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情义远比饭菜重要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美酒菜肴即使稀少,但只要诚挚欢迎,也一样得以尽欢。
鲍尔萨泽,《错误的喜剧》第三幕第一场
鲍尔萨泽的话虽然说得十分简单,可是其中的意义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深入了解,即使人们了解其中的意义,在很多时候,真正能将鲍尔萨泽话中的深义在实践中得以科学演绎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好客的主人莎士比亚提醒我们:情义比可口的食物重要得多,一场欢乐的宴会关键在于主人的坦诚和真挚,而不在于主人提供饭菜的多寡和精粗。
许多人举办家庭宴会时常被一些细节所困扰。比如地板应该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灰尘,房子要仔细擦拭仿佛警察于犯罪现场采集指纹般似的,而食物要好吃到可以招待国家元首的程度。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问题,举办一场周全的宴会,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玩得开心,并且能与客人分享这份快乐。很多时候,参加宴会的客人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地板有无灰尘,在宴会开始的第二个小时里,人们开始将注意力投入到宴会中,玩得疯狂,往往已经将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了。
莎士比亚认为要举办一场颇受称赞的宴会,你所需要的就是有把事情做好的渴望,并用坦诚的胸怀欢迎客人们。其实不仅仅是宴会中的饭菜,世界上很多有形的物质形式都不如情义更能体现人的诚意,更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默契和贴心。这是因为,外在的物质形式纵使再丰美,如果人们之间缺少内心的互动沟通,如果彼此不能真心相待,那么人们一样得不到友情,得不到快乐和幸福。
两位同住一座小城的老妇人分别受到了住在大城市的儿子的邀请,恰好两位老妇人的儿子在同一座城市中,于是两位老妇人结伴而行,一同看望自己两年多未见的儿子和从未见过面的儿媳。
在火车上聊天时,她们都对彼此的情况有了些许了解:A妇人的儿子在大城市中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儿媳妇同样能干,在公司里担任副总经理,据说能力绝不在儿子之下,两个人将公司经营得蒸蒸日上。在她来这里之前,儿子已经打电话说好要派人开车来接母亲;B妇人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属于打工一族,每月薪水不多,不过也够小两口的日常用度了,而且儿子每年还要往家里寄一些生活费,火车到站时正好是周末,儿子和媳妇会一起坐公共汽车来接母亲。
在大城市中两位老妇人依然保持联系,为的是一起结伴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城。一个月之后,她们二人搭乘同一列火车开始了回家之旅。一路上,B妇人觉得A妇人一脸的不开心,而A妇人则觉得B妇人一脸的灿烂,于是开始彼此问询各自如此心情的原因。
A妇人先开始说,她说自己此次来着实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儿子每天都买一些自己过去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而且还为自己添置了贵重的首饰和衣物,在临走时还塞给了自己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可是她觉得在儿子家这一个月的生活实在是不开心得很,因为儿子工作忙得根本就顾不上和自己说话,回到家里和妻子谈论的话题,自己也根本就插不上嘴;儿媳虽然对自己十分礼貌客气,可是那种客气却令她感到拘促和冷淡;晚上儿子和儿媳一般回来很晚,回来以后两人还要看电视、听音乐,结果老人这一个月来夜里都很难入睡。
B妇人先是夸赞A妇人的儿子和儿媳能干,然后又讲到了自己的儿子。虽然他们生活并不富裕,好在儿媳很体贴儿子,夫妻二人互相恩爱;而且自从自己来了以后,儿子和儿媳总是尽可能地多陪自己说话,听说自己爱吃猪脚,几乎每隔几天儿媳都会特意绕路去买一些猪脚回来做;由于天气乍暖还寒,而城市中的供暖期刚刚过去,为了让老人晚上休息好,儿媳还特意为患有腿疾的老人买了电暖器和电褥子,老人不仅睡得暖和舒适,而且还避免了头疼感冒的发生;虽然儿子没能为母亲买昂贵的衣物,但是母亲却时刻都能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孝心,儿媳的体贴更是让老人感动。
无论在与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任何人交往时,能够使彼此感到快乐和幸福的关键是彼此之间的情义,而并非那些丰美的食物、漂亮的首饰或者其他外在的物质,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而通过彼此的真诚关爱传递的情义也是任何物质都不能够超越和比拟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