新中国政权持有异议和疑虑的右翼文化人士从内地到港,他们鼓吹“反共”文学。50年代的香港文学笼罩着浓厚的政治意识,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但占主流的还是南来作家,尤其是张爱玲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同时,香港本土作家逐渐成熟,成为香港文学的一支生力军。
  5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文学在香港兴起。影响最大的是刘以鬯,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酒徒》。
  这一时期,通俗文学也开始勃兴,香港工业化带来了文化工业和较为成熟的市民阶层,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主要以武侠和言情小说为主,旁及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和专栏杂文。
  武侠小说: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现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大多以史实为据,尤其偏爱民族冲突、朝代更替之际的风云变幻和人事沧桑。作品透露出浓郁诗词气息,具有书卷气。
  金庸被成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武侠小说的泰斗。他的小说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广为传读,金庸成为20世纪知名度很高的华文作家。
  言情小说:如依达、亦舒、岑凯伦等的言情小说创作。
  (五)70年代后的香港文学
  70年代后,香港文学步入繁荣时期,小说、散文、诗歌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言情小说继续走红。反映香港“九七”回归的创作大量出现。
  二、主要作家介绍
  (一)金庸(1924.2-): 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一望族--查氏家族。1932年查良镛八岁,读到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此后对武侠小说日渐着迷。1939年查良镛十五岁,读初中三年级。与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出版后,不单畅销浙南,还远销到江西、福建等省。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首次出版,也是查良镛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查良镛十七岁,就读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因战事,其间查良镛随学校辗转余杭、临安、丽水等地,一度只能靠政府发给的公费度日,穿草鞋、受军训、四处颠沛。同年,查良镛因在学校壁报撰写《阿丽斯漫游记》一文讽刺校训主任,而被校方开除。1944年考入当时设于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立志将来做个外交官。但当年,查良镛因对当时横行校园的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向校方投诉,结果被勒令退学。退学后,查良镛通过任中央图书馆长的表兄,在图书馆阅览组挂了个职衔。这期间,查良镛在图书馆借工作之便大量读书,尤其细读了英文原著司各特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传》,以及大仲马的《隐侠记》、《基度山伯爵》等,对日后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1945年抗战胜利。查良镛随家人返回家乡。随后,查良镛去了杭州,在当地的《东南日报》作外勤记者。1946年查良镛辞去《东南日报》工作,转去上海,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同年秋天,上海《大公报》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翻译,查良镛在3000多名应聘者中,最终以出众的才华被录取。1948年3月15日《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调派香港。时年24岁。1949年11月,查良镛在《大公报》发表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法论文,此后又不断有此类文章发表,并引起当时在东京的中国国际法权威人士梅汝璈赏识。1950年应梅汝璈之约查良镛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职,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并因此行导致第一次婚姻破裂。回到香港后,查良镛重入《大公报》,几乎被拒之门外。1952年《新晚报》复刊,查良镛转去《新晚报》编副刊,并以姚馥兰和林欢的笔名在《下午茶座》撰写影评;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在《新晚报》,与同为副刊编辑的梁羽生成为好友,时常在一起下围棋;又因共同喜欢武侠小说而颇有共同语言。
  1955年因罗孚举荐,开始写武侠小说。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1956年《碧血剑》开始连载。10月与梁羽生、白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辟《三剑楼随笔》专栏。1957年查良镛辞去《大公报》职务,进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同时写作《雪山飞狐》。之后写《射雕英雄传》,引起轰动。1958年入长城电影公司后,以林欢为笔名写出《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有女怀春》、《午夜琴声》等剧本。同年与程步高合导了《有女怀春》。1959年与胡小峰合导《王老虎抢亲》。同年,退出长城,自立门户,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伙共同创办报纸。5月20日,《明报》创刊。《神雕侠侣》在《明报》连载。同时,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1961年 7月6日,《倚天屠龙记》开始在《明报》连载。同时,又连载《白马啸西风》。1962年 《明报》因大量客观报导“逃亡潮”而名声大噪,发行量大增。 1963年 9月3日,《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4年 10月至11月,与《大公报》展开一系列笔战。 1965年5月至6月,赴欧洲漫游,《天龙八部》由好友倪匡代笔。年底创办《明报月刊》。 1966年 发表一系列分析“文革”的社评。 1967年 香港爆发“六七暴动”。金庸因支持港府严厉镇压“暴动”,和《明报》成为左派分子重点袭击目标。同年,分别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后双创办《明报周刊》。同年创作《笑傲江湖》。 1969年 创作《鹿鼎记》。 1972年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封笔。 1973年 4月,以《明报》记者身份赴台湾做为期10天的访问。6月,在《明报》连载数万字的《在台所见所闻 所思》,引起广泛关注。 1979年 9月,台湾远景出版社正式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首次正式进入大陆。10月,台湾远景出版社社长沈登恩公开征集金学研究稿件。此后,《“金学”研究业书》出版,使金学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1年 7月,金庸携妻子和一对子女应邀回大陆访问。7月18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金庸一行。 1984年 9月26日,中英双方草签关于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金庸出版了《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之一》一书。10月16日,再次应邀赴京访问,受到胡耀邦接见并与之长谈。 1985年 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下式成立,金庸被委任为委员。 1986年 4月,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 1988年 11月,金庸的“主流方案”引起轩然大波。金庸连续12天发表题为《平心静气谈政制》的文章,为自己和“主流方案”辩护。 1989年 5月20日,宣布辞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职务。在《明报》创办30周年庆祝茶话会上,宣布不再担任《明报》社长职务,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年 金庸与明报企业签订了三年的服务合约,表示最后为明报集团服务三年。12月,与于品海联合宣布:智才管理顾问技术收购明报企业。 1992年 2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作了题为《香港和中国:1997年及其后五年》的演讲。12月,回家乡寻师访友,并为嘉庆市捐建金庸图书馆。 1993年 发表题为《功能选举的突变》的长文,抨击彭定康的政改方案。3月18日,应邀赴京访问。江泽民会见金庸,与之长谈。4月1日,宣布辞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次日发表《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一文,作有关退休的解释。 1994年 1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第一部英译本。3月,北京三联书店隆重推出《金庸作品集》简体字版。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一书中,金庸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列第四位。 10月,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了“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学术会议,1999年6月,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1999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亚洲周刊》、《国际文化专刊》个举办了一次“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评选活动,金庸各有两不作品入选前五十名。有人将金庸作品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金庸的通俗武侠小说大有被纯文学招安的态势。
   12月,第一部关于金庸的传记《文坛侠圣--金庸传》由远景出版社,明报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分别在台湾,香港,大陆同时出版发行。
  1980年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广州《武林》杂志连载,标志这金庸武侠小说进入解禁后的大陆文坛。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小说正版出版已愈亿册。
  主要作品:《书剑恩愁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小说特点:
  1、博大精深、丰富宏阔的文化内涵。涉及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学、医农、技术各方面,其取材之博,场面之大,描写之精,刻划之深,为中国历代小说中所罕见。
  2、现代意识。否定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在小说中渗入了民族观念、个性解放和独立精神,呈现出个性主义色彩。对传统武侠小说的超越。采用武侠小说这种通俗的形式,引发对历史、文化、人情、人性的深刻探索与思考。
  3、通俗的形式下蕴涵的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小说成功地探讨了人性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他的小说,把佛家 、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熔于一炉,时时体现出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芸芸众生的大悲悯,大超度;他的小说,悲天悯人,劝人为善,劝人爱国爱民,和平相处,劝人胸襟开阔,发愤图强,劝人行侠仗义,抑恶扬善,读金庸的小说,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从而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4、丰富的人物画廊。传统武侠小说以情节的传奇性取胜,精神则重视对人物的塑造和表现,呈现出典型而复杂的人物群像。
  5、优美而自然语言,介乎文白之间而又能雅俗共赏,富于表现力、节奏感和音乐感。继承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现代小说的精萃,充分发挥汉语的特长,其文笔之精练老到,足以为现代中文作家之典范。
  6、巧夺天工情节和构思。集正史与民间传说于一书,曲折复杂而又井井有条,天衣无缝。因此他的小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国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幼,皆可读其书,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还创造了一些感人至深 的光辉人物形象,成为许多中国年轻人心中的楷模。
  局限:主题较单一,以侠赋义;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程式化;故事神话化、童话化。
  王朔的批评:“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发的幌子下诲淫诲盗”,侠和匪无异,只是谋得了假道德和伪正义的虎皮而已。人物狭隘粗野,好像机器人作业。不合理的事情跟着情节硬干。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一见面就打架,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故事情节以此为推动。“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了”。
  王朔把金庸小说,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称为“四大俗”。读金庸小说是“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
  (二)徐訏:代表作《鬼恋》、《江湖行》等。1943年被出版局称为徐訏年。
  (三)刘以鬯(1918-):原名刘同绎。主要以反传统而著称,小说被称为实验小说。1963年出版的《酒徒》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