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关于借箭与借东风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第六章 学会怎样耍心眼儿
1 关于借箭与借东风
借箭和借东风的故事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连普通老百姓都妇孺皆知。实际上哪有那么玄乎,只不过是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我耍了一个小小的心眼儿。这两次靠耍心眼儿成大事,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两个小插曲而已。
关于借“箭”的故事原本是这样的。东吴公司与我们联手在赤壁与曹魏公司决战市场,当时广告战、价格战以及各种各样的营销措施都用上了,双方都消耗很大,可谓日出百万金。合作伊始,我留在东吴公司此次营销战的前线指挥部协助周瑜。这天周瑜把我找来,沉吟半晌突然问我如果这次决战失败后果将会怎样,我回答以曹操的为人我们两家都将无立足之地。他又问我此次决战的关键是什么,我答曰资金。周瑜两手一拍说孔明先生呀,我现在就是为此事着急。现在决战的紧要关头,资金却捉襟见肘,既然名义上两家联合,就请你孔明先生给我筹措1000万元的资金应急,此事关系到胜败的结果,请你幸勿推却。我问他给我多长时间,他说10天。我说周总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现在曹操攻势这么猛,10天以后恐我们稀饭也没得喝了。3天,3天以后我保证拿1张1000万元的支票交到你面前。周瑜狐疑地看了我半天说,好,咱们订个合同,如果你拿不来,把曹操赶走后你们刘总将丧失与我们一起瓜分市场的权利,同时……周瑜的眼角掠过一丝狡黠……同时你孔明先生的行为将构成欺诈,我将报案,起诉你,还要把你的行为知会同行,你可就别想在这一行混了……我说周总你听好吧。
对周瑜的狼子野心我心里明镜似的,通过这次合作过程中的接触,他觉得无论我的见识、经营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高他一筹,认为这是对他个人和东吴公司的极大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我心想,你周郎这点小心眼儿还敢在我面前耍大刀,这不明摆着嘛,我们被曹操追得屁滚尿流,刚到江夏喘口气儿,别说1000万,100万也拿不出来呀。你不是以为你赢定了吗?看我动动心眼捉弄你小子一回。
回到办公室没一会儿,鲁肃来了(我等的就是你)。鲁肃作为东吴集团销售公司的副总,财务归其主管,我的心眼儿能否耍成功全在此人身上。我说鲁总你看,周总不是故意要我的好看吗?我到哪里给他找这1000万?鲁总要是不帮忙我可真的死定了。鲁肃这人实诚,他说还不是你自找呀,人家周总给你10天时间你非大拿要3天!我说是没有你鲁总帮忙给我20天也没有用。他说我怎么帮你,该不会让我给你筹集这1000万吧。我说那当然不是,我只是向你借一样东西,你们手里不是有很多曹魏公司的股票吗?借给我100万股,3天之内保证归还。鲁肃摆摆手,你别害我吧,让周总知道了我想哭都来不及。我说你看,股票放在你那里只能躺在保险柜里,至少这3天中间它不会产生任何作用,而我可用它筹来1000万的资金,而这1000万对目前的市场决战又有相当大的助益,这也是为你们办事嘛。退一步讲,即使1000万资金筹不来,我堂堂的一个公司老总总不会拿你这100万股票不还吧,再说还有借条呢。鲁肃想了想说好吧,不过3天为期一定还钱。我说好,一定。
我判断,现在两军对垒,舆论一致看好曹魏公司,人们观望一段时间以后,必然要开始行动大量抢购曹魏公司的股票,股价必然牛劲十足;2天以后我们将采取一次重大行动,我估计这次行动将严重动摇人们对曹魏公司的信心,其股价又必大跌。所以,2天之后,我股票涨到极高时出手套现大量资金;到第三天临近收盘的股价已跌到极底,我又一下子吃进100万股。这一卖一买中间的差价有1100万之多,尽入我诸葛囊中。
第四天一早,我雄纠纠气昂昂地把一张1000万元的支票拍在周瑜面前。只见周瑜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旁的鲁肃嘴张开半天没合上。我把那100万股股票还给鲁肃时,他再三问我是怎么弄来的那1000万,我笑称“草船借箭”借来的,鲁肃不明所以,可故事也就此传出去了。至于借东风,与借箭虽是异曲却属同工,实情是在周瑜即将采取最后一击并有望大获全胜之际,却为一纸关于“东风”牌皮鞋的鞋业协会的批文伤透了脑筋,结果还是我挺身而出,一番努力把批文搞到手——实际上依靠我和刘总与协会现任主席刘协的特殊关系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两个耍心眼儿的经典案例,让我善耍心眼儿的名声很快传扬开去。我倒认为会耍心眼儿没什么不好,商场险恶,什么事都直来直去只有吃亏上当的份儿。不止商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交往、同事共处、家庭和睦都需要适当地耍耍心眼儿。只要不是用来害人,大心眼儿小心眼儿都是助己成功的智慧,耍耍何妨!
我的成功心得:借得东风好行舟
借风行船,是借力使力计,借别人之风行自己之船。
我读大学时有位老教授,个头矮,人又瘦,但他每天早晨都在操场一角打太极拳。初看太极拳软绵绵,柔弱无力,一天,一位本校工人路过,与众人一起围观,看看看着笑起来了:那有什么用?一点力也没有。几个熟知老教授“厉害”的学生说:那你比试比试。工人自恃牛高马大,臂力雄健,又是一笑,心想:那还能经我一击,口上却说:不敢!不敢!他说的“不敢”有双重意思:一怕打伤了老人;二不敢与教授动手。教授为了宣扬太极拳的好处和威力,就说:你来吧,没关系。又说:你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经一再激励、催促,工人就一下子猛冲向老人,以为一下取胜。眼看一座高山迎面扑来,老人侧身一让,同时抓住工人的一只手,顺势一拉,工人一下窜出一二丈远,还是站立不住,扑地倒了。这还是教授用力有度。否则,工人要吃更大的亏。
工人起身红着脸说:力大无穷!力大无穷!老人说:这是你自己的力,我只是借你的力让你跌倒而已。风愈大船行愈速,这不是常识吗?比如在这次周瑜逼我“造箭”之时,如不用借术,那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商家很难在资源和产品上都占优势,那么,对于那些处于劣势或资源缺乏的商家和公司如何通过业务活动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对此,管子也提出了利用他人的资源,借他人之利以为己用的观点。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极为复杂、激烈,巧借别人的资金、技术成果、市场来为自己赚钱,没有独到的眼光是办不到的。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虽像万花筒一样色彩缤纷,有的行业知识高深莫测,但并非不能熟悉掌握。办法就是接触它,钻进去,使用不同的办法,掌握它的特性,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渐而运用自如。比如研究某一项经营技术,可以先从一宗交易,一桩经营中去了解流通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遇到什么问题,用什么对策解决。然后从小看大,掌握其诀窍和技术。
由此可见,借用技术、借用人才、借用土地、借用市场,甚至借用公司招牌,名牌产品的品牌等等,或者合作开发,或者充当销售组织,采取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形式,是完全可以弥补自身技术条件不足,能源和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短缺等的不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锦囊:
我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会借,还在于善于准确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力点,比如“借箭”中的鲁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