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杨万里的“诚斋体”;范成大的田园诗。

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一、陆游的创作道路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1)45岁前,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2)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动罢官;(3)66岁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陆游诗歌创作过程也相应的分成三阶段。
   第一阶段诗歌主要学江西诗派,在艺术上多因袭前人,注重文字技巧。
   第二阶段为陆诗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南郑前线的军旅生活,更开拓了他的心胸和眼界,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在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川陕的九年,现存诗歌二千四百三十首,“言恢复者十之五六”(清·赵翼《瓯北诗话》)是其诗集中最精华的部分,内容广博、情感热烈、风格宏肆,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第三阶段,他基本上闲居农村,生活宁静而简朴,诗风渐趋平淡,但爱国热情依然未减。
   清人赵翼说陆游诗风凡三变:“早年拘泥,中年放肆,晚年平淡”(《瓯北诗话》)。
   二、陆游诗歌创作的渊源
   陆游与江西诗派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曾先后师从曾畿、吕本中等人,对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也非常推崇。转益多师的作法使陆游从前代诗歌中吸取了丰富营养,也使陆诗题材、风格形成多样化的格局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1、抗敌复国主题。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尤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梁启超《读陆放翁录》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隐逸情趣。
  3、爱情诗。主要写他与前妻唐婉情事,数量不多,但极有价值,千载而下,令无数读者动容。
   二、陆游诗歌的特点
   1、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一炉,而又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2、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
   3、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

第三节 陆游的影响

   陆游以高扬爱国主义的黄钟大吕承担起了振作诗风的历史使命。对南宋诗人戴复古、刘克庄等诗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后代也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

   一、杨万里和“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诗人每每从平常的事物中敏锐的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间,并用浅近自然的语言把他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的投射到客观事物上,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要素之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夭矫奇崛的结构,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
   二、范成大及其田园诗
   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他的使金诗记载自己在沦陷区的亲自见闻,描写了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以及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他的田园诗把反映隐逸情趣和农事生活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的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范成大诗的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