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章 智力教育的误区(1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儿童的观察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善于用透视、比例来绘画,甚至不善于以同一视角来描绘。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儿童画的比例关系,那就太苛刻了。比如,孩子画一头牛,需看他画出了几处外部特征,看角、脚、头、尾等特征是否明显。特征画出得越多,表明儿童观察越细致、越好。至于器官之间的比例、透视关系,可以不加考虑。临摹成人的作品、名家名画,对于儿童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
引导儿童画画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利用儿童对绘画感兴趣的契机,开阔儿童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儿童拿起画笔,就是为观察事物、认识世界注入了兴奋剂,使他们对要画的东西非看个清楚、明白不可,否则,他就画不出来。因此,儿童画画的能力强弱,也是观察力、认识世界能力强弱的体现。儿童画的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感性知识丰富,学习起书本知识来,就比较容易。可以说引导儿童画画,是促使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其次可提高儿童的想像力、审美能力、造型技能及巩固绘画兴趣。
指导儿童画画不必是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人,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成为指导儿童画画的老师。一是要注意少让孩子照书上或家长画好的画去临摹,应多带孩子对照真实的东西去画。例如,画汽车,就到汽车旁边照着画,或者让孩子想一想真正的汽车是什么样子。要引导孩子注意画出东西的本质特征。二是引导孩子正确观察。例如,一幢房子要看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有几层,几个单元,要进行高低、大小、左右、长短、色彩的比较。三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画人物对于孩子来讲较难,可以引导孩子先画上衣,再画下衣,再画头部,最后画一个人。四是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也就是发现知识。例如,动物的各种特征决定了它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和它的食物范围;由于生存环境的需要,很多动物的颜色都起到保护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的作用。五是内容反映儿童身边的世界,主题表达儿童心理。选取反映儿童身边的事物,儿童容易接受,也对儿童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有帮助。主题反映儿童心理才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才能够顺利地去表现。可以多带孩子参观、旅游、直接参加劳动等,让孩子了解、感受生活,之后,让孩子画出最有感触的事情来。
总之,儿童绘画主要的意义不在于绘画作品本身,而是孩子参与绘画的过程。
孩子厌学就一味指责
孩子不爱学习,提起学习就头疼,严重的甚至逃学,这是家长们经常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一味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不肯学习或上学的原因,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施加不同的对策。
有一位母亲很痛苦地对我说,他的孩子什么都好,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就是不喜欢上学校。后来,经过反复观察,才知道这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读书,而是觉得学校没有家里自由。
听起来,这个理由的确让人有些发笑。学校是有纪律的,怎么可以没有一点约束呢?但从中我们看出,尽管孩子不爱上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其原因也是十分多样的。首先,让我们看看刚刚上幼儿园或上小学的孩子,会碰到什么困难足以令他们不愿上学。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