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章 智力教育的误区(1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上幼儿园的孩子:
新环境往往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要适应的问题也实在太多了。
(1)没有群体生活纪律的概念:孩子一向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兄弟姐妹、父母和亲友。所以一旦入园,要他们面对这么多小朋友,究竟要如何和小朋友交往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
(2)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在家中要遵守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而且由于家庭成员少,实施起来并不见得太繁复。但幼儿园内的规则却来得复杂,上洗手间要举手,吃茶点要待全班小朋友都准备好,才可以一起“开动”,一下子要习惯是颇困难的。
(3)幼儿园环境陌生:学校的设计、大小都与家中大不相同。一个课室有那么多的桌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4)老师和孩子初相识,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建立关系,上课初期,彼此都在摸索阶段,需要互相适应。
2.上小学的孩子: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别以为他已经过幼儿园阶段,就没有适应上的困难。其实,由幼儿园转到小学就是另一个新环境,仍然需要去面对。
(1)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
(2)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家长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借用学校、老师之名威吓小孩:“你再撒野,把你送到老师处!”给孩子留下一个“老师是惩罚孩子的”观念。于是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学,甚至拒绝上学。
要解决以上纯粹因适应新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拒绝上学情况,父母最好在开学以前就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开始。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平日经过学校时,让孩子驻足观看,观察小朋友们在校内快乐的玩耍情况。切勿以老师来恐吓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学校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地方,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上学后,多和老师联络,了解孩子在校内的问题,做出配合。孩子厌恶读书,主要是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为什么读书被孩子视为痛苦?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把读书和考试扣上必然的关系,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读书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取得高分。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满足父母,孩子根本找不到读书的真义和乐趣。加上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和厌恶越深。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每天强迫孩子游戏8小时而不予停止,不消几天,孩子一样视游戏为苦事。所以,要孩子不排斥书本,就要自小培养其阅读兴趣,把读书视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咱也请个家教
妈妈:看,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又下降了。
爸爸:给孩子请个家教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