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一位社会学学者眼中的“马加爵案件”

作者:马雪松




  震惊全国的一个即将毕业的重点大学学生连杀四名同学的“马加爵案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冲击波正在逐渐地平息。
  这一案件毁灭了四个年轻的生命,凶犯马加爵也将接受法律的严正审判。这些千辛万苦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正在经受着无法弥合的伤痛。在这一事件冲击波逐渐平息后,人们仍然会久久思考:这一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
  
  一
  
  马加爵由“天之骄子”到“杀人凶犯”,审视他的演变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畸变心理与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障,其主要特征是易爆发不可预测性的愤怒和暴力行为,情绪无常,行为难以自控,易与人发生冲突,行为不计后果,目无法纪,对社会、对他人冷酷和仇视,无信任感,危害他人时无同情心和罪恶感,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责任心和羞愧悔改之心。马加爵的犯罪过程基本符合“反社会人格”的主要特征,为打牌争吵一连杀害四位同学,手段残忍,对残害朝夕相处的同学毫无同情心和罪恶感;农村的父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到大学即将毕业,这期间还有多少亲戚师长的关爱,社会的多少资助,他对这些没有丝毫的眷念,却用冷酷和仇视,毁灭了父母的希望与期待;用残害年轻生命的血淋淋的事实来“回报”他人和社会对他的关爱与资助。并且,被捕之后,也没有多少羞愧悔改之心。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根源就在于他有严重的心理疾障,反社会人格驱使他用极端的手段处理生活中的小事。
  造成严重心理疾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一个发展积淀的过程。我们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马加爵案件”是一个有特殊性的个案,但又不是孤立的个案,从心理疾障的角度审视,这又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个案,它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需要引起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
  
  有调查表明: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23%,增长到九十年代的25%,进入21世纪后已接近30%。
  自杀是20~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自杀的年轻人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
  请看其他个案:
  明天就要举行入团仪式了,入团志愿书要自己宣读,因为口吃,怕被人耻笑,仅仅如此,他竟留下一纸遗书先走了。
  隆隆的车轮碾碎了他,一个要强的大学生班长。这一切发生于一次班干部改选后,他没能连任班长的第二天。学生证内那溅有血迹的白纸上留有他的绝笔:我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不如趁此解脱为好……
  1999年6月14日,南京市某大学发生一起严重的伤害事件:生物系即将毕业的一名女研究生用尖刀将自己的导师严重刺伤,随即举刀自杀未遂,指导老师因内出血和伤口感染身亡。
  2002年1月21日西安一名大学生梁某,嫌父母不做饭竟放火烧了自家屋。事后他说:“放火是叫他们回来做饭。”
  马加爵案件后的2004年3月25日,某医学院一名女学生因小事将刀砍向自己的同伴……
  自杀和杀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性质的不同,但用极端方式伤害或结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却是相同的,冲动使他们产生极端行为也是相同的。冲动,就是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一种心理疾障。“一失足成千古恨”,这里的“一失足”(因为不是常‘失足’)往往就是指心理发生障碍时的冲动。发生这种心理障碍时,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释放和疏导,就极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这些“天之骄子”们,为何对生命如此地缺乏尊重和敬畏?在惋惜和震惊之余,为减少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不得不探究造成大学生心理疾障的原因是什么。
  
  二
  
  大学生形成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社会、家庭、学校进行立体探究和分析。
  (一)从社会看……
  在探究大学生产生心理疾障原因前,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有心理疾障的大学生中,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高于富裕学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所以,在分析原因时,我们必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来自农村的贫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造成大学生心理疾障的一般原因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情感冲突等。贫困生心理疾障的产生,除了一般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贫困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实际困难和因贫富反差带来的歧视、刺激甚至是伤害,使他们敏感抑郁,悲观失望,心理畸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悬殊也日益严重。
  中国收入差距,或者说贫富差距到了什么程度,这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贫富差距,国际上有种通用的测量方法,叫“基尼系数”测量法。这是一个叫Gini的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用来计算经济差距的方法。其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0,它通过测量财产或收入在人群中是怎样分布的,来反映不平等程度。有专家将基尼系数通俗地解释为:假设在一个国家中,有100个人,假设将这个国家的财产平均分成100份,那么,绝对平均的分配当然是一人一份。这时候的基尼系数就是0。假设这100个人中,有一个是国王,99个是臣民,绝对不平等的分配是国王一人得到了100%的财产,其他人的财产为0,这时候的基尼系数是1。实际上,无论绝对平等还是绝对不平等都是不可能的。根据基尼系数的原理,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都可以通过0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表现出来,数值越高贫富差距就越大。根据国际经验,基尼系数维持在0.3~0.4的水平比较好,称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如果说贫富差距有警戒线的话,那么,基尼系数0.4可以认为是一道警戒线,超过了,贫富差距就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根据社会学专家调查,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尼系数达到0.45~0.46的水平,进入新世纪还呈攀升趋势(李强,2003)。基尼系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过,我们暂不讨论。但我国超过警戒线的基尼系数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大学校园已有明显的反映,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我们不得不关注和忧虑的。
  
  贫困学子知多少
  高校日益增多的贫困生,就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在大学校园的反映。当然,随着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使贫困生问题进一步显现。
  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目前全国平均状况来看,一般将学生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则为“特困生”。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贫困生在各高校分布的特点是,师范类、农林类院校高于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热门专业,因为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收费相对偏高,获得奖学金相对较难。如青海师大1999年的贫困生比例已达40%(其中特困生占14%),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2001年贫困生的比例高达48.7%。
  贫困生70%以上来自农村,主要因历史原因、客观条件致贫;近年呈上升趋势的城市贫困生,主要因父母下岗或家庭重大变故造成贫困。
  
  贫困带来心理疾障
  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日常衣食难以为继,一天只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比较普遍。他们的衣食状况常常描述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传媒就对马加爵有过“两个馒头一瓶水过一天”、“没钱买鞋几天不能进课堂”的报道。因经济上的重负和校园内的贫富反差,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身心健康同时受到损害,因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过度拮据、生活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失望,进而对社会悲观仇视,陷入反社会人格的泥沼不能自拔。
  
  (二)从学校看……
  我们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个发展积淀的过程,所以,分析学校教育的影响时,必须将视野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分析。
  基础教育的应试特点,决定进入高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先天不足。基础教育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工具,在农村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因为,考上高等院校是改变个人命运,甚至是改变家庭、家族命运的途径。高中阶段,对应试以外的教育内容,学校与学生都不愿也无暇顾及。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的学校课桌椅都是学生自带,更遑论素质教育必备的文体设施、图书资料等。能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都是农村中出类拔萃的尖子学生,有的甚至是几十年才出一个的大学生。家长、村民、教师都将他们引为骄傲,赞扬有加。在把学生作为考试工具的氛围里,哪里会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呢?
  反思大学教育,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文教育的缺失,一是校园内的巨大反差。
  应试教育为“天之骄子”埋下了心理隐患,进入高校后,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诱发和促使心理障碍的产生。某理工大学曾对全校3511名新入校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进行了首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总平均分为63.9分,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平均分竟不及格。教育部对全国部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不只是文学、艺术等知识欠缺,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也知之甚少,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则几乎空白,且边缘学科知识严重不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是严重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缺失,必然诱发大学生的心理疾障。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学校园存在多重反差。对来自农村的贫困生,这些反差尤为强烈。首先是经济反差。从前在农村,都是农村孩子,贫富差距不大,即使有些差距也因学习优秀得以补偿,没有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进入大学,学生间的贫富反差非常明显,年轻的心灵很容易由刺激而受伤。其次是城乡反差。考上大学后,农村贫困生有着许多浪漫憧憬,但来到位于城市的高等学府,与许多来自城市的学生相处,他们打上农村生活烙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立即相形见绌;有的来自偏远农村、山区的学生,甚至从末使用过手机和电脑,而有的城市学生却驾着私家车在校园招摇而过。承受着这样的反差,浪漫的憧憬立即破灭。第三,学校管理方式的反差。中学时代,父母、老师的关心较多,管理较细,而进入大学,远离父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失去了许多依赖。富裕生可以用钱买来许多“方便”与“照顾”,而贫困生,不仅要在“宽疏管理”的情况下自理生活,还要在应付学业的同时,为生计忙于找活打工。有些学校的做法有意无意地将这些反差放大、强化。如有的学校将学生公寓分为“高标房”和“贫困房”,人为地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伤害。这些强烈的反差,在大学四五年的生活中一直伴随着贫困生,势必使他们产生心理疾障,他们自卑抑郁,为了自尊他们封闭自己,处于弱势的心理状态十分敏感,多虑多疑使他们积淀着怨愤,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处理,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看法。这种“积淀着的怨愤”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宣泄,悲剧就离我们不远了。
  
  (三)从家庭看……
  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的父母,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没有能力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问题并进行指导。马加爵父亲就为父子之间从来没有较好地对话而后悔。即使是经济条件好的城里父母,没有专业知识,也无力对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在应试教育和把大学生当成“就业工具”的氛围里,不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父母,关心的首要是学业,有的甚至关心的只是学业,至于他们孩子的精神、道德、心理却很少关心。马加爵四年大学生活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四年的假期只回过一次家,在需要亲情的时候没有得到亲情,这无疑是他病态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
  
  马加爵案件之后,我在网上作过一些浏览。有大学生在网上说:“中国教育发生了什么问题?……云南大学连马加爵没有鞋子穿几天不上学都不知道,今天各位大学同仁们有没有想过,你一学期能见到辅导员几次?辅导员关心过你几次?和你谈过几次话?当高校贫困生没有饭吃时,有没有校方出面关心过你?”有学生说:“我相信马加爵不只一个,而是千千万万。”
  如果说马加爵案件已经向社会敲响了警钟,那么,学生在网上表露的情绪和观点,就是在提醒社会:不仅要警钟常鸣,并且,为解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社会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