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一、50、60年代小说概况
  (一)创作方法: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二)创作题材: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
  1、历史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如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
  短篇小说有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其间的代表作。
  如反映20、30年代革命斗争的有:孙犁的《风云初记》,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功队》,李英儒的《野火春分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梁斌的《红旗谱》(反映中国农民革命的史诗)等。
  短篇小说有孙犁的《山地回忆》、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党费》等。
  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有杨朔的《三千里江山》、陆柱国的《上甘岭》,短篇小说有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写古代历史的有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部)等。
  人们充满激情的再现战争的风貌,歌颂革命,缅怀战友。
  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小说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史诗风格:用文学的形式真实的再现某一时期,某一事件的社会场景,理性的共性取代了感性的个性,作者不能深入历史、反思历史的悲剧性因素。
  纪实品格:常常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具有自传色彩。作者多是战争的参与者,他们多为客观叙事,而不是将自身生命沉潜于历史,进行主观探索。
  政治色彩:体现政治的要求和导向,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创作方法后来演变为“三结合”的极端。
  2、现实题材: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的有:马烽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短篇小说有: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等,长篇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等。
  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的有:李准的《李双双小传》,具有较高价值的有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的《实干家潘永福》、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描写两条道路斗争的小说有浩然的《艳阳天》,陈登科的《风雷》;反映工业题材的小说有: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艾芜的《百炼成钢》,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草明的《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等。
  在这一阶段,也存在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有: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建国后最先遭受批判的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李威仑的《爱情》,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短篇。
  “三红一创”(《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三)创作成就
  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艺的干预。
  (四)本阶段文学的缺限
  1、文艺政治化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理解的简单、机械化
  文艺表现政治、革命、战争,文艺为社会的服务直接理解为对政治的服务。文学主要集中与对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战争的表现,有对政策图解的倾向。
  2、题材单一化
  主要集中于现实和历史题材,以党的革命斗争和现实政策为主要参照点。忽视了社会生活丰富性、复杂性。
  3、手法简单化
  片面追求大众化、民族化,用狭隘的现实主义,使用图解历史、图解政治的方式进行创作,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主要是肯定性歌颂,缺少对生活的深层次挖掘。作家的个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人物形象扁平化
  主要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形象,人物形象类型化、模式化。
  5、作家非专业化
  作家往往借助自己熟悉的历史和生活写作,具有历史再现性质,文学创作的修养不够,许多成为了“一本书作家”,如杜鹏程、洪波、杨益言等,作家的文学素养不能够支持长期的创作。
  二、主要作家作品介绍
  1、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青年时代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赴延安,解放后担任过陕西长安县委副书记。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种谷记》(写于1947年的长篇小说,反映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铜墙铁壁》(写于1951年,写解放战争中农民护粮支前的斗争,表现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的铜墙铁壁),《狠透铁》(1958年中篇小说),《创业史》(1960年,长篇),散文集《皇甫村的三年》(1956年)。
  《创业史》:写两代农民创业立家的故事。旧中国梁三老汉租中田地,10年创业失败,养子梁生宝承父志,继续创业立家,但兵荒马乱,地租沉重,创业梦想破灭。解放后,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终于实现了创业立家的夙愿。小说的重点是写解放后,农民分得土地后两代农民在创业观念上的冲突和变迁,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难历程。
  作者通过梁家两代人不同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况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够彻底翻身,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各阶级和各阶层人物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农村阶级关系及各阶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新排列、新组合,完整地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特别是他们对待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私有制所持的立场和感情的飞跃。也可以说,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创业者的心灵史。
  小说成就和意义:
  深刻的主题,宏伟的气魄。表现了农民翻身和创业的艰难历程;写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史。
  塑造了众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了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作品体现出作家的平民意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受;展示了农村合作化前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过程。
  独特的艺术风格。开阔、浑厚、热烈而细密的艺术风格。
  人物分析:
  梁生宝:是一个从旧中国小生产者成长起来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农民的典型。顽强坚毅,忠厚善良,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色彩。
  梁三老汉: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狭隘小生产者观念的旧中国农民的典型,苦大仇深,思想保守,狭隘自私,但又勤劳善良,热爱土地。体现出农民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代表。是教育的对象。
  郭世富:中农的代表,顽固维护私有制,对封建主义还存有幻想的落后农民典型。是改造的对象。
  姚士杰:富农的代表。仇恨新社会政权,阴险狡诈,妄图扼杀新生政权的敌对阶级代表。是专政的对象。
  郭振山:农民中的两面派,幕后支持农村合作化,落后的农民干部典型。是争取的对象。
  小说也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刻画,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展示了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揭示了农民解放,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艰难性。
  艺术特点: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善于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与哲理性议论结合起来塑造人物群像;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在矛盾冲突中突出和展示人物性格。
  局限:政治理念过重:以社会政治运动全过程作为小说的线索,使作品表现面比较单一,有图解政治之嫌;过分夸大了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对人物阶级分析简单化、绝对化,人物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展示不够;对几类农民的描写主要集中于阶级分析,对他们的合理性要求完全按照阶级分析标准定位,对农村现实中农民要求的复杂性重视不够,对农民中积极的可以改造争取的因素没有注意表现。
  对人物性格刻画不足,情节冲突不够,抒情议论过多。对人物主要采取阶级分析法,对人情、人性美展示不够。
  2、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主要作品有《红旗谱》(1957),《播种记》(1963年),《翻身纪事》(1978),《烽烟图》(1983年)等。
  《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写出了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描写了锁井镇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和冯老兰一家两代农民的革命英雄谱系,反映了他们由单枪匹马的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斗争的过程。尤其是通过反割头税和保定二中学潮,表现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北方农村的革命形势,塑造了朱老忠、严志和、江涛、运涛等人物形象。艺术的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只有汇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才能取得成功。
  作品出版后,评论界给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十年来我国文学创作中突出的收获”,小说主人公朱老忠被成为是继鲁迅以来的整个文学塑造另一个典型形象,小说后被改变成同名电影,2004年被改为同名电视剧。
  人物分析:
  朱老忠:疾恶如仇、刚直不阿,行侠仗义、慷慨豪爽,坚忍不拔、深谋远虑,是燕赵侠义精神和新时代英雄精神的结合体。他的生活道路,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时代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
  严志和:忍辱负重、逆来顺受,保守狭隘、软弱动摇。是落后农民,受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农民典型。
  艺术成就:史诗般的展示了冀中农民的革命斗争,具有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开掘。
  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借鉴了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技巧,故事性强,故事相对独立。
  语言充满了乡土气息,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化。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对北方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的描绘雄浑凝重,与主题相得益彰。
  局限:对革命者性格缺乏丰富性展示,性格扁平化抽象化,缺乏对人物性格变化过程的描写,性格发展过于突兀,缺乏人情、人性美。
  3、杨沫(1914-1995):女,原名杨成业。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1958年),新时期写有《东方欲晓》、《芳菲之歌》、《我的日记》等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从“9·18”到“12·9”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爱国青年学生为抗日救亡所进行的顽强不息的斗争。小说主人公林道静原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反对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当她为个人解放、个人前途奋争而又屡遭挫折的时候,在党的指引下,经过艰苦的自我改造和投身革命实践,最后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作品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坚强不屈的共产党人形象,以及王晓燕、余永泽、戴愉等不同知识分子的形象,比较全面的反映了30年代初、中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风貌。
  艺术成就:塑造了一个从个性解放到献身社会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逻辑的展示了林道静的成长历程,形象的说明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必要性和艰苦性,使其成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教科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示了30年代早期、中期尖锐激烈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展现了以北平为中心的青年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群像,揭示了时代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彷徨、犹疑后觉醒的王晓燕,追名逐利、庸俗卑微的余永泽,虚荣放纵、沉沦堕落的白莉萍,背叛革命的戴愉等)
  浓郁的抒情笔调。情景交融,细腻含情的女性意识。
  (林道静具有自传性质,在一种纯洁中走向革命,使看惯了剑拔弩张紧张战斗作品的读者有一种亲切感,林道静是一个不需仰视就能看清的、生活在周围的人物,头上英雄的光环,可以就近学习和效仿。她那伴着忧伤、孤独、苦闷的个人奋斗历程,更能够引起青年知识分子的共鸣,这种亲切感是《青春之歌》得以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也正是这种作品中流露出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一度使作品遭到种种批评)
  4、李准:(1928- ),蒙古族,原姓木华梨。中国农民最熟悉和热爱的作家之一。1953年因为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触及到防止翻身后的农民两极分化这一尖锐问题,提出了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问题,由于切合了政治,受到高度重视,全国三十多种报纸、十多家刊物加以转截,从此一举成名。之后共发表五十多篇小说,近二十部电影文学剧本、两部散文集。 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李准是真正的多面手,是同时在小说和电影两条战线上作战并取得成就最突出的作家。小说方面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卖马》、《不能走那条路》、《芦花放白的时候》、《车轮的辙印》、《李双双小传》、《春笋集》、《李准小说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电影剧本有《走乡集》、《李准电影剧本近作选》等。李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表现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带着友善的微笑,批评农民身上传统的狭隘自私心理,满腔热情地歌颂公而忘私的社会主义新人,成功地塑造了李双双、孟广泰、郑德和等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先进农民形象。像李双双这个人物,甚至被编在歌曲里一代代传唱,成为农民最崇尚的模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是当代文学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方面十分成功的范例。李准在艺术上注重白描,细节描写有绝技,形成了拙朴、平易、诙谐的独特风格。《李双双小传》(1960):是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致力于人物的塑造,细节生动,性格鲜明。
  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前身是创作于1974年的电影文学剧本《大河奔流》,后改写而成。是。作品是为了展示民族精神、展示对民族的前途信心而创作的。是1938年抗战国民党当局“以水代兵”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历史大劫难的真实记录。这场劫难中安徽、河南、江苏44县遭到灭顶之灾,千万人流离失所,百万人葬身鱼腹。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位背景,写出了“水、旱、蝗、汤(恩伯)”重重灾难的打击下,黄泛区难民迁徙奔命、辗转挣扎、重建家园的艰难历程。开拓出了足以表现一个时代民族生存和苦难的艺术空间。是一曲民族生存斗争的壮歌。是一幅具有地方色彩的黄河民族风情画。
  5、茹志鹃(1925-1998):女,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生活的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等。
  作品具有“清新、俊逸、委婉、柔美、细腻”的风格,具体表现为:
  1)反英雄主题:写小人物、小事情;
  2)重视人情、人性美的表现;
  3)充满了女性的温婉和细腻;
  4)充满了象征的诗意抒情。
  《百合花》(1958)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作者用抒情的笔法,抒发了同志间的真挚友谊和异性间朦胧的爱恋,给残酷的战争和艰难的岁月留下了一缕美丽的温馨。作品写了一个乡间战地救护所发生的女文工团团员和新媳妇怀念通讯员小战士的内心活动,写出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取得了审美心理的奇妙感应。作品创造了一种中性和软性的艺术色调,通过讨论被理论界和群众所接受,从而使五六十年代之交一种被称为“阴柔美”的艺术风格得以合法存在。周立波的短篇小说、郭小川的叙事诗、京剧《谢瑶环》、《李慧娘》、电影《早春二月》、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等作品,可以看作是对《百合花》风格的回应。
  6、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孙犁善于写战争年代的生活,但避开了严酷的战争场面,重视对人的心灵和精神的表现和挖掘,常常用真诚的笔触、白描的手法写环境、人物、细节,“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具有诗化小说的风格,“阅世之深和行文之力”是同时代作家中少有的。
  《山地回忆》写抗战时期在阜平的一段生活经历,表现了军民情谊,是对人间真情和逝去岁月的美好回忆。
  《铁木前传》(56年)是孙犁的代表作,也是十七年最为优秀的中篇小说之一。小说写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的故事。两位在抗日战争中走村串户,情同手足、相依为命,他们的儿女(六儿和九儿)也在飘荡生涯在青梅竹马亲如一家,两家相约在孩子成人后结为亲家。但在战争胜利后,在新社会下,他们的友谊却破裂了,黎老东生活改善后,滋长了发家的念头,他把和傅老刚的合伙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也不再提儿女的婚事。傅老刚一气之下带着女儿离开了木匠铺,离开九儿的六儿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灵魂空虚青年。作品“悲歌友谊的失落,呼唤人性的复归”,对怎样在新的生活中保持战争年代的美好人性与理想,抵制人的异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7、杜鹏程(1921-1991)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作品有《年青的朋友》、《速写集》、《杜鹏程小说选》等。
  杜鹏程是一个军旅作家、小说多为重大题材,从严峻的斗争与考验中,描写人物精神面貌。《保卫延安》正是他精心创制的一部力作。小说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作者以解放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英雄连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以主要人物周大勇的英雄事迹为中心,围绕西北战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浴血拼搏,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保卫延安》是歌颂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具有史诗风格,气势磅礴,激情昂扬。是当代文学中第一部从正面战场表现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一支英雄的军队,一群英雄的胜利和胜利的英雄。小说以一个连为中心,以周大勇、王老虎为代表的忠诚朴实、英勇无畏的战士,在中共的领导下,“一个脚印一身汗,一片土地一片血”,从危难中和死亡中闯出一条血路,他们是新中国的开创者。
  《在和平的日子里》写和平建设时期人的思想、观念的冲突和面临的选择。
  8、曲波
  曲波是一个只念过五年半小学的部队指挥员,他的代表作《林海雪原》被称为新武侠小说。小说写小分队进东北深山老林剿匪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小说单线发展,环环相扣,奇峰迭起,步步深入,层次清晰,惊险动人,塑造了足智多谋的指挥员少剑波、孤胆英雄杨子荣、卫生员(白茹)小白鸽等形象,以及反面人物土匪头目座山雕等形象。
  9、罗广斌、杨益言
  代表作《红岩》(1961)。小说是根据纪实报告文学《烈火中永生》写成的小说。《红岩》被誉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是十七年中发行量最大、社会反响最强烈的作品之一(两年印行了400多万册)。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歌剧等拥有更多的听众和观众,作品备翻译介绍到国外。《红岩》是一部将“革命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作品。
  作家根据60年代初的政治形势,在缅怀先烈,对青年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传统教育,忠于党和人民、突出武装斗争等具体目标下,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作家的创作热情和政治倾向性强烈而鲜明,作家的理想、热情和信仰使作品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崇高的、为人民献身而无尚光荣的气节和美感,把同志之情、战友之情(监狱中的斗争)、夫妻之情(江姐上华蓥山)、女性(绣红旗)和儿童(小萝卜头)温柔纯洁的感情,和国民党反对派惨绝人寰的法西斯行径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了一种斗争之美和人性之美。
  《红岩》的故事情节原本就具有传奇色彩:地下工作的神秘、狱中斗争的惊险、许云峰挖通山洞掩护突围的胆略、华子良忍辱负重装疯三年的毅勇、双枪老太婆百发百中处决叛徒的神奇、难友们同仇敌忾的绝食斗争等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徐鹏飞、猫头鹰的残忍狡猾、甫志高的卑鄙叛变,《挺进报》的几起几落等都富有戏剧性,但作者并没有单纯的追求这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效果,而是驾重就轻地将英勇悲壮的斗争,光彩照人的形象,气势恢弘的结构,忠于历史的谨严作为小说的主旨,使其在悲壮崇高中蕴含着理想的光辉。在同类小说中艺术成就是最高的。
  小说的不足之处是:倾向性过于鲜明,节奏太紧,语言不够凝练,作家常常不能自持的站到前台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褒贬。
  小说在文革在被江青诬为“叛徒文学”,对作者进行残酷迫害,罗广斌在1967年被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后,作品和作者才得以平反。
  10、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出生于山西沁水县尉迟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受到传统文学、民间艺术和农民语言的熏陶,是一个具有农民气质的作家,成功开创了文艺大众化创作的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而富有价值的文学现象。
  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1943年)、《李有才板话》(1943年)、《来来往往》、《孟祥英翻身》(1944年)、《地板》、《李家庄的变迁》(1945年)、《催粮差》、《福贵》(1946年)、《刘二和王继圣》、《小经理》(1947年)、《邪不压正》(1948年)、《传家宝》、《田寡妇看瓜》(1949年)等。解放后创作的《三里湾》(长篇、写农业合作化运动最早的长篇小说)、《灵泉洞》和短篇小说《锻炼锻炼》、《老定额》、《实干家潘永福》、《互作鉴定》、《卖烟叶》等。
  1955年完成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基于对农村和农民的熟悉和深刻了解,《三里湾》不想有些描写农业合作化的作品那样突出地表现阶级斗争,而是集中描写合作化运动中发生在农民内部和农民思想上的种种矛盾。小说围绕三里湾农业社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精心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在四户人家中,既有党内斗争,又有家庭矛盾,还有爱情婚姻的纠葛,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以此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意义,以及这场变革对于农村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赵树理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卖烟叶》等也是十七年重要的作品。赵树理以实事求是是态度,客观真诚的写农村、农民,他的作品较少阶级斗争和浮夸色彩,为当代文学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经验。同时,在的小说中始终是先进战胜落后,保持了一种积极、明朗的基调。
  赵树理的文学贡献:
  独具艺术风格。把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与传统话本说唱文学的长处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所创新的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大众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故事性强、连贯;把描写和叙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语言具有民族风格、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作品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特点鲜明。他开创了一种小说的形式和创作的潮流,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山药蛋派”。
  11、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及《周立波选集》(1-7卷)。他还是肖洛霍夫的名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个中文本译者。
  《暴风骤雨》写于1946年,可以看成是新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具有纪实风格,具有大规模的反映能力和全局性的视野。小说主要写解放前的土地改革,写工作队进村发动群众、掀起斗争,地主的阴谋反扑、群众的进一步觉醒,土匪武装破坏和工作队最后取得胜利掀起参军热的土改全过程,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性格鲜明的人物,给人一种“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历史感。
  《山乡巨变》:小说以湖南一个偏僻的山乡为背景,是一部真实反映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历史性大变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为中心来结构情节和设计人物,描写了农民对土地和私有财产的无限依恋和变革中农民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表现了农业合作化事业的艰难。塑造了一系列朴实、本真、亲切可爱的农民形象,如公道勤恳、默默无闻的农业社主任刘雨生,沉稳和气、落拓开朗的乡支书李月亭,温柔细致又不失原则的好干部邓秀梅,外号“面糊”的盛佑亭,虚荣、狭隘、荒唐的老倌子等。
  12、周而复(1914- ):现、当代作家。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后创作诗和小说,合编《文学丛报》和《小说家》月刊。1938年大学毕业后在延安、重庆等地作文艺和编辑工作。1946年任新华社特派员赴华北、东北等地采访。同年去香港,主编《北方文丛》、编辑《小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他的创作成就是在小说方面,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以充沛的激情刻画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形象,生动感人。代表作《上海的早晨》(4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部有较大影响。他还著有小说集《春荒》、《高原短曲》、《山谷里的春天》,中篇小说《西流水的孩子们》,长篇小说《燕宿崖》,以抗日为题村的6部系列长篇《长城万里图》,散文报告集《诺尔曼·白求恩断片》、《晋察冀行》,诗集《夜行集》,散文集《歼灭》、《北望楼杂文》、《怀念集》,评论集《新的起点》、《文学的探索》等。
  《上海的早晨》(计划写6部,后写成4部)小说写如何改造中国资产阶级的小说,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小说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辐射出我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
  小说以上海沪江纱厂为中心,第一部(1958)写建国初期,资产阶级本性决定的各种违法活动的恶性发展;第二部(1962)写对资产阶级开展的五反斗争(反盗窃国家财产、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第三部(粉碎“四人帮”后写出)写斗争后工厂的民主改革和对资本家的团结、教育和改造;第四部写1956年完成的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私营企业的公私合营。
  作品带有较强的纪实性和理性,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斗争作为全书的主线。
  小说布局完整、结构严密,情节人物井然有序。但缺乏激情和艺术个性。
  (90年代写成《长城万里图》,是描写抗战正面战场的史诗性巨著,把蒋介石作为正面主角来写)
  13、欧阳山(1908-),现代作家,湖北荆江人。1923年在上海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26年在广州主编《广州文学》周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3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联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1941年到延安,长期深入边区农村。1946年写出长篇小说《高干大》。解放后欧阳山的代表作《一代风流》系列小说(《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青》)从50年代开始历30载写成。
  在60年代的广州,有过“满城争说三家巷”的轰动效应。《三家巷》以三家巷作为旧中国的一个缩影,把互为亲戚关系的三家(周家是工人阶级的代表,陈家为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何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变化,来反映20年代南方的革命斗争进程,从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北伐、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广州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到婚姻恋爱、儿女私情、悲欢离合、市井风光、盟誓换帖、花市灯会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宽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人生况味。作者在歌颂革命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史诗中,注意了历史的阶段性和主人公周炳的性格发展过程,在语言、情节、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但作品的非英雄化招致批评,后三卷中断创作直到80年代中期才完成,艺术水准明显次于前面两部。作品的不足是缺少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发现,写出了一个人物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但没有能够提炼和升华出历史和人性的光辉。
  14、刘六如(1887-1972),湖南平江人。1955年开始创作《六十年的变迁》,全书分三卷,第一卷从清末维新变法前后到辛亥革命失败;第二卷从北洋军阀统治到大革命失败;第三卷从十年内战到全国解放。小说以季交恕的生活经历为线索,通过六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形象描绘,“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绘一个轮廓”。《六》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历史小说。小说融历史与小说为一炉,既有历史价值,又具文学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特殊的阅读兴趣;小说节奏快速,手法简洁;语言质朴、干净、流畅。
  15、峻青
  峻青(1923-)以写中短篇小说见长,是一个在部队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小说中的人物、格调都蕴含着一种悲壮、崇高的气势。他不回避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善于将英雄人物放在最艰苦的环境和最尖锐的矛盾中去展现,选择最激动人心的事件,用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用各种极端的环境,让人物在生与死、血与泪、公与私的冲突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情感冲击。如《地下交通站》、《党员登记表》、《黎明的河边》等。
  16、王愿坚(1929-1991)作品的风格和峻青较为相似,但更富于诗意。如《党费》、《七根火柴》等。
  17、刘真(1930-),女,九岁参加革命队伍,她的小说多为记载她的亲身经历,发生在冀南和太行山区的故事,她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酷烈的战争生活,用美好纯朴、天真活泼的心情记述自己成长的经历。作品《红枣儿》、《核桃的秘密》、《好大娘》等,情真意切、自然和谐。1959年,她写了一篇怀念牺牲的恋人的短篇小说《英雄的乐章》,被视为“宣扬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错误地描写了个人幸福与革命战争的冲突所达到的完全错误的结论和恶劣的影响”而受到极其粗暴的批判。
  17、其他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作家
  写农村两条路线斗争的小说还有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艳阳天》(祝永康),陈登科的《风雷》等。
  沙汀有《青棡坡》《木鱼山》中篇小说集。小说具有深沉含蓄、凝重洗练的风格,淳朴厚重。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骆宾基的《王妈妈》、《夜走黄泥岗》等,他善于从广阔的生活片断中选取一个细小的事件作为故事的核心,刻划人物,升华主题,透露出时代的气息。
  马烽的小说主要是描写农村的社会变革和农民的精神状态和变化,他的小说犹如我国农村变革的画卷,描绘出了农民前进的足迹。如《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
  西戎善于写中间人物,《赖大嫂》是代表性的作品。

  三、干预生活冲破题材禁区的作品
  1956年,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界出现了空前的活跃景象,许多作家敢于正视现实,独立思考,创作的题材领域也有所拓展,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和爱情题材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在此之前,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作家较少在这些领域动笔。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由于《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遭到批判以后,作家面对爱情题材也不敢涉足,即使有所涉足,也流于空泛。这也是在1956年春天到1957年春天这些作品发表后引起广泛影响的重要原因。
  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刘绍棠的《田野落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准的《灰色的帐篷》、何又化(秦兆阳)的《沉默》、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和对青春的呼唤。刘世吾与林震)等。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鞭挞、针砭和讽刺,具有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冲破禁区,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有: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对婚姻和爱情、对人性隐秘的探讨)、宗璞的《红豆》(对少女初恋心态的探讨,以及个人情感与事业的关系探讨,揭示的革命和祖国高于一切的主题)、丰村的《美丽》、李威伦的《幸福》、刘绍棠的《西苑草》(写大学生恋爱的故事)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对旧社会一个妓女在新社会追求爱情的故事,写出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的复杂心灵)等
  这些小说,写“家务事、儿女情”,写悲欢离合,借以拨动人们的“情弦”,歌颂高尚的情操,歌颂新社会;鞭挞自私和丑陋的灵魂,批判旧世界,发人深思,催人猛省,引人向上,对50年代前期颇为流行的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作者抓住爱情生活所特有的内容,大胆探索人物内心的隐秘。揭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以上两类作品,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不少被打为“毒草”,作者也受到批判,有些还被划为“右派分子”,20多年后,这些作品中的优秀之作被作为“重放的鲜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