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6期

第十讲 诗的意境

作者:徐有富




  现代学者与诗人对诗的意境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诗人艾青于上世纪30年代写的《诗论》就已指出:“意境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还分析道: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而今对意境的讨论成了热点,甚至还出了专著,我们不妨在前人与时贤的基础上下这么一个定义: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创造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艺术境界。诗中没有情,没有志,没有理,就没有意境,诗中没有景物,没有人物,没有事物,同样也没有意境。两者没有融合在一起也没有意境。意境中的“意”实际上是指诗的主题,“境”实际上指诗的题材,两者互相融合构成了意境。
  
  二、诗的意境的特色
  
  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地域以及诗人本身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与个人特色。诗的意境越有特色,也就越有价值,越有生命力。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诗的意境的特色,从而对诗的意境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1. 时代特色
  诗是某一时代的产物,当然要受到某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诗歌本身发展状况的影响,因此诗的意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正如《文心雕龙·时序》篇所说:“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粟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如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先是出现了黄巾起义,接着又爆发了军阀混战。建安(196—220)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当时的实权实际上控制在曹操的手中,曹操父子有着强烈的统一中国的愿望,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群诗人也都具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所以建安诗人一般都关注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多具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点。《文心雕龙·时序》篇还谈到了建安时代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试读曹植的《白马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寄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能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读罢,一位视死如归的壮士策马高堤、奔赴国难的鲜活画面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它充分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意境的时代特色在比较中能够看得更加分明,钱钟书《谈艺录》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诗分唐宋》。下面我们就以两首写偶逢少女的七绝为例,来看一下唐宋诗意境的时代差异。试读唐代周濆笔下的《逢邻女》:
  日高邻女笑相逢,
  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
  参差羞杀白芙蓉。
  唐代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封建礼教的束缚力相对较少,女性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与个性解放。诗中的少女也体现了这一点。她随便穿着袒胸露臂的衣服出门,既未刻意地打扮自己,又毫无做作之态,其神态是那么开朗大方,让人感到一种清纯的美,健康的美。让我们再看看宋代陈郁笔下的《东园书所见》:
  娉婷游女步东园,
  曲径相逢一少年。
  不肯比肩花下过,
  含羞却立海棠边。
  宋代的封建礼教比唐代严多了,宋代少女也显得害羞而胆小,她们不敢与少年男子正面接触,而一旦有可能与少年男子接触时,就显得忸怩不安,甚至装模作样。这是时代给这两位少女造成的差别,而唐宋两位诗人将其如实地反映了出来。
  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作品,其意境也可能有明显的不同。明人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说:“今试以数百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晚唐。”他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要求,就是因为唐代各个时期的诗歌特点确实存在着差异。明代胡应鳞在《诗薮》内篇中还举例作了解释:“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盛唐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此诗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非常好,该诗使人联想到当时的大唐帝国正像一艘行驶在大江中流的巨舰,乘着东风平稳地行驶着,其辽阔、正大、充满朝气,而又有无限前途的意境,确实令人鼓舞。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是中唐诗人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中的颈联。从这两句诗的意象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投下的阴影,昔日辽阔的原野因为风兼残雪而变得迷茫,昔日汹涌的河水因为带着断冰而艰难地流动着。所以诗人在尾联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忧愁无法得到排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晚唐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颔联。温庭筠于大中末,试有司,执政鄙其为,授方城尉。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是温庭筠于大中末年离开长安到方城赴任的必经之地。《商山早行》是他上任途中写的一首诗。其颔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独、艰难、悲凉的意境。据两《唐书》本传可以看出,温庭筠是一位高才薄行、缺乏理想、玩世不恭的人。显然这是令人失望的晚唐社会给知识分子们所造成的局限。
  诗歌体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有所变化,不同时代的诗歌体裁,对诗歌意境的时代特色也会产生影响。就拿唐诗宋词元曲来说,诗要求含蓄蕴藉,而曲则强调痛快淋漓,词则介于两者之间。今人王季思在《〈元散曲选〉前言》中说:
  这些区别,如果要用作品加以说明,例子可以举不胜举。这里只就同类题材的几首略加比较,以见一斑。例如同咏闺情,唐金昌绪《春怨》诗: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宋晏殊《采桑子》词: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常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元张可久《山坡羊·闺思》曲:
  云松螺髻,春温绣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同是怀念远人,同是好梦惊回,在诗则含情脉脉,留有余地;在词则低回婉转,情余言外;在曲则穷形尽相,刻露无遗。
  这三首诗词虽然题材相似,但是体裁不同,因此意境也就有了差别,而且各具时代特色,是难以混淆的。
  2. 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其性格特征,其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因而有着差别。这种地域差别也反映在诗歌的意境之中,我们将南朝与北朝民歌加以比较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子进入青春期希望出嫁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南朝女子与北朝女子的表达方式就大不一样。我们先读一首北朝民歌《折杨柳枝词》:
  门前一株枣,
  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
  那得孙儿抱。
  
  歌者主动地、直截了当地、大声疾呼地表达了自己想出嫁的愿望,不但要出嫁,而且还要生小孩,诗人还就地取材用生长缓慢的枣树来进行反比,并说明如果不赶快出嫁,自己的青春很快就消逝了,可谓旗帜鲜明。我们再读一首南朝《子夜四时歌》中的春歌:
  梅花落已尽,
  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
  无人相要唤。
  
  诗人也就地取材,用南方常见的已经落尽的梅花与正在飘散的柳絮来比喻自己的青春正在消逝,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女主人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人家找上门来;不是大声疾呼,而是一个人躲在闺房里哀叹;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巧作比喻,绕了一个弯子来说明自己想结婚了。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