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北斗星、“七崇拜”、北回归线




  中国人在排列方向的顺序时习惯说“东南西北”而不是其他的顺序,原因大概就与七星崇拜有关,因为用七星勺柄指向时恰好顺序只能是“东南西北”,同时从“东”开始也恰迎合了太阳崇拜。从这里,其实我们可以想像为什么在远古“十”字表示“7”,因为是这“7星”的勺柄指示了“东西南北”的方向,“十”字表示方向指示,所谓“指路明灯”是也,更为明显的是,在中国甲骨文里出现了许多带箭头的“十”字,这就更明确了7星的“指示”作用。另外,它还演化为“♀”,更形象说明了“勺”以及柄的共存体关系,也为中国人为什么命名其“勺”找到了一个根据。

  青年时代的我曾经有大约四五年的观星史。是什么引导了我成为一个天文业余爱好者,一时想不起来了,或许是大学生活太无聊了吧。总之,夏秋时节我拿着星图按时到室外看星成为一个图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刚毕业后更加乏味单调的生活中,看星的日子更多了。偶尔那些浩瀚的星空把我引入宇宙和哲学的虚幻空间,颇有些找不到北的空灵感觉。今天看来所有的一切并非没有机缘。探索太空、探索世界可能一直就是我的爱好。转了很大的弯子,终于在十几年后又与旧日重逢。

  说起来我还曾经报考过世界史的研究生,但因报名失误竟然连考场都没能进去,为一年的准备抹了一把眼泪之后以为把这段日子给永远埋藏了,没成想最后还是转回去了,只是这次发现自己竟然“无师自通”,同时把“中国史”变为“世界史”也是最近猛然的“发现”之一,“醒悟”中对自己惊讶不已。

  “北斗星”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指出,“北极星”则需要稍微多一点常识。除此之外人们提到更多的恐怕就是“猎户星座”了。人类认识星座很早,或者说我们今天的许多星座知识甚至命名就是来自远古。“猎户星座”腰带上最明亮的三颗星就经常被人们拿来与埃及金字塔做比对。猎户星座的腰带略有弯曲,吉萨金字塔同样排列,可谓惟妙惟肖。并且腰带的三颗星大小稍有差异,吉萨金字塔也是同样。中国境内的“三星”很可能是对吉萨经及“腰带”的模仿,类似细节可以再深入考察。

  中国先秦肯定就已经有以上这些星座的记录,比如《诗经》里就有“三星在户”。并且“三星堆”“三星村”肯定都与猎户的“腰带”有关。

  “北斗星”又叫“北斗七星”。他们在中国古代的名称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四颗星叫“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星叫“斗杓”或“斗柄”。这七颗星就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除“天权”δ是三等星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联接天璇β和天枢α两星的线延长约5倍处,可寻找到“北极星”。故β星和α星又名“指极星”。

  “北极星”是一颗单独的星。它是颗二等星,距离我们大约300光年,是小熊星座中最为明亮的一颗恒星。有时候会有8星组合出现,那么可能是指“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这个共同体了。比如在我国重要的祭祀场地天坛,就有一个区域叫“七星石”,但实际上那里有8颗星,多出的一颗就是“北极星”。由此可见“北斗星”与“北极星”之于古人的神圣与重要。天坛“皇穹宇”西配殿里供奉的牌位也有“北斗七星神”。在天坛供奉的神明共有十位,北斗是其中一位。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那里每年一度的祭祖活动中也有专门祭祀“北斗星”的环节。可见“北斗星”影响之广泛深远。当然了,假如是文明同源的解释一切就简单了。

  在犹太文化和古埃及文化里,“七崇拜”非常明显,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它们的历史也很古老,古老到起码接近万年(初步判断如此)。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最常出现的数字也是“7”,但为什么有“七崇拜”却没有找到头绪。我一直纳闷“七崇拜”从何而起,一直无缘揭开这个秘密。三天前在看一篇讲“北斗星”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前面也说过这个问题,这里再详细些。

  首先数目相符,皆为“7”。从天文上看,这个北斗星在过去数十万年中确实有改变,其变化既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不大,它们的位置与数目变化不大,但是在同一位置上的组合形状却有变化,尤其在近万年内和今天形状基本一致,这个相对恒定性决定了它的重要价值:指出方向,无论是陆地还是航行,“北斗星”是最方便的天然工具,并且国际同轨,使用方便。

  “北斗星”斗柄围绕“北极星”的变化还可以准确地显示一年四季,从而具有了重要天文历法意义。“北斗星”实际上成为悬挂在所有北方地球人头上的一个精确“时针”。具有了以上识别功能之后,它同时可以指导农牧生产,成为人们不能割舍的知识工具。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在七天里创造了世界,一星期分为七天。《圣经》的“七”与星期的“七”不仅是同源的,而且应该与“北斗七星”的古老崇拜有关。尽管人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准确的原始崇拜的“七”是什么具体含义,但与天文有关的这个历史或者传统提示人们用同样意义的天文信息来填充今天的“七”。西方有一套“星期”称呼,确实与天文有关,但与“北斗七星”已经无关;东方也演化出一套星期,也是与天文有关的,比如日本的星期一到星期日,是用金、木、水、火、土、日、月来称呼的。

  大约3000至2500年前是人类文明的一道分水岭,之前的经验知识得以更新,许多固有观念也开始作废,填充其中的是另外一套东西。所以,我们今天集体失忆,“还原”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究其根源,无非是在那个时代人类跃进到一个文明的新平台,国家、宗教以及金属时代的纷纷确立使一切重新分配,包括经济、权力以及人员。中国很特殊,继承了许多中东的文化,但是独独舍弃了“七崇拜”,起码从表面上看是如此。这或许是宗教方面的缘故造成的吧,因为西方的“七崇拜”是与基督教的“十”字崇拜一同保留下来的。2000年前出现的儒家教化掩盖了中国的一切原始痕迹。

  “七崇拜”与“北斗星”联系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北回归线文明”现象只发现在全球北方,而没有同时出现在南回归线上。我曾经在《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中说过,人们为什么要集中在北回归线是因为他们熟悉在这个“北回归线”方位的天文现象,这些熟悉的知识使他们只能生活在这个区域内才能顺利生产生活,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就无法生存;当然南方还是有人的,但是没有北方发达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地理上准确的回归线是北纬23.5度,但一般公认的“文明回归线”却在北纬30度附近。在这里,不仅有古埃及和阿拉伯半岛,还横穿了撒哈拉沙漠,别忘记几千年前撒哈拉沙漠是一片水草丰美的“伊甸园”。在世界地图上很明显地看到开罗正在北纬30度线上。在中国境内,四川的“三星堆”与杭州湾附近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正在北纬30度上,拉萨这座古城与以上两处著名古文明遗址几乎丝毫不差地骑在“文明回归线”上!在遥远的古代,假如不是天空明亮的恒星有什么可以使这些人不约而同地准确选取同一纬度呢?

  我觉得,古人很可能在多方面倚重北斗七星,所以他们的迁徙必然多以是否可以看到“北斗星”为限,另外,整个黄河流域也能方便地观察到北斗星。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北方古文明发达的原因所在。同时,它反过来也印证了古代的“七崇拜”是来自北斗七星,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来其他的原因。

  对于二十八星宿为什么是“28”这个数字而不是别的,有很多的猜测,至今众说纷纭。我的解释是:来源于“七崇拜”。“天宫”中最重要的“中宫”包含了“北斗七星”,其余东南西北被划分为四区,或曰“四宫”“四象”。这“四象”每“象”为“七”,7×4= 28。就这么简单。“七”在古代是个吉祥、神圣的数字,任何地方需要用数字而说不清的就取用“七”来表示繁多,对于神秘的星辰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