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锋芒藏起来



  一个聪明的人,本来应该保持谦恭有礼、不露锋芒的态度,可是很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很聪明,其实他的言行跟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他的事业到时候又如何不失败呢?实际上,这种人不仅事业会失败,有时连自家的性命都会丢掉。《孟子·尽心下》中记载:盆成括刚在齐国做了官,孟子就断言他的死期到了。没多久盆成括果然被杀掉了。孟子的学生惊问其故,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谦恭,处处锋芒毕露。这样,小聪明也足以伤害他自身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中的凤姐不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真正的聪明可使人伸展自如,也只有真正的聪明才是人生的依凭。
  同时,以不聪明的人对付不聪明的人,以愚人困惑智人,可谓为人处事的绝妙手段。
  人际交往中,有若干种层次、类型,因此交往时的言行举止、方式方法都应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孔子周游列国时,马跑脱吃了庄稼,庄稼的主人很生气,扣留了马。孔子的弟子子贡能言善辩,主动前去说情,可是他费尽口舌,庄稼主仍不放马。孔子说:“你拿人家听不懂的大道理去说服人,就好像是用马牛羊三牲去祭奠野兽,用悦耳的音乐去娱乐飞鸟,怎能行得通呢?”
  孔子派马夫去对庄稼主说:“你不在东海种地,我不往西海旅行,我的马哪能一点也不碰你的庄稼呢?”庄稼人便接上了茬,两人谈得很高兴,也放了马。
  子贡“对牛弹琴”,结果事与愿违。孔子圣明,人尽其用,使马夫可成子贡不成之事。
  “以愚困智”运用得当,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历史上宋太祖巧选陪伴使的故事便是典例。
  南唐三徐皆以知识渊博在江东颇有名气,其中尤以徐铉知名度最高。南唐派徐铉到宋朝谈判朝贡之事,宋朝派差官做陪同。当朝臣相都担心差官词令不及徐铉,十分为难。宋太祖见状,思考片刻便传旨:“命将殿侍当中不识字者录名十人,进呈。”下面照办,持名册于太祖,太祖大笔一挥道:“此人便可。”文武大臣都愕然,但见太祖主意已定,不敢再谏。
  殿侍接旨,不知为什么,只好硬着头皮去南唐迎使。开始徐铉口若悬河,旁观者惊讶不已,殿侍无法应对,只好哼哈答应。徐铉不知宋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还是侃侃而谈,试图从差官口中得到点什么。可是几天过去了,差官只是“守口如瓶”,徐铉无奈,只好无言。
  太祖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用之于政治,可见太祖的大智大勇。
  以愚应愚,容易沟通;以愚应智,智者无计可施,真乃处事之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