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心理模型

作者:张洪芹

英民族长期受形式逻辑和原子主义哲学的熏陶,形成了一种重形式论证的思维方式。演绎法不仅体现语义逻辑的一致性: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体现完备性(entirety),而且也体现着形式逻辑的严密性,衔接(cohesion)的手段(Halliday&Hasan 1976:13)布满在句里行间。
  线性逻辑结构和形式的完备性是英语显性结构(段落和篇章)的共性(例10),此例既体现了线性的演绎结构从总论到分说,又通过词汇衔接手段取得了形式的完备性,这里我们称之为词汇链衔接手段,如trees—timber-fruits-seeds。
  (10)Trees are helpful to us in many ways.Treesprovide man with timber,fruits and seeds.With timber,wecan build houses,makefurniture and paper.Fruitsare ourfoodwhichis necessarytous every day.Asfor seeds,theycan be used to extract oil.
  
  3 “金字塔”思维模式——相邻性与相似性的整合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英语显性结构的构思模式——“金字塔”模式,如下图所示。位于塔尖的是主题句,段,塔基是总结句/段,处于中间位置的是支持句,段。这一模式的横轴体现着相邻性,纵轴体现着相似性。
  
  四、心理模型的必要性兼结语
  
  从理论上讲,心理模型是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它坚持从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来解释语言。我们认为,英语表达方式的形成和运用,是人类认知特征的产物,而不是偏离了人类认知规律,它归根到底受“优化”认知特点的制约,所以,语言的教与学要纳入一定的高度,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top-down),从认知模型开始。我们希望这一研究不但能有助于加深对英语表达方式的认识,而且也会对人类的认知规律加深了解。总之,外语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即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因此,心理模型对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从外语教学上看,运用和实践心理模型这一认知模式也是必要的。一般来说,中国学生都有自己的默省思维模式,这源于日常生活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一般带有浓厚的汉语文化特色。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无时无刻不在阻碍着他们英语能力的提高。所以,有必要用外语思维的认知模式来淡化或削减他们已有的默省模式,以避免本族语的原有思维模式所造成的冲突,并代之以目的语的思维模式。可见,在语言显性结构的培养方面,仅注意语言表达是不够的,还需要更高的文化层面的教学。所以,外语思维需要一定的认知模型来进行操作。对外语思维的认知模式的构想,本文仅进行了一个初步尝试,希望能有助于外语教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