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7章 权威与民主(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写了一个错字,有个学生当场给老师提了出来。老师觉得下不了台,竟然当场把那位学生训斥了一顿。同学们当场闭了嘴,但是心里不服气。
这种情形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也时常出现,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偶尔出点错误是难免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错误。有的人认为被孩子指出了错误,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就使出家长的权威,错了就照错的办。这种做法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不利的。
其实,家长要敢于承认错误。当你的孩子抱怨你处理事情不当或者有误时,作为一家之长的父母,应该放下架子认真反思和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说声“对不起”,这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或使你失去威信,反而会加强你与孩子的感情联系,增加孩子对你的信任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教育,光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而自己却不做出示范和表率,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家长要培养和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作风和品质,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
“家长总是对的,孩子一定要服从”,这是封建家长意识在作怪。家长教育孩子作风应民主,少一些压制,多一些疏导。父母管教孩子应靠人格的力量、感情的力量,而不是压制的力量。
和孩子平等,岂不没了尊严?
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姿态,以维护家长的尊严。这不仅拉开了父母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既使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又使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更多地学到知识,得到信息。
曾经多次向上了小学的孩子问及他们的家庭状况,其中一些父亲或母亲经常出差在外的孩子,只说爸爸或妈妈这几天不在家,至于去哪儿出差,去干什么,哪天回来等,孩子一概不知,甚至父亲出差去了国外,也不向孩子讲。显然,父母很少把自己的事对孩子讲。
也总有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与自己的孩子谈心、聊天,不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里的一切事情从不跟孩子讲。这些父母认为:跟一个小毛孩子没什么好谈的,他们虽然上了小学或中学,但他们毕竟是自己的晚辈,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绝对权威,至高无上的样子,动辄对孩子教训一番。他们怕与孩子平等相处会丧失做父母的尊严,使自己威信下降。除学习之外,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们一点也不掌握,甚至孩子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也没有察觉。孩子们在这样的父母面前,自知没什么好讲的,不得不保持沉默,内心的不安、委曲、痛苦等也只好独自承担。
作为父母,不能只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些封建家长制思想严重的父母,应当尽快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谈心是与孩子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思想、内心世界最容易用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信号。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玩、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之间关系有什么变化,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对你们怎么样,你们班的同学谁学习最好等。聊天时家长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观点。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