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6期

章太炎先生及其《国学讲演录》(下)

作者:吴永坤




  章太炎先生以国学为讲题的演讲,也有很多次。重要的几次是:1906年在日本建立“国学振起社”,前后讲学五年余,至武昌起义始停讲。在此期间,讲授了《论语言文字之学》、《论文学》、《论诸子学》、《说文》、《尔雅》、《庄子》、《楚辞》等专题。1913年,在北平人身自由受到袁世凯的限制,于共和党本部主讲经学、史学、小学、玄学。先生受软禁后绝食,袁氏怕干众怒,允吴承仕(简斋)入先生之门受业。有《菿汉微言》传世。1922年应江苏教育会之邀,讲了《国学大概》等专题,也有记录本传世。在苏州开办的章氏国学讲习会,以先生次年即归道山,时间较短,可却是最重要的一次。讲习会创办了《制言》半月刊,先生的再传弟子徐复(汉生)协助事务。该刊发表了与讲习会相关的很多文章,章先生的讲演稿,由其再传门人王乘六、诸祖耿记录,孙世扬校订,于《制言》发表。今传世之《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文学略说》,均为此次讲习会的记录刊本,是历次讲习会最系统、最全面的讲本,所讲内容,为章先生晚年成熟之论。《说文解字•序》也在《制言》半月刊上发表。然战事不断,十大几年的社会沧桑巨变,加以出版时印数较少,故海内外难求是本;1963年先生钟爱的再传弟子石禅潘重规(其名即为先生所改)教授,听从友人之劝告,为免散佚并广流传,于香港寰球文化服务社将前五种结集出版,名曰《国学略说》。以山河尚未一统故,是本亦未能在内地流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教学的需要,南京大学中文系编一套参考资料,我应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之约,与程会昌(千帆)先生合作,据讲习会单行原刊本,重校了前五种,定名为《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由程会昌先生题签,内部铅印数逾越千册,在宁流行颇广。然纸质、印刷均不精、豕鲁鱼亥多有;衍讹脱倒间亦有之。还有几处误点失校,但业内使用尚无大碍。2008年3月,凤凰出版社拟出近代学术名著丛书,约我点评《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我答应了。原因无他,一则纠正铅印本的讹误;二则,借此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给读者。
  下面概括地谈谈《讲演录》各讲的内容。领略其精髓,自应认真研读章先生的文本。
  首先讲《小学略说》。“小学”这个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但含义与近代区别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初等教育的“小学”不同,虽然内容与启蒙教育机构有关,所谓“古者八岁入小学”是也;可其内涵却主要是指儿童所受的教育内容,即“六书、九数”,重点为“六书”,也就是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故传统上,一说“小学”,学界一致没有歧义地理解为语言文字学。狭义的“国学”,也是指“小学”及其所附庸的“经学”。它原本就是为经学服务的工具,脱离经学而独立成为语言文字学,是太炎先生的一大贡献,尽管先生仍旧娴熟地以之解经。
  在此讲中,先生分别阐述了“小学”三方面的内容。文字一项讲了”六书”,强调六书均关造字。先生认为六书是文字出现后人们归纳的造字条例,而非文字产生前预先制定的造字原则。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关乎个体;转注、假借关乎文字的关联。有转注而能济文字不敷用之穷不必另造新字;有假借而能通方国之音,知字虽不同而义却一。两者均通过字音起作用,但方向却相反,起文字繁杀(增多、减少)的调节作用。先生特别指出不要把写别(白)字与六书中的“假借”混为一谈。先生于“六书”均有独到的阐释,如言会意“信”字云:人言必须诚信,否则与鸡鸣、犬吠无异;言“武”云,止戈为武不是停止用兵,而是戢兵除暴,否则有不抵抗主义的嫌疑;又说“止”为步之省、“戈”为“伐”之省,步伐整齐森严,斯为武矣。胜义纷披,令人目不暇给。音韵这一项,除了介绍一些基本知识而外,特别强调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字有变异、音有转移的道理。论述了《广韵》为明古今音的阶梯。先生继承乾嘉诸儒,完善了“阴阳对转”(有鼻音n、ng的字为阳声字,无之则为阴声)的学说。阴阳对转现象,文献中、口语中,在在多有。如“喀喇、劈啪”对转为“康啷、乒乓”(均状声响,意义无别,阴阳收声不同);苤蓝(学名“球茎甘蓝”,一种常见蔬菜名),百姓恒称为苤lɑ(无恰当的字书之,姑录其音);“马何罗”之改为“莽何罗”,其理亦同。“反切”注音源于双声叠韵,非学梵语拼音之法也。欲得准确音读,必须明古今音变,且须知其“法门”(即反切规则)。而于训诂,先生特重《尔雅》,云:“学者有意治经,不可不明故训,则《尔雅》尚已。”“《尔雅》者,釐正故训、纲维群籍之书也。”“以《尔雅》释经,最是《诗》、《书》。”“古文《尚书》,读应《尔雅》。”章先生认为,尽管有学者认为《尔雅》是抄撮故训而成书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尔雅》成书极早。张揖以为是周公所作,“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尔雅》成书之后,代有增益,但它故训渊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欲明故训,离不开《尔雅》。
  小学含文字、音韵、训诂三部分。音韵为枢纽。不通音韵,不足与言训诂;不通训诂,不足与言文字。治小学当熔形音义于一炉,三者一以贯之,斯为得矣。
  其次,讲《经学略说》。
  “经”古代训诂家多训为“常”;常见的事物往往重要,比如空气、日光、水分,谁也离不开,从而说明“经”的重要。其实,这是儒家经学产生之后训诂家的说法。最初,儒家典籍并不叫做“经”。比如,《易》(又称《周易》)、《书》(又称《尚书》)、《诗》(又称《诗三百》)、《仪礼》、《春秋》,都没有冠以“经”字;书中单篇内冠“经”字的有《墨子》《经上》与《经下》,文内冠以“经”的有《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其意义盖为后世的目录或内容提要。根据古代书籍制作的质料与形制、装帧情况,章先生认为“经”的含意犹如后世说“线装书”。此为确论。为了舆论一律、钳制思想如同秦始皇主张“以吏为师”一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易》、《书》、《诗》、《仪礼》、《春秋》都尊之为“经”了。同时诱之以利禄,设立“五经博士”(“博士”非近代学衔,而是官职),通一经即可博得功名。自此,士子皓首穷经,不给皇上找麻烦,而“入吾彀中”(唐太宗李世民语)。入“经”的部头则不断增多——由“五经”而“七经”而“九经”,到了宋代始定型为“十三经”。它们是《周易》、《尚书》、《毛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梁传》)、《尔雅》、《孝经》、《论语》和《孟子》。因“经”地位尊崇,各家各派纷纷抢此桂冠以名自己宗派的典籍: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佛经,《老子》称为道德经,《庄子》称为南华经,医学书有《黄帝内经》。但总的说来,儒家经典在整个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居于最尊崇的地位,经学成为显学并与封建社会相终始。
  经学产生于汉代,从一开始就有“今古文”派别区分。秦始皇焚书,项羽火烧阿房宫,大量典籍毁灭、散佚。而秦汉之际是汉字形体发生巨变的时期:汉字由籀篆而隶草(章草)。秦火之余保存下来用籀篆书写的是为“古文”,而由经师口述用汉代文字记录下来的典籍为“今文”。今古文经不仅在文本上不同,于经义解释也大不一样。今文经师强调“微言大义”,于字里行间找出孔子为后世君王治国平天下预设的理论,甚至制造谶纬妖言,为刘氏皇权“天命神授”张本。古文经师则强调文字训诂,实事求是,探求经典文献的真谛,同样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西汉直至东汉初,一直是今文经学占着统治地位;至东汉中期,古文经学才逐渐取代了今文经学。不过今文经学并未式微,它与古文经学始终此消彼长,直至封建社会灭亡。汉代今文经学大师是董仲舒,古文经学大师是刘歆、贾逵、马融和郑玄。康有为是最后一位今文经学大师,而章太炎是最后一位古文经学大师。经学是与封建社会相终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帝逊位后,除康有为、章太炎之外再也无“大师。”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