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勤于沟通(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进日产时,面对的是一种全面性的信心危机:对产品品牌缺乏信心,对公司缺乏信心,更糟糕的是,对结盟也缺乏信心。我记得沃尔沃汽车前任老板斐迪南·皮耶(Ferdinand Piech)曾说:“两头骡子怎么样也呈现不出一场赛马盛事。”
对日本一般民众而言,卡洛斯·戈恩等同“成本杀手”,日本媒体为他塑造的恐怖形象已深深烙印在大众脑海里,听起来就像妖怪、屠夫、关闭维沃德工厂的始作俑者,让人不由得想起十九世纪中叶,率领“黑船”强行入侵,要求日本开放领域,加速终结如神话般的幕府将军时代的美国海军将领培理 (Mathew C. Perry)。
诚如稍后日本大报《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社论刊载,日产与雷诺的结盟“很难不让人联想是两家衰弱的公司共结连理”。大家对于在日本年销售不超过三千辆的雷诺印象很差,充其量只是曾在方程式赛车中看过这种牌子。但是雷诺已经在主要赛事中销声匿迹很久了,只偶尔在一些入门级的小比赛中看见罢了。
不过,对于一家巨星级的国产企业,一家象征“日本企业精神”的公司即将被一家不起眼的欧洲制造厂所掌控的消息,日本大众及新闻媒体的平静以对,倒是颇令人意外。相较之下,1996年韩国电子业巨子大宇提议收购当时已经摇摇欲坠的汤姆逊(Thomson)的消息,则在法国掀起攸关民族自尊心的轩然大波。姑且不论大宇后来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的挫败,以及汤姆逊多媒体事业风光重振的事迹,都未能消弭民族自尊的阴影。戈恩倒很清楚,这种掺杂好奇心及中立不表意见的心态只是暂时的,只要宣布痛苦决定的时刻一到,一切都会改观。
信心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看你的表现。若是你的表现不够好,便不值得信赖。其次,处理事情是否公开透明。有时即使表现不好,但是处理事情的过程够公开透明,仍有助于别人对你的信赖。在表现成果方面,我们一无所有,全部得重头开始,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什么可依赖的。我们惟一仅存的倚靠,就是透明公开,让大家知情。巴黎水(Perrier)事件让我记忆犹新:他们迅速地发现了问题。该原则是,我发现了问题,就得快点设法解决;要是做了件蠢事,赶快承认,并设法补救!
20世纪90年代,这种绿色小瓶装的天然气泡矿泉水,一度是全球饮食安全的头条新闻之一。在一连串发生于维尔杰兹(Vergeze)工厂内的操作疏失之后,巴黎水在其若干产品内发现微量有毒物质——苯的残余反应。该公司在四十八小时内确认了问题来源,即刻发布消息并宣布全面回收该批饮料。此举固然让公司付出巨额的财务损失,但无疑也挽救了公司的信誉,让公司免于因为消费者失去信心而陷入更严重的困境。此后,巴黎水事件即成为校园里最佳的危机处理教材之一。
有些事是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表示,一切必须透明公开。必须把所有的问题和一切可能的后果都说清楚。对公司有利的要说,对公司未必有益的也得说。振兴计划是十分透明而公开的。我们把一切可能遇到的困境,及因应之道全都提出来了。必须不计一切代价,重新建立大家对日产的信赖,得让沟通管道保持畅通。
一切都按部就班。在签字结盟后头几周,戈恩不断与新闻媒体见面。有严肃的专访,轻松的闲话家常,有时和数字记者见面,其中有国际媒体驻东京特派员,也有日本当地记者。大家卸下心防,用英语谈天说地,而且几乎全程录音,就一家日本大企业老板而言,这实在是非比寻常。起初,这让日产的公关部门难以适应。有一次,公关部曾反对戈恩上朝日电视台(TV Asahi)接受晚间十点的新闻专访,该专访由日本最难搞却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持人久米宏(Hiroshi Kume)所主持;公关部反对的理由是:优先采访权应该交给国营的NHK电台。对于平面媒体而言,从《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到《Paris Match》,另外还包括数家日本当地的杂志,均认为这位日产汽车的新领导人在专业领域,甚至个人领域方面都展现相当的亲和力——卡洛斯·戈恩的一日、工厂巡视以及居家生活,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有些过火了,是刻意安排的。
处境危急的时刻,对外部的沟通更要专心。没有人能同时和十五个人对谈,因为每个人说话的语气和重点完全不同。很明显从一开始,就必须由带头的人出面沟通,对于计划中和已经进行的事做清楚的交代。这一切必须交由带头的人负责,这是为了重建大众对公司的信赖所作的决定。也许有人说,这是天生爱出风头的狂妄表现,我对此的响应是,我从1978年就投入职场,而且我在米其林时,从未上过任何一次新闻头版,因为那不是米其林的作风。进了雷诺,我曝光的机会确实比以前多,但那是因为我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因而必须更常主动出击。至于在日产里,我主动曝光是因为公司有此需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