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一)

  一、概述
  战争并没有打断文学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阻隔,文学形成相对特色的区域。
(一)抗战题材小说
  反映抗战现实,富有时代感。丘东平的《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姚雪垠的《差半车麦 》、陈瘦竹的《春雷》、碧野的《乌兰不浪的夜祭》、骆宾基的《东战场别动队》等。
   (二)暴露与讽刺(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国统区小说创作
  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从救亡的英雄主义激情中逐渐沉静下来,发现了社会中更多的腐败、肮脏和丑陋,这是暴露与讽刺的前提。
  1、张天翼:《华威先生》,写了一个挟一党私利和一己私利的抗战官僚的典型。《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速写三篇》),长篇讽刺童话《金鸭帝国》。
  2、沙汀(1904-1992):原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曾经与艾芜一道受到鲁迅的奖掖。创作受俄国文学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写实精神、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法律外的航线》(1932年)、《土饼》(1936年)、《苦难》(1937年)、《播种者》(1946年),长篇小说《淘金记》(1943年)、《困兽记》(1945年)、《还乡记》(1948年)(三记),《勘察加小景》(1948年)、中篇小说《奇异的旅程》(1944年),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等。
  沙汀小说中浓烈的川西北地方民俗色彩,描写四川巴蜀文化中人物的众生像。
  3、艾芜:《丰饶的原野》、《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等。
  4、钱钟书(1910-1998):见后。
   (三)体验与追忆
  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对现实苦难的关注。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主要写流浪者和知识分子。
  爵青的《欧阳家底人们》。
  冯至的历史诗剧:《伍子胥》。
  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结婚》等。
  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文化小说的路子,《复仇》、《老鲁》、《鸡鸭名家》
  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
  夏衍的《春寒》
   (四)通俗与先锋--都市新小说
  予且的新市民小说
  张爱玲(1920-1996):见后。
  苏青的《结婚十年》、《歧途佳人》
  梅娘的《蚌》、《鱼》、《蟹》(水族系列)
  徐訏的《鬼恋》、《风萧萧》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
二、 钱钟书
(一)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小说家、学者。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解放后任清华大学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副院长。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知识渊博,通晓多种外语,对文学、历史、美学、心理学造诣颇深,曾对中西文论、诗论、中西文化作过精微的比较研究,见解精卓,被称为学术泰斗。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短篇小说集《人·鬼·兽》(1946年)、长篇小说《围城》(1947年)、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年)、学术著作《宋诗选著》、《管锥篇》等。
  (二)、冷热钱钟书
  但从建国到文革30年间的中国新文学史上钱钟书一直湮没无闻,直到1980年11月《围城》才由人民出版社重印。美籍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用了二十九几页的篇幅介绍《围城》,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详细评述的作家有:鲁迅、叶绍钧、冰心、凌叔华、落华生、郁达夫、茅盾、老舍、沈从文、张天翼、巴金、蒋光慈、丁玲、肖军、吴组缃、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篇幅最大的是张爱玲,43页,鲁迅27页,茅盾的评论为25页和10页,老舍的评论是24页和10页。对解放前文学和整个战后文学总共用了28页,对钱钟书一部《围城》的评述用了29页。)
  80年代,《围城》成为畅销书。有七种文字的译本在国外流行。1984年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和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首次介绍钱钟书)开始用几百字的篇幅介绍《围城》,钱理群的《中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把钱钟书作为一个重要的作家进行了介绍。郭志刚认为《围城》是可与《阿Q正传》、《子夜》比肩同立的杰出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新《儒林外史》,是对对行将崩溃的旧社会的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写照,宣告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失败。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钱钟书被塑造成一个高山仰止的“文化精英”、“文化昆仑”形象,被称为“国学大儒、”大师“、”文化奇人“,成为中西合璧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成为80年代、90年代的一门显学。
  在90年代,一些新锐学者也对钱钟书提出了质疑。《当代文坛报》发表了《钱钟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说钱钟书不是当代的文化大师,他恰恰代表了中国文化体系性建构的欠缺。蒋寅在《请还钱钟书以本来面目》中认为媒体的加入和钱学者”种种廉价的赞美和庸俗化研究“,使钱钟书的本来面目模糊不清,主张”解构钱钟书的神话“,让钱钟书回到”优秀学者“的本位上去。
  1999年的《十作家批判书》,对《围城》的经典进行了解构,称其为当代的一部”伪经“,”《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余杰说钱钟书”对人生、对历史、对苦难都有一种冷漠和游戏的态度“。
  (三)《围城》
  1、故事概述
  以方鸿渐人生途中留学深造、谈情说爱、谋事求职和婚姻家庭几方面为主线,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和抗战时期国难家愁的时代潮流之中,反讽的描绘出了现代儒林人物的群像。上大学期间,未曾谋面的周姓未婚妻突然夭折,对包办婚姻心存不满的方鸿渐,在顿感解脱中心生哀悯,一封情真意切的吊唁信,使他意外获得了周家的资助,从而得以赴欧洲留学。四年学习,一无所成。迫于长辈的催促,买一纸假博士证书回国。在回国的法国邮船上,被浪荡的鲍小姐玩弄,在敷衍追求者苏文纨的过程中,真心爱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但由于苏的离间而爱情未果。于是在爱情失意中受同病相怜的赵辛楣之邀,与知识界的投机人物李梅亭、顾尔谦和女大学毕业生孙柔嘉搭伴离开上海前往湖南三闾大学任教职。内地交通的落后混乱、旅馆的肮脏龌龊、地方权贵的霸道势利、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以及李梅亭半是文学专题卡片半是准备高价倒卖的西药行李箱,构成了一副副鞭辟入里的讽刺场景。在三闾大学,充满了倾轧斗争,方鸿渐事事不如意,最后以拒绝做媒而导致被解职,外部柔顺内藏心机的孙柔嘉设下圈套,成功追求到方鸿渐,于是,二人一同返回上海,途经香港而仓促成婚。在上海,由于方鸿渐的家庭危机四起,在报馆辞职后,最后家庭破裂。方鸿渐最后一无所有,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只好开始准备他新一轮的旅程。
  小说在结构上,与西方流浪汉小说如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相近。
  2、小说的多意性内涵
1)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表。
  写的是抗战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表层);现代人对自己生命处境的哲理性沉思,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与孤独感受(深层)。
2) 小说的社会文化内涵
  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表现了在现代化途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以及人彷徨无主的精神磨难的尴尬处境。表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失败。表现了知识界的官场化内幕。形象的表现了20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土壤中滋生的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的病态。
  新儒林群像: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实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混迹学界,却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好胜的大家闺秀苏文纨。
3) 小说的哲理内涵
  小说揭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人的自我围困的主题。这种围困是广泛的:社会组织与机构(银行、大学、报馆),婚姻情感生活(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方鸿渐与唐晓芙、苏文纨、鲍小姐的情感纠葛游戏),文化对人的围困,日常生活对人的围困。小说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生命如围城,被围困最后又一无所有的荒诞处境。是对人生虚无、荒诞的揭示。
  《围城》从具体的人生体验中超越出来,达到对普泛的人性经验和冷峻的思考。它反映的现代意识正好与时代剧变中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产生了某种契合;它所揭示的人的事业围城、爱情围城、婚姻围城等人生万事的”围城“现象暴露了现代社会的生命困惑和精神危机,具有现实的认识价值。
4) 小说的艺术特点
  学识与智慧:小说是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大文章,被称为”学人小说“。语言博喻多讽。
  象征与讽喻:小说的标题就是一个整体象征寓言。
  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智慧的讽刺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俏拔尖新的比喻,超凡脱俗的思想,洞察人生世相的智者风范,能够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围城意识造成了作品强烈的反讽效果,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人生有了哲理性的认识。美国学者夏志清认为”《围城》称得上是‘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录“。
  宏观的悲剧意识与微观的喜剧情趣相结合。
  细腻而婉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渗入讽喻和喜剧,在喜剧中蕴涵悲凉气氛,融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为一炉。
  通过以上分析,由此观之,《围城》应该是一部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三、路翎
  路翎(1923-1994),现、当代作家。原名徐嗣兴,生于江苏南京一个商人家庭。1937年冬流亡入川,在合川的国立四川中学求学,参加组织哨兵文艺社。翌年编辑合川县《大声日报》的文艺副刊《哨兵》,开始发表小说,引起文坛注意。因《哨兵》发表触犯当地官绅的作品,于1939年读高二时被开除,于是投稿给《七月》,得以结识胡风,在胡风的影响和帮助下,迅速成为”七月派“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1940年起在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央政治学校图书馆等处任职。1946年回南京,一度失业。194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在此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炼中》,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长篇小说《燃烧的荒地》,戏剧《云雀》等。他的小说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展现了中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图景,反映了战乱岁月中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自发反抗的精神。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的矛盾和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强烈的主观色调和粗犷、悲壮的艺术风貌。路翎最重要的作品是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这是继巴金的《家》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子女所走曲折道路的宏大作品,以此表现”青年知识分子为幅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它是一部展示中国知识分子悲剧性历史命运的史诗性作品,引起广泛的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后调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室从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平原》、《朱桂花的故事》,戏剧《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1952年赴朝鲜战场采访,著有散文集《板门店前线散记》,小说、报告文学集《初雪》。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此时作品注重开掘人物的心灵世界,显示明朗的色调。1955年因”胡风集团“案蒙冤入狱多年。1980年平反,任戏剧出版社编辑。发表长篇小说《群峰顶端的雕像》(《战争,为了和平》第一部)。
  《财主的儿女们》发表于1945年(22岁),80万字的大书奠定了路翎作为”七月“文学流派的”小说重镇“的地位,被誉为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感情和意志的百科全书。
  小说以苏州巨室蒋捷三一家风流云散为中心,力图反映”一二·八“以后的十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全貌,提出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中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横向展开家庭和社会,描写蒋家在儿女的守成、叛逆、分化、勾心斗角之中树倒猢狲散。下部纵向展开主人公的心灵历程,以蒋家小儿子蒋纯祖为中心,描写出生于这个大家庭的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作品背景开阔、规模宏大,历史的表现了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和悲剧道路,揭示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路翎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主官色彩强烈,常常以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复杂的情绪波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特色。对小说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独到的表现,丰富了新文学的书写角度和表现手法。局限是忽视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四、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生于天津,长于上海,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玛丽女校,1939年入香港大学,1955年赴美,一生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工作。祖父张佩纶是晚清名流(曾经做过中法战争的首领),父亲属遗少型人物,张爱玲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1944)、散文集《流言》(1945)、长篇小说《十八春》(1952),中篇小说《小艾》(1952)、《秧歌》(1954)、《赤地之恋》(1954),是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性作家。1995年在美国寂然辞世。
  有人这样评价张爱玲:华丽而苍凉,琐碎又大气。
  40年代初期,左联革命的声势已淡出文学的舞台,解放区、国统区文学的呼声又传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张爱玲在物质的生活中发现生活,在人性的黑暗中感受黑暗,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张爱玲的文学追求,有别于文学革命时期文学对中国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旧文化挑战,也有别于通俗文学的沉迷媚俗,她以个人化的言说,诠释了文学对庸常生活的体会和哲理性思考。
  (一)传奇身世所造就的独特人生体验和生活视角
  张爱玲出生清末豪门世家,父亲属于封建遗少式的人物,吸鸦片,纳姨太太,也能风雅成文,给张爱玲一些古典文学的影响。母亲是独立生活的新式女性。从小父母离异,后母对她又不好,父亲性格怪异,曾经把张爱玲囚禁在家中。张爱玲从小过着孤独而凄苦的生活,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张爱玲敏感、敌意、怀疑与否定的性格,使她对生命和人生有着独特的体验,影响到她小说的创作视角,形成了张爱玲以”人世挑剔者“的眼光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对人性恶的感受和挖掘的深刻。
  张爱玲的小说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采取非启蒙,非革命的私人性话语(都市女性话语)写作,善于探究庸常绅士淑女的精神世界、感情世界中的种种隐秘,发掘他们人性中的种种病态和扭曲,由此发现人生的不幸和悲哀。
  张爱玲往往把人置于两性关系和婚姻关系中去表现人性的贫弱和病态。用华美绚丽的文辞表现上海、香港两地男女间百孔千疮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她的小说是关于人性的哀歌,表现衰落中的文化和时代不断冲击下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传奇》再版序)
  张爱玲在40年代红极一时,解放后在大陆文坛和主流批评中销声匿迹。80年代,张爱玲犹如出土文物一样浮出历史。但到80年代中期的主流文学史依然不提张爱玲,但在一些大学的讲坛上,张爱玲受到重视,一些研究论文出现,开始了对张爱玲的经典论证。到90年代,张爱玲日益成为一种商业文化符号,和商业操作结合,张爱玲的作品成为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典范。1994年,从海外归来的新锐学者声称要”以纯文学的标准重新审视百年风云,洞察历史真相,力排众议,重论大师“,为现代小说家重排坐次。结果金庸、张爱玲上榜,茅盾落选。张爱玲被称为”冷月情魔“位列第八。无独有偶,1995年,张爱玲在海外孤独离世,以此为契机,大陆掀起了张爱玲的热潮。
  (二)俗中见奇的艺术追求--雅与俗
  张爱玲从市民读者群出发,从题材、主题和表现形式上都尽可能与之接近。她的小说与她所处的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她的作品没有启蒙与革命、民族与国家等宏大的主题,多是乱世中普通男女的小恩小怨,旧式家庭的纠葛纷争,小市民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她的眼光始终投向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厌其烦地描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平常生活与人们平凡的情感世界。
  “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我甚至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
  “我对于通俗小说一直都有一种难言的爱好”。(张爱玲:)《不了情·前记》)
  “我一直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它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代表我们这里的都市文明”,(《纳凉会记》之发言,载1944年8月)《杂志》)“我是熟读《红楼梦》,但是我同时也曾熟读《老残游记》、《醒世姻缘》、《金瓶梅》、《海上花列传》、《歇浦潮》、《二马》、《离婚》、《日出》”。(《女作家座谈会》。1944年4月《杂志》)
  张爱玲的创作经验主要来自于她对传统市民文学和通俗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借鉴。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不惜牺牲自己淑女的身份和青春,不惜当情妇而由沪到港,投入范柳原的怀抱。实际上这是一场金钱和色相交易与诱惑,(金钱代表了世俗,色相代表着本能,而人的理想是缺失的)势利而苍凉的倾城之恋。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最终是用肉体换来了金钱和婚姻。“把自己整个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整天忙着,不是替梁太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学生蜕变成一个堕落的交际花。
  《花凋》中把女婿当作“她死灰生命中的一星炭火”的郑夫人。把父亲当成性爱对象的许小寒,无处不透露出生命的清冷和苍凉,生命无意义的凋零是无法挽回的现实。
  《金锁记》: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品描写了一个富家寡妇因为保护财产以及情欲未遂而产生的种种变态心理和行为,揭示了金钱毁灭人性的罪恶,黄金的枷锁永远禁锢着人的灵魂的自由,同样也禁锢着整个家庭。
  张爱玲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贵族趣味,又正视世俗人生的一切欲望;写尽尘世男女的悲欢离合,又不动声色的消解爱情神话;对平民生活的细致书写以及对女性生命细致入微的感受,引起了现代人强烈的怀旧意识和心理共鸣。
  张爱玲的小说是精致而易于消费的精品。
  (三)小说的传统与现代--新与旧
  张爱玲的小说呈现出读者的广泛性,谁都能够读懂,只是读的深度不同,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既有情节的趣味,又有现代的意蕴。并非单纯的为了迎合读者炮制一个个已经被嚼烂的通俗故事。
  “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在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可以尽量给他们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们所能拿的”。(张爱玲:《论写作》,《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82页)
  张爱玲从小受到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又接受西方现代的文化教育,在文学素养上中西驳杂,造成了张爱玲小说采用了现代小说的体式,又没有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自然的承传了传统的章回传统小说,同时又具有现代派的意味,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张爱玲的作品具有雅俗融合的特征,具有新旧文学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特征。张爱玲小说还具有大量使用古典繁复意象的特点,色彩浓艳、华丽,情感多幽怨,苍凉而伤感。
  在主题上,张爱玲的小说是对庸常生活的表现,同时又具有现代意识:在这迷茫、不可理喻的现实背景下,展示精神的不安,人性的脆弱与悲哀,触及思想背景里的“荒凉”--这“惘惘的威胁”,从而表达出人无法把握命运的主题,表现出人生的荒诞与苍凉,一种不安言说中的末世情怀。
   (四)小说的现代性深层次阅读--日常生活的悖论
  日常生活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被赋予了合法性的地位,成为她小说的一个叙事视角,是她揭露人性丑陋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她洞察人的存在状态的一个窗口。日常生活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委身于范柳原实际上有“饮食”的需求,为了改变生存环境而寻求安全而稳定的依靠--婚姻。这是无爱婚姻的根源,也是女人世俗命运的悲哀。哀怨、惆怅、宿命。展现了人在战争和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封锁》:写日常生活对人性的抑制和封锁。日常生活对人带来的强大的约束和压抑,他制约和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精神层面。表现的是日常生活的荒谬和人性的封锁。
   (五)平庸和凡俗的哲理性思考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日常生活将人拴在了庸俗、盲目、无聊的凡俗状态中,而且有着强大的循环和轮回的吸附力。在日常琐事中,“生命已经自顾自走过去了”。生命在无意义中被消磨掉了。这是张爱玲小说的又一主题。
  《等》:“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转出来的曲鳝,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鳝,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轨道,然而他不发疯。”表现的是平庸无聊的人生恒常状态。
  日常生活象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怪圈,将每个人都牢牢吸附在它的磁场内,以他的平庸、世俗和轮回消磨人的意志和生命的意义,人逐渐在麻木、迟钝、盲目中,一代代的生活下去。
  张爱玲对日常生活庸常性和轮回性理解为日常生活的特征,而日常生活又是“日常生活安稳的底子”,人的凡俗性一面,是人类难以超越的最基本的生命状态,以此形成了生活的悖论,生活成为了逃离与逃离循环往复的怪圈。这是张爱玲对人生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六)张爱玲小说艺术特点
(1)意象化
  一是孤独文学的意象:如镜子、月亮等,显得陈旧而迷茫;二是意象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味;三是对颜色、声音等独特的感觉与强调,充满了视觉性;四是以具体的意象写抽象的感情;五是意象具有鲜明的视觉性。
(2)语言感官化
  既具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具有市井小说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红楼梦》风格。作品充满了世俗的华丽与热闹,在浮华热闹的世俗背景下展示惊心动魄的人性的委顿与失落。张爱玲的小说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华丽、通俗,充满张力。
  (3)意蕴苍凉
张爱玲的小说在日常生活的庸常中展示精神的不安,在华丽的景致里揭示心灵的梦魇,是乱世中说不完的苍凉故事。“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倾城之恋》),“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自己的文章》,“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张满了虱子”。生命里有着惘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