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7节 从众心态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由于多数中国人行事往往过分地稳重和保守,从来不愿走极端,因此往往表现为跟风、随大流的行为,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态”。中国人大多爱看热闹、爱赶时髦;在一些是非判断上,往往也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如果有人从海里捞出一箱金子,马上会有一帮人成群结队地跳下去;哪怕马路上有个人蹲下系鞋带,顷刻间也会在周围聚拢一堆人,这都是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己一个人的判断可能会是错误的,但大多数人的判断就不可能有错误。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还一直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呢?所以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前进的道路或选择的方向必定是正确无疑,跟着大部队前进是不会有错的;再说人多势众,自然也会更安全一些,所以人们通常会义无反顾地跟着大多数人的步伐前进。
再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真的错了,那又能怎么样呢。中国有“不犯众怒”的传统,而且俗话也说,“法不责众”;即使有错,只要人多,法令又能奈我何?况且如果真的是大家都错了,那么错的也会变成对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从众现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近年来,国内如风起云涌般出现了诸多热潮,例如出国留学、炒股、开办公司、房地产等等热潮,都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盲目卷入其中。这些人中,运气好一点的尚能全身而退,多数却折戟沉沙、血本无归。不过,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在让许多人尝到苦头之后,会使他们更加谨慎小心而不至于盲目冲动;经历过挫折后,他们会更加理性地对待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多数中国人之所以喜欢从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信,因而在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主见,总是优柔寡断、首鼠两端。每个人都害怕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因而也就不愿意出头,宁愿凡事都让他人挑头,自己乐得跟在别人后面沾点光。道家始祖老子说,他为人处世有三件法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敢为天下先,自然成为人云亦云的“跟风派”或作壁观望的“骑墙派”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