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提点科研诉求
作者:凌龙华
“课”与“课堂”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立身之所。平凡缘于此,创造也缘于此。如何在“课”中培养研究的品质,如何让“课堂”生成教学的智慧,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线教育科研课题。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让备课成为“科研”,成为学科研究。特级教师于漪——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权威,她的成长经历足以证明,备课其实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最经济、最有效也最具特色的科研方式。于漪先生“三次备课出名师”的总结,绝非煽情之辞,更不是美丽的传说。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再“有他”备课(大量参阅相关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上过课后作修正性备课)。在解构与建构过程中,平凡的备课质变为亲切的研究。这是名副其实的学科研究,是扎根田野的现场研究,是生动活泼的教学研究。这样的研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工作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绝不会产生排异或干扰。
在备课基础上形成的科研成果,可以是静态的“学科论文”和动态的“学术教研”。
最后,让反思成为教师科研的自觉方式。
“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从基因上说,教学即学习,学习即研究。在教与学的进程中,一个“知”字十分重要。它意味着行为的飞跃,开启了“上下求索”的大门。这种研究就是反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有了反思,教师的一线工作才不至于“琐”“俗”,一线教师也才能远离职业倦怠。
当教师以自觉反思的姿态展开一线工作时,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会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方式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只有追问了为什么,教师的一线工作才会机智而深入,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才有望焕然一新。比如对于莫衷一是的考试问题,当教师以科研的目光看待时,他会有新的发现和颠覆性的“重置”,从而让考试发挥其固有的服务、引领作用。
当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明白“做”的意义,并且能让他的“做”得到修正、得到改善,而这种修正与改善也正是一线教育科研期待的绩效。
当一名反思型教师,让反思成为教师科研的自觉方式,这就需要中小学一线教师同样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具有学者的品质和知识分子的品格。
首先要有批判精神。批判不是对着干,更不是破坏。当一名教师始终保持着批判的热情和批判的理性,教师会对他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会在从事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不断反思,从而“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这种“拿”,闪现着思想的光芒,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可贵的“内置性”研究。
其次要有建设行为。也许在理论建构,尤其是宏大的策略性研究上,中小学一线教师是先天不足;但在实践上,特别是生动的、鲜活的感性体悟上,中小学一线教师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因此,建立在解构(反思)基础上的建构,同样可以成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阵地。虽然这种建构明显烙有“行动研究”印痕,似乎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但它的贡献是独特的。它让研究成为活生生的“这一个”,让“这一个”成为一种可借鉴、可生发的某种范式。既反哺行动,又孕育理念。建设举措多样,宽泛的如教育博客开设,谨严的如教学模式创设。
四、中小学一线教师有些沉重的生活状态,需要我们为其教育科研开拓自由空间。
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们更多是严于“要求”,急于“给予”。这样就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在领受之余陡增不能承受之重。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在安装并启动了教育科研驱动程序后,在铺设并指点了教育科研行进路径后,重要的后续,可能不是再接再厉的提速和更上一层楼的加码。目前,太多形式主义“悬浮式”的培训和一厢情愿一刀切的科研,让我们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幸福”的滋味就踏入叫苦不迭的圈牢。因此,我们有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还他们研究的自由和快乐。记住,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解放人,教育科研的使命则是帮助人愉快地、出色地完成这种实现和解放。
首先,研究灵动化。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句名言:“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量多地相信和尊重一个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科研是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理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特别要有兼容性和自由度。不必大而全、密而齐。少些责任令,多些选择项;少些步调一致,多些闲庭信步。尤其要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用“乐于的”“善于的”科研方式灵动地实现其发展愿景。对进入教育生涯成熟期的骨干教师,特别是那些个性独特、思想独具的教师,甚或可以“放任自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须知,深刻的思考都是个性的、“散漫的”。教育无定律,科研无样板,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切忌追求所谓的政绩。
其次,工作学习化。
教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永远有别于企业和物的生产,教育的魅力亦源于此。如果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像认领任务甚或像交附加税一样去搞教育科研,那么,教育科研就异化为负担和压迫。这是很糟糕的。因此,和谐的教育科研应当是萌生于教育一线,融合在教育现场的。在这里,教学就是教研,教研就是教学,教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如此,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也就“润物细无声”,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工作学习化,还一线教育科研相对宽松的生成环境,让教师得以终身学习,从而使教育工作富有更多诗意和更强的创造活力。
最终,教育生活化。
不能不说,在教育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教育的功利性正被抬举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高利害势必带来高期待和高压力。基础教育承载的不再是清纯的憧憬和美好的梦想。规模化、产业化,让教育如启动的工业流水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停运作,不断“制造”(不是“创造”)。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日常生活基本就是在课务、管理和考核(严重时简直是“监控”)中,裹挟着前进。教育与生活渐行渐远,教师的生存状态(包括心理健康)越来越堪忧。在此境况中,一味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一意要求教师走科研之路,这也不是以人为本。教育只有回归了生活,成为了一种健康的、和谐的、充满智慧和创造的生活,教育科研才能植根,才能繁荣,也才能为教师的素养培养、教育境界的提升,添羽插翅。这样,中小学一线教师才能幸福地走上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
(插图:董苇)
■责编:唐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