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以道事君




  做清官,为百姓谋福,就是忠于皇帝,这是儒家“以道事君”之臣道,也是“学而优则仕”的本义。于成龙最突出的特点是“清”,甚至于掩盖了其“能”的特点。

  在广西罗城县的深山丛林之中,有一座败破的院落,每日都有一些百姓前往那里。原来,那里就是罗城县衙。这个县衙既没有朱门粉墙,也没有大殿高堂,甚至连个土墙都没有,院落外面只是用荆棘周匝围了一道,院中用土堆成的方台上面铺一块木板做成桌案,知县于成龙每天就在这里办公。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人。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年已45岁。人生老去,机会方来。于成龙正式的科名并不高,只有一个副榜贡生的学历,他由秀才考举人只得了副榜,在国子监读书。按照吏部的制度,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做官,于成龙的举人副榜的资历太低,勉强可做最辛苦最卑微的小官,他抽签得到偏远地区广西罗城县令的小官职。当时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去那个穷乡僻壤赴任,上任前他在寄友人书信中表明心迹: “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然后,变卖家产,凑足盘缠上路了。由此看来,“学而优则仕”已经异化了,于成龙为什么不能中进士呢?

  战乱之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罗城县是一个贫困山区,人民生活非常困苦,于成龙废除苛捐杂税,以身作则不要“火耗”。所谓“火耗”即是指散碎银子重新熔铸入库时会有所损耗,故额外多收一些。明代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田赋开始征收折色税银,这一项加额就应运而生了。火耗同时又成为补贴官吏的加派,一般的官吏正好借此搜刮百姓。官场中又有许多的“陋规”,其名目甚多,官吏送往迎来,投递公文都要上下打点。送钱多少要视具体情况,肥官多送,瘦官少送等等,都有规矩,所以叫“陋规”。归根结底都是得自于“火耗”钱。清官与贪官的区别往往不在于是否收受火耗和陋规,而在于程度不同。地方官把搜刮来的钱财要分一部分给京官,事才办得了。文官加派火耗,武官侵蚀兵饷,都是常事。这些已经成为公开的“陋规”,连康熙帝都说: “外边汉官有一定规礼,朕管不得”。清朝前期,官吏有俸无廉(只有分内的俸禄,没有额外的“养廉”钱,廉俸始于雍正朝),即使是清官,不收火耗钱的也很少见。因为不收火耗就等于倒贴税银,有几个官员能这样干呢?

  有一点历史常识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在清朝,官吏的俸禄并不高,大约只够维持生活,他们的财富主要靠他们利用手中之权去弄,所以几乎是无官不贪。上贪下亦贪,衙门里的那些书办衙役,一个个更是如饿虎饥狼。康熙帝有一次对前来辞行的江西巡抚王骘说: “你到地方要以操守为要。”王骘回答说: “臣在四川时,从来不食民间粒米,不取民间柴草,臣一身之外只带两三个家僮,往往于家中取给盘费,有时借资于督抚。从来不敢私取民财。”康熙帝说: “身为大吏,寻常日用岂能一无所费?如果还要家中贴补,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操守廉洁,念念以爱百姓起见,便为良吏。”这里王骘也是倒贴,而皇帝也知道低薪的弊病。

  国家不给官吏高薪,但是允许官吏向地方少量加派“火耗”钱,标准以正税的十分之一为限,叫做“养廉钱”。然而这只能约束那些严于自律的清官(如于成龙连“火耗 ”都不要),但不能约束贪官。“火耗”是个无底洞。御史赵璟曾上疏指出贪污的严重情况,认为俸银太低是造成官员贪污成风的主要原因。他说: “俸银不增,贪风不息,下情不达,廉吏难支。”然而康熙帝对“人心不足”这一弱点认识特清,深知国家增加俸银有限,官吏贪心无厌,反正要贪,不如低薪,国家还可以节省一笔开支,所以皇帝往往对大臣们的受贿都予以默认。

  于成龙做县令不用追逼税赋,都是百姓主动前来输纳,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怕于成龙离任。如果百姓不主动输纳,于成龙可能因政绩不合格被夺职。换上一个贪官污吏,老百姓就遭殃了。他做官以自身为表率,体恤民情,以德政争取民心。他为百姓做了好事,令百姓满意,从而赢得了民心。官心正则民心正,罗城县内经济虽然并不发达,可是民气融和,百姓有俯仰之乐,隔夜之炊,苍颜野老,黄口稚子,无愁衣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有一次廉官秋试,众廉官皆鲜衣艳饰,俊奴高马而来,惟独于成龙,布袍破被如铁,携一苍头而来。众人相互寒暄,不屑于理睬于成龙。巡抚却早闻其贤名,特意要与他亲近,看见他敝衣垢褛,说: “此人必罗城令也!”后见于成龙处理政务,甚有章法,“与之谈古论今,具有伦要,大为敬服”。于成龙可谓是既“清”又“能”。

  清朝初年,清官迭出,尤其是康熙一朝。康熙帝面对满朝大臣多为贪官这一基本事实,努力澄清吏治,大力推行奖廉惩贪的察吏考官制度。他说: “考察官吏,以奖励廉洁为要。”他着意发现清官并加以保护和培植。他最赞赏的清官是于成龙。清朝奖廉制度,把清正廉明,不搞加派勒索、政绩突出的州县官吏,定选为“卓异”。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兴祖,特别推荐了于成龙。

  康熙六年,于成龙升迁四川合州(今合川)知州,罗城百姓闻讯,遮道哭送,有人送出数百里。于成龙也感动得泪下。有人知道他身上没有余钱,旅资不足,特意护送。路上果然旅费用尽,靠了百姓的帮助,才得以到达任所。

  合州又是一个穷地方,人口流亡严重,一年向国家交纳的正赋仅有十五两银子。大凡清官去穷困州县任职者居多,因为肥缺不是容易得到的,要走后门。于成龙得到提升,去的也还是穷困州。

  有一次上峰下帖子,要求合州献鱼。于成龙说: “民脂民膏竭矣,没有一人怜悯询问,却只问献鱼之事。官吏只知享食鱼之乐,百姓从哪里去搞鱼?”于成龙不但不送鱼去讨好上司,反而向上级请求减除正赋之外的加派。上峰无奈,只好裁革了十件对合州不合理的摊派。他又招集流亡百姓,贷给他们牛具稻种,鼓励人民生产。一年以后,合州经济就大有发展,人口增长数倍。

  于成龙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大力奖励开荒,发出公告明文规定: 凡新开垦的土地,三年之后即可归开垦者个人所有。当时合州三县只有遗民百余户,然而“开荒归己”的布告一出,百姓趋之若鹜,仅一月有余,户口就猛增至1000户。当然,开垦的土地归私有,并非是于成龙的创举,这是有朝廷法律为根据的。战争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无主荒地,朝廷提倡人民大力垦种荒地,并“给以印信,永准为业”。康熙帝常说,必须能使家家有产业,户户有余粮。用之不足,其心不正。民无衣食,即使是繁刑严诛也不能禁其为非。康熙帝多次强调说,无恒产者无恒心,人情安土则重迁,田亩关系百姓的生业,衣食所赖,朝廷不可以随意侵夺,故有国之君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制民之产。即是说,使人民都成为有产者,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而如果使人民都成为无产者,天地之间没有他们的一草一木,对他们来说,发展生产和建设国家都没有意义,破坏反倒可以浑水摸鱼,天下岂能不乱?孟子早就指出,民若无恒产,则无恒心,无恒心则放逸邪侈,无所不为。此乃显而易见,千古不易之理。康熙帝性格宽厚,其治国之策的特色是“以静为治”,反对“以动为治”,不愿多生事,他提出了“教、养、安、治、刑”的治国原则。于成龙贯彻这一治国方针,因此治绩突出。真正的惠民事业是要稳步地一件件地逐步实行。治理贫困地区,尤忌大轰大干,于成龙没有搞“出奇制胜”的噱头,做出的成绩是显著的。

  继任合州知州之后,于成龙又出任湖北黄冈州同知,由于他端品自励,政绩卓异,又一次被湖广巡抚张朝珍推荐为“卓异”,这是他第二次获此殊荣。

  康熙十四年秋,黄州遇灾,民大饥,于成龙及时赈济灾民,使数万饥民免于饿死。当他调任江防道员、福建按察使赴任时,数万人民遮路相送,哭声与江潮相应,感天动地。上船前他买了几十斤萝卜放在船上,有人笑话他“这等便宜货,何必带许多”。于成龙说: “我一路上吃菜就是这些。” 在平常人看来,千里带萝卜是无谓之事,清官爱民何必表现在饭菜上节省呢?殊不知,在口腹之欲上不节俭,又如何能爱民呢?那些从早到晚都在筵席上吃喝不休的官吏们,哪有心思为民办事?如果于成龙不是带最便宜的水萝卜上船,而是金银珍宝载了满船,那么岸上还会有百姓挥泪相送的情景吗?贪官离任走后,也有百姓主动出来相送的,不过是拿扫帚而来,因为贪官走过的路,百姓嫌脏,要打扫干净。

  民心不可欺,官吏离任时从百姓对待他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的政绩了,这是最简单最真实最硬的道理。康熙帝出巡时曾说: “朕前往各方巡行,为检查地方官吏是否实心任事。”有一次,康熙帝西巡,问百姓: “何官好,何官不好?”百姓说: “张辽祥道台是好官。”康熙帝点名询问巡抚等官吏,百姓皆摇头不知其谁。康熙帝意味深长地说: “民心不可欺,官好与否,于此立辨矣。

  康熙十三年,于成龙升武昌知府。由于他善于治狱破案,康熙十七年,升调福建按察使,主管刑狱和官吏考核。于成龙处理案件迅速,“狱无淹滞”。遇有“疑狱”,必追根问底,查个水落石出。他办案公允,无论属员或百姓有讼情狱案,一律不徇私情,清廉守法,坚决杜绝馈送,因此他办的案子,无人不服。康熙帝一贯主张“以刑弼教”,尚德缓刑,反对严刑重法。于成龙简政清刑以安民,力求地方上安而又安,治而益治,因此很受康熙帝的赏识。

  当时正值“吴三桂之乱”,台湾郑经也派军队到福建骚扰。清军为了防范郑经,以恐怖政策压制沿海人民,捕杀无辜。于成龙去见福建的最高军事指挥康亲王杰书,说: “皇天在上,人命至重,身为刑狱官我誓不能阿曲从事。”要求他释放无辜平民。康亲王对于成龙素来器重,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成龙一句话就救活了数万人民。当时,清军常常虏掠良家子女入军为奴婢,百姓痛苦不堪。于成龙无力革除这一弊病,只有多方筹集金银,为这些人赎身。

  康熙帝多次要群臣推举廉能。“廉能”是与“卓异”相似的一种荣誉称号。福建巡抚吴兴祚,推荐于成龙为“廉能第一”,于成龙因此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迁直隶巡抚。京畿之地,八旗豪强横行不法,有司不能治,官场中流传一句话叫: “京兆尹难当”。所以康熙帝特意将他放在这个位置上。在任上,于成龙支持清官廉吏,打击贪官墨吏,八旗豪强也不敢不有所收敛。次年,康熙帝在懋勤殿亲自召见他,表彰他是“当今清官第一”,赏赐白金、良马、御制诗等,以此嘉奖他的廉能。于成龙每次提出免税和赈灾的要求,都能得到康熙帝的同意,这也是康熙帝鼓励清官的一种办法。

  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于成龙清介绝俗,重门洞开,官吏有事找他,就直接进入寝室。他的桌案上左面放着生姜、豆豉一类咸菜,右边放着文卷书本,就像农村的教书先生一样清贫,随便与人交往。于成龙对子女教育很严格,孩子们冬天只穿粗布衣服或棉袍,未尝制一件裘衣。有一次,儿子要回老家去,家里碰巧有一只腌鸭,也只割半只给他。

  于成龙不愿与权贵交游,遭受巨大压力。他晚年曾拜访罢相闲居南京的熊赐履,两人坐在梧桐树下,于成龙向熊述说忧谗畏讥的苦衷。熊说: “公亦有此顾虑吗?大丈夫堪得透时,虽生死不可易志,何况其他呢?”次年于成龙请求退休,不许,再访熊赐履,面有忧色。熊厉声问: “你忘记我们梧桐树下的谈话啦?”

  清官出污泥而不染,固然高洁,但在压力之下也很容易患病。过了不久,于成龙病逝。署中官员去他家吊唁,看到他家中的遗物只有床头一个破箱,里面有一套官服官靴,以及瓦缸中粗米数斛,粗盐豆豉数罐而已。康熙帝对此十分感慨,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加赠太子太保,予谥“清端”,荫一子入国子监,并御书“高行清粹”四字为祠额,以及楹联赐赠。熊赐履为他撰写了墓志铭,称他是“性善吃苦,诸人所不能堪者,他却处之如饴,为学务敦实行,不屑词章之末,尝曰‘学者苟识得道理,埋头去做,不患不到圣贤地位’,识者都很赞成”。

  百姓闻听于成龙病逝,罢市聚哭,家家绘于成龙画像设案祭祀。康熙帝闻此,叹息说: “于成龙因在直隶居官甚美,朕特简选他出任江南总督。听说上任以后,他变得不如从前好了。至病故后,始知他居家清廉,甚为百姓所称道,或许于成龙向来所行耿直,与之不合之人挟仇陷害,造谣污蔑,是不屑之徒嫉妒也,居官能如于成龙者有几人?”康熙帝认为是百姓的口碑,比官场中的评语更可靠,可见其颇具洞察力。

  雍正十年,于成龙入祀贤良祠。雍正帝以此来鼓励大臣做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