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节 人情的利害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生于世,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际关系极其重要。要想在中国人的社会中生存、立足,必须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而这同样也是每一个要和中国人打交道的管理者的必修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要素中,最要紧的必须抓住两点,那就是中国人的“关系”和“人情”。只有关系通透、人情纯熟,才能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会使管理行为畅达无碍、一顺百顺。
《红楼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如何跟中国人打交道,如何在群体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确是一门大学问。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有着特定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有一些不那么表面化的“潜规则”。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即使你冲撞、冒犯了人家,恐怕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万一人家跟你计较起来,连回旋辩驳的余地都很难有。所以处理与中国人的关系,一定要慎重。中国人的这些行为,尤其对一些不明就里的外国人来说,也许会觉得十分难以理喻。
人情的利害
人情在中国社会是极普遍的现象,中国人常自认为或被认为是重人情的民族。每一个受过中国文化熏陶,或在中国生活过的成年人,无不深知“人情”这个东西的厉害。人情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并且在具体的情形下,也知道他应该怎样对待或处理人情。中国人的许多社会关系都是靠着隐性的“人情”来调节和处理的。人情,可以看做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副作用。
“人情”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在这里,我们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相处之道。当我们说此人“不通人情”,实际上是说,“此人对于人与人的关系,一无所知”,这是对一个人很严重的批评。相反,我们说此人“人情练达”或“通情达理”,则是指此人善于待人接物,善于把握人与人相处之道,这便是一种赞美。但是,当我们听人说:“此人很世故”,则会联想到奸猾、有城府,甚至意含此人在利用或操纵人情之意了。总之,中国人是极重人情的,但中国人讲人情,通常是与“理”相提并论的。所谓“合情合理”在这可以解释为,真正的人情应不离开理,离开理便不合乎人情了。
在一般性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建立交换行为是要通过“人情”的。在经济性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没有太大作用甚至被冻结;但在社会性的交换中,人情则极为重要,甚至占了中心的位置。在这类社会交换中,人情可以说是媒介,也可以说社会性交换是靠人情来维持的。我们常听人说“卖个人情”、“送个人情”或“讨个人情”、“求个人情”,这都表示人情的交换特征。不仅如此,我们更听人讲“我欠他一个人情”,“他欠我一个人情”,这就明确指出人情在交换上有盈亏的情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认为社会性的交换和经济性的交换都有一份平衡表。在经济交换行为中,这是一份钱财的平衡表,亏与盈有记得很清楚的。而在社会交换中,这便是一份人情的平衡表。人情的平衡表,计算起来不是那么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算清。但这并非说不能作出一个人人情的盈亏的结算,比如社会上时常可听到“人情债”的说法,这就是说在人情上有了亏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了一个“负债者”。
在中国的社会交换关系中,人们都不愿意成为人情的负债者,俗云“人情紧过债”,“赖账不如赖人情,赖了人情难做人”。这就是说,欠别人“人情”比欠别人钱财在心理上的负担还要重。何以如此呢?因为钱债易于计算、易于清偿,人情债则难计算、难清偿,此正所谓“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
所以,“不可欠人人情”几乎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格言或教训。教育人们轻易不要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在说不可欠别人人情。因为欠了人情,则在社会关系上失去平衡,失去自己在人际来往上的独立性。俗语所谓“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短”,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人情债如此难于承担,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呢?一个看法是不接受人之情,但是,这在某些时候是行不通的,别人请宴,就是人情,拒绝邀请,也就是有亏人情了。同时,即使拒绝别人之情,虽然可以“不欠人情”,但是与他人的来往却终止了,这就不免有被社会孤立的后果。因此,为了不负欠别人的人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回报别人以更多的人情,如俗语所云:“吃人一口,报人一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就在人情的平衡表上不但赤字消失,而且使别人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亦即由人情上的“债务人”转为“债权人”了。
“人情”这种可以用来馈赠他人的社会资源,不仅包含金钱、财物、服务……等具体成分,同时还包含抽象的情感成分,所以对于“人情”很难估计其客观价值。“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一个人一旦欠了别人人情,对方万一遇到困难,开口向你求助,你便有义务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力设法回报。由于“人情”的价值难以计算,即使他回报了对方,他的“人情债”也没了结。所以许多人会感到“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而设法躲避人情的纠缠。不仅如此,哪怕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由于认识的人很多,自身的关系网络十分复杂,更是畏惧人情的瓜葛会损及自身的利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