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形成

  第一节 古代戏剧的演出舞台(剧场)——勾栏瓦舍、勾栏和歌舞戏

  经过晚唐、五代的混乱局面,至宋复归于一统。
  从宋开国到南渡以前的一百余年,中原一带较少受干戈离乱之苦,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与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对文化娱乐的需要,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出现了群众游艺娱乐场所瓦舍。这种瓦舍遍布卞京的东西南北。最大的瓦舍有“大小勾栏棚”五十余座,有的可容纳观众数千人。所谓“勾栏棚”,就是在每个瓦舍里栏出一些可供演出的圈子。在这些勾栏中,分别演出不同的节目。诸如讲史、说书、角抵、歌舞戏、诸宫调、合生、武术杂技,以及影子戏、傀儡戏、说笑话、滑稽表演、装神弄鬼等等。不论风雨寒暑,日日如是。观众以广大市民为主,也有贵家子弟、官僚幕客、军校士卒等等。
  金人挥戈南下,很快攻破汴京。宋王朝被迫南徙,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中原衣冠贵族、富商巨贾也随之南渡。在江南富饶的经济和优美的自然条件下,没过多久,南宋的统治者就把二帝(徽、钦二帝)被掳之辱,国破家亡之痛,赔款称姪之耻,忘得一干二净,陶醉在偏安享乐的小天地中。难怪诗人林升要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去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纸醉金迷的生活了。
  在临安,瓦舍勾栏也十分兴盛。“城内城外,合计有十七处之多。仅北瓦一处,就有勾栏十三座。”(吴自牧《梦梁录》)瓦舍勾栏的出现,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壤沃土,使各种伎艺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于是开始出现专业性质的剧团——戏班。他们在毗邻的演出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观摩、切磋技艺,共同把戏剧艺术推向前进;瓦舍勾栏又是“百戏杂陈”的演出场所,观众的流动性很大。一种伎艺要想经久不衰地表演下去,就必须不断改进演出内容,提高表演技巧,投合市民的口味,以招徕更多的观众。这样,大约和瓦舍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专门编写脚本的,当时称为“书会先生”或“京师老郎”的职业作者。这批剧作者,大都社会地位不高,经济上也不宽裕。他们编写剧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戏班的生意兴隆,自己就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此,他们编写出不少形式灵活多样的剧本。比如,有的剧本为了让观众迅速掌握剧情,在开头采用了“自报家门”的形式。即在演出开始时,先由一个角色出场,概括地向观众介绍一下剧情,并借以安定一下观众的情绪,便于正剧的演出;有的还在情节转折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向观众重叙演出过的剧情,以照顾流动的观众。在勾栏瓦舍演员和“书会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形成。“起源于滑稽戏的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张庚《戏剧的起源与形成》)至此,中国的戏剧正式形成了。

  第二节 古代最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宋杂剧宋杂剧

  杂剧,最初是“杂戏”、“杂技”的意思,与后来称元人的戏剧为“杂剧”的意思完全不同。宋杂剧是中国最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是在唐代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糅合其它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滑稽短剧,一般以大曲曲调来演唱故事。
  宋杂剧演出时先演一节“艳段”,然后才演出正杂剧。有时在最后还加演一段“杂扮”。所谓“艳段”,就是在正剧开演之前,一般由引戏(戏头)出场演一段小歌舞或“寻常熟事”,(人人都熟知的平常事情)用滑稽可笑,机智幽默,插科打诨等说白、动作来招徕观众和稳定观众情绪。很像后来戏剧中的序幕或插曲。这段简短的表演,有时五个角色都出场,所以又叫“五花爨弄”。
  正杂剧是宋杂剧中的主体部分。或演一段滑稽故事,或以一段大曲曲调来唱一个故事。
  杂扮,或称杂班、散段,是附加在正杂剧上的一种小的玩笑段子,也以滑稽调笑为主,灵活随便。杂扮大都扮演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所闹的笑话。宋杂剧的角色已由唐参军戏的两人发展到五人,而且出现了各自分工、职司不同的角色名目:即“末泥”,又称“戏头”,在剧中扮演男主角,有时也兼“装旦”(扮演旦角)。他是一班之首,主要计划演出;“副净”,就是原来的参军,剧中的被戏弄者;“副末”,原来的苍鹘,剧中的戏弄者;如果这四个角色不够时,还可以增加一个叫“装孤”的角色。“装孤”,指扮演官员的人。五个角色中,副净和副末仍然是主要的表演者。
  宋杂剧以滑稽调笑为主要特点。它是“以笑贯穿始终,以轻松、外在的笑开头和结尾,把苦涩而深刻的笑含蕴中间。这便是宋杂剧的结构风致”(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宋杂剧虽然仍以滑稽调笑为其主要内容,但它已把调笑的内容、对象大大地扩大了,并加进了不少尖锐的讽刺内容。除把一般市井人物作为调笑讽刺的对象外。值得注意的是把社会生活中一些现实问题、丑恶现象也作为笑料,加以讽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受苦无量》,讽刺了宋徽宗的穷奢极欲,一点不关心人民的死活。(参看宋洪迈《夷坚志·优伶箴戏》)《三十六髻(计)》的故事,(见宋周密《齐东野语》)更是用诙谐尖刻的语言,无情地嘲讽了当时以童贯为代表的民族投降主义路线。其它像《二圣环》、《天灵盖》等,都属此类;对宋代科举选拔制度的弊端,则用《韩信取三秦》的故事进行讽刺;此外,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弊病,封建文人中的抄袭行为等都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由此可见,宋杂剧已能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去安排简单的故事情节,而且能直接讽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症结,表达人民的爱憎感情,对后世戏剧中的丑角艺术很有影响。宋杂剧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具有丰富曲折的情节和故事性强的剧本。有的甚至可以在勾栏里连续演出七、八天。如《目连救母》即是。《目连救母》这样的剧目,在宋杂剧中虽然为数不多,但它却标志着中国戏剧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发展的道路。
  宋杂剧究竟有多少剧目,因资料缺乏,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来。不过,仅据周密《武林旧事》所录宋《官本杂剧段数》就有二百八十种(其中包括北宋时期的若干作品)。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由此可以窥见宋杂剧的繁荣情况。

  第三节 傀儡戏、影戏、金院本和诸宫调傀儡戏和影戏

  傀儡戏就是木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傀儡戏一般认为起源于汉代,唐时已比较流行,大盛于宋代。宋傀儡戏,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式也趋于成熟。仅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诸书记载,当时有悬丝傀儡(用线提木偶)、杖头傀儡(用手托的木偶)、药发傀儡(用烟火、爆竹来引发)、水傀儡(在水上演出)、肉傀儡(用小孩戴着面具,模拟木偶动作)等。后来还出现了“掌上傀儡”,俗称“布袋戏”(用三个指头舞弄傀儡的头部或两手)。这些傀儡戏,不仅能表演长短不同的故事,而且还有底本,演出十分方便,很受群众欢迎。
  影戏或称皮影戏,是借灯光在布幕上显影的一种戏剧形式。传说这种戏起于汉武帝时,但直到宋代才见于书面记载。故一般认为影戏始于北宋,大盛于南宋。由最初的纸人,改为用坚固的羊皮;由开始的无色形状,变成彩色的装饰,同时还能在面貌上,分别出忠奸、邪恶与正直来。后来更发展为用人来扮演的乔影戏与大影戏。
  傀儡戏与影戏虽是两种“假人演出”的戏,但却有着丰富的内容与比较完整的形式。已经“具备戏剧的形态与实质。它能够表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有固定的话本,有面部的表情,有衣服上的颜色装饰,并且还配合着音乐歌唱”(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擅长于表演傀儡和影戏的艺人。在当时的瓦舍伎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金院本“院本”本是行院(戏班)所用以演唱的底本,与当时说话人所用的说话的底本称为“话本”是同一意思。宋室南渡以后,在金人统治的广大北方地区,尤其是在燕京(今北京市)一带,聚集了一部分未随宋王朝南迁的瓦舍勾栏演员,逐渐形成了北方派的杂剧——金院本,促进了北方戏剧艺术的发展。金院本与宋杂剧虽名异而实同,是宋杂剧过渡到元杂剧的重要形式。它既和宋杂剧有继承关系,又有所发展。如演出时也用五人,称“五花爨弄”,同时还保留了艳段的节目形式。但金院本中的艳段形式却比宋杂剧丰富得多。增加了“拴搐艳段”、“打略艳段”等形式。“拴搐艳段”,能把宋杂剧在同场演出中两段内容毫不相干的节目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比较统一完整的戏剧节目。这显然是一大进步,向以后内容完整的戏剧剧目又跨进了一步。
  金院本大都已失传。仅陶宗仪《辍耕录》就载有院本名目六百九十四种。其中虽有若干种与宋杂剧同名,但仍可以看出当时金院本演出的盛况。
  说唱戏 说唱戏是伴以乐曲说唱故事的戏曲形式,俗称鼓子词,与现在的清唱类似。宋代说唱戏很盛行,形式多样,说唱的曲词也不少。主要有“大曲”、“诸宫调”、“缠达”、“破曲”等。
  “诸宫调”,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是北宋熙宁、元袺祐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开始在汴京说唱,称为北诸宫调;后来,南宋都城临安也十分流行,但在曲调、腔谱上都有了一些变化,故称南诸宫调。
  “诸宫调”在形式上自有其特点:一是唱白相间;二是集合若干不同宫调的不同曲子说唱一个故事,可长可短,机动灵活;三是说唱时还有乐器伴奏,给后世的戏剧音乐开辟了道路。
  “诸宫调”的曲本流传至今的已经极少。仅存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或名《弦索西厢》、《西厢弹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和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曲)三种。此外,还有南宋时代的南戏《张协状元》前面的一段诸宫调。以《西厢记诸宫调》保存最完整,思想艺术价值也最高。
  总之,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的戏剧起源很早,在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已开始萌芽。但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十分缓慢和漫长,头绪也很纷繁。直到唐代才有了一个比较长足的发展。从唐代的“参军戏”发展到宋杂剧、金院本,才把滑稽、歌舞、说唱、角抵等综合在一起,为演出一个故事服务。这样,我国的戏剧艺术基本上形成了。而这时已经是十二世纪的末期,中国的宋、金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