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二晉語六
8、范文子論德為福之基
 

  鄢之役,荊壓晉軍〔一〕,軍吏患之,將謀〔二〕。范?自公族趨過之〔三〕,曰:“夷灶堙井,非退而何〔四〕﹖”范文子執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且不及而言,姦也,必為戮〔五〕。”苗賁皇〔六〕曰:“善逃難哉〔七〕!”既退荊師於鄢,將穀〔八〕,范文子立於戎馬之前〔九〕,曰:“君幼弱,諸臣不佞〔一0〕,吾何福以及此!吾聞之,‘天道無親,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楚乎〔一一〕,君與二三臣其戒之〔一二〕!夫德,福之基也,無德而福隆,猶無基而厚墉也,其壞也無日矣〔一三〕。”

〔一〕 壓,謂掩其不備。傳曰:“甲午晦,楚壓晉軍而陣。”

〔二〕 謀所以拒扞。

〔三〕 ?,范文子之子宣子也。自公族,為公族大夫。

〔四〕 夷,平也。堙,塞也。使晉軍塞井夷灶,示必死,不復飲食。非退而何,言楚必退也。傳曰“塞井夷灶,陳於軍中,而疏行首”是也。

〔五〕 言議不及?,而?言之,是為有姦,故必為戮。

〔六〕 案:“苗賁皇,公序本作“苗棼皇。”

〔七〕 文子欲?讓大臣。不掩蓋人,是為避難。

〔八〕 穀,處其館、食其穀也。傳曰:“晉師三日館穀。”

〔九〕 公戎車馬前。

〔一0〕佞,才也。

〔一一〕庸,用也。焉用知天不先授晉以福使勝楚,而勸楚修德以報晉乎。

〔一二〕戒,備也。

〔一三〕隆,盛也。墉,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