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元曲在国外




  ----清芬播远 逞旖旎名著流传

  我国元代的许多戏曲杰作,由于具有进步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 性,所以它们早已越出了国界,成为世界文艺宝库中的珍品。对此,我 们在世界各大百科全书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例如:《法国拉鲁斯大 百科全书》第五卷《元代戏剧》辞条称关汉卿为“第一流的伟大戏剧大 家”,称王实甫的《西厢记》为“元曲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的杰 作”,并说“这是爱情的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的悲 欢离合,充满了迷人的情趣”。《美国大百科全书》在《中国戏剧的发 展》条目中说:“关汉卿的《窦娥冤》为著名的杰出的剧作。”又说: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戏剧,是中国 13 世纪 最著名的元曲之一。也许还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朝鲜《世界文学大事典》及《文艺大辞典》都列有马致远《汉宫秋》及 白朴《梧桐雨》专门辞条。在评介《汉宫秋》时说:“《汉宫秋》在幽 艳典雅的元曲里是少有的悲剧名作。”在评介《梧桐雨》时说:“《梧 桐雨》整个剧情的描写非常典雅而艳丽,场面的构成与布置都很有特色, 是元曲中难得的杰作。”日本《文艺辞典》在评介马致远和白朴的剧作 时,认为《梧桐雨》的悲剧性远比洪升的《长生殿》更加深厚,又认为 “马致远的作品具有野鹤孤云之趣,而《汉宫秋》描写昭君与元帝的离 别唱出那悲凉孤寂的离别情曲,在元曲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杰作。”《日 本世界大百科事典》有著名汉学家入矢义高所撰《关汉卿》专门辞条。 这一辞条在综合介绍了关汉卿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之后写道:“关汉卿塑 造人物的手法是创新的,独特的,尤其成功的是他对女性心理的描述。 关汉卿的剧作通过演员表演技巧所展现出的人物性格,都十分具有活 力,所以它们对于元代戏剧的兴盛发达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英国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在第十卷《元代戏剧》辞条中称关汉卿是“创作了 60 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苏联大百科全 书》在《中国文学》条目中说:“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 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下面,即对元曲在国外的诸种概况,分题加以综述。

  一 法国学者对元曲 的译介与研究

  最先介绍到法国的元曲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译者为来华法国 传教士马若瑟神甫(J.H.M.Prèmare 1667—1735)。他于 1731 年节译了《赵氏孤儿》,1735 年发表在杜哈德主编的《中国通志》上。马若瑟节 译的《赵氏孤儿》传到法国,引起了一些作家和批评家的关注。首先对 此剧进行批评分析的大约是阿尔央斯侯爵(Marquisd’Argens),他在《中国人信札》有关章节里提到中国这部剧作。他把当时新古典主义原 则奉为圭臬,作为衡量中国戏剧艺术的准绳,对《赵氏孤儿》提出了许 多批评。他认为,《赵氏孤儿》没有遵守那“从前使希腊人那么高明而 不久以前又使法兰西人跟希腊人媲美的种种规律”,即“三一律”,称
  《赵氏孤儿》中的某些戏剧场面,诸如公主自缢这样“一个十分可怕的动作”,违反了“措置得体的惯例”;说《赵氏孤儿》中演员“自报家 门”以及“曲白相生”也不符合古典主义的或然律。用西方的戏剧观来 考察《赵氏孤儿》,并以古典主义范式来衡量其艺术成就,显然是对中 国戏剧特色缺乏了解所致,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戏剧艺术的一种 误解。启蒙运动的文化巨人伏尔泰,从马若瑟节译的《赵氏孤儿》中, 激发出新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中国孤儿》,颂扬中国道德,颂扬儒家 文化,于 1755 年在巴黎公演,轰动了当时法国剧坛。但他对中国元曲艺 术也缺乏了解。他执意以“三一律”作为品评《赵氏孤儿》的尺码,称《赵氏孤儿》为“莎士比亚与罗伯德·维加的可怕的滑稽剧”,在艺术上加以否定,但他认为这个戏“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 大帝国所曾作所将作的一切陈述”,极力加以推崇。
  对中国元曲艺术开始进行扎实研究的是 19 世纪法国汉学家。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于连 anislasJulien1797—1873),他于 1832 年译出了《灰阑记》,1834 年全文重译了《赵氏孤儿》,1872 年译出了《西厢记》,译文忠实可靠,使前辈马若瑟难以望其项背。 朱利安对元曲有较透彻的研究,对这种“曲白相生”的中国戏剧艺术领 悟颇深。他说:“元代的每个剧本都由层次分明的两部分组成,道白为 散文体或不规则的韵文体,颇似我国歌剧中的小咏叹调。剧中最扣人心 弦的段落均以风格高雅的诗体写就,欧人不易理解。这些诗段往往占全 剧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的篇幅,马若瑟却未将这些诗歌全文译出,实属 憾事。”他认为删除剧中唱段,必然使剧情上下脱节,使全剧失却真韵, 因而对马若瑟删除诗词的译法甚为不满。他指出,马若瑟所遇到的疑难 之处集中在诗词的迻译,其中特别是诗中的形象化的比喻或某种曲折隐 晦的譬喻,“需凭丰富的想象力方能领悟”,而“某些借喻又与习惯用语、迷信行为、民间故事和习俗有关,或是源自寓言、神话、中国人特 有的文化观”,需要精深的研究和专门的学问才能把握。要真正把握其 中的奥秘,对中国人尚难办到,何况身居欧洲而从未涉足中国本土的外 国汉学家?但朱利安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却步。为了弄通剧中的诗词,忠 实地传达出中国古典戏剧特有的意蕴,他刻苦钻研中国古诗,从《诗经》、《楚辞》、杜甫和李白的诗作及唐代诗选中摘录了 9000 余条中国诗词中 常见的熟语、词组,细心领会其中的含义和意象,作了多方面扎实的准 备,才动手翻译中国戏剧。因此,他的译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 世纪 法国汉学家致力元曲介绍并且作出重要成就的还有安托万·巴赞(Antoine P.L.Bazin1799—1863)。他于 1838 年出版了一本译著《中 国戏剧选》,内容包括四个中国戏的译文和一个长篇导言,这四个戏是:
  《㑇梅香》、《合汗衫》、《货郎旦》、《窦娥冤》,1841 年他还发表 了《琵琶记》的法文译作。在《中国戏剧选》长篇导言中,他首次向法 国人介绍了中国戏剧的历史、演变和特点,虽然他的论述不免有失真之 处,但在总体上给西方人提供了一个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大轮廓,这在 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进入20世纪,法国汉学界除了继续翻译介绍中国传统的戏剧作品〔如 路易·拉卢瓦(Louis Laloy)翻译元剧《黄粱梦》,李治华翻译《忍字记》、《破家子弟》等杂剧]之外,主要致力于中国戏剧的表现程式和艺术奥秘的探究。他们打破了上世纪法国汉学家封闭的经院的研究方式,对中国 戏剧特质作了多方面的切实的探讨;而中外戏剧交流的日趋频繁,又使 他们对中国这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有了较为 真切的理解。路易·拉卢瓦参照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从文化角度 探讨了中国戏剧的起源和特点,颇有见地。本世纪法国学者对中国戏剧 的研究远不止于对中国戏剧特征作一般的描述,还把这些表现特点上升 到美学的高度,去追寻哲学的、文化的源头。最早将中国戏剧表现形式 和中国哲学联系起来考察的是法国戏剧家阿尔托。他十分欣赏老子《道 德经》第十一章开头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美学观“虚实相生”的形象说明,中国古典戏剧的“涵 虚”风格的追求,正源于老子的“无”与“空”的哲学原理,而这种“涵 虚性”恰恰是 20 世纪西方戏剧借以摆脱自己原有的表现模式,寻求新的 出路的依据。阿尔托从中受到了启发,在 30 年代提出了“从无走向形, 又从形返回无”的戏剧构想。法国当代戏剧理论家乔治·巴努在其《戏 剧的出路》一书中也反复引证老子的《道德经》,认定“将西方戏剧界 人士求救的种种哲学思想联合在一起的,是他们对‘无’与‘空’的共 同追求。”强调老子这位东方哲人的思想对建立欧洲戏剧新的舞台秩序 的重要性影响。这些探求很值得重视。①

  二 英美学者对元曲的译介与研究

  《赵氏孤儿》的各种改编本曾风靡了 18 世纪欧洲的戏剧舞台,其英 文节译本首先由约翰·瓦茨(J.Watts)主持译出,1736 年出版于伦敦。接 着伦敦又出版由爱德华·凯夫主持翻译的译本。不久,伦敦就有英文改编本上演了。武汉臣的《老生儿》英译本,最早由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 时爵士译出,1817 年于伦敦出版。1821 年,伦敦出版了由英国外交官、 著名汉学家多马斯当东(G.T.Staunton 1781—1859)翻译的清代图理琛之《异域录》(又名《康熙使臣土尔扈特见闻录》1712—1745),书中的《士女雪冤录》一则,即为关汉卿名剧《窦娥冤》的剧情梗概。最早将 马致远的《汉宫秋》译成英文的是德庇时爵士,译题作《汉宫秋:中国 悲剧》,系据《元曲选》本中文原文译出,1829 年于伦敦出版。西方最 早译介《西厢记》的学者是美国汉学家甘琳(乔治·坎德林),其译介 文字收入《中国小说》一书,1898 年于芝加哥出版。1935 年伦敦出版了 熊式一的英译本《西厢记》,此译本在西方颇有影响。随后亨利·哈特 的英译本《西厢记》,于 1936 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 19 世纪,英美对元曲的研究,多为一般性评论,主要见之于一些 文学史、戏剧史、戏剧概论之类著作中。20 世纪以来,英美学界开始对 元曲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如美国前辈学者阿灵顿 (L.C.Arlington,路易斯·查尔斯·阿林顿,1859—1942)的专著《古 今中国戏曲概论》,1930 年出版;《中国名剧集》,1937 年出版。美国 现代研究元曲的权威当推原俄亥俄大学教授詹姆 斯·克伦普 (J.I.Crump,汉名柯迂儒)博士。他的第一部专著《元杂剧的组成成分》,1958 年出版,颇受英美戏曲研究界的重视。他的《院本:元杂剧吵吵闹 闹的前身》、《元杂剧的程式和技巧》、《上都乐府·华夏散曲》等论 著都是高水平的作品。目前他正在撰写专著《序华夏散曲》。他的学生 皆为美国当代有成就的元曲研究者。如斯蒂芬·韦斯特(S.H.West,汉 名奚如谷)博士著有《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戏剧注评》一书,在美国也 颇有影响。目前韦斯特博士正与德国学者合作翻译《西厢记》。这是一 项很大的工程,他们除了翻译原著外,还准备对原作进行详尽的注释。 韦斯特博士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立分校中国文学系主任,1992 年 曾来中国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戴尔·约翰逊(D.R.Johnson)博士,也是 克伦普的得意门生,他的专著有《元曲的韵律》和《元杂剧的韵律》两 部,论文有《元杂剧:旧戏新注》等。克伦普另一位得意门生艾里诺·克 罗恩(E.H.Grown)的博士论文题作《元曲中的诙谐精神》。克伦普的最 年轻的女博士生是夏威夷大学助理教授任友梅,她的博士论文题为《西 游记杂剧中的喜剧成分》。
  此外,美国近年出版的高水平的元曲研究著作有:南加州大学教授乔治·海登(G.A.Hayden)博士的《元朝的包公戏》和《元明杂剧中 之包公案:中国中世纪戏剧中的罪与罚》(1978 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文系教授时钟雯的《窦娥冤:研究与翻译》和《中 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元杂剧》(1975 年);夏威夷大学华裔著名学者罗 锦堂教授的《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台北版)和《锦堂论曲》;杰罗 姆·西顿博士的《关汉卿及其著作评论》;谢臣武(音)的博士论文《窦 娥冤主题的演进》;杰罗姆·卡瓦诺博士的《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作品》; 荷兰著名汉学家威尔特·艾德马(汉名伊维德)及斯蒂芬·韦斯特合著 的《中国戏剧:1100—1450》(1982)等。英国近年出版的元曲研究著 作有威廉·多尔拜博士的《关汉卿及其作品面面观》、《八出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史》等。威廉·多尔拜(W.A.Dolby)博士为英国当代著名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家。

  三 德国学者对元曲的译介与研究

  德国学者对元杂剧的翻译始于 18 世纪中期。《赵氏孤儿》的德译文 首见于迪哈尔德编译的《中华帝国全志》德译本一书中,此书刊行于 1748—1756 年。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剧本《埃尔彭诺》,据德国学者贝德曼、 雷施恩德以及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等人考证,其故事情节与《赵氏孤 儿》非常相似,无疑是受了《赵氏孤儿》的影响。
  德国早期的元曲研究主要见于戏剧史一类论著中。如汉学家克莱因(J.L.Klein)所著《戏剧史》,1866 年莱比锡出版,其中有《汉宫秋》、《灰阑记》的摘译和评论介绍。汉学家鲁道夫·冯·戈特查尔(R.von Gottschall)所著《中国戏剧》,1887 年出版,其中收有《汉宫秋》、《窦娥冤》的译介。汉学家汉斯·鲁德尔斯贝尔格( H.Rudelsberger) 所译《吕洞宾》,收入其专著《中国喜剧》一书,1922 年出版。鲁德尔 斯贝尔格的译著《中国古典爱情喜剧家》,1922 年于维也纳刊出。汉学 家格鲁贝(W.Grube 1855—1908)的专著《中国文学史》,1909 年莱比 锡出版,书中附有《西厢记》评介文字,并有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概括介 绍。1889 年汉堡与莱比锡出版的约瑟夫·西塔德(J.Sittard)的专著《研 究与特点》一书,收有郑光祖《㑇梅香》的译介文字。
  元代李行道的《灰阑记》,早在 19 世纪就影响于德国戏剧界。1866年莱比锡出版的克莱因德文译著本《戏剧史》第三卷,其中有《灰阑记》 的摘译文和评论介绍。1876 年莱比锡出版了沃·达·丰塞萨(W.de Foncesa)翻译的《灰阑记》德文全译本。20 世纪以来,《灰阑记》还有 克拉邦德(Klabund)的译本(1925 年柏林出版),著名汉学家阿尔弗雷 德·福克(汉名佛尔克)的译本(1927 年莱比锡出版),约·冯·京特 的译本(1953 年斯图加特出版),海因茨·施洛特尔曼(H.Schlotermann) 的译本(1955 年慕尼黑出版)。德国著名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Bredcht1898—1956)曾将《灰阑记》中的包公断案故事进行了改编,题为《高加索灰阑记》。布莱希特十分尊重中国文化艺术传统,《高》 剧采用了类似中国戏曲的多场次结构,从而集中展现了布莱希特的戏剧 美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高》剧 1948 年在美国用英语上演。此剧之德 文剧本 1949 年在柏林出版,1955 年又在德国上演。后来此改编本即被译 为多种文本,广为流行。1985 年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也上演了这一剧作, 受到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德国著名翻译家洪涛生(V.Hundhausen 1878—1955)的《西厢记》 德文译本 1922 年刊出,在西方世界颇负盛名。上文已提及,德国戏剧界 近期正与美国戏剧研究界共同合作翻译出版《西厢记》全译本,这可说 是德国和西方学界研究《西厢记》的新进展。
  又,著名汉学家佛尔克(A.Forke,阿·福克,1867—1944)教授曾 将《汉宫秋》、《梧桐雨》等十出元代戏剧全文译出,但他生前却未能 出版。德国当代著名汉学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科隆大学教授马丁·吉 姆(M.Gimm)将这十出戏的译文进行了整理校订,于 1978 年交由威斯巴登弗兰茨施泰讷出版社出版,全书长达 616 页,列入“中国学丛书之六”。 此书中所附长篇导言,对中国元代戏剧有全面系统的评介,是德国当代 学界对元代戏剧的研究新成果。

  四 前辈华裔学者对 元曲的译介与研究

  19 世纪以来,国外华裔学者有关元曲的译著颇多,为中国古典戏曲 的西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中国驻巴黎公使馆总兵衔军事参赞陈 季同将军的专著《中国戏剧》,1886 年于法国巴黎出版。法国里昂大学 文学博士徐仲年教授的《中国诗文选》一书,1933 年巴黎德拉格拉夫书 店出版(445 页),书中包括《西厢记》、《汉宫秋》、《窦娥冤》、《牡 丹亭》等剧作的节译和评论文字。法国里昂中法学院文学博士陈宝吉教 授的博土论文《西厢记》,1934 年于巴黎出版,全书对《西厢记》的渊 源、演变及其对明代戏剧的影响等有较全面的论述。熊式一的英文全译 本《西厢记》, 1935 年于伦敦出版(280 页)。熊式一的《王宝钏》英 译本,1935 年分别于伦敦和纽约出书,在西方甚负盛名。李尤亚伟的译 著《中国与法国古典戏剧:伏尔泰<中国孤儿>与纪君祥<赵氏孤儿>》一 书,1937 年于巴黎出版,此书对 18 世纪法国戏剧所受中国戏剧的影响作 了详尽的论述。朱家健的专著《中国戏剧》,1900 年由巴黎德布律诺夫 出版社出版,书中附有雅科夫勒福速描插图,1922 年转译成英文。陈伊 亢的专著《中国戏剧》,有 1948 年伦敦多布森版和 1949 年纽约版。陈 世骧教授的论著《中国文学史》、陈绶颐教授的《中国文学史概论》,1961 年于美国出版。柳无忌教授的《中国戏剧史》第二卷《元代》,1975年于美国出版。刘君若的博士论文《中国十三世纪杂剧研究》,1952 年 发表于麦迪森威斯康辛大学,列入“威斯康辛大学论文集”。美国著名 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家刘若愚教授的专著《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戏剧与中 国元朝诗体戏剧程式的简明比较》,1955 年由伦敦中国学会出版。美国 华盛顿大学教授杨富森的博士论文《元杂剧中的吕洞宾》,1956 年发表 于华盛顿大学。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中文系李治华教授的法译本《汉宫 秋》,1962 年出版于巴黎。

  五 俄苏学者对元曲的 译介与研究

  俄国译介中国元代戏曲始于 19 世纪初叶,1829 年《雅典娜神庙》杂 志第 11 期登载一篇短文《学者之女雪恨记》,介绍了关汉卿的《窦娥冤》 剧情,还叙述了另一种元杂剧《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的故事梗概。1839 年《读书丛刊》杂志第 35 卷译载一篇元剧,名为《樊素,或善骗的使女》, 作者郑德辉。经查对,实即郑光祖的《㑇梅香》。1847 年在彼得堡出版 高则诚的《琵琶记》俄译本,系由法文转译的。19 世纪下半叶,在 1880 年出版的瓦西里耶夫著《中国文学史纲要》中介绍了王实甫《西厢记》
  的梗概。 俄国汉学家对元代戏曲的评论不多,但瓦西里耶夫院士的论述却相当精辟。他在《中国文学史纲要》里简述中国古典戏剧的演变,指出《西 厢记》和欧洲最优秀的歌剧相比,毫不逊色。说它“语言精丽”,“如 果撇开语言不谈,仅就情节和剧情的发展,再加上台词和曲词,即使在 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出多少这样优美的剧本”。
  据我国学者李明滨教授介绍,十月革命后苏联对元曲的研究有较大 进展。列宁格勒大学教授王希礼写的长篇论文《中国的戏剧》(1929) 曾涉及元曲。1958 年为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决议:纪念关汉卿创作 700 周年,在莫斯科出版《关汉卿——伟大的中国剧作家》一书,收入费德 林、艾德林、索罗金等著名汉学家的论文及《窦娥冤》、《救风尘》的 译文(均节译)。不久之后,1960 年又出版孟列夫译的《西厢记》,它和 6 年后出版的《元曲》(1966)皆是前苏联汉学界的大事。
  《元曲》由原列宁格勒大学汉学家维·彼得罗夫编选并作序,孟列 夫校注,艺术出版社出版,共收入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李好古的《张生煮海》,石君宝的《秋胡戏妻》, 张国宾的《合汗衫》,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剧本。译者都是对中国 古典戏剧有研究的知名汉学家,如孟列夫、谢列布里亚科夫、马里诺夫 斯卡娅、司格林、马斯金斯卡娅。这是前苏联收集元曲最多的一个选本。 汉学家李福清肯定它让“苏联读者读到 11 个著名的元杂剧剧本”,并且 “从序文中可以得到关于元杂剧内容、主要形象、结构、角色行当和宫 调等比较完整的知识”。
  前苏联对元杂剧的评论,最重要的当推索罗金论元杂剧的一本专著:《十三、十四世纪中国古典戏曲:起源、结构、形象、情节》(科 学出版社,1979 年出版)。该书从元曲体裁的起源、元杂剧的结构、元 杂剧的人物形象以及元杂剧作者的世界观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元代戏剧 作品。出版之后反响颇大。汉学家李福清、谢列布里亚科夫都撰写书评, 赞扬它是最有分量的论元曲的著作。李福清写道:“这本书的主要价值, 不仅在于资料丰富,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新 颖。”此外,盖达的专著《中国传统戏剧——戏曲》(科学出版社,1971 年,126 页)也论及元杂剧,系作一般性的介绍。①

  ① 见王丽娜、周发祥主编的《元曲百科大辞典·海外研究》中李明滨所撰词条。又见(俄)李福清著、田大畏译《中国古曲文学研究在苏联》一书,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版。

  六 日本学者对元曲的 译介与研究

  17 世纪初,《西厢记》等便已入藏日本御文库。元曲传入日本,当 比这早得多。江户前期的著名学者新井白石注意到元曲与日本的能乐在 舞蹈、歌唱、舞台结构、角色分配等方面的类似点,他在回答有关元曲 的问题时,已提出元曲孕育能乐的看法,并在《俳优考》中进一步推测 在镰仓之末、室町御代制之初,日本和中国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元杂剧 传入日本并影响日本,使日本俳优从效仿唐朝散乐转而摹仿元剧,发展 起能乐表演艺术来。《俳优考》是日本最早的戏剧论文。同时代的荻生徂徕在所著札记《南留别志》中也谈到能乐是模仿元杂剧而作,元杂剧 是入日元僧带进并传授的。这些看法,对明治大正时期日本的戏曲研究 者产生过影响。1826 年荷塘道人远山一圭(1795—1832)著《北西厢注 释》,名《谚解校注古本北西厢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吸收西方 文学理论方面成绩显著,社会上鄙视戏曲的观念受到冲击。幸田露伴首 先撰文介绍元曲的内容与艺术成就,所作《元曲梗概》(收入《露伴丛 书》)等,在叙述元曲名作情节的同时,对其艺术性作了较高的评价, 特别是对关汉卿极为推许。森槐南也在《汉学》杂志(第 1-8 期)上连 载了《元人百种曲解题》,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在唤起学者对元曲研究的 注意方面。森槐南在东京帝国大学汉学科讲授戏曲,把元曲列为教学、 科研的重要内容。京都大学的狩野直喜除讲读《汉宫秋》、《窦娥冤》 之外,还发表了《〈水浒传〉与支那戏曲》、《〈曲录〉与〈戏曲考原〉》、《读曲琐言》(《支那学》 1—11,2-2)等文章。狩野直喜在教学中 按照《北曲谱》、《中原音韵》正确地读解曲文,一字一句皆不马虎, 力图讲明意义,在读曲法方面,是幸田露伴与森槐南所不及的。因而, 青木正儿在《君山(狩野直喜)先生与元曲和我》一文中说:“先生实 为我国元曲研究的鼻祖。”狩野直喜曾自言:“我是考证学。”他的学 风对他的学生很有影响。在这一时期,久保天随、铃木虎雄、西村天囚、 金井保三、宫原民平等也都对元曲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或对曲学 底研究吐卓学,或竟先鞭于名曲底绍介与翻译,呈万马骈镳而驰骋的盛 况”。岗岛献吉郎、田中从吾轩等也都曾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展开 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可看作日本元曲研究的发轫期。继之 而成果卓著者,以青木正儿为代表。青木正儿是狩野直喜、铃木虎雄培 养与影响下的京都派中国学的著名学者,在元曲研究中承前启后,颇多 建树。他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世戏曲史》、《南北戏曲源流考》。从本 世纪 20 年代至 60 年代,他在《中国学》(原文为《支那学》)、《东 光》等发表的有《〈货郎旦〉故事中的女子》、《元代杂剧创始者关汉 卿》、《元曲潇湘雨》、《刘知远诸宫调考》等。他的《元人杂剧概说》(弘文堂,1937),他翻译的《元曲选》,以及《中国戏曲史》(原文为《支那戏曲史》)中的《元杂剧的曲本及其读法》,对同辈及后辈的 学者多有启示。稍后的吉川幸次郎亦坚持元曲研究,所撰《元杂剧的作 者》(东方学报,京都,13—3.4)、《元杂剧的听众》(东洋史研究,7—5)、《元曲金钱记》(筑摩书房,1943.5)、《元杂剧的构成》(上、中、下)(东方学报,京都,14-2-4)、《元杂剧的文章》(东方学 报,京都,15—1)、《元杂剧的用语》(东方学报,15-3)、《元杂 剧的资料》(《中国学》,12-1)等,后以《元杂剧研究》之名,成为 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的元曲论著,都已收入各自 的全集中,至今仍为日本中国戏曲研究者的必读之作。与青木正儿、吉 川幸次郎同时从事元曲研究的田中谦二,也曾发表《元杂剧的题材》(东 方学报,京都,13-4)、《元杂剧里布置之一例》(《中国学》,12-5)、《元人恋爱剧里的两个倾向》(《东光》,3)以及《乐府散曲》(中国诗文选,22,筑摩书房)等。吉川等人共同完成的《元曲选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体现了在训释考证方面的成果。此外, 值得注意的论文与著述还有上村幸次《元曲桃花女杂剧的“神煞解禳”》(《中国学》,7)、水谷真诚《金元戏曲方言考》(《东光》,8)、 林雪光《元曲选百种曲的梗概与解说》(神户外国语大学论丛,16—6 以下)、野崎骏平《元杂剧的成立与思想性》(东北大学教养部文科纪 要,1959.11)、吉田多满子《元杂剧的健康性的一面)(《东方学》,19,1959)、神谷衡平《元曲讲义——汉宫秋杂剧》(《新中华》,1—1—4)、会泽卓司《元杂剧中胥吏的形象》(《集刊东洋学》,29,1974)、 会泽卓司《元曲、明曲里的梦》(《艺文研究》,31,《庆应大学》,1974)等。70 年代以来,太田辰夫、驹林麻理子、庄司茂树、金凡邦三、 福满正博等研究者在元曲的考证与综合研究方面又有所开拓。1984 年中 国俗文学研究会有《元明戏曲语释拾遗续补》问世。高桥繁树、赤松纪 彦、井上泰山、大岛光子、金文京、日下翠、小松谦、高桥文治、古屋 昭弘等共同完成《新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陆续发表,并编写出《元刊 杂剧三十种语汇集成》,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也富有成果。高桥文治《围 绕元刊本〈薛仁贵衣锦还乡〉》一文(《东方学》,76,东方学会)在 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该剧加以深入剖析,认为剧中包括“乡下人 的无知与衣锦还乡”两个主题。此论文在分析了该剧的艺术构思与处理 之后,提出了恰是这一点体现了杂剧真正个性的看法,而且将它作为俗 文学总括的一般观念来看待。高桥文治的这一论文以及与此关联的研究 活动,获得了第八次东方学会奖(1989)。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成果犹如 以石投水,期待今后能以这一观点对其他杂剧加以检证,并肯定了高桥 在运用资料方面的创新。有关元曲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有七理重惠《谣曲与元曲》(刊本)、井上泰山《有关元杂剧的传来与受容的札记》
  (中文研究集刊,中国文学研究会)等可供参考。1985 年出版的川上忠 雄所著《中国戏剧的历史研究》(高文堂出版)是不多见的戏剧史专著。①

  ① 见王丽娜、周发祥主编的《元曲百科大辞典·海外研究》中王晓平所撰词条。

  再,日本一向重视元曲版本的收藏,不少著名学者私人及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均藏有珍贵之版本。曾任教于法政大学文学部的长泽规矩也(1902 年生)博士,即为著名的元曲收藏家和研究家。日本学者有关元 曲版本收藏的著作也很多,如长泽规矩也教授所著《家藏旧抄曲本目 录》,载《书志学》四卷四号(1935);《支那俗曲的唱本》,载《书志 学》四卷四号(1935);《家藏曲本目录》,载《书法学》八卷三号(1937);《关于元明两朝戏曲小说的书志学的考察》,载《汉学会杂志》四卷二号(1936)。日本学者傅田章编辑的《明刊元杂剧〈西厢记〉目录》,1970 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141 页),这部书把 66 种明刊本《西 厢记》,按刊刻时代前后次序一一著录,它反映了日本收藏《西厢记》 罕见的珍贵版本的情况。傅田章撰《万历版〈西厢记〉之系统与品格》 一文,载《东方学》31(1965),此文对于学界了解《西厢记》的明版流 传极有帮助。另外,日本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内田泉之助所撰《词 坛清玩〈西厢记〉:关于槃过硕人改定本》,载《二松舍大学论文集》 (1969);日本著名学者丰田穰著《关于曲品的抄本》,载《书志学》十 八卷一号;经学文学研究室编《臧氏元曲选异文表》,载《东方学报》(京都)第四一册二分(1940);傅芸子著《内阁文库续曲续记》,载《留日同学会季刊》二号(1942);日本元曲研究家岩城秀夫著《元刊古今杂 剧三十种的流传》,载《中国文学报》14(1961);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 正儿所撰《御文库目录中的支那戏曲》,载《书志学》八卷五号(1937) 等等,均为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著,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窥见日本学界收 藏元曲的概况。

  七 朝鲜学者对元曲的 译介与研究

  在朝鲜,中国戏曲的翻译和模仿之作的产生明显地晚于诗文与小 说,运用口语的戏曲难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朝鲜文人中同样存 在着蔑视小说戏曲的观念。19 世纪初文人赵在三在其文集《松南杂识》 中说:“《西厢记》┅┅《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不宜让研修 新学问之少年、修业中之君子读之。”朝鲜著名小说家许筠(1569—1618) 在其《闲情录》中引用了《高士传》、《吴越春秋》等约 90 种随笔和小 说,其中“十之掌故”说:“大凡六经(五经再加乐经)、《论语》、《孟子》之食物,如酒经也,乐府以董解元、王实甫、马东篱、高则诚, 传奇以《水浒传》、《金瓶梅》为逸传,未曾熟读如上小说者,如同虽 有酒之假面、酒瓮似肠胃,终究不过非饮之徒。”这里提到董解元、王 实甫,可以推测最迟 16 世纪末《西厢记》已引起某些朝鲜学人的注意。 朝鲜李朝宣祖以后,由于出现了不少语解录之类的书籍,汉语学习显然 流行起来,“四大奇书”等都被译为朝文,在文人中已有人能够读懂《西 厢记》了。据 1973 年 9 月 5 日《朝鲜日报》载,发现了由秋史·金正喜 (1786-1856)翻译的无一缺页的手写本《西厢记》,序文里引用了训民 正音,是金正喜以直笔写成,未尾记述谓其 26 岁时翻译,并有金正喜清 晰的落款。汶阳散人所作《东厢记》(一名《赐婚记》),从剧名来看, 是欲与中国的《西厢记》比肩的作品,敷衍 28 岁的金道令与 24 岁的女 子申氏由于朝廷恩典而成婚的故事。据载是以博学能文闻名的李德懋受 正祖之命载录此事,在世间大得好评,广为宣传;有汶阳散人者“补足 修正一日,校正一日,抄写一日”,三日中将此编为戏剧。究竟李德懋 仅记录金、申夫妻之事,还是李德懋与汶阳散人为同一人,尚不可考。 金台俊《朝鲜小说史》说:“这部作品,由于美丽的爱情故事和文人巧 妙的表现,提高了剧的内容,其结果,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发 被这部作品所吸引,特别是作品描写的婚礼风俗完全是朝鲜式的,不能 不说,有人要激烈地拒绝仅把它视为中国文学支流的看法。”另外,朝 鲜李朝时代的小说《明沙千里》写张侍郎一门被一姓郑的奸贼杀害之后, 侍郎原来的家臣尹学士和陈翰林保护侍郎的遗腹子遗星,秘密将其抚养 成人,张遗星终于为父报仇。据金台俊《朝鲜小说史》认为,此作可视 为《列国志》及元曲《赵氏孤儿》的改编之作①。汉城学园社出版的《大 百科辞典》(1958)和《文艺大辞典》(1962)、二文出版社出版的《世界 文学大事典》(1979)、广曹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大事典》(1979)、 广曹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大事典》(1980)等大型辞书,对元曲和元曲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都有概括的评介,对元曲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亦 皆推崇备至。如学园社的《大百科事典》评介元曲说:元曲是以大都为 中心,后以杭州为中心,前后盛行了 150 年左右,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许多元曲著名作家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写下了划时代的篇章。又如二文 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大事典》评介白朴的《梧桐雨》说:《梧桐雨》的 曲辞异常典雅艳丽,是元曲中的杰作,特别是最后一幕写唐玄宗追念杨 贵妃的曲辞,给人留下了不尽的余韵。评介马致远的《汉宫秋》说:《汉 宫秋》曲辞幽艳典雅,为元曲中悲剧的名作;此剧写汉元帝思念和梦见 王嫱,惊醒后悲哀万分,他瞭望着悲鸣远去的雁群,唱出诅咒自己的动 人心弦的哀曲,真可谓之绝唱。广曹出版社的《世界名著大事典》有关 于《西厢记》的较长的辞条,对《西厢记》作了高度概括的评介,包括《西厢记》的作者、内容梗概、人物刻画、版本流传、艺术成就的评介。 其评介《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说:“和《董西厢》相比,《西厢记》的 成功之处在于场面安排上与人物性格塑造上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它的辞 曲是艳丽与健美、凄婉与活泼的巧妙结合,它使剧情和辞曲融成浑然的 一体,把中国古曲文学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以上各类辞书 对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及其艺术成就均作有高度的评价及概括的介 绍。
  由于上述具有权威性辞书的辞条撰写者均是有关方面的专门研究者,所以上面引述的对于元曲的评介,可以说是反映着朝鲜学界的一般 看法。

  ① 见王丽娜、周发祥主编的《元曲百科大辞典·海外研究》中王晓平所撰词条。

  八 越南学者对元曲的 译介与研究

  《西厢记》的越译文曾于 1931 年在越南《印支杂志》第 28—41 期 上连载,是由著名汉学家阮杜木翻译的。越南另一位汉学家让宋也曾翻 译出版过《西厢记》。但最早最著名的还是李文复的字喃《西厢记》。 字喃《西厢记》是越南华裔汉学家李文复于 1841—1849 年间根据王 实甫的《西厢记》仿写而成。全文由 1744 句“六八体”诗组成。故事情 节、人物等基本上与原著相同,没有多少创作成分。写的是相府小姐与 书生张君瑞在女婢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李 文复只是删除了原作中听琴、作梦的段落,把慈善的法本和尚改写成了 酒肉和尚,使他在美丽的相府小姐面前也心神迷惘。红娘自然成为当时 越南社会生活中进步势力的代表,她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 方法说服了崔夫人,成全了莺莺与张君瑞的婚事,这强烈地冲击了当时越南“门当户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观念。
  《西厢记》的故事虽说源于中国,但在越南却引起了极大反响。它 多少也反映出了越南阮朝(公元 1802—1945)统治下的现实,反映出当 时越南人民期望摆脱封建纲常束缚的强烈愿望及现实状况。红娘成了人 们喜爱的人物。由于她的出现,下流社会中的小童、侍女成了作家们笔 下的描写对象,她成了这一时期越南字喃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西厢记》 也和越南名著《金云翘传》一样,为唤起越南人民争取生存权利、争取 幸福生活斗争而大声疾呼,为推动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进步文学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字喃《西厢记》的作用如此之大,那原著的影响在越南也就显而易见了。1984 年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越南文学辞典》 列了两个条目——《西厢记》和《西厢》,分别加以介绍和评价。30 年 代越南剧作家武亭龙还改编《西厢新编》在越南演出,深受欢迎。
  越南《文学辞典》是介绍世界著名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家的大型工具 书,是 1984 年越南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颇具影响和参考价值的图书。 我国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及其名著《窦娥冤》在此辞典中也分别列了词条。 关于关汉卿的词条介绍说:“关汉卿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戏剧家,大都人。 直到现在人们还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汉卿是他的笔名,或许是当时人 们赠与他的别号。他一生共写了 65 个剧本,流传至今的只有 15 个。《窦 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等都是人民欢迎的传统 剧目。他的题材多是选自城市贫民阶层,他的文风朴实自然,爱憎分明。 他是深受人民欢迎的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作为 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于 1958 年开会纪念。”《文学辞典》在详细地介绍了《窦娥冤》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后评论说:“《窦娥冤》揭露了元朝政 治制度的黑暗,控诉了残酷践踏公理、无情宰割人民的统治阶级,赞扬 了窦娥为捍卫自己清白的人格而奋起反抗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作者 坚信劳动人民必胜的公理。”①

  九 《赵氏孤儿》对欧洲戏剧的影响

  《赵氏孤儿》一剧迄今在欧洲已有 7 种主要译本和 5 种改本。 第一个法译本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
  (J.H.M.Prèmare,1667—1735,汉名马若瑟)译出,题名《赵氏孤儿:中国悲剧》。马若瑟在翻译剧本时,曾与杜哈德一起对中国戏剧作 过一番研究,他的译文虽然以宾白部分为主,由于译笔流畅,原故事情 节动人,故仍然引起欧洲读者极大的兴趣。18 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先后出 现的《赵氏孤儿》的 5 种改编本,都是以马若瑟的译本为主要参考的。 马若瑟这一泽本收入法国著名圣职者耶稣会士杜哈德(Du Halde 1674—1743)编著的《中国通志》一书,1735 年在巴黎出版,1755 年,又由巴黎阿帕京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中国通志》有英文转译本(1736 年刊 行)、德文转译本(1748-1756 年刊行)、俄文转译本(1774 年刊行)。 如此,《赵氏孤儿》自然就多了英、德、俄三种新译本。1762 年,英国 汉学家德罗莫尔主教托马斯·帕西(T.Percy)又翻译了《赵氏孤儿》新 的英译本,收入其编著的《中国诗文杂著》一书。1834 年巴黎出版了由 法国著名汉学家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S.Julien)翻译的新的法译本《赵 氏孤儿》,此译本在欧洲颇负盛名,被中外学者推崇为第一流译作。20 世纪以来,《赵氏孤儿》在欧洲的编演热潮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个剧 本的新译本以及评论著作仍不断出版。1973 年伦敦出版了艾伦(Wong, AlanL.)翻译的《赵氏孤儿:五幕戏剧》。由此可见《赵氏孤儿》在西 方的读者中是长盛不衰的。
  《赵氏孤儿》的第一个改编本题名《中国孤儿:历史悲剧》,改编者为威廉·哈奇特(W.Hatchett),1741 年于伦敦出版。哈奇特是为适应 当时英国复杂的政治斗争情况而将改编本献给阿盖尔公爵的。法国大文 豪伏尔泰(Voltaire,1694—1770)的改编本《中国孤儿》,1755 年写 成,并于同年 8 月在巴黎国家剧院上演,由天才演员亨利·路易·勒凯 恩担任剧中主角成吉思汗王。伏尔泰这一改编本主要反映他推崇道德教 化的哲学观点,剧中表现中国人民的文化和道德观念能够战胜野蛮残暴 的鞑靼统治者。英国戏剧家阿瑟·莫夫改编的《中国孤儿》着重原故事 的复仇的内容,1759 年 4 月 21 日在德鲁里·莱恩剧院上演,英国著名演 员加里克扮演剧中主角盛缔。如果说伏尔泰的改编本是以原剧前三折的 内容为基础,那么,莫夫改编本则以原剧后二折的内容为基础。另外, 意大利戏剧家皮埃特罗·安东尼奥·麦塔斯塔西奥(Metastasio 1698—1782)改写的歌剧《赵氏孤儿》,题名《中国英雄》,出版于 1748 年。 剧情是在原作基础上加以简化,歌词优雅,诗意浓郁,曾给伏尔泰以一 定的影响。德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思想家歌德(Goethe,1749—1832) 的剧本《埃尔彭诺》,今只残存一部分。德国著名学者贝德曼、雷施恩 德和卫礼贤将此残存部分与《赵氏孤儿》加以比较,认为二者的故事非 常相似,《埃尔彭诺》无疑是受了《赵氏孤儿》的影响。这样,《赵氏 孤儿》在 18、19 世纪的欧洲实际就有了 5 种改编本。这些改编本都被赋 予欧洲时代的新意,并使之适合欧洲人的欣赏习惯,故而在欧洲影响巨 大。非常有趣的是,1990 年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由孟华博士译 为中文,在天津舞台上与京剧《赵氏孤儿》同台演出。这在中西文化交 流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桩盛事。①

  ① 关于元曲外文译本和国外研究论著,可参见王丽娜编译的《元曲研究资料索引》外文部分,河北大学出

  1998 年 10 月修订稿
  (选自《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