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尴尬教师

作者:李 杨




  3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达了清退代课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决心。全国44.8万代课教师的命运,因此而变得尴尬。而夹在教育部与代课教师之间的基层教育部门,则在教育的现实面前无奈前行。
  马玲玲心情复杂地走进教室,重新成为这所村小的一名教师。和20年前第一次走进教室所不同的是,这次她不知道自己能干多久。
  2003年底,县里清退代课教师,有着18年教龄的马玲玲被清退。今年5月,学校人手不够,又把她请了回去。“不过,和20年前不同,这次没有县教育局任命的批文。”马玲玲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说。
  
  两个非公办教师的政策性命运
  
  马玲玲供职的学校是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马黑曼村的村小。学校设小学一、二两个年级,现有学生40人。从1986年马玲玲成为该校教师到2003年底被清退,这所学校始终是她和校长马继维两人支撑。
  这所建于1979年的村小,是拥有150户900多人口的马黑曼村唯一的学校。“以前这里基本是文肓和半文盲。自从建了这所村小,年轻人里基本没有文盲了。”马继维对本刊说。
  回想起2003年马玲玲被清退时的情景,马继维颇为恼火。“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可怜!”他说。马玲玲被辞退后,县里派了个公办教师来。可这位教师没待多久就走了。没办法,他只好自掏腰包雇了个高中毕业生。“先得把娃娃看住吧。”马继维说,“开始的时候每月100元,后来人家嫌少涨到每月200元。”
  直到2005年,县里又派了一位公办教师到学校任教,马继维才不用自掏腰包雇人上课。马继维说,他想把学校扩大到3个年级,让小一些的孩子留在本村上学。由于人手不够,经县教育局批准,他又把马玲玲请了回来。
  马继维说,他比马玲玲“命好”。他和马玲玲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同为高考落榜生。1982年开始从教的他,在1996年转为公办教师,工资从每月100多元涨到了1000多元。而马玲玲由于是从外村嫁到这里的,参加工作时间晚了几年,不符合转正要求。
  转正之前,马继维和马玲玲一样,都是没有事业编制的教师。但由于两人开始从教的时间不同,导致一个被转为公办教师,一个作为代课教师在清退之列。
  这些没有编制的教师,凡在1984年底以前从教的被称为民办教师,现在已基本被转正。从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像马黑曼村这样的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贫困,招不到公办教师或公办教师不愿去,又继续雇用没有编制的教师。只不过,这些教师不再叫“民办教师”,而改称“代课教师”了。
  就这样,1984年,把乡村学校里没有编制的教师划分成“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两种称呼。这一年,竟成了两个马老师命运的分水岭。
  
  清退教师导致学校关门
  
  该县张家川镇有一座无名山,山的阳坡和阴坡各有一所小学。这里发生了比马黑曼村更为严重的情况:学校干脆关门了。因为这两所村小都只有一位教师,而且还都是代课教师。马爱莲,阳上村小代课教师,马玉魁,阴山村小代课教师。2003年底,他们被清退了,学校也就停课了。
  学校停课后,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往大队书己张志林家里跑。“要么把原来的老师请回来,要么请一个新老师来!”
  张志林说,学校停课的那些日子,他什么农活都没干,除了接待村民就是往县城的学区跑,“毕竟学校关门是件天大的事啊!”
  “学区先是派了一个公办教师来,可连人都没见着。”张志林说,“我就接着找学区,学校得上课呀!”不久,学区又分来一个公办教师,可人还是不来。这下张志林火了,他直接找到学区负责人。“我非讨个说法不可。”
  据张志林回忆,学区负责人当时对他说,“你们那里交通不便,吃水困难,教师去了也没地方住,公办教师都不愿意去。”
  最后经协商,学区负责人同意张志林把原来的代课教师再请回去。不过,学区负责人对张志林说,学区既没有给代课教师转正的权力,也没有继续聘请代课教师的权力,所以只好先暂时这么办。至于代课教师的工资,从学区每个公办教师人头上扣5块钱出来。
  得到尚方宝剑的张志林一溜烟地跑回村里。不料,却在马爱莲那里碰了个钉子。“我不干。让我走就得走,让我回就得回?”马爱莲说。
  马黑曼村小的马玲玲是马爱莲的好朋友。每逢县里开会,他们这些代课教师常在一起。马玲玲对记者说,马爱莲为人温和、善良,1985年从教至今从未间断过,一直都是学区公认的好老师。她就听过学区组织的马爱莲老师的观摩课,记得当时教的是“小马过河”,讲得极为生动。要不是把她的心伤透了,她绝说不出这种话。
  张志林以前也曾是马爱莲的学生,他寻思着怎样才能重新把马老师请回来。
  一天,张志林把阳上村小的孩子都召集起来,他特别强调要“一个都不能少”。然后领着孩子直奔马爱莲老师家。一进门,孩子们就齐声喊“马老师”。
  看到孩子们这样热切期盼,马爱莲再也忍不住了。第二天,学校又传出朗朗读书声。
  一个月后,阴山村学也复课了。张志林请回了原来的代课教师马玉魁。两个村子在经历了2003年底的停课风波后,终于归于平静。
  张家川县教育局人事科长马耀武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像阳上、阴山这样一师一校的学校,在张家川县有十几所,教师基本都是代课教师。这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如果不是当地人,是很难待下去的。
  记者走访甘肃省一些地区发现,县城里和乡政府所在地,由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代课教师已基本不存在了。但在山大沟深的广大农村,代课教师仍普遍存在。他们是当地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几乎都是当地农民,平时除了教书也干农活。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教书的农民,种田的教师”。
  
  热爱教学却难改清退宿命
  
  今年3月底,伏军芳从同事那里得知,教育部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其中有关于代课教师的政策。她立刻奔向学校会议室,那里有学校唯一一台电脑。
  “我在网上只看了一半就哭着跑回宿舍。”伏军芳对记者说,“我真有点失望了。”
  伏军芳是甘肃省会宁县平头川乡银树小学的校长,同时她也是该校一名代课教师。银树小学有学生290人,全校9名教师,其中5名是代课教师。
  面对可能被清退的现实,伏军芳有些不服气,她把全乡学校统考成绩单拍在桌子上,对记者说,“按教育部的说法,我们这些人既不合法也不合格,但我们这些人教出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