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一位社会学学者眼中的“马加爵案件”

作者:马雪松




  马加爵案件之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全国高校的普遍关注,不少学校也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如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等等。但笔者以为,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
  尽管,高校贫富悬殊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但解决由贫富悬殊引起的心理问题,学校还是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的。
  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而我们长期以来却没有服务意识,在师生互动和学校与家长互动中颠倒了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呼唤教育的服务意识。教育服务意识的核心要求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服务意识将使教育成为受欢迎的教育,将使学校不仅成为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成为温暖的乐园。
  加强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得到阐释和弘扬。我们的教育正被工具价值所统治着,应试教育把人当作“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把人当作“就业工具”,而将不能立竿见影的人文教育冷落甚至是遗忘了。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仅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不能算健全的人;只有知识传授、技术训练而没有人文熏陶、浸染的教育,不能算健全的教育。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健康的心理需要良知、德性来支撑,而这种良知、德性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唤醒的,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浸染,才能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品格。通过人文教育,使独立、自由、正义、平等、博爱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不论经济贫富,不论来自何方,学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精神家园。
  贫富差距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都会存在,这是难以避免的。但在大学校园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形成的反差,教育工作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大学收费是不是可以更理性一些,超越经济水平的教育收费是有违“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比如,旗帜鲜明地提倡节俭,反对斗富竞奢,营造一种艰苦奋斗的成长氛围,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规定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和学生拥有的私家车不得进入校园,此举不仅可以表明校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也可以提醒富裕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生角色,超越角色的消费行为对自己和社会都是不利的。
  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应多一些具体的帮助,少一些空洞的“指导”。比如,一些贫困生正在经受胃壁磨擦痛苦的时候,指导者在旁边却说“要克服攀比心理”,这种教育指导是没有效果的。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他们正在饿肚子啊!哪里还有心思“攀比”!对于那些敏感的心灵,少一份刺激就是少一份伤害;多一份关爱,就会多一束心灵阳光。
  ……
  “马加爵案件”,使人们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们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疾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社会问题。问题已经凸显,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有待大学生们更多的自觉与自律,还有待于时日……我们期待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