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三个面向”的三解读

作者:包国庆




  本刊于2001年第4期和2002年第12期发表了包先生的《“三个面向”的新解读》和《“三个面向”的再解读》两文,分别探讨了“三个面向”中的“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问题,引起读者关注。现再刊发此文,作为这一组文章的结束。
  
  一、现代化意识中的教
  
  就现代化本身的含义而言,笔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个时空进行的状态,其中至少要包含四个内涵:一是开放的观点,二是动态的观点,三是过程的观点,四是前瞻的观点。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现代化首先意味着开放的意识。现代化首先拒绝孤立,它来自全球性的横向比较的结果,在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比较中,自己至少要占据强势地位。现代化的“代”意味着一个时代前进的足迹。要现代化自然必须从传统孤立的、封闭的、僵化的立场中解放出来,大力推行国内外双向交流。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上,最鲜明的要算2001年加入WTO后,这种开放,令中国的现代化从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变为“沿着标尺前进”,即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置于国际大的竞争环境之中,吐故纳新适应变化,吸取新信息和新管理,尤其是在今天的互联网络平台上,参与国际的大合作和大竞争。这种形势既令教育面临了严峻挑战,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机会。今天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令人力观从传统的使用工具的劳力,转化为现实中创造财富的智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是人才创造力竞争,而教育在开发人才人创造力中居原动力地位。
  2、现代化还意味着动态的观点,意味着反对静止,意味着反对凝固。回顾国际上的现代化历程,有过半个世纪前的现代化,当时的标志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化集中反映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上,为什么农业人口减少是个标志呢?因为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扩大的规模,另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的发达程度。如果不用发达的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农业上是不可能减少人口的。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农业人口为例,他们是2%的人口,生产全国需求的102%农产品,即除满足本国人口的农产品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赚外汇。
  现代化的动态性反映在上世纪90年代,又一个现代化的标准出现了,这次现代化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特征,信息化意味着信息技术改造一切传统工业,而知识化意味着学习型社会。我国目前尚未完成第一次现代化(2001年完成78%,估计到2015年全部完成),又面临着第二次现代化挑战,这种“两个阶梯一步跨越”的目标,一方面令我们获得了直接从信息化跨越到现代化的机遇,另一方面在知识化的高标准上,也令教育增加了时代紧迫感。
  3、现代化还意味着连续的过程。即不是终结也不是割裂。意味着连续地不停顿地在“现代”着。因为“现代”属于历史上的一个不断更新的名词,是个没有终点的过程。既有对传统的衔接,又有对今天的超越。现代化的这个特征,令中国教育再也不能固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封闭框架里。为适应国际上不断更新的“现代”水平,教育将难以停顿自己的脚步,要连续地为国家培育竞争力。如果相反,教育就是拖国家现代化的后退。在这个意义上,中小学教育将面临巨大压力,在路径、模式、战略,特别是教育制度上,将有大动作的改变。
  说现代化是个连续过程的第二层意义是,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像弹钢琴一样,全音键盘和半音键盘都要能够满足乐曲旋律,而不能仅仅照顾全音键盘。在第一段现代化的城市化议题中,涉及到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而目前的教育,无论在资源分配上、学校体制上、入学机会上,都是以城市为本位,都是以有利于城市人口为导向的。这种教育的严重不公平,一方面压抑了大量农村贫苦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遏制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无疑使国家现代化进程延迟。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遭遇大量农民进城,由于知识和技能上的低素质,他们经常表现出许多无奈,他们倍受刁难压榨,缺乏生存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4、现代化更意味着要有前瞻的视野。现代化不等于只看眼前,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只有把眼光看得更远,才能对当下的工作有个从容的安排。国外有人提出,21世纪中叶全球将走上知识化社会。什么是知识化?说得简洁些,知识化其实就是教育化,就是学习化,就是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领先地位。届时,教育的巨大功能,也许超出我们今天的预料。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总的来说是,教育中体现了一种新的观念,表现在:现代文化观、现代人才观、现代知识观和现代产业观。
  
  二、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教育的现代文化观——多元。从所周知,美国学者亨廷顿前些年出版了他的专著《文明的冲突》,引起国内论争轰起。其实,文明不存在什么冲突,文明没有什么先进或落后之分,如用筷子或用刀叉,吃辣椒或吃甜食一样。很难说谁文明谁不文明,真正遭遇冲突的是文化。文化的现代化无疑将导致多种文化的交流,导致一种需要——熟悉各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吸收他国文化、独立自主地宣传本土文化的局面。在互补的前提下,促进文化融合,生产出适合本国传统的先进文化。
  文化历来是教育的内核,现代文化对教育的冲击,并不意味着西方化,恰恰相反,要强调保持本土文化的特色,要维护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就要有各国教育的自立。这给教育带来了难题,难在哪里?难在宽容的心态,难在把握的尺度。高等教育领域有人提出了国际化的口号,中小学能不能提呢?也许目前还不能普遍提,因为中小学是一个民族继承自己传统文化的主体,但是不妨碍了解国外文化,以便为将来交流打基础。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缺乏民族特色的文化,根本不可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2、教育的现代人才观——就业。在计划经济的语境中是很少用失业和就业这两个词汇的,那时的宣传口号是“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凡是进了“单位”,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国家包干,不存在失业或就业问题。当时使用“失业”也只是嘲讽资本主义的腐朽和没落,说明他们的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这个词汇迅速地持久地占领了媒体。原来,失业和就业是工业社会的副产品,是竞争性社会的一种必然规律,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必要手段。但另一方面,失业率过大又将危及国家稳定与发展。失业是一把双刃剑。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教育和培训,令失业者在适应新生产力的变化中获得新本领。因此,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必要把就业当作为国分忧的一件大事。这里涉及到一种新的人力观,即人力是一种资源,并且比自然资源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人力资本中有不可竭尽的财富,但是,这种蕴涵财富的人力资本,不是复述知识的人,也不是会应付考试的人,而是创造知识的人。这个意义上的就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找工作了,而是创业。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没有?就目前看,确实还没有准备好。这个问题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第一个尖锐矛盾,不只是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也没有准备好。
  3、教育的现代知识观——创新。这里的知识不是复述性知识,(因为电脑的复述能力远比人脑强,电脑的记忆能力惊人),而是指创造知识。那么,如何创造知识?诺贝尔奖得主们有一个经验,就是进行知识杂交,把不同领域、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前人没有涉足的地方,开辟新的领地。
  这种创新的特点,不是孔夫子说的“举一反三”或“闻一知十”,而是“无中生有”,这是指知识的原创性,即像诺贝尔奖得主们那样在起点上进行原创。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本土与诺贝尔奖无缘,缘就缘在中国人在知识的原创性上失落。原创性实际上来自一种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前者如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和合作精神,也就是说提供我们的自信心:后者给予我们创新途径,通过科学方法论找出创新的关键。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研究型课程,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