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断增加耐力和韧性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现代市场上的企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入为主的,还有一种就是剩者为王了。先入的要么是抢占先机,茁壮成长,建立起市场壁垒,制定游戏规则,市场兴旺了收“保护费”也够了,比如6C联盟向国内DVD生产企业们收专利费就属于这种情况;不太成器的,先进入市场,捞上一笔闪掉,也算够本了。比如上世纪末的房产热与股市刚开市的时候,嗅觉灵敏先进去的人都光鲜起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机会隐藏在变迁中,敏锐者总能分到大块的蛋糕。这也许就是先入为主的优势了。
与之对应的,就是剩者为王。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那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靠韧性和耐力的支撑,竞争者一个个退出,剩下的成功者就唱主角了。也正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垄断。这种垄断的市场,当然是一种相对的垄断。这种结局,可能由先入主者形成,也可能由剩下者来参与规范。从这点看,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都有可能成为剩者。
事实上,市场上的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当一个企业的某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时候,酝酿的是蜕变与新生,承前启后以更新版的产品服务出现在市场上,可能就趁机转化成先入为主的。
不管是先入的还是后进的,他们本质上都是属于一个群体。关键是先入的和后进的哪个耐力更大一些,哪个韧性更强一些。到后来,鹿死谁手?必然是死于耐力和韧性更强一方之手。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三星集团简直就是一头陷入了深坑的大象,但是它靠着惊人的耐力和韧性又迅速培养了一头能够“奔跑长大”的大象:三星电子公司。
三星集团自1938年成立,在1996年成为全球第5大集团,涉及众多产业,但是真正让它享受大集团荣誉的是三星电子公司。
1969年,三星电子公司成立,迅速进入通讯、家电、半导体等领域,而更快速的发展只是20世纪90年代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后,1999年它扩张到全球46个国家,年收入接近3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和内存芯片的制造商,也是第二大彩电制造商,第三大手机制造商。这家靠耐力而“奔跑长大”的公司,自然成为市场之王。
在经济全球化的博弈中,与跨国公司的较量依然靠的是耐力。
天津家世界董事长杜厦就曾用一场马拉松比赛来形容本土零售业与跨国大鳄的竞争。他说,如果在比赛初期的前 5公里,你一定要跟世界冠军比速度,那他 5公里之内就已经让你出局了,因为你根本不可能跟上他的速度,倘若跟上了他的速度,你可能后面 42公里的赛程都交代了,因此,不能盲目跟着跑,要学会伺机而动。先不要冒险去死,挺下来就会有希望。
企业要锻炼自己的耐力和韧性,必须不断坚持提升自己。坚持的心态是在遇到坎坷的时候反映出来的心态,而不是顺利的坚持。平稳过渡的时候要坚持,遇到瓶颈的时候还要坚持,直到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峰。要坚持到底,不能输给自己,更不能输给对手。
长安集团的总裁,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周期性变化,关键是看你的耐力如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