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成功者“不要脸”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刘邦谨小慎微,暗暗发展,渐渐羽翼已成,于是把队伍拉出来和项羽对峙。只因布局不当,老窝被端,老爹也被项羽抓走了。项羽眼见着用强不太容易取胜,拿刘邦的老爹要挟刘邦。
岂料刘邦脸皮更厚,对他说:“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非要把你的父亲煮来吃,那么请你仁慈点也分我一杯吧。”
后来刘邦的成功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人“不要脸”。
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最爱面子,更准确地说,是用面子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尊严,士可杀而不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脑袋掉了可以,但绝不能没有面子。
生活中,人们也是以面子为重,即使无意之中被人驳了面子,也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会想方设法找回面子,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以说,面子是传统中国人赖以立身安命的一道符咒。
然而,成功的人“不要脸”。这个“不要脸”,不是不知廉耻,而是在受到羞辱时宠辱不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太重。
韩信在投奔项羽的楚军之前是个穷青年,经常背着宝剑在街上闲逛。
一天,一个泼皮少年突然拦住他的去路,对他趾高气扬地说道:“你经常背着宝剑,又长得人高马大,其实是个怕死鬼。不信,你敢杀死我吗?如果不敢,那就乖乖地从我的两腿之间爬过去!”
面对这种的挑衅,韩信非常生气,但很快就冷静下来,弯下腰来从那无赖的胯间爬了过去,惹得满街围观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韩信站起身慢慢地走开了。
一个人在穷困时不悲不愁,在微贱时不气馁不苦闷,淡泊于平凡和贫穷,可是绝不放弃伟大的理想。这样的素养、器度和品德只有象不改其乐的颜回才有。
一个人在倒霉的时候,降低自己的理想标准,低头认命,甚至人格被辱也能忍得下,低眉顺目,鞠躬曲膝,屈居庸庸碌碌、无赖泼皮之下,忍受胯下之辱也不反抗,一旦得势了,就在英雄头上跑马,韩信、黥布就是这种人。
这两种人卑贱的时候被人轻蔑、侮辱的情况是相同的,可是其心态却截然不同。第一种是道德、人格的榜样,认为人生本来平淡,从不侈求荣华富贵,淡泊中养其清泰天和;后一种是英雄情操,得志就气象非凡,不得志就忍辱负重。
至于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悫,却兼有这两种情操、气度。
当宗悫还是一个落魄书生时,他的同乡庾业很瞧不起他。庾业有钱有势,豪阔得很,宴请客人,一上几十道菜,酒桌都有一丈见方,可是招待宗悫的饭菜却只有用稗子等杂粮煮的粗饭,宗悫照样坦然地吃。
后来宗悫发达了,做了豫州太守,生杀之权集于一身,不但不记庾业轻辱他的旧恨,反而请庾业来做他的长史。宗悫不记恨过去折辱他的人,反而以德报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庾业在满座高朋面前冷落宗悫,他不觉得惭愧,因为他有理想,有大志,这一点和韩信、黥布相象;在他得志以后,还请庾业做部下,不把过去的旧恶放在心上,这种崇高的宽厚的长者之风又和颜回一样。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