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下齐心和衷共济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企业竞争如同打仗。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谁能够胜利,完全看谁能够“坚持最后五分钟”。在市场竞争中,大多数时间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在这个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危机。据零点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452%的中国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那么,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
要应对危机,必须要靠全体员工来推动,仅仅制订了计划、指定了负责人,情形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所以,作为企业领导者,只有从内心充分唤起“士兵”们的激情,才能保证使他们进入“战斗状态”,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孔夫子说的“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企业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上面的领导者要挺住,下面的员工也要挺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而当企业处于困境时,领导者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与保障。如果作为企业领导的你,能够与下属员工同甘共苦,和衷共济,那么相信你管理的企业是一个讲讲团结、能够战斗的团队。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国民党的指挥官喊到:“是我的兵,给我冲——”,而共产党的指挥官却是喊:“同志们,跟我冲——”,别看仅仅是“给”与“跟”一字之差,效果却根本不同。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必然依靠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缺少谁都不好办。
企业永远是一个整体,员工是企业的一分子,员工与企业应是同生共死的。企业的生存不只关系到企业,也关系到员工。只有将企业与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在紧急关头,形成合力,共抗风险,渡过一个个难关。而患难与共之中形成的上下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身为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做到与下属员工同甘共苦,安不忘危,才能真正激发下属的干劲,使企业摆脱危机并蒸蒸日上。如果企业领导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可想而知,你的下属能不打退堂鼓吗?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亚科卡在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任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美国研究领导理论的专家海费先生,对企业应对危机有相当贴切的描述:领导者及参与者既要在舞台上卖力地演出,也要进入看台当观众,全神贯注地观赏表演的进行,并适时鼓掌叫好。可惜,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为了顺利推动一项变革方案,都是亲自下海搏命演出,愈演愈入戏。事实上,在变革过程中,领导者除了需投入情感外,还需维持敏锐的观察力,这有赖领导者偶尔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事情。在开始任何一个大规模变革的时候,外在推动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推行一个新的设想,你首先必须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然而外在力量只能起到短期作用,外在力量最终必须被自然力量所取代,变革也才能持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